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1)日起,全新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以下簡稱「行程單」)將作為旅客購買電子客票的付款、報銷憑證,原有電子客票與登機牌套用的報銷模式同日被廢除。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家航空公司不支持機場列印行程單,國航要求機票代理人向旅客提供行程單。
國航:代理人不提供後果自負
截至5月31日,國航已向機票代理人下發了關於啟用《電子客票行程單》的通知。國航規定,行程單須由機票代理人在售票時向消費者出具,國航在各地機場不提供列印服務。
國航通知中還標註,「因代理人銷售電子客票而不為旅客列印行程單,所引發的一切不良後果由代理人自行承擔」。此外國航還規定,代理人每次只能申領1000張行程單。
據悉,除國航外,深航、川航、奧凱航空也不支持機場列印行程單,其他各家航空公司尚無明確政策,有的卻有多種截然不同的政策,如南航在北京不提供這一服務,在外地機場則提供該服務。
代理人:提供行程單增配送成本
一位北京的機票代理人表示,改用行程單後,由於國航不再提供機場列印工作,代理人須在售票的同時提供行程單,「對於代理人來說,銷售電子客票可以減少一個配送的環節,從而減少我們的成本;但強制提供行程單則使我們在這方面無利可圖。」
「如果航空公司不能隨之推出配套措施,那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當然消費者也就無法體會到真正的便利。」該代理人還表示,每次只能申領1000張行程單更會限制出票量,「每天四五百張的票量,每周要領三四次,太費勁了。」
北京遊易旅行網總經理助理王一力則表示,航空公司不提供機場列印服務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在機場闢出專門的櫃檯做這方面的工作成本很高」,但他同時表示,隨著旅客和代理人意見的反饋,航空公司有可能會調整目前的工作流程。
名詞解釋:電子客票行程單
是旅客購買電子客票的付款、報銷憑證,可真正意義上實現無紙化登機。其為單聯機打發票,規格是238mm×106.6mm,昨起開始試行,試行期為兩年。
以前旅客購買電子客票後,需到售票點或者機場櫃檯列印一張與紙質機票一樣大小的旅客聯,然後與身份證、登機牌一起「三證齊全」才能過安檢;機票報銷則須出示旅客聯和登機牌「兩證」。新的行程單啟用後,報銷只需要出示行程單,旅客到機場辦理登機牌的櫃檯前出示身份證就可以辦理登機牌,然後憑登機牌和身份證就可辦理安檢。
2薦聞榜
(《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