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記「品讀嶺南,樂行廣東」最後一站:以詩之名,開啟一場嶺南名郡...

2020-12-18 騰訊網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吟誦著這千古名句,小記者們跟隨著一代名相張九齡的足跡走進韶關,開啟了「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韶關文化體驗之旅,這也是本次系列研學活動的最後一站。本次活動由羊城晚報與品讀行聯合策劃,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主辦,據小記者反映,這是一次詩意滿滿的旅程!

▲《羊城晚報》9月3日報導

#攀登長老峰頂,一覽眾山小

「霧鎖層林煙籠山,錦江碧水繞其間。群峰百態爭鬥豔,無愧萬古冠嶺南。」丹霞山不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廣東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丹霞地貌」,便以此地命名。「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丹霞是中國大地上最明亮的一抹赤紅,如同大自然朝著生養我們的大地,摁上一枚傳世的中華印章。在丹霞山研學導師羅東秀的帶領下,我們登上丹霞山主峰長老峰,開啟地質、生態、文化的丹霞山之旅。

攀登著長老峰,我們一路上遇到很多驚喜,有巨大的崖壁,淙淙的山間流水,縱橫的洞穴,兩山並立、懸崖相依的一線天,深山錦石巖寺,更讓我們驚心動魄的是那80度陡坡,有多少同學現場是手腳並用登上去的。一路上我們穿過洞穴,走過崖梯,在昏暗和光明中交錯著,我們常常有看見新世界的錯覺。以前我覺得爬山是一件苦差事,這次爬山處處遇到大自然的驚喜,竟不覺得累,還很開心!

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許多新鮮、有趣的動植物,高大挺立的馬尾松,葉子翠綠、形狀美麗卻有毒的滴水觀音,金黃色的蟬皮,羊角拗,牛膝……有些植物還可以吃,老師摘下酸葉藤的葉子,說它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在野外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用它來解渴,我咀嚼了兩口,驚奇地發現葉子吃起來酸酸的,感覺十分像葡萄皮。大家一邊認真聽老師講,一邊奮筆疾書地記著各種知識,生怕落下什麼。

登上長老峰的頂峰,一眼望去是雲霧繚繞中的群峰,好一派群雄肆起的景象,心中不禁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看著眼前頂平、身陡、麓緩的丹霞山群,我們彷佛看到幾千萬年來板塊運動、群山隆起、碎屑沉積、自然侵蝕的力量,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久便下起雨,我們躲在山洞裡,體驗了詩人山澗躲雨的意境,雨霧氤氳淹沒了群山,驀然回首,不遠處崖壁上生出「大瀑布」,讓我有種置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情境中。如此天上人間,難怪能孕育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

我們還在山裡展開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詩詞課,品讀行的黃雨春老師為我們講蘇軾的故事,帶我們誦讀杜甫的《望嶽》和蘇軾了《題西林壁》等詩詞,感受作者的心境。這堂課我們都聽得十分入迷,對詩詞了理解又加深了很多,這絕對是在課堂裡感覺不到的。

有人說:「到丹霞山旅遊,如果僅登山遊玩,而沒有遊覽錦江,那麼你的流程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除了登上長老峰,我們還泛舟錦江,乘著竹筏奔流於丹霞山嶺之間,錦江水清澈見底,不禁想起「半江瑟瑟半江紅」。兩岸山峰在綠水中印下了身影,不斷往後退,讓我們體會到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豁然心境。

——四中聚賢 林熙哲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從化實驗小學 李景浩

廣州113中學 丁蕾

中星小學 林伯熹

四會市清塘小學 陳思維

#漫步千年古道,再讀張九齡

來韶關,肯定少不了讀一代名相張九齡的故事。張九齡被譽為「嶺南第一人」,於公元678年出生於韶州曲江,也就是現在的韶關。他是唐代開元盛世最後一位名相,就連他去世後唐玄宗提拔高官時也會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來到韶關,不得不來到張九齡主持修建的梅關古道,它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位於江西大庚縣與廣東南雄的交界處,古代這裡群山連綿、地勢險要,人們認為這是一條分界線,梅嶺以北是中原地區漢族人居住的土地,而梅嶺以南是南蠻民族居住的地方,瘴氣之地,但也積澱了嶺南文化。到唐朝,張九齡向唐玄宗提請拓寬梅關古道。

歷史上很多文人騷客揮毫灑墨,留下千古佳句。北魏詩人陸凱留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蘇軾賦詩「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湯顯祖途經梅關寫下《牡丹亭》,朱熹、文天祥、戚繼光也在嶺上留下詩篇。我們在這裡懷古惜今,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更加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

——廣州113中學 丁蕾

廣東實驗中學 任思元

四會市清塘小學 陳思維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這次行程,我們還漫步珠璣巷,探源姓氏,了解珠璣巷移民史;走進了馬壩人遺址,通過自主學習探討嶺南人類進化系統的演變;走進南雄市博物館,了解南雄光榮的革命鬥爭歷程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在恐龍博物館近距離觀察恐龍蛋化石,討論恐龍滅絕的原因。

我們體驗製作竹筒飯和手磨豆漿,瀰漫的豆漿香和竹子香讓我們充滿勞動成就感;我們夜探自然,認識了各種蟾蜍、青蛙等昆蟲,並了解他們的習性;念著古詩《相思》,我們體驗做紅豆手串……

晚上,品讀行的黃雨春老師帶來詩詞課程,黃老師為我們解讀張九齡,蘇軾,劉禹錫等詩人的故事和作品,讓我們更加理解詩人創作的心境。

在這次旅行中,我們的收穫是滿滿的。在爬山的時候我總顧著疾步登頂,眺望遠方,很有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壯志,慢慢地才發現,旅途中所遇到的才是最為寶貴的,就像丹霞山多處可見的馬尾松和滴水觀音,它們的價值絕對值得我們注目禮讚。其實,不僅是山川草木,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為張九齡,如何學有所成、實現人生價值,這是我在這次旅途中考慮得最多的問題……

回去的路上,曾經躍然於紙上的「流連忘返」此刻卻有了更真實的感受。我想,這就是學子們為什麼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信條的原因吧。通過這次活動,感嘆自然界的神奇美妙與宏大,而自己的確太渺小。知識的海洋永遠寬廣無垠,我要好好學習,不斷的充盈豐富自己。奮鬥吧,少年!

——廣東實驗中學 任思元

荔園小學 陸啟傑

中星小學 林伯熹

西麗小學 王晟睿

#羊小記創作詩詞

韶關好

李景浩

韶關好,人才多輩出。

丹霞怪山雄奇險,

珠璣古巷姓氏多。

才懷文獻公。

遊韶關

丁蕾

赤壁丹崖錦江繞,赤霞一抹半江紅。

南國紅豆生平頂,一豆一線情亦深。

梅花朵朵妝古道,貴妃一笑荔枝來。

珠璣巷裡尋百姓,祖宗家訓要記牢。

韶關好

劉啟謙

韶關好,百家傳歷史,

珠璣古巷學家訓,

梅關古道通南北,

能不憶韶關。

丹霞山

陸啟傑

霞山好,風景如同畫。

登峰群山霧蒙蒙,

山中紅巖勝於火。

能不思霞山?

韶關好

潘佳儀

韶關好,留戀致丹霞。

晚霞雲層美如畫,

巖石陡坡千百態。

能不戀韶關?

憶韶關

任思元

韶關好,丹霞山偉岸。

日出亭上賞日出,

泛舟錦江綠如藍。

能不愛韶關?

丹霞好

陳思維

丹霞好,近山心神怡。

日出丹霞夾彩雲。

雨來錦江披薄紗。

能不惜丹霞。

韶關懷古

黃梓宸

九齡修道益嶺南,

蘇軾留詩頌梅關。

悠悠古道南北客,

代代騷人文詩揚。

古宅間間百家姓,

民風樸樸珠璣巷。

韶關之行真難忘,

千思萬緒懷古城。

登丹霞山

李景浩

世說丹霞險又奇,

丹霞怪峰有詩傳。

山路雄奇丹霞下,

高窄奇險山裡現。

濃霧錦江似銀河,

擎天高柱撐天外。

一登高頂雲中坐,

遙望萬裡眾山小。

相關焦點

  • 羊小記「品讀嶺南,樂行廣東」最後一站:以詩之名,開啟一場嶺南名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吟誦著這千古名句,小記者們跟隨著一代名相張九齡的足跡走進韶關,開啟了「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韶關文化體驗之旅,這也是本次系列研學活動的最後一站。本次活動由羊城晚報與品讀行聯合策劃,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主辦,據小記者反映,這是一次詩意滿滿的旅程!
  • 「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持續升級!嶺南文化知識百科問答活動啟動
    文/蔡旭嘉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你參與了嗎?」自暑假以來,由羊城晚報社和品讀行聯合策劃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系列活動吸引了無數廣東學子參與,這股「嶺南好」的風潮席捲了南嶺大地,嶺南文化的美好和韻味讓學子和家長「上心頭」。
  • 「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持續升級!嶺南文化知識百科問答活動啟動
    文/蔡旭嘉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你參與了嗎?」自暑假以來,由羊城晚報社和品讀行聯合策劃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系列活動吸引了無數廣東學子參與,這股「嶺南好」的風潮席捲了南嶺大地,嶺南文化的美好和韻味讓學子和家長「上心頭」。
  • 羊城晚報聯合樂學培優品讀行策劃品讀嶺南第三站圓滿結營
    近日,由羊城晚報教育發展研究院聯合樂學培優品讀行策劃組織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增城惠州體驗營圓滿結營。16名學生記者走進增城七境村及惠州,開啟研學之旅。他們通過公益農耕體驗滋潤成長的心靈,並通過對惠州人文的探究以及對名人詩詞的解讀,深入了解嶺南文化。 化身「小農夫」,羊小記學會珍惜糧食
  • 樂學培優嶺南詩詞大會啟幕,廣佛順莞深聯誦詩聲響徹嶺南
    由廣州報業集團信息時報社主辦,樂學培優品讀行聯合舉辦的連續三屆的嶺南中小學生詩詞大會,讓經典詩詞走進多地中小學,讓朗朗詩聲響遍羊城灣區,大會持續獲得社會廣泛關注、參與及好評。每年一場的南中國詩詞大會,都沿著一條獨特的詩路,引領學子入勝,追溯國學桃源,浸潤家國情懷,徜徉詩詞的大千世界,或大聲朗讀,或邊走邊吟,或揮筆而作,或飛花奪魁……如此三年積累下來,每一場詩詞大會,都能汲取不一樣的經典文化、古典情操、貴胄養分,陶冶壯哉我中國少年!
  •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我和我的家鄉」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出爐啦!
    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 為了傳承嶺南文化,讓廣東學子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認知,增強文化自信,今年9月底,由羊城晚報和品讀行聯合策劃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之「我和我的家鄉」 全省中小學生原創作品有獎徵集啟動。
  • 羊城晚報&樂學培優品讀嶺南第一站,踏上潮汕文化沃土
    說起韓愈,我們並不陌生,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和作品。而韓愈跟廣東潮州也有很深的淵源。為了解韓愈在潮州發生的故事,體驗潮汕文化,8月4日-7日,18名《羊城晚報》學生記者走進潮汕地區,開啟潮汕文化研學之旅。
  • 羊城晚報&樂學培優品讀嶺南第一站,踏上潮汕文化沃土
    說起韓愈,我們並不陌生,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和作品。而韓愈跟廣東潮州也有很深的淵源。為了解韓愈在潮州發生的故事,體驗潮汕文化,8月4日-7日,18名《羊城晚報》學生記者走進潮汕地區,開啟潮汕文化研學之旅。
  • 廣東最「低調」的城市,被贊嶺南名郡,曾三次上榜「最美城市」
    相信一提到我國最富裕的幾個省份,不少小夥伴都會想起江蘇,浙江,廣東這幾個名字吧。沒錯,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幾個省份在我國的生產總值上都做過巨大的貢獻,其中特別是廣東,他更是連續多年拿到了全國第一的寶座,也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然而對於一些外省的老百姓們來說能數得上來的廣東城市還是十分有限的,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廣東自慰,低調的二線城市,被贊為嶺南名郡,曾經三次上榜中國最美城市惠州。
  • 圖解蘇軾的嶺南足跡;詩說嶺南的蘇軾情懷
    【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之蘇軾篇增城、惠州,繼續出發因為他給嶺南荔枝寫的「廣告文案」——《惠州一絕》可謂馳名宇宙,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能讀背如流。請品詩:惠州一絕宋·蘇軾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語文就是品、讀、行!沉澱六年,樂學品讀行語文體系升級發布
    這是品讀行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語文體系升級,也揭開了低幼孩子如何愛上古詩文的秘密。與此同時,一場創意十足的「1000首古詩文分級」發布儀式震撼了在場嘉賓——超長的捲軸印滿了1000首古詩文,懸垂繞場一周,帶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意境界。
  • 語文就是品、讀、行——沉澱六年,樂學品讀行語文體系升級發布
    品誦中華古詩文,  讀厚一本語文書,  行間字裡好河山。  11月17日,由廣州樂學品讀行發起的「語文就是品、讀、行」的語文體系升級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樂學集團全國分校領導、廣州各大媒體、學員家庭及社會各界人士等,共同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因有蘇軾韓愈張九齡屈大均等筆下的嶺南,嶺南詩詞大會詩香啟航
    因為過中國年,所以便有了「品誦中國年」之第一季廣州中小學生詩詞大會因為喜迎華誕70年,所以便有了「愛國詩詞大會」之第二季灣區中小學生詩詞大會因為根植嶺南是吾鄉,所以便有了「嶺南詩詞大會」之第三季嶺南中小生學生詩詞大會
  • 人文薈萃的「嶺南名郡」廣東韶關,自然和人文景點很多,如今有些被...
    說起廣東韶關市,廣東省以外的人了解的不多,畢竟在廣東有很多出名的城市,比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等等,而韶關因為偏居粵北,經濟發展又很一般,所以漸漸就被人忽視了。其實韶關自古就是人文薈萃的「嶺南名郡」,韶關自然和人文景點很多,而且很多精品景點,只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罷了。
  • 信息時報聯合樂學培優舉辦嶺南詩詞大會東部海選22名晉級
    海選當日,60名優秀選手在現場創作詩句,抒發自己的情感。現場所有人都為小選手們深厚的詩詞底蘊所折服,不得不讚嘆一句:好厲害啊!專家表示,詩詞大會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據悉,嶺南詩詞大會南部海選將在國慶期間舉行,歡迎廣大中小學生踴躍參加。
  • 廣東有一「嶺南名郡」,坐擁三條鐵路五條高速,未來發展可期
    在我國的各個省份之中,廣東一直都是獨當一面的存在。在歷史上它就是影響深遠的嶺南文化的發祥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影響到不止我國,還有廣大的東南亞地區和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區。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它以連年排名第一的經濟總量傲居各省份之首,所以說它是我國省份的排面。
  •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⑥】嶺南文化之「花」,遍地綻放!
    (上下滑動文章閱覽)尋樂清暉園這一年,我迷上了攝影,趁著暑假,媽媽帶著我嶺南四大名園中的清暉園逛了逛。清暉園是一個狀元的府邸,相傳在明末清初時,一個叫黃士俊的書生中了狀元,衣錦還鄉。他為了報答他的母親多年以來養育他的恩情,就給他的母親建了一座美麗的大庭院,取名「清暉園」。
  • 嶺南名郡,廣東韶關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歷史上的韶州曾是嶺南重鎮,被譽為「嶺南名郡」,孕育了以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餘靖、清代文學家廖燕為傑出代表的大批歷史名人。韶關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韶關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廣東的這座二線城市,粵東重鎮,人少但CBD不少,嶺南名郡
    廣東的這座二線城市,粵東重鎮,人少但CBD不少,嶺南名郡蘇軾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每次回老家都會有人問我在哪裡打工,我說惠州,也沒什麼人知道,還常常以為是貴州。但還是鮮有人知。走一下子就有一個公交站,交通便利(對於路痴的人來說很是福音)。惠州的水果真的好吃啊!
  • 品讀嶺南 | 堅守嶺南文化「新、實、活、變」的本色
    嶺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化外之地,直到明清時期,仍然屬於蠻荒流放犯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