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對了時機遇見了好景,雨中的烏龍潭公園比平常美上好幾倍

2020-08-20 夏日天藍


江南。小園。

古建。夏雨。

那一刻,唐詩宋詞裡的所有意境都在這裡了。


前幾天去烏龍潭公園,信手拍了幾組照片發在平臺上,本地網友看到後發出質疑:這真的是烏龍潭公園嗎?怎麼會這麼美?難道我去的是假烏龍潭?……

對此,我只能說,遊玩時機很重要,不管是去哪兒。

老實說,我時常從烏龍潭北門口經過,但從未關注過這座小小的公園,直到那天——因為預約的事項提早完成,多出了很多空閒;再加上當日下著不小的雨,面前的公交站臺又擠滿了乘客,所以決定步行至下一站;可剛走了一小段,就看見那塊題字的大石頭,已然濡溼一片,將四方端正的「烏龍潭公園」幾個字映襯得格外漂亮、紅豔!

於是,心念一轉之間,舉步便往園中行去。

★★因為下著雨,遊人稀少,幽深寂靜

因為下著雨,公園裡的遊人非常少,偶爾才能遇見一兩個,撐著傘迎面走來,且行且停,神情愜意,步態悠然。

至於外間的車水馬龍、喧囂嘈雜,竟完完全全地被隔絕了,聽不到一絲聲響。入耳的,皆是美妙動聽的自然之聲。

譁譁地水流,吱吱的蟬鳴,清脆的鳥啼,以及雨滴落在地面、青草、花葉、竹枝上的沙沙聲響。窸窸窣窣,高高低低,連綿不絕地,交織成一曲夏日天籟。

偌大的一個園子,因此而顯得愈發幽深、寂靜。

公園呈狹長的一道,以烏龍潭為中心景觀,環潭鋪設著仿古的磚石,建有造型各異的亭臺軒榭,和古色古香的樓閣。

走得累了,就近尋一處飛簷翹角的紅柱小亭歇一歇,倚欄聽雨瀝瀝,任有再多的思緒紛擾,也會漸漸歸於寧靜……

正是:「隔斷城西市語譁,幽棲絕似野人家。「(清 / 汪琬)

★★因為下著雨,洗滌塵色,乾淨清新

烏龍潭公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東麓,北面廣州路,西面虎踞路,方圓五公頃。

一般說來,城市中央的公園通常給人一種灰濛濛的感覺,不像郊野公園那般明媚、清爽、好看。究其原因,不過就是城市之中的灰塵太重。所以,下一場大雨,洗滌一下,立即就變得乾淨漂亮了!

你看,被雨水衝淋過的葉片,泛著晶瑩的光澤,像是抹了一層油般,鮮亮鮮亮的;

飽蘸著雨露的花朵,紅的更紅了,紫的更紫了,藍的更藍了,暗香盈盈,楚楚動人;

而那些精雕細刻的石像群,紋理縫隙都經過了一番天然衝刷,輪廓更見清晰,栩栩如生,仿佛要活過來了似的……

還有石桌、石凳、石欄杆,木椅、木柱、木迴廊,全都恢復了如初的潔淨,也恢復了本來的色彩,一眼望過去,清新分明,美不勝收!

正是:「瓣瓣玲瓏,枝枝潔淨,綠陰如染淨無塵。「(宋 / 秦觀)

★★因為下著雨,潭碧林翠,綠意蔥蘢

走進去了才知道,烏龍潭公園的植被品種,竟是如此豐富!

從落葉喬木、常綠喬木、灌木類、松柏類、竹類、藤蘿類到開滿亮麗花朵的水生植物,端得是應有盡有!它們參差錯落地環潭而生,茂密、葳蕤,生機勃勃。

高壯的喬木,粗枝大葉,攀過了屋簷,遮天蔽日。

沿岸的垂柳,綠絲倒懸,重重疊疊,形如天然屏障,將林間小徑隱藏其中。

比人還高的蘆葦,密密匝匝,圍成了一處清淨的休憩之所。

所有這一片蒼翠之色,統統映入潭水之中,便沉澱出一潭耀眼的碧綠,如同翡翠般迷人……

正是:「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唐 / 高駢)

相傳,這烏龍潭在三國時期,被稱作「清水大塘」、「芙蓉池」。直到晉代,潭中忽現四處泉眼,且終年噴湧不息。然後,自某年開始,每逢六月十九這一天,便有四條烏龍,不知從何而來,繞著泉眼環遊戲水,引為奇觀,「烏龍潭「即由此得名。

可惜若干年後,四眼泉水忽又相繼隱匿,烏龍也隨之消失,不復出現。然而,烏龍潭的風景依舊優美如昔,被譽為「西城之冠「。【喜歡原創文藝旅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南京烏龍潭,清幽美麗人文薈萃,在這裡遇見最有詩意的江南
    事實上南京烏龍潭公園,真的是風景旎麗而清幽,頗有煙雨江南的感覺,很值得一遊,只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在這裡你不僅可以遇到最詩意的江南,還可以「遇見」曹雪芹、顏真卿......,所以也有人說烏龍潭公園是一座頗有「文採」的公園。 南京烏龍潭,清幽美麗人文薈萃,在這裡遇見最有詩意的江南。
  • 南京掠景4一一烏龍潭公園
              烏龍潭公園傳說潭中有四處泉眼每年烏龍準時出現,烏龍潭由此而得名。南京是鼓樓區的一個的小公園,傳說它的來由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諸葛亮出使東吳時。
  • 來遊烏龍潭公園
    南京有一個烏龍潭公園,至今沒有去過,今天一早乘早涼,騎自行車沿虎踞路①直向北騎行,一路的風景獨好,綠化的植物被太陽照的亮晶晶的,樹叢中還有用植被做的鴕鳥,活靈活現的。不一會就到了烏龍潭公園門口大門公園裡的景非常優美
  • 顏魯公祠重回烏龍潭 打造文化名人主題公園
    位於廣州路221號的顏魯公祠和與其一牆之隔的烏龍潭公園,都源自一千多年前任南京(時稱昇州)刺史的顏真卿,但多年來兩者卻彼此隔絕互不往來。近期,鼓樓區投入300多萬元全面修復顏魯公祠,並建立顏真卿紀念館。昨天,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時人們發現,顏魯公祠原先對著廣州路的大門已悄悄移到烏龍潭公園內。
  • 烏龍潭不「汙」了
    「南京小西湖」歸來 掃碼看視頻 近日,「閉關」一年多的烏龍潭公園新妝歸來,重新免費開放。12月24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公園發現,經過湖底清淤和水環境治理,園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一派詩情畫意,「南京小西湖」風景舊曾諳。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趙冉宋經緯文/攝鬧市中的寶藏公園烏龍潭公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東麓,江蘇省人民醫院和城西幹道之間。這裡原名芙蓉池,相傳晉代某年的六月十九,四條烏龍環繞泉眼戲水。
  • 烏龍潭不「汙」了 小西湖新妝歸來
    來源: 現代快報網2018年8月,素有「南京小西湖」美譽的烏龍潭公園閉園,進行湖底清淤和水環境治理。12月20日,公園終於新妝開園。12月24日,現代快報記者到公園進行探訪,看到園內水清岸綠,清幽典雅,一派詩情畫意。
  • 烏龍潭不「汙」了!「南京小西湖」新妝歸來
    以後,每年烏龍準時出現,由此得名烏龍潭。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現代快報記者一早來到公園探訪。園子小而精緻,不少住在附近的市民已經聞訊來散步、賞景。改造過後的烏龍潭公園亭臺樓閣錯落參差,潭邊垂柳隨風輕拂,潭上石橋橫臥,頗有煙雨江南的意境。
  • 烏龍潭公園實施水體整治閉園改造
    晨報訊(愛南京·南京晨報見習記者 胡亮)提起烏龍潭公園,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可細心的市民發現,近期烏龍潭公園突然閉園了,別擔心這不是真的閉園,而是對烏龍潭公園進行整體改造,改造過後的烏龍潭公園水將更清。整治工程暫定為今年年底完工,屆時大家可來欣賞家門口的清水、綠岸、暢河、美景。
  • 古文閱讀—三遊烏龍潭記(譚元春)
    七夕再來,又見城端柳窮為竹,竹窮皆蘆,蘆青青達於園林。後五日,獻孺召焉[2]。止生坐森閣未歸[3],潘子景升、鍾子伯敬由蘆洲來[4],予與林氏兄弟由華林園、謝公墩取微徑南來[5],皆會於潭上。潭上者,有靈應,觀之。岡合陂陀[6],木杪之水墜於潭[7]。清涼一帶[8],坐灌其後,與潭邊人家簷溜溝勺入浚潭中[9],冬夏一深。閣去潭雖三丈餘,若在潭中立;筏行潭無所不之,反若往水軒。
  • 南京烏龍潭公園內被指藏神秘兩層豪華「會所」(圖)
    烏龍潭公園內藏神秘兩層「會所」?  公園回應:是出租給一家文化產業單位辦公用的  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上的烏龍潭公園可謂鬧中取靜,公園景色怡人。昨天上午,有熱心市民向記者提供線索稱,就在公園最西端有一棟外表看起來古色古香的二層洋樓,大門緊閉,門口還有電子鎖把門,樓頂掛有「鼎信」二字,非常神秘,疑似隱藏在公園內的豪華「會所」。
  • 烏龍潭畔的藏書情緣
    在風景如畫的烏龍潭西岸園壁之上,有一幅名為「藏書情緣」的浮雕,刻畫的是這樣的場景:一位老者在書童的陪伴下來到烏龍潭畔的心太平庵拜訪
  • 江蘇一公園「走紅」,被譽為「小西湖」,乘坐地鐵可直達
    但是在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地方,絕對是每天人數最多的地方,那就是「公園」啦!公園是城市中最能體現城市風貌的地方,也是一個可以為市民提供交流、娛樂的公共場所,那麼小編今天要帶大家遊覽的就是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烏龍潭公園。南京,古稱「金陵」,是江蘇的省會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 【讀城·18】聆聽大師足音|春天裡、百年前、千年前——烏龍潭邊一...
    >因環境清幽,烏龍潭周邊也曾是人文薈萃之地。柳絲低垂,一路繁花相伴柳暗花明——書壇泰鬥與「顏魯公祠」現在烏龍潭公園的北大門位於車流熙攘的廣州路旁,進入公園後一條小徑向內延伸,此時柳絲低垂、鳥鳴蝶舞、一路繁花相伴。
  • 【雛鳳鳴音】 雨中的望江公園、竹以及薛濤
    雨中的望江公園、竹以及薛濤李曉晴「咬定青山不放鬆生在成都,哪能不去看看坐落於成都東門外錦江河畔的望江公園(的竹)呢?【引用開頭,引出下文。】 望江之景一進大門,茂密的竹林映入眼帘,淅淅瀝瀝的小雨滴在雨傘上,聽起來滴滴答答的,頗有一番雨林的氣息
  • 魯迅公園雨中賞花
    除了顧村公園,虹口足球場魯迅公園也是欣賞櫻的好地方。很遺憾,我去的那天天空並不美麗,我離開的時候天氣很晴朗,但當我走出地鐵站時,我發現雨開始零星地下起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場雨讓櫻更加有趣。走出地鐵站,我發現一片非常茂密的櫻桃林,非常好看。很多人也在櫻花林拍照,加上雨傘有在雨中行走的感覺。近看櫻花開得很近,而且隨著雨水,很多花瓣隨風飄動,下著「櫻花雨」。
  • 廈門多處公園花團錦簇 正是市民踏青賞花的好時機
    植物園的花海吸引市民帶著專業設備來拍照。南湖公園的龍船花開了。楊莉莉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匡惟 楊莉莉)春風吹,春雨落,朵朵花兒迎春來。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多處公園,園內的花兒都已陸續盛開,不輸「十裡桃林」,這是市民趁大好春光踏青賞花的好時機。  【園林植物園】  百花競相開放 市民「在叢中笑」  春天想在島內看成片花海,園林植物園是個好去處。近段時間來,植物園裡的花卉園一片春意盎然,三色堇、羽衣甘藍、虞美人、秋海棠等競相開放。
  • 南京一個免費開放的公園,面積5公頃,環境清幽,遊客少有人來
    南京給人的印象是大氣的,因為它是中國著名的古都,然而在近代南京又是悲涼的,這是一個飽經風霜的城市,它經歷太多了,但是在千百年的時間裡,南京孕育出了眾多美景,有人文景觀,也有自然景觀,而這一次我有幸來到一個比較小眾的地方,那就是烏龍潭公園。
  • 給繡球無盡夏「修剪」,有2個「最佳時機」,剪對了,花更多!
    給繡球無盡夏「修剪」,有2個「最佳時機」,剪對了,花更多!好多花友都不會修剪,今天小齊來給大家說一下。無盡夏他有一個特點,就是新枝老枝都能夠開花,理論上講無盡夏什麼時候修剪都是可以的,但是強修剪的時候,建議大家是在他開完花以後,給他來一次強的修剪,花開完了及時的將殘花剪掉,殘花以下保留飽滿的芽點,將植株保留矮一點,選擇飽滿芽點以上給它剪掉。將細小的弱小的枝條給他徹底的剪掉,這是一次強的修剪。
  • 烏龍潭畔的藏書情緣
    在風景如畫的烏龍潭西岸園壁之上,有一幅名為「藏書情緣」的浮雕,刻畫的是這樣的場景:一位老者在書童的陪伴下來到烏龍潭畔的心太平庵拜訪
  • 北京小眾景點,免費開放,初冬比香山還要美上好幾倍
    在北京市海澱區,有一個公園,名叫丹青圃。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繞口,其實它的名字中很有內涵。這裡最早稱為苗圃,又因紅花綠樹相映生輝,故為丹青;另借《介子園畫譜》書意中「丹青譜」,因此得名。丹青圃公園地處海澱區四季青鄉旱河路以西,園內面積不算大,植被覆蓋率高。平日裡比較安靜,算是北京的一個冷門公園。從西山森林公園東門出來一直走,大約不到兩公裡,就能走到丹青圃公園。這裡是遠觀玉泉山的最佳之地,園內新梢出牆、繁花倚石、老圃秋容、鐵骨生春四景與卵石路相連,描繪山水丹青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