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南,你會來武漢賞園林建築嗎?秋天的晴川閣是武漢人的詩意

2020-11-05 蘇丹卿

提起江南風光,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會浮現出蘇杭之美景;提起江南園林,蘇州更是吸引了國內外無數遊人。提起武漢,很少會有人聯想起江南,更不會談論園林。

當長江、漢江在武漢交匯,當碼頭文化興起,這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的大城市,給世人留下了「豪邁、爽快、江湖」等諸多大氣印象,它與「溫婉、秀氣、雅致」似乎不沾邊。

有人說,武漢稱得上是南方城市,但不屬於江南;也有人說,武漢自古是江南。江南,廣義上是指長江之南,先秦時期,屬漢地九州。當然,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地理區域有所變化,文學意象也不完全一致。

那麼,作為是江南的武漢,究竟有沒有類似於蘇杭那般溫婉、雅致呢?

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但在我眼裡,它有雅致,卻不夠溫婉。可與它隔江相望的晴川閣,充滿了園林韻味的風雅、別致。有趣的是,晴川閣位於長江北岸。

第一次來到這裡,就深深被吸引。

沒想到,「豪邁、大氣」的武漢也有如此溫柔、古雅的一面。晴川閣是武漢三大名勝之一,與黃鶴樓隔江對峙,江南江北,樓閣對峙,蔚為壯觀,是萬裡長江之上的一道獨特的景觀。

晴川閣是晴川閣景區內的重要建築之一,該景區內還有禹稷行宮、鐵門關,這三大主體建築與其他碑、亭、迴廊、古樹等形成了一處鮮為人知的園林景觀。

夏天的晴川閣景區和秋天的晴川閣景區完全不一樣,在幾乎沒有變化的庭院裡,季節的轉變,氣候的轉變,太陽照射的變化,這裡充滿光影變幻,從文藝的清晰到古樸的清幽,這個地方實在令我心動。

它雖不像蘇州園林那般有「水木明瑟曠遠,有山澤間趣」之意境,但長江之畔,此等曠遠中,晴川閣也是有一番不同韻致,以長水見長、庭院閣樓錯落、花木疏扶,算得上是繁華鬧市裡的一處「秘境」。

進入景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樸的行宮,它原是萬裡長江邊上的這一座禹王廟,今為「禹稷行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迄今800多年歷史。

明天啟年間,「禹王廟」改稱「禹稷行宮」,並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

明嘉靖年間,在禹稷行宮再次修葺時,又增建了一座建築。這座建築就是晴川閣,名於唐朝詩人崔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之詩句。

但禹稷行宮最是迷人的地方還是其右側小庭院(遊客諮詢中心)和小庭院外的大院落(禹碑亭所在地,通往鐵門關之位置)。

庭院很小,白牆灰瓦的院落之下,有翠竹、有小池、有小盆景、有廂房。

置身其間,望著白牆上的樹影、竹影,中國人的詩意就連大自然都如此懂得。

小庭院的大院落,最醒目的建築是禹碑亭。但這一院落之美,與小庭院無法分離。拱門是我國古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結構,它天生就有一種溫婉、典雅的氣質。人從門中進出,一舉一動都變得溫柔起來。

從小庭院走到大院落,只見古木參天,樹下有石桌石凳和古亭。正前方就是鐵門關,還可見龜山上的龜山電視塔。

登上鐵門關,江南之韻味瞬間有了變化,「吳魏相爭,設關於此。」

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與黃鶴樓有著一樣悠久的歷史,但外地遊客對它並不熟知。從三國時期到唐初,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

唐武德四年,隨著漢陽城的興建,鐵門關逐漸變為文化、旅遊、經貿交流的一條通道。明朝隆慶庚申年,鐵門關被一場大火燒毀,僅剩下土基牆座。

清朝同治三年,重修鐵門關。民國初年,鐵門關因亂再次被毀;後來因建漢陽鐵廠,鐵門關從此消失。今天所見的鐵門關是1993年重建,歷史的煙雲從眼前逝去,新的鐵門關雄偉壯觀,秋天的江南,風光依舊。

晴川閣景區以晴川閣為名,自然是要壓軸出場。

晴川閣又稱晴川樓,始建於明嘉靖年代,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美譽。它北臨漢水,東瀕長江,悠悠歲月過去了400多年。

它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蹟,名氣雖不及黃鶴樓,略顯小眾。但熟知「晴川歷歷漢陽樹」這句詩的人,一定會對它充滿嚮往,甚至是有了詩情畫意的想像。

站在江畔的憑欄處,仰首凝視,只見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簷,高起翹, 「三楚勝境,千古巨觀」。

因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雅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不僅是有」三楚勝境」之讚譽,更被稱之為」楚國晴川第一樓」,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

在其邊上也有一處小院落,有迴廊、有石碑,還有一棵最醒目的銀杏樹。

11月秋的武漢,銀杏樹的葉子還沒有黃得徹底(相關圖片作了處理),但在我的腦海裡已經形成畫面。站在樹下,足夠想像。

相關焦點

  • 提起江南,你會來武漢賞園林建築嗎?秋天的晴川閣是武漢的詩意
    一提到江南的風景,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蘇州和杭州的美景。提到江南園林,蘇州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說起武漢,很少人聯想到江南,不會說園林。長江和漢江在武漢相遇,碼頭文化崛起的時候,這條河是縱橫交錯、湖航交織的大城市,給世界留下了「呼麥、清爽、江湖」等許多大氣印象,它似乎與「溫婉、手氣、優雅」格格不入。
  • 提起江南,你會來武漢賞園林建築嗎?秋天的晴川閣是武漢的詩意
    一提到江南的風景,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蘇州和杭州的美景。提到江南園林,蘇州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說起武漢,很少人聯想到江南,不會說園林。長江和漢江在武漢相遇,碼頭文化崛起的時候,這條河是縱橫交錯、湖航交織的大城市,給世界留下了「呼麥、清爽、江湖」等許多大氣印象,它似乎與「溫婉、手氣、優雅」格格不入。
  • 大武漢也有「江南園林」,美如詩畫,非常適合古風寫真、漢服攝影
    晴川閣景區算不上是一個熱門景區,它較為小眾,許多外地遊客來武漢會奔向江對岸的黃鶴樓,但很少會注意到與黃鶴樓並稱「武漢三大名勝之一」的晴川閣,自然也就會忽略掉晴川閣景區了。,曲岸迴廊之美妙,還有江南園林之韻味。
  • 武漢不僅僅有黃鶴樓,還有藏在鬧市中的「神秘秘境」,古雅幽靜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兵家重地,所以武漢留下了很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最著名的是黃鶴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武漢市中心,有一個安靜隱秘的地方,風景非常秀美,它與黃鶴樓和古琴臺一起被稱為武漢的三大景點。它就是武漢晴川閣,雖然不如黃鶴樓有名,但是很多遊客都非常喜歡它。
  • 武漢,也有一座江南園林,它位於黃鶴樓附近外地遊客知道的不多
    然而,在武漢黃鶴樓附近,其實還有一座江南古典園林。它不僅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景觀,以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人文景觀。並且,它還和黃鶴樓、古琴臺一起被稱之為武漢三大名勝。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具有古典韻味的建築,則是它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的一部分。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對於外地遊客來講,知道它的人並不多。
  • 武漢晴川閣的開放時間
    武漢晴川閣的開放時間是09:00~17:00,16:30停止入園,建議遊玩時長為1-2小時。晴川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
  • 湖北武漢晴川閣旅遊景點與湖北武漢歸元寺旅遊景點遊記
    晴川閣自建成以來,已有400多年的興盛和廢棄,根據清末晴川閣的歷史照片,1983年重建了現有建築:雙簷,山頂式,麻石臺基,紅牆朱柱柱。展館沿屋簷走廊分為兩層,內閣的名字是趙樸初先生親筆寫的,整個建築群由三個主要建築組成: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閣、牌坊、臨江駁岸、蜿蜒廊道。
  • 武漢晴川閣:三楚勝境,「楚國晴川第一樓」!
    這句千古名句的主角就是今天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的「」晴川閣」,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託,蔚為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於萬裡長江上獨此一處。巍峨古樓之下幽靜而別致,廊腰縵回,簷牙高琢,展現了它原汁原味依山就勢築臺的別樣特色和雄起風貌。
  • 登晴川閣,賞武漢長江兩岸美景(15圖)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由司農少卿張體仁於南宋紹興(1131)年間創建,後成為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廟為「禹稷行宮」,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礎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愷等先賢。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1984年按「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進行修繕。
  • 武漢晴川閣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 晴川閣旅遊景點介紹
    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蹟,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 武漢最冷門的名勝古蹟,與黃鶴樓齊名,景色絕美少有遊客
    很多人都喜歡將黃鶴樓作為到武漢旅遊的第一站,黃鶴樓作為武漢的一處頗有特色的地標性建築物,古往今來都是很多文人墨客喜歡拜訪的景點。,一到秋天就美成油畫,裡面還頗有幾分「蘇州園林」的別致氣息,它就是漢陽的晴川閣。
  • 武漢黃鶴樓,免費開放了,你會來嗎?
    說到武漢,大家一定會想到上半年的疫情,還有著名的地標式建築黃鶴樓。疫情過後,現在的黃鶴樓景區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光腳丫就帶你去武漢的黃鶴樓看看。黃鶴樓是國家5A級景區,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 成都杜甫草堂、武漢晴川閣……細數那些建築古樸的旅遊景點
    最喜歡旅行的你,是迷人的自然風景嗎?這次參觀的是古式棚,你在找這些地方的意思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居住成都時的故鄉,杜甫在這裡住了將近四年,寫詩有240多首,草堂佔地近300畝,完全保持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繕擴建時的建築風格,博物館是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是首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部門、國家AAAAA級景點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特色杜甫的尋址地
  • 楚國晴川第一樓、武漢三大名勝之一、三楚勝境——晴川閣
    晴川閣,又稱為晴川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龜山。 其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為武漢三大名勝。 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和武昌的黃鶴樓隔江相望,是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蹟,有「楚天第一名樓」、三楚勝境之稱。 圖為晴川閣。
  • 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的美譽:武漢晴川閣
    武漢小宇,帶你們解讀武漢的美麗景觀和風土人情。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功磯上,始建於明嘉年間(公元1522-1566年),為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唐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隔江對峙,有"三楚勝景"之稱。
  • 武漢復甦,在四月裡邂逅最美的武漢!
    晴川閣的櫻花並不多,但樹齡卻很長,成人懷抱般粗細,樹與樹枝葉相連,微風拂來,滿樹花葉浮動。晴川閣的翹戧飛簷,有著古雅與清麗的完美融合。春日在晴川閣靜靜佇立,看著滿園春色,感受歲月靜好。堤角公園是武漢第一座江南園林風格的公園。園內小橋流水,仿古樓榭。道路迂迴曲折,竹林小徑隨地起伏,碧湖環繞,古色古香。
  • 湖北武漢這處景點,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提起武漢的標誌景點,估計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此處,留下了很多流傳千古的名文佳作。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地方,與黃鶴樓隔江相望。它雖然不及黃鶴樓名氣大,但也極具盛名。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 武漢秋季最美的13個地方 武漢十三大秋季旅遊景點 武漢秋天旅遊好去處
    武漢秋季旅遊最適宜遊玩的景點主要是登山、看楓葉、賞桂花菊花、採摘等,那麼,作為大武漢人或者秋季來武漢旅遊的驢友們,秋天武漢去哪旅遊好呢?
  • 科普:武漢三大名勝之一,晴川閣的歷史由來
    武漢晴川閣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為「武漢三大名勝」,也是武漢歷史最悠久的景點之一。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晴川閣的歷史由來的知識,一起來了解下吧!黃鶴樓、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臨江而立、與黃鶴樓隔江相望的晴川閣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晴川閣得名於崔顥的這一詩句。 晴川閣景區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組成。
  • 除了晴川閣、小蓮莊以外,這些建築很有味道的旅遊場所你聽過嗎
    除了晴川閣、小蓮莊以外,這些建築很有味道的旅遊場所你聽過嗎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的中心,形狀為長方形,為明清時期,這裡是滇西北商貿中心,茶馬古道上的交易中心。小蓮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古典園林建築。 屬於南潯首富劉鏞 (字貫經 )的私家庭院、家廟和義莊位於南潯鎮南柵萬 古橋西,北臨鴉鵜溪,西與嘉業堂藏書樓隔江眺望。同濟大學位於上海市 楊浦區的五角場地區,是著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師埃裡希 . 寶隆創立於上海的同濟 德文醫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