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聚會,幾個朋友都說,現在一點槓桿都沒有,很是焦慮。在當前經濟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資金面總體寬鬆,各項資產都處於升值的通道,身邊的朋友都在想辦法從銀行貸款,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抵禦通脹。
一位朋友說,他準備將自己的房子拿到銀行去貸款,再將工廠也拿去做抵押,然後再去投資一些房產,並做一些風險投資,尋找一些有發展前景的項目,進行天使投資。
他們說,現在人們用槓桿已經到了瘋狂的底部,一個人說,他老家的很多人,現在都在不斷從銀行借錢,而且他們那邊有個樓盤,還推出了「零元購房」的活動,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什麼錢都不用掏,就可以直接去籤合同買一套房子。
你以為是天上掉餡餅?其實這並不奇怪。
在多年前,樓市不那麼火爆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出現過這樣的活動,開發商為了吸引大家購房,推出各種各樣的促銷。當然,在房價上優惠一兩個點,對很多本不想購房,或者沒有購房能力的人來說,根本沒什麼吸引力,因為對於這類人來說,最大的障礙,其實是首付。
因此,他們就推出了零首付的活動,注意,是活動。
通常情況下,買房的時候,交首付,是必須的,而對於銀行來說,只有首付達到一定的比例之後,才會給予貸款。
那麼,為什麼, 有些地方能做到零首付呢?
這就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新房,在很多年前,小編在一家金融機構上班的時候,就曾有開發商找上門來,要合作搞零首付的活動。其實,也就是開發商,或者開發商與某些機構合作,借錢給你支付了首付,並且購買了一套房子,你在約定的期限內償還,如果是開發商墊付的,那他們代你支付的利息,一定會在房價中包含起來的。發商算過帳,即便支付成本高達1%的費用,開發商都還是有錢可賺的,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道理大家要明白。
也有的開發商,不搞零首付(因為政策不允許),就搞那種一兩萬元首付的,也有開發商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這樣,就相當於你短期貸款,然後用貸款去交首付,這有點類似於租房貸的感覺,一定要先看清楚。因此,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下的時候,要看清楚合同,看清楚主體是誰、千萬別上當。
再來看二手房,有一個概念要先弄清楚,那就是高評高貸,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假如,現在有一套以120萬實際成交的房子,你找評估公司或者中介去評估,不同的價格,所貸款的首付就會不一樣。
1)讓評估公司將房子評估到150萬
首付45萬,貸款105萬,這樣你就多貸出來150-120=30萬元
這樣你實際首付45萬-30萬=15萬,首付較低!
2)如果評估到170萬:
首付51萬,貸款119萬,這樣你就多貸出來170-120=50萬元
這樣你實際首付51萬-50萬=1萬,接近零首付!
3)評估到180萬:
首付54萬,貸款126萬,這樣你多貸出180-120=60萬
首付54-60萬=-6萬,這樣你還貸出錢來繳納稅費或裝修之類。
從上面的例子中,看出什麼了?只要評估得越高,貸款要支付的首付其實就越少。
大家是否能看出來,所謂的低首付,或者零首付,其實就是擴大了槓桿,少付了現錢,其實,可能真正的購房者,並沒有少出一分錢,恰恰相反,你要為此支付更多的財務成本。
那麼,在當下的行情下,這種過度利用槓桿,用零首付的方式買房,到底是不是合適呢?
首先,合理的利用槓桿是一種投資的方式,有助於擴大投資,賺取更多的收益,這在買房或其他投資上,都是適用的。
其次,當下經濟行情下,受到疫情的影響,絕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購房的能力也自然下降了,但是,過去我們也一直強調,雖然買房能發家致富,但是,過度用槓桿,其實是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艱難的債務泥潭的,這樣的案例,在過去二十年,發生得太多太多了。
因此,對於有槓桿需求的人,適度增加槓桿可以,但是,我們不建議一分錢都沒有,就去零元購房,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投資,其實就是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