一家位於上海的O2O乾洗門店的倒閉,將久別的O2O泡沫拉回大眾視野。
近日,自媒體公號愉見財經發文稱,有賽維洗衣在上海閔行路的乾洗店貼出通告,宣布破產倒閉,諸多持有該門店消費卡的用戶陷入了退卡、取衣無門的兩難境地。這家乾洗店是賽維洗衣服務集團子公司上海賽維洗衣科技開的一家門店,根據啟信寶信息顯示,賽維集團與上海賽維均是存續狀態,企業並未破產,各有一條失信記錄。但早在7月開始,合肥、濟南、太原就已經傳出賽維乾洗店關門的消息。
賽維洗衣曾是傳統洗衣轉型O2O的典型代表。2015年的時候,賽維在全國有19家分公司和11000家線下加盟店,是當時「e袋洗」線下店的近10倍。
彼時,正值O2O風口末期,經滴滴原始投資人王剛撮合,賽維與O2O洗衣創業公司「懶到家」合併,之後,賽維創始人吳顯勝說打算在上海再開500家直營門店。
賽維也算是搭上了O2O洗衣潮的末班車。2017年之前,O2O洗衣備受資本青睞,有研究機構調發現,2016年共有83家企業在探索開展「O2O網際網路洗衣」服務,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僅2016年通過O2O模式交易的洗衣服務就約達20億元。就在這一年,賽維開啟了線上線下品牌升級,為所有門店同一品牌設計形象,配備最新研發設備和服務體系,還上線了直導終端的App,號稱全球首個健康洗衣App。
但是,火熱的O2O洗衣進入2017年後就暴露了模式缺陷。
首先是高成本,落地的洗衣店本就是重資產,洗衣客單價一般是50~80元左右,每一單的平均成本近40元,而O2O洗衣相比傳統的乾洗店還附加了物流、運營、服務人員成本,這樣一來,淨利空間被嚴重壓縮;其次,洗衣O2O也要培育市場,而洗衣行業本身有區域性特點,貼錢擴張是迅速佔領市場的第一手段,為了吸引、留住這些洗衣的低頻用戶,企業還得採用低價營銷策略;最後,蒙眼狂奔的洗衣O2O往往容易忽視服務質量,衣物送錯、衣物清洗不乾淨、衣物被洗壞等各種投訴也就接踵而至。
此外,洗衣市場本身也不成熟,大多數洗衣O2O都是個體小店,門前接收衣服,關門清洗衣服,服務量本就不大,還要自建物流,同事達到取、洗、熨、包、送全鏈條的優質服務,在洗衣這樣的低頻行業中很難長久維繫。
科技自媒體驅動號報導稱,很多洗衣O2O平臺,或多或少都出現了拖欠工資、公司租用的註冊地人去樓空、線上訂單不多導致入不敷出等負面消息,不少平臺都已經徹底倒閉,提到了愛洗網、e洗網、愛衣微洗衣、懶貓洗衣等多個平臺。
具體到此次出現門店倒閉情況的賽維洗衣,上海單用途預付卡服務平臺日前發布了「賽維洗衣風險警示」,稱有負責人表示企業出現資金問題,拖欠員工工資1000萬左右以及拖欠洗衣工廠若干費用,交不起房租是乾洗店關門的主要原因。
關於此次事件,截止發稿,賽維洗衣方面還沒有做出官方回應。關於賽維集團最新的動態是,8月23日,其董事長吳顯勝到北京曹妃甸參觀交流,商量關於合作創辦賽維科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建立賽維智能洗滌旗艦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