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第三方購票:加價購成功率也超低 被搭售意外險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火車票預售在近幾日進入高峰期。近兩年,使用第三方平臺加價搶票的現象非常盛行,那通過這種服務真的能買到回家的車票嗎?中新經緯近日用6款軟體同時搶購某趟動車車票,居然全部落空,短短兩天,上述平臺均搶購了數萬次以上,有平臺更是搶了十幾萬餘次,但依舊沒能成功出票。同時,去哪兒、途牛、驢媽媽出售火車票時,還默認勾選意外險,已涉嫌搭售。

  觀察:平臺聲稱不買加速服務 搶票成功率低

  按照春運火車票提前30天網售的機制,近幾日正是搶票大戰最激烈的時候。一些第三方購票平臺聲稱可以快速搶票,而市面上流行的搶票平臺至少二十幾個。其中,一些平臺在近兩年開始為搶票服務加收數額不等的服務費,據稱金額越高搶票的成功率越大。

  中新經緯13日下午在攜程旅行APP上看到,該平臺共推出4個價位的「搶票加速」服務。在選取了2月12日(臘月二十七)北京—武漢的G529車次二等車座後,攜程上顯示,在不選擇「搶票加速」、選擇10元、30元、40元、50元套餐5種情況下,搶票的成功率分別為37.4%、42.2%、58.3%、71.9%和78.7%。

  攜程旅行APP顯示,不購買加速服務,為低速搶票。

  攜程表示,若不購買搶票加速服務,則為「普通網絡,搶票成功率較低」、「搶票人數過多時,需要排隊」。

  其他多個第三方購票平臺,與攜程的模式類似,服務費越高,搶票速度越快,成功率則越高。多數平臺上的加速服務費最高為50元/份,去哪兒旅行APP則可以增加「加速包」,最高服務費可達100元/份。數個平臺還推出會員服務,聲稱開通會員後,成功率還可以提升。此外,平臺建議旅客增加備選車次、分享給好友獲得加速,以增加成功率。

  中新經緯發現,第三方購票平臺提供的「搶票加速」服務,多數為默認勾選選項,旅客稍不留神,很可能在無意間購買了加速服務。經常使用「訂票助手APP」購票的仝先生稱,該平臺默認勾選30元的「加速包」,而在車票不緊張的時候,不用「加速包」也能順利買到票。因此,他平常購買車票時十分留意,付款前會取消加速服務。

  測試:光速搶、加備選、提前付 搶票15萬次依然買不到

  為測試第三方平臺的搶票效果,12日下午,中新經緯選用了攜程、同程、去哪兒、高鐵專家、訂票助手、智行火車票等6款APP,搶購2月10日(臘月二十五)上海虹橋—重慶北的D952次二等座車票。

  2月10日出發的該趟列車的放票時間為1月12日下午2點30分。放票前,中新經緯在上述6個平臺上勾選D952次列車,並選擇多個備選車次,購買了上述平臺40元/份或50/份的加速服務,提前支付車票票款。

  選定後,平臺將會在車票發售後自動搶票,一旦搶到,用戶就會收到通知。車票發售前,上述平臺顯示,已經進入了極速或光速搶票中。

  1月12日下午2點30分,D952次列車車票如期發售,中新經緯第一時間登陸12306官網,網站顯示,尚有為數不少的餘票可以購買。此時,沒有任何一個平臺提示車票已經搶到。

  接著,中新經緯嘗試在12306網站購買車票,但反覆幾次,均未成功。幾分鐘後,包括D952次在內多個上海—重慶的列車車票被銷售一空。而6個第三方平臺都沒有成功搶到。

  同程旅遊APP顯示,兩天時間裡,已經搶票8萬餘次。

  截止1月14日,上述平臺公開數據顯示均已搶票上萬次,同程的搶票次數超過8萬餘次,攜程更是達到了15萬餘次,但依舊沒能成功出票。

  那各平臺是如何為乘客搶票的?攜程的客服人員對中新經緯表示,在沒有票的情況下,搶的是其他旅客退改籤後的餘票,因此無法保證100%搶到。其他平臺也都表示,不能保證一定能出票。

  金山毒霸安全專家李鐵軍對中新經緯表示,用戶在其他平臺登錄自己的12306帳號後,平臺通過託管實現對火車票餘票的實時監測,背後的技術並不難。但由於用戶的需求在春運期間集中爆發,搶票的成功率也打了折扣。

  留心:去哪兒、途牛、驢媽媽默認勾選意外險 涉嫌搭售

  中新經緯發現,多個在線旅行平臺出售火車票時,都存在默認勾選意外險等行為,專家認為,這已經涉嫌搭售。此前,相關部門已要求限制這一行為的存在。

  去哪兒網站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

  在去哪兒網,中新經緯隨機選擇了一趟北京南—上海虹橋的高鐵二等座車票,票價為553元,該網站默認勾選了30元/份的意外保險,訂單總額達到了583元。在去哪兒APP,同樣默認為旅客選擇「購保險極速出票30元份」。

  途牛旅遊網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

  同樣,途牛旅遊網也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驢媽媽旅遊網站和APP,不僅默認勾選了20元/份的意外險,還增加了18元的酒店優惠券,加上553元車票,總訂單額增加到591元。

  驢媽媽旅遊網默認勾選意外險和酒店優惠券。

  在攜程旅行APP,雖然沒有默認選擇意外險,但卻勾選了30元的優惠券套餐,該套餐包含70元租車券、7x24小時代購服務、簡訊提醒等5項服務。

  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高道智對中新經緯表示,在線旅行平臺默認勾選意外險等收費項目,屬於搭售行為,違反公平交易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他建議,消費者協會和價格主管部門出面予以幹涉,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

  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在北京召開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工作部署,會議要求,進一步採取價格約談等手段,限制大幅加價購票、搭售購票等服務行為。

  討論:加價搶票引爭議12306提示第三方平颱風險

  火車票。中新經緯 張澍楠 攝

  通過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為用戶搶購火車票,這種方式一經推出,就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加價或變相收費導致不公平,也有人稱物有所值。

  常年乘坐火車的鄭飛(化名)告訴中新經緯,春運火車票本來就緊張,第三方平臺加價賣票,並沒有讓火車票增多,只是讓出價更高的人買到了,這就不公平。前兩天剛剛通過智行火車票APP買到車票的柴女士則認為,第三方平臺提供了服務,收取一些費用,也合情合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解志勇認為,火車票在中國屬於特殊的商品,尤其是在春運期間,公共屬性更強,加價搶售火車票,非常不妥,官方應該予以禁止。但現行的鐵路售票等方面規定,對網際網路搶票行為的界定比較模糊,很難對加價售票行為進行打擊。他建議,及時修改相關規定,給出明確態度,保證旅客公平購買車票。

  對於第三方平臺的售票行為,12306反覆提醒乘客不要通過第三方代購網站和手機客戶端購票,避免因代購方冒用他人信息導致無法在網上辦理退票、改籤,影響出行。12306的客服人員也表示,它們與第三方平臺沒有合作關係,通過其他平臺購得車票若出現問題,將不予受理。

  李鐵軍表示,用戶使用12306帳號在其他平臺購票,確實存在信息洩露等隱患,應當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

相關焦點

  • 購票者邊罵邊用,第三方搶票服務為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更有甚者一些搶票軟體打著免費搶票的旗號,聲稱不收取手續費,卻以默認搭售意外險的行為,額外收取高額費用。而且目前正處於春運購票高峰期,車票經常出現被秒殺的情況,火車票被搶購一空,即便購票者使用搶票軟體,也未必就能夠搶到票。事實上,搶票軟體與12306不聯網,也沒有優先購票權,最終購票結果,依然要看12306的放票情況,以及其它搶票軟體和乘客的競爭力。
  • 在第三方購票平臺買保險就能「優先」出票,合理嗎?
    2016年春運將於24日正式拉開帷幕,但依然還有很多漂泊在外的人沒有買到返鄉的火車票,許多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攜程、去哪兒等第三方購票平臺。第三方購票平臺因為可以「離線自動搶票」,已逐漸代替搶票軟體成為買不到票的人們心中的「救命稻草」。
  • 搶火車票軟體加速包有用嗎 實測:VIP搶票28萬次仍沒搶到
    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購票已成為一種常態,各大搶票軟體推出的「加速包」服務也加劇了競爭。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搶票軟體都默認搭售「加速包」及意外險,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搶票軟體提供「加速包」服務的有效性、存儲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及代購火車票的合法性也遭到公眾質疑。搶票軟體的「加速包」有用嗎?
  • 實測搶票軟體:VIP加速30萬次扔搶不到
    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購票已成為一種常態,各大搶票軟體推出的「加速包」服務也加劇了競爭。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搶票軟體都默認搭售「加速包」及意外險,律師稱這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搶票軟體提供「加速包」服務的有效性、存儲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及代購火車票的合法性也被質疑。「加速包」有用嗎?
  • 揭秘搶票神器背後的保險搭售 意外險存貓膩
    記者調查發現,在今年的第三方購票平臺上,保險以一種可選擇的方式隱蔽在購買環節中,有的險企在線銷售「鐵路意外險」因平臺不同而價格迥異。  意外險搭售猶存  近年來,許多第三方購票平臺因為可以「離線自動搶票」而在民間大熱,但其強制搭售意外險的做法卻引發爭議。
  • 實測結果:VIP加速30萬次仍搶不到
    &nbsp&nbsp&nbsp&nbsp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購票已成為一種常態,各大搶票軟體推出的「加速包」服務也加劇了競爭。&nbsp&nbsp&nbsp&nbsp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搶票軟體都默認搭售「加速包」及意外險,律師稱這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第三方平臺購火車票「套路」多
    第三方平臺購火車票「套路」多   專家:默認搭售服務侵犯消費者權益  如今,網上購票、手機支付等快捷服務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然而便捷的背後卻藏有消費陷阱。最近有很多消費者爆料,在一些第三方平臺購買火車票時,經常遇到火車票捆綁銷售並且默認勾選的情況。近日記者在一些常用的第三方購票平臺上進行了體驗。
  • 又逢黃金周:機票搭售陷阱少了,火車汽車票搭售卻成重災區
    去年國慶節,知名演員韓雪在微博炮轟攜程機票捆綁銷售,引發人們對機票搭售現象的再次關注,隨後中消協介入,攜程緊急整改機票產品。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機票搭售現象得以緩解,火車票、汽車票卻依然存在默認搭售等問題。
  • 又逢黃金周:機票搭售陷阱少了 火車汽車票搭售卻成重災區
    TechWeb 9月28日 文/周小白去年國慶節,知名演員韓雪在微博炮轟攜程機票捆綁銷售,引發人們對機票搭售現象的再次關注,隨後中消協介入,攜程緊急整改機票產品。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機票搭售現象得以緩解,火車票、汽車票卻依然存在默認搭售等問題。
  • 鐵總限制第三方搶票軟體 黃牛藉機加價賣春運票
    從往年搶票情況來看,第三方平臺由於技術上的優勢經常能夠先於普通用戶一步搶到春運期間的車票,部分急於回家過年的遊子也經常加價購買第三方平臺放出的車票。但在今年,搶購春運車票的規則正在發生變化。鐵總限制第三方搶票軟體央視財經消息顯示,第三方軟體搶票就是不斷刷新12306網站的餘票信息,從而為消費者搶票,但是第三方搶票軟體存在安全隱患,個人隱私信息得不到保障。
  • 春運購票,飛豬重申無搭售承諾
    飛豬承諾,放心購票無任何搭售產品。  自去年起已取消購票搭售  以2月12日上海到北京的航班為例查詢,同一航班航空公司官網淨票價為1070元,含稅後為1120元。飛豬購買的淨票價同樣為1070元,由於近期飛豬恰好在進行春運機票紅包減價促銷,減去30元紅包後,含稅的價格為1090元,比航空公司官網價格還便宜。
  • 去哪兒藝龍搭售保險 攜程搶票價最高達原價7倍
    時值春運,名目繁多的火車票「付費搶票」業務正在各大第三方平臺如火如荼地開展,多家第三方平臺還劃定了不同的搶票「級別」,並「明碼標價」。《經濟參考報》記者選取了部分車次進行購票體驗,發現有些搶票費用接近原票價的一半。購買「保險」+「搶票加速包」組合,有的需加價上千元,最後票價達原價近7倍。
  • 默認勾選、捆綁搭售,搶票APP真有用嗎?專家:本質是高級插隊
    春運購票成旅客回家一大難題。不少買不上票的旅客在遭遇想買的票「瞬間被秒」後,嘗試到號稱可以搶票的軟體試試手氣,才發現這些軟體套路連連。第三方購票APP的「高速搶票套餐」 搶票效果不僅難以保證,且存在捆綁搭售及誘導消費問題。
  • 2018春運購票時間確定 飛豬承諾:購票無任何搭售產品
    ­  飛豬訂票頁面。­  自去年起已取消購票搭售­  以2月12日上海到北京的航班為例查詢,同一航班航空公司官網淨票價為1070元,含稅後為1120元。飛豬購買的淨票價同樣為1070元,由於近期飛豬恰好在進行春運機票紅包減價促銷,減去30元紅包後,含稅的價格為1090元,比航空公司官網價格還便宜。
  • 高價意外險的本來面目:現金貸平臺變相收取「砍頭息」
    現金貸平臺「強賣保險」,通過搭售保險產品的形式,變相收取「砍頭息」?最近一段時間,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以「搭售保險」為關鍵詞搜索,快貸、惠花花、米米罐、秒購、惠花錢等多家平臺被用戶投訴,在貸款過程中存「被保險」現象。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平臺搭售的保險均為意外險,不過,與市面上普通意外險不同,「搭售」的意外險保費最高達到市價的10倍。
  • 加價越多搶票軟體成功率越高 尷尬的是:12306也同步放票
    【加價越多成功率越高 搶購緊張票效率有限】記者下載了一款搶票軟體APP,在軟體首頁位置,顯著標誌著1月7日可以搶大年初一的票了;不僅如此,另外年初一之後,包括返程的春節的車票都可以進行預約。記者勾選了時間段的共17個車次,系統顯示:若支付30元,可以享受高速搶票,搶票成功率為66.4%;支付50元,就可以享受VIP搶票,成功率上升為74.7%。同時也可以分享給好友,提高搶票成功率。記者選擇了高速搶票服務,半個小時後,搶票成功。搶票軟體顯示,已經搶到2月5號早上8點33分從南京開往徐州的票。
  • 10大購票APP測評:電商法禁止默認搭售,哪家還在玩?
    其中第19條、第77條,對電商平臺默認搭售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禁止規定。 第十九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第七十七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提供搜索結果,或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搭售商品、服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前,默認搭售問題是在線旅遊行業的痼疾。
  • 火車票搭售保險 電商圈錢腦筋急轉彎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佔領律師表示,搭售保險可能是為解決盈利問題,但搭售行為或涉嫌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悄然重啟代購業務   此次,京東選擇與上海米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三方購票網站「米老鴨」合作,並採取了低調上線的策略。記者登錄京東商城網站首頁並未看到任何關於此業務的宣傳,甚至在首頁左側的細分品類中均未找到「火車」字樣。
  • 第三方平臺購票「貓膩」多:只要花錢,填錯身份證也能買到火車票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針對第三方購票平臺的投訴層出不窮,消費者往往「多花錢」還「不省心」:默認捆綁搭售增值服務;退票難、退款慢、虛假宣傳售賣會員;消費者在享受表面上第三方平臺的便捷購票服務時,也面臨信息洩露、附加收費的風險和陷阱……「我能修改身份證號碼嗎?」「不行!」「那可以退票嗎?」「不行!」「那我可以上車嗎?」「不行!」「那我這兩千多塊錢就白白送給你了?」「呃……行!」
  • 第三方平臺購票「被加速」惹爭議
    早在今年1月,鐵路部門已經表示將搶票軟體的相關機器特徵已被識別並被實施限制措施,近日,記者打開多個第三方購票平臺發現,各式各樣搶票功能仍可正常使用,並宣稱購買加速包就能優先購票,多數加速為默認勾選,一不小心就會「被加速」。那麼在第三方平臺加速包真的靠譜嗎?它們真的有「優先」出票權嗎?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