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開卷知新)

2020-12-10 人民網

圖為「蛟龍」號載人深潛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伴隨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深入認識深海的時代正在來臨。500年前達·文西設計潛水服、150年前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裡》,當時的科學幻想如今正在成為現實。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水深超過2000米的深海,佔據地球表面的3/5,無論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宿,還是氣候長期變化的源頭,都要追溯到海水深層。不僅如此,海底是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大陸地殼平均35公裡厚,大洋地殼則為7公裡。揭示板塊運動的規律、窺探地球內部的真相,也要到深海底部進行探索。

從經濟角度看,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油氣和生物資源。目前,海洋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30%,高居世界海洋經濟首位,其中發展最快的是深水油田。近年來全球重大油氣發現,70%來自水深超過1000米的水域。海底有待開發的資源非常豐富,現在還只是起步階段。比如海底的微生物新陳代謝極其緩慢,生殖周期在千年以上,但人類尚不知如何利用其「長壽基因」;太平洋一片深海黏土所含的稀土元素可供人類使用幾十年,但開採利用技術尚待研發。

深潛、深鑽、深網是當今探索深海奧秘的三大手段,即深潛科學考察、國際大洋鑽探和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深潛是直觀的深海探索,但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存在局限性。深潛最深只能到海底,從海底往下得靠鑽探,這就是深鑽;深潛的運行時間只能以小時計,想要長期連續觀測就得將傳感器放到海底,聯網觀測,這就是深網。深潛、深鑽和深網,共同擔起深海探索的技術重任。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三深」格局,深海科考進入快速發展期。

深潛:深海探索的尖兵

明代《天工開物》中就有關於潛水的記載:屏住一口氣潛入海底「沒水採珠」。但是海水每加深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深海下潛只能在某種容器裡進行。

20世紀晚期,人類在克服地心引力進入太空的同時,也頂住水柱壓力進入深水海底。經過潛水鐘、潛水球的試探,1960年,「的裡亞斯特」號深潛器下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916米的海底,將兩個人首次送入地球表面的最深處。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現在的深潛器已經發展為作業型,配有動力系統和各種取樣設施,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其突出貢獻是1979年在東太平洋發現黑煙囪熱液系統。上世紀80年代,美國、法國、蘇聯、日本分別建造了載人深潛器,最深可以潛入6500米。

我國深海科技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2年,「蛟龍」號載人深潛器下潛至7062米,創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2017年,4500米型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正式投入使用,國產自主率超過95%。目前,萬米級全水深的載人深潛器已經處於試驗階段,我國正邁向國際深潛設施製造前列。正是通過載人深潛,我國在南海發現了海山上成片的多金屬結核、古熱液區和冷水珊瑚林,在西南印度洋勘查了金屬硫化物礦點。

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探索深海也可以不用人類親身下潛。上世紀7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的非載人深潛器,同樣可以進行許多項目的科學探索,而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世界上載人深潛器為數稀少,無人遙控潛水器則已廣泛使用。由於有臍帶纜和母船連接,遙控潛水器有充足的能源保障,不僅可用於長時間的科研考察,更是當前水下工程作業的主力。我國70年代末開始研製非載人深潛器,進展迅速,「海馬」號4500米級遙控潛水器、「潛龍」號無人無纜自主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等,正在壯大著我國深潛器的陣營。

深鑽:窺探地球內部奧秘

「三深」中規模最大、需要國際合作進行的,是國際大洋鑽探計劃的深鑽。國際大洋鑽探計劃從1968年開始,是由20多個國家共同參加的科學探索計劃,其任務是探索深海底下的地球內部,是國際科學界為時最久、影響最大的合作計劃。

大洋鑽探由於技術要求高、經費投入大,必須依靠國際合作。大洋鑽探每兩個月執行一個鑽探航次,每個航次採用的都是最先進的鑽探船,科技含量極高。半個世紀來,大洋鑽探在世界大洋鑽井4000多口,取回巖芯40多萬米,從多方面加深了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比如70年代的大洋鑽探,證實了地球構造運動的板塊學說,找到了氣候長期變化的軌道驅動;後來的鑽探又發現了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以及地殼裡微生物構成的「深部生物圈」。大洋鑽探始終引領著國際地球科學的發展。

我國是大洋鑽探的新兵,1998年方才參加,但在1999年就成功實施了南海第一次大洋鑽探,探索季風氣候演變的歷史。2014至2018年間,我國又接連完成三個半鑽探航次,揭示了南海海盆張裂、海底擴張的歷史,使南海成為深部過程研究程度最高的邊緣海。重要的是,所有這些航次都是在中國科學家提議、設計和共同主持下實施的。

深網:把「氣象站」和「實驗室」建在海底

世界海洋科學正在轉型:從海面船隻的短暫測量,轉為海洋內部的長期觀測。長久以來,人類主要從海洋外部觀察海洋,而許多深海現象只有通過對海洋內部的長期觀測才能發現。比如海洋災害的預警,在最需要觀測的時候,船隻卻無法抵近。90年代起,國際海洋界開始將傳感器放到海底,再用光電纜接到岸上傳送能量和信息。這樣建成的海底觀測網可以不間斷地進行長期現場觀測,無論有颱風還是地震都可以連續運作,將深海的現場數據實時送到實驗室。

進入新世紀,發達國家掀起了建設海底觀測網的熱潮。2009年,加拿大「海王星」觀測網率先建成,水深3000米、纜線長800公裡;2015年,日本建成S—Net網,從本州島連到太平洋8000米水深的日本海溝,布設150個監測站、纜線總長5700公裡,號稱世界最大的地震監測網;2016年,美國OOI海底觀測系統正式建成,包含區域網、近岸網、全球網三大系統,設置900多個探頭對美國岸外進行多學科的海底觀測;此外,歐盟14個國家參加的EMSO計劃,從地中海直到北冰洋都將布設海底觀測網。

海底觀測網相當於在海底建立「氣象站」和「實驗室」,極大提升海洋觀測能力,標誌著新一代海洋科學的建立。從應用上講,海底觀測網是預警地震海嘯最為有效的手段。世界上85%的火山在海底,布設海底裝置能夠實時監測火山爆發,將來或能對海底火山爆發作「現場直播」。

我國從2005年起開始推進海底觀測網的建設,2009年建設近岸的實驗觀測站。此後,又在南海北部進行了大量深水海流和沉積過程的長期觀測。2017年,我國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正式被批覆建立,將在我國東海和南海分別建立海底科學觀測系統,從海底向海面進行全天候、實時和高解析度的多界面立體綜合觀測。

近10年來,建設中的海底科學觀測網除了光纜聯網的設備外,還有著大量無線聯網的活動觀測平臺,包括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滑翔機、海底爬行車等。

由於深海開發尚處起步階段,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時有災難發生。2010年,墨西哥灣一口創紀錄的深水油井打開了大油田,但是鑽井平臺爆炸導致在接下來的5個月裡,50萬立方米的原油漏入墨西哥灣,造成史上最嚴重的海上事故。進入深海不僅要防止災害,還要關注環境保護。深海的特點在於連通性強,而且有大量的「慢過程」,深水珊瑚上千年才長一株,多金屬結核百萬年才長几釐米。汙染物質的排放或者生態環境的破壞,後果要比在陸地嚴重得多。人類在深海面前還是個小學生,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發展深海科技,決不能帶著「淘金」的狂熱去開發深海。開發深海,大量技術上的新挑戰還在前面。

深海開發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如果說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是人類在橫向上進入海洋,21世紀將是人類在垂向上進入海洋。深潛、深鑽、深網,深耕藍色國土,建設海洋強國,我國海洋事業正在向海洋深處挺進,期待中國科學家為人類海洋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同濟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推薦讀物:

1.《深海淺說》:汪品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2.《搏擊滄海:地學革命風雲錄》:許靖華著;地質出版社出版。

3.《深海探險簡史》:R.D.巴拉德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5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探索海洋奧秘保護海洋生物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獨特魅力,從小樹立愛護海洋動物的正確觀念,增強海洋環保意識,近日,亳州晚報社小記者活動中心、新世界購物中心、亳州海洋世界經過精心策劃組織,舉辦了以「探索海洋奧秘保護海洋生物」為主題的校外研學活動。
  • 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一起來見識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
    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一起來見識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眾所周知,地球表面幾乎四分之三被海洋覆蓋。海洋遠比陸地遼闊和深邃,蘊藏著難以想像的礦物、能源、蛋白質、生物基因等難以想像的資源。海洋還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更是生命起源的搖籃。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正是水下機器人的使命。對於我們大眾來說,水下機器人似乎是個陌生的概念,其實它早已將人類的探索領域延伸至萬米的海底深處。
  • 開啟神奇冒險之旅,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
    歡迎來到失落的空間水族館,開啟神奇冒險之旅,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失落的空間水族館邀您一同揭開消失在深海中的亞特蘭蒂斯古城的神秘面紗。30個大小各異的互動展示池匯集了來自超過280個物種的86000 多尾海洋生物,發掘奧妙的海中奇景。在這裡,您還可以透過透明觀賞幕牆來探索白鯨、鯊魚、鰩魚和其它海洋生物。
  • 82歲,我完成了3次海洋深潛,海洋深處就是「愛麗絲漫遊仙境」
    人類作為陸生動物,歷來是在海洋外面開發海洋,從船上或者岸上謀取「漁鹽之利,舟楫之便」。近半個多世紀來,技術發展使人類可以進入深海。 從科學角度,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從經濟角度,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油氣和生物資源。
  • 海洋:人類現在可以到達海底最深處了嗎?
    人類現在還不能到達海底最深處,因為深海有著超強的壓力,光線也不足,相比探索太空難度大了很多。 據資料顯示,在海底1.1萬米深處,每平方釐米的壓力就可以達到1100噸,相當於在你的手指上放上3輛坦克。
  • 走進上海長風海洋世界「科學之夜」,探索科技與海洋無盡奧秘
    通過充滿科學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的趣味親子體驗,帶領親子家庭在暢遊奇妙海洋的同時,探索樂趣無窮的科學奧秘。  「科學之夜」項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是上海科技節的特色活動,此次長風海洋世界將「科學之夜」帶到科普場館中,結合這裡豐富的海洋科普知識和炫酷的科技互動體驗,旨在打造一場別具海洋特色且寓教於樂的親子科技嘉年華,更激發公眾對於科學的興趣。
  • 莒縣四小海洋科普研學活動走進海洋公園 探索海洋奧秘
    半島網日照消息  12月1日,莒縣第四實驗小學2015級3班揚帆中隊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洋科普研學活動「在日照海洋公園拉開了序幕。這次研學活動的主題是「走進海洋公園 探索海洋奧秘」。為了開拓學生們的視野,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識,領略海底世界的魅力,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關愛海洋生物,保護海洋環境的習慣,莒縣第四實驗小學與日照海洋公園及山東今朝文化發展公司合作,開闢校外課堂,讓學生面對面接觸海洋裡的「好朋友
  • 探索海洋奧秘 信陽哈敦國際小學舉辦第32次遠足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何必青)為了讓孩子們親身感受海洋世界的奇幻、海洋生物的繁多與奇特。日前,信陽市哈敦國際小學開展了第32次行走天下遠足活動「走進海底世界 探索海洋奧秘」帶孩子們走進武漢極地海洋公園探索海洋的秘密,科普海洋知識,增長見識。
  • 海洋科學:探索海洋的奧秘
    海洋是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巖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徵的一個基本環節。 自古以來,人類就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數不清的魚類,帶來了航行的便利,蘊含著無盡的寶藏;同時,無情的波濤也吞噬了許多水手的生命。人類一直在探索大海,但海洋科學卻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迄今只有100多年的歷史。
  • 海洋探索遊戲《超越蔚藍》6月登陸PS4/XONE
    E-LineMedia近日宣布,敘事冒險遊戲《超越蔚藍(BeyondBlue)》將於世界海洋周(6月)登陸PS4、XboxOne、PC平臺,售價為19.99美元。
  • 中國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海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北有阿留申群島、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裡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2溝底世界編輯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面。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徵服了珠穆朗瑪峰,但探測深海的奧秘卻是極其困難的。
  • 馬裡亞納海溝是海洋的最深處,再往下是什麼地方?穿透地殼了嗎?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半個世紀前,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可能很多人覺得,人類已經可以初步探索太空,那麼對於生存的家園地球應該已經有非常多的了解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世界海洋日: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
    第1頁: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 第2頁: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之誤解:海底是平的 第3頁: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之疑問:海洋深處有什麼? 第4頁: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之摸準海洋的脾氣有多難? 第5頁:那些海洋深處的問號之海洋危機有多少?
  • 全球海洋最深處 "奮鬥者"號來了! 天翼雲VR與央視頻共同見證
    全球海洋最深處 "奮鬥者"號來了! 11月10日8時12分,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探索|揭秘「奮鬥者」號:挺進萬米,給海洋探索穩穩的信心
    探索未知的欲望驅使著人類不斷下到海洋更深處,但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  11月10日,「奮鬥者」號在大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標誌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記者近日探訪了「奮鬥者」號誕生地中國船舶七〇二所,了解挺進萬米海底背後的探索故事。
  • 《海獸之子》曝絕美主題海報 探索宇宙無限奧秘
    電影《海獸之子》繼發布黃海為其操刀設計的海報引得眾人連連稱讚後,近日,電影再發布一張絕美主題海報,網友直呼:「光是看到這些電影海報,就已經要迫不及待走進影院感受夏日的海洋,再過一次夏天了」。集結王牌陣容 在星辰大海間探索宇宙無限奧秘此次發布的主題海報,依舊以藍色為主色調,海報畫風獨特唯美,驚豔再現波瀾壯闊的海洋世界。海報中,海空相連、海天一色,在星辰大海之間,一條藍色的鯨魚浮出水面似要佔據整個畫面,「琉花」「海」「空」肆意地坐在鯨魚身上。
  • 【科協動態】探索科學奧秘,感悟自然風採!「行走中的科學課」開講~
    【科協動態】探索科學奧秘,感悟自然風採!0110月11日,在科學色拉醬導師侯文英的帶領下,40餘名科學小記者走進杭州植物園,在行走中探索植物的奧秘。
  • 北海海洋之窗,探索揭秘千年海洋
    景區由神秘絢麗的活體珊瑚、豐蘊深厚的航海歷史文化、高科技造景技術的新一代無水水族館、創多項國內之最的巨型圓缸景觀北海海洋之窗是一座引領海洋科技時尚、傳播海洋文化品位、領略海洋無限風光的大型綜合性海洋博覽館。
  • 到海洋水族館探秘「果凍」海,發現水中精靈的奧秘
    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費凡12月24日報導:廣袤無垠的海洋世界,無數生物孕育其間,它們是海洋的居民,在神秘的海底世界中生息繁衍、世代傳承。古老的水母就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種。臨近年終歲尾,上海海洋水族館將舉辦尋找水中精靈——發現水母的奧秘生物特展及配套水母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