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正牌的黃山在安徽,但河南洛陽其實也有「小黃山」,後來因為和安徽黃山重名,為了避免遊客產生混淆,同時彰顯自己的特色而改名為雞腳曼景區。為什麼要改成這個乍聽上去感覺有點土的名字呢?
這和山的形狀有關。其實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嵩山志》就有雞叫山和雞角曼的說法,民間一般叫雞角尖,小黃山為旅遊開發時的叫法,別看雞角曼這個名字好像有點土,風景卻大氣秀麗,頗有南國名山的風採。
「小黃山」在洛陽白雲山裡,洛陽白雲山位於河南洛陽市嵩縣南部,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景區。白雲山風景區雖然屬於洛陽,其實離市區還挺遠,沿途需要經過一大段盤山公路,從山下開車往返山上需要數個小時,到這裡旅遊,感覺就像從文明世界前往世外尋找桃源。
洛陽白雲山是個避暑勝地,但我更喜歡這裡的深秋。每當山上的秋天慢慢進入尾聲的時候,抬眼層林盡染,仿佛在欣賞一幅唯美的油畫,比專業畫師描述出來的意境更加震撼,通過攝影器材記錄下來的畫面足以讓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裡多次回味。
被稱為「小黃山」的雞角曼風景區是洛陽白雲山的主要景區,它位於白雲山的東南部,主峰海拔1845米,和黃山風景區的主峰海拔相近。
雞角曼風景區的峰頂有一個觀景臺,底下是萬丈深淵,觀景臺邊沿打有木樁,並系了防護網,以此保證遊客的安全,景區的廣播也不間接地播放安全守則。
蒼松深深紮根於巖石的縫隙裡,在這種水質流失較為嚴重的區域卻以頑強生命力保留四季綠意,部分樹根裸露在巖石表面,接受經年累月的日曬雨淋。
抬眼望向前方,但見群山莽莽,綿延不絕,山外有山,國畫氣象,美不勝收。
巖石地貌使山上的植物多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留下來的都是自強不息者。
白雲山風景區的秋色並不是一夜間全部變成紅色,而是分不同樹種、不同溼度、日曬時間、朝向和海拔高度各自完成秋裝展示。
淺綠、深綠、淺黃、深黃、紫色、紅色、棗紅色……
這是深秋饋贈給洛陽白雲山的美麗外衣,是「小黃山」送給遊客的視覺盛宴,是令攝影發燒友欣喜的天堂。
先乘坐一段纜車,之後再徒步遊覽雞角曼風景區,可以節省體能和時間,雖然從纜車下來之後要爬一段臺階,但臺階不長,穿過臺階就是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