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代數中矩陣的秩不等式總結,考試經常考,這樣學習拿高分!

2020-12-17 小木頭講數學

線性代數中矩陣的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它不僅可以用來判斷線性方程組的解的情況,也是描述矩陣重要特徵的一個概念。由於許多數學符號無法正常顯示,例如轉秩符號,AxMath和MathType等數學公式編譯器也使用不上,所以可能會有一些表述不夠直觀,還請多多包涵。小編思考了很久,如何來講解矩陣的秩是這個概念,才能讓大家通俗易懂的理解。想想還是給大家介紹證明思路比較合適,相對於邏輯思路,結論是次要的,邏輯思路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環節,因為數學是嚴密的、邏輯的。接下來我們直接看乾貨,常見矩陣秩不等式的總結

學習

矩陣秩的定義

(1)從矩陣的子式出發來定義:

設在矩陣中有一個非零的r階子式,且所有r+1階子式的值均為零。則的值稱為矩陣的秩為r,記為r(A)或rank(A)。

(2)從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出發來定義:

把矩陣的每一列(或每一行)都看作成向量,那麼這組列向量(或行向量)的極大線性無關組的向量個數,即為矩陣的秩。

考研加油

矩陣的秩不等式

(1)矩陣A的秩等於矩陣A的轉置的秩,也即矩陣的行秩=列秩。

證明思路:一個矩陣經過一系列初等變換,都可以對應到一個標準型,而標準型的非零行數就是矩陣的秩。又因為矩陣的標準型是唯一的,所以矩陣的行秩與矩陣的列秩一定相等。

(2)矩陣A的秩等於矩陣A轉置乘矩陣A的秩。

證明思路:分別構造構造齊次的線性方程組,Ax=0與A轉置乘Ax=0同解。因為可以使用前面一個方程式子推到後面一個方程式,反之,倒過來也成立。兩個方程組同解,故秩相等,即得到證明。

考研學習

(3)矩陣A加矩陣B和的秩小於等於矩陣A的秩加矩陣B的秩,即rank(A+B)≤rank(A)+rank(B)。

證明思路:把矩陣A與矩陣B分別都看成列向量的形式,利用向量組之間線性表出的關係以及極大線性無關組的概念可進行證明,具體如下:

證明

(4)矩陣AB的秩小於等於矩陣a的秩與矩陣B中秩中最小的那個,即rank(AB)≤min{rank(A),rank(B)}。

證明思路:把矩陣A看成列向量的形式,把矩陣B看成(bij),就可以得到AB的每一個列向量都可以由A的列向量線性表出,即得到了矩陣AB的秩小於等於矩陣A的秩。反過來同理,把矩陣B看作為行向量的形式,具體如下圖:

證明

(5)A為m×n階矩陣,B為n×s階矩陣,而且AB=0,那麼rank(A)+rank(B)≤n。

證明思路:由AB=0,那麼我們得到B的每一列向量都是齊次方程組Ax=0解,那麼Ax=0的基礎解系的個數是n-rank(A),也即最多有n-rank(A)個線性無關的解,即得證。

考研數學

(6)若矩陣P、Q可逆,那麼有rank(PA)=rank(AQ)=rank(A)。

證明思路:這個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矩陣左乘以一個可逆矩陣,相當於對矩陣進行了初等行變換,矩陣右乘一個可逆矩陣,相當於對矩陣進行了初等列變換,而矩陣的初等變換不改變矩陣的秩,所以命題成立。

(7)當然,還有很多的重要秩不等式,例如Forbenius秩不等式,Sylvester秩不等式,及一系列的分塊矩陣秩不等式等等。還有一些常見且重要的矩陣秩不等式,具體如下圖。

總結

矩陣秩的意義

通俗的來說:

矩陣的秩就是矩陣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信息的數量。小編的高等代數老師,上課時是這樣解釋的,當時正值上午第四節課要吃飯了,假如每一個同學都可以點自己喜歡的菜,一般來說肯定有部分同學點的菜是一樣的,那麼去除掉那些點重複的菜的同學,剩下的這些同學就包含了全班同學點的全部菜單了。

嚴謹的來說:

矩陣列向量張成的空間的維數dimension of the space spanned by the coulomb vector of the matrix

大學,加油

我的一點學習建議

小編在文中,也只是列舉了一些基礎的、常考的、常用的矩陣的秩不等式,這都是同學們必需要會的,最好能夠記住它們。上面圖中矩陣的秩不等式,建議大家也最好都能夠熟悉、自己推導出它們每一個的證明過程,以及之後每碰到一個秩不等式都歸納到一起,用不了多久,矩陣秩不等式的題型,無論是期末考還是考研線性代數,基本都可以輕輕鬆鬆拿下高分。

相關焦點

  • 2015考研數學之線性代數知識點
    如矩陣部分涉及到了各種類型的性質和關係,記憶量大而且容易混淆的地方較多。  特點二:知識點間的聯繫性很強。  這種聯繫不僅僅是指在後面幾章中用到前兩章行列式和矩陣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於不同章節中各種性質、定理、判定法則之間有著相互推導和前後印證的關係。  複習線代時,要做到「融會貫通」。
  • 線性方程組題型總結,線性代數的趣味,源於你不知道這些數學史!
    (知識點和題型為小編自己總結的文檔,其中選題源於考研線性代數,對初學者可能有一點點難度。)直到19世紀,英國數學家道奇森(Dodgson)發現了證明了未知數個方程的方程組有解的重要條件是係數矩陣和增廣矩陣的秩相等。
  • 2021考研數學(二)線性代數大綱原文解析
    二、矩陣考試內容矩陣的概念 矩陣的線性運算 矩陣的乘法 方陣的冪 方陣乘積的行列式 矩陣的轉置 逆矩陣的概念和性質 矩陣可逆的充分必要條件 伴隨矩陣 矩陣的初等變換 初等矩陣 矩陣的秩 矩陣的等價  分塊矩陣及其運算考試要求1.理解矩陣的概念,了解單位矩陣、數量矩陣、對角矩陣、三角矩陣、對稱矩陣、
  • 人工智慧中的線性代數:如何理解並更好地應用它
    如果不掌握應用數學這個領域,你永遠就只能是「門外漢」。當然,學習線性代數道阻且長。數學,尤其是線性代數常與枯燥、複雜和毫無意義的事物聯繫起來。不過你還可以另闢蹊徑。閱讀完本文後,你將了解到:線性代數的本質;線性代數的真實應用場景;線性代數可用於 AI、ML 和數據科學的原因;學習線性代數最有效的方法。
  • 線性代數:特殊行列式總結及其幾何意義,這些數學老師不會講
    在前面,小編已經給大家總結過了常見行列式計算的方法,包括定義法、利用行列式性質的方法、升階法、降階法、遞推法、數學歸納法、拆分法等等。下面我們接著介紹的是,線性代數中的一些特殊行列式的計算。我們說過線性代數要是研究線性空間結構的,空間的中元素是向量。而矩陣就是用來描述向量在空間中變換的。那麼,行列式是線性變換下的圖形面積或者體積的伸縮因子。再通俗一點說,也就是變換的比例,這就是行列式的幾何意義。
  • 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的線性代數入門
    本文目錄引言機器學習ML和深度學習NN中的線性代數矩陣向量矩陣乘法轉置矩陣逆矩陣正交矩陣對角矩陣在模型構建過程中,我們經常設計各種概念,例如維數災難、正則化、二進位、多分類、有序回歸等。神經元是深度學習的基本單位,該結構完全基於數學概念,即輸入和權重的乘積和。至於Sigmoid,ReLU等等激活函數也依賴於數學原理。
  • 2020考研數學:線代方程組常考知識點
    線性代數是考研數學必考的內容,也是大家感覺最難攻克的知識。下面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分享2020考研數學線代方程組常考知識點,希望對2020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初等矩陣的性質,矩陣等價的概念,矩陣的秩的概念,用初等變換求矩陣的秩和逆矩陣;  5、向量、向量的線性組合與線性表示的概念;  6、用初等行變換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方法;  7、基變換和坐標變換公式,過渡矩陣。
  • 高考英語:340條高頻詞組,給孩子列印背熟,考試拿高分!
    2020-12-28 11:25:42 來源: 滿分秘籍 舉報   一直以來,英語學習都離不開英語單詞和短語的記憶背誦
  • 考試經常考,一定要背熟
    考試經常考,一定要背熟英語無可厚非是初中的學生必學必掌握的一門課程,難度適中,大部分內容基本上都是以積累為主,因此在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礎,像常考常用的單詞、短語和語法內容,只要能將其掌握好,那麼英語考試想拿高分還是非常輕鬆的。
  • 英語四六級考試倒計時,怎樣在考試中得高分?這些原則考生要了解
    英語四六級考試考試題型以及注意事項聽力題型無論是英語四級還是六級都有聽力題型,兩場考試的聽力難度也是不一樣的,六級的難度要大一些,聽力所佔分值比較大,滿分249分,有的學生四六級考不過,很可能是聽力這個題型得分不理想。
  • 這是一份文科生都能看懂的線性代數簡介
    線性代數的概念對於理解機器學習背後的原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深度學習領域中。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算法內部到底是怎麼運行的,藉此,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做出決策。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了解機器學習具體算法,就不可避免需要精通這些線性代數的概念。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向你介紹一些機器學習中涉及的關鍵線性代數知識。
  • 雅思閱讀想拿高分 長春環球教育告訴你怎麼做
    長春環球教育陶春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那些能夠取得雅思閱讀高分甚至滿分的學霸們,常會有以下優點:第一,喜歡閱讀,中英文通吃。第二,閱讀基本功紮實,閱讀句子精準,讀文章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80-100字左右。  學無先後長幼,達者為尊。  雅思學霸的特點是什麼? 別人學習的時候他在學習,別人吃飯時候他在學習,別人玩的時候還在學習。
  • 人教版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孩子背熟,開學後次次考高分!
    相信很多人在初一的時候就如果想要學好歷史,首先應該,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看看書,經常看有關歷史,方面的名著,學習歷史還和自己的興趣有關,主要是提高興趣,多看一些歷史題材的電視,我覺得是有很大提高的還有就是多問老師,因為老師的知識面是很廣的,只要把老師問煩了,就可以了。
  • 包學習 | 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是解決函數值域、最值、不等式證明、參數範圍問題的有效工具,在高考中經常考查,有時也會對其單獨考查,題目難度為中等偏上。 3-2 「1」的代換 若題中不存在滿足基本不等式的條件,則需要創造條件對式子進行恆等變形,靈活運用「1」的代換.在不等式解題過程中,常常將不等式乘「1」,除以「1」或將不等式中的常數「1」用等於「1」的式子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