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冰」的恆星,它們的溫度甚至還沒人的體溫高!

2020-12-17 宇宙探索百科

利用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勘測衛星(WISE)的數據,科學家們發現最冷的類似恆星的物體與人類的溫度大致相同。

褐矮星想像圖

天文學家已經追蹤這些被稱為Y型褐矮星的暗環十多年了,但他們從來沒有成功過。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用可見光望遠鏡幾乎看不見它們。WISE的紅外線視力最終使它能夠微弱地看到距離我們太陽40光年的6顆相對較近的矮星發出的光。

Y型矮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華盛頓天體物理系主任瓊·莫爾斯(Joan Morse)說:「WISE掃描整個天空,尋找這些和其他天體。WISE可以用高靈敏度的紅外線探測儀觀察到它們微弱的光線。WISE在太空中觀測到的較長的紅外波長比在地面上觀測到的要亮5000倍。

這些褐矮星,有時被稱為「失敗」的恆星,是褐矮星家族中最冷的成員之一。因為它們的質量太低,無法熔化原子核中的原子,所以它們無法像太陽那樣燃燒數十億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逐漸冷卻,直到發出紅外線波長的光,然後逐漸消失。

假想的褐矮星

天文學家研究褐矮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恆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褐矮星的大氣層與木星等氣態巨行星相似,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觀察,因為它們在太空中是孤獨的,遠離我們星球的耀眼光芒。

到目前為止,WISE的數據顯示有100顆新的褐矮星。隨著科學家們繼續分析WISE傳回的大量數據,預計會有更多的發現。2016年2月,望遠鏡對紅外波段的天空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觀測。它已經檢查了整個天空大約1.5次。在100顆棕矮星中,有6顆被確認為Y型褐矮星。其中一個叫WISEl 8282650,是褐矮星家族中溫度最低的紀錄保持者。據估計,大氣溫度低於室溫,即低於25攝氏度。

想像中的褐矮星

加利福尼亞帕薩德納市加州科技研究所的紅外處理及分析中心裡,WISE科學小組成員戴維·克爾克派屈克說:「這次發現之前的那些褐矮星,更像是您家火爐的溫度。而發現了Y型矮星之後,我們就像是走出了廚房,到了房子比較涼快的位置。」

《天體物理學雜誌》特邀作者柯克派屈克描述了100顆確認的棕矮星。另一位作者麥可·庫辛(Michael Coosing)是美國宇航局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Boost Laboratory) WISE科學小組的成員,他在《天體物理學雜誌》(Journal of Astrophysics)上描述了Y褐矮星。

這些y矮星離我們的太陽很近,距離我們9到40光年。WISEL 541-2250距太陽約9光年,成為太陽系的第七個鄰居,將Ross 154重新推回到第八位。相比之下,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恆星大約有4光年遠。

庫辛說:「在我們的太陽附近發現褐矮星就像發現你的街區中隱蔽的房子,你竟然還不知道。一想我們還有鄰居可供發現,實在令人興奮不已。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有了WISE之後,我們甚至可以發現距離我們更近的褐矮星。」

一旦WISE團隊發現一顆可能的褐矮星,它就會縮小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範圍。

為了識別棕矮星,WISE團隊還必須使用地球上現有的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來分析這些天體的光線,尋找可以解釋這個問題的水和甲烷的跡象,比如氨。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遠鏡對準這些極冷的新Y矮星。這些Y矮星的光譜特徵與其他棕矮星的光譜特徵進行了比較,表明它們的大氣溫度相對較低。

相關焦點

  • 溫度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感覺到溫度?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當溫度高的時候,大氣分子的運動就會劇烈一些,它們散發出來的能量就比較大,並會把這些能量傳遞給你,於是你就會感覺到熱;當溫度低的時候,它們的運動速度就會變慢,這個時候它們不但無法給你傳遞能量,還會帶走你身上的能量,所以你就會感到冷,這也是為什麼人在熱的時候活動方面還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冷的時候卻會渾身僵硬,覺得動一下都困難,這都是因為你身上的能量被帶走了。
  • 最偉大的宇宙謎題:天文學家發現比宇宙更古老的恆星
    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幾乎都是原始的,其中幾乎100%的構成都是由大爆炸遺留下來的氫和氦。它們的年齡超過130億歲,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45億。然而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宇宙本身只有138億年的歷史(138.17億歲)。不能很好地擁有比宇宙本身更古老的恆星,這就意味著在大爆炸發生之前,恆星就已經存在了!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宇宙中的恆星:盤點5個「最」特別的
    ,像太陽這樣會發光的恆星比地球上默默無聞的沙子還多。太陽的履歷表中規中矩,然而宇宙中有一些恆星並不安分守己,它們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不凡。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盾牌座UY位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它是一顆超巨星,也就是超級的紅巨星。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分類:為了分類的完備性,恆星根據它們的基本特徵進行分組,也就是根據它們的光譜類別(即顏色)、溫度、大小和亮度。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摩根基南系統(也叫MK系統),它依據恆星的溫度使用字母O、B、A、F、G、K和M進行分類,O是溫度最高的類別,M則是溫度最低的類別。
  • 為什麼宇宙當中那麼多的恆星溫度卻很低呢?原來空間沒有溫度!
    每個人都想要在空調房裡待著,一天不出來。同樣的,我們也都知道,我們地球上的這麼高的溫度,全部來源於太陽。那就這樣說來,我們的外太空當中是不是溫度特別高呢?而在我們的宇宙當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數不勝數。那我們的太空當中是不是溫度異常之高呢?但是事實上卻與此相反。在很多年之前,我們的人類還沒有離開地球。
  • 宇宙中有無數恆星發熱,為何還是極度寒冷?原因其實很簡單
    擁有一點天文學知識的朋友肯定知道,照片中那些五彩繽紛的天體,基本上都是發出強光和高溫的恆星,它們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它們並把它們拍攝下來。正因為恆星具有高溫強光等直觀的特性,並且我們平時看到的星空都是恆星,所以「高溫強光」成為了不少人提到宇宙的第一印象。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能大到什麼程度?
    雖然那些星星看起來只是不起眼的亮點,但它們實際大都比太陽還大,例如,冬季大三角中的南河三,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5倍,半徑是太陽的2倍。那麼,在這些恆星中,最大的能有多大呢?對於處在主序階段的恆星,也就是那些正在進行氫核聚變的恆星,太陽以及夜空中肉眼可見的恆星都是屬於這類恆星。它們的質量越大,半徑也會越大。
  • 宇宙中最奇葩的這4個星球,你肯定沒聽說過
    4個最奇葩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太陽、月球,還存在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奇怪星球,等待著人類發掘探索。所以咱們今天探討的話題就是:4個最奇葩的星球。1 鑽石星球2011年,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最值錢的星球。據研究,這個星球中幾乎只含有氧氣和碳。大部分氧氣都存在於行星表面。越靠近星球核心,碳的含量就會越來越高。而行星的巨大壓力,都把這些碳變為了結晶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據科學家研究,這顆星球中的1/3可能都是由鑽石構成的。
  • 恆星黑洞的質量都很小,那宇宙中660億太陽質量黑洞是咋來的?
    ——約瑟夫·坎貝爾遙望夜空,穿越層層蔽障,我們看到的星系越遠,看到的宇宙就越古老。我們甚至能看到宇宙發出的第一縷光線、第一批恆星、第一批星系。當我們觀察這些最遙遠的天體時,我們發現其中一些星系其核心有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往往有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
  • 有關宇宙中的10個恆星
    宇宙中到處都是星星,而且它們也不盡相同,事實上,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多樣性,這是已知宇宙中最極端恆星的樣本。1、壽命較長的恆星天文學家可以通過觀察恆星的星光來估計恆星的年齡,它告訴他們每一個元素氫、氦、鋰有多少在恆星中。最古老的恆星通常擁有氫和氦,而很少有質量投入較重的元素。已知的最古老的可見恆星該發現於2014年2月發表。據估計它有136億年的歷史,但它不是最初的恆星之一。雖然還沒有找到,但有些可能還在。畢竟,紅矮星可以存活數萬億年。如果有的話,就不會有。
  • 壽命最長的恆星年齡有多長?宇宙年齡都沒它壽命長!
    目前,我們並不知道壽命最長的恆星是什麼。 這是因為,恆星的壽命和質量有關,質量越大的天體,壽命越短;質量越小的恆星,壽命越長。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恆星是紅矮星,壽命可以達到幾百億年甚至是上千億年。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被發現 沒有缺少行星做伴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小質量恆星:大小與土星接近
    這是我們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唱的兒歌。可是,宇宙中究竟哪一顆星是最小的呢?這個問題一直難以回答——直到最近。宇宙中有記錄以來最小質量的恆星,其大小僅僅與土星相當天文學家們近日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有記錄以來最小質量的恆星,其大小僅僅與土星相當。這顆恆星編號EBLM J0555-57Ab,距離地球大約600光年左右,位於銀河系內部。
  • 宇宙中那麼多恆星,為什麼沒有太陽的照射天空就黑了?
    你可能會脫口而出,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夜半球的人不再受到陽光的普照。這好像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答案。那麼,如果他繼續追問,既然夜空繁星滿天,這其中不乏比太陽更大、更亮的恆星,為什麼卻照不亮頭頂這片天?你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天文學中一個著名的問題,「奧伯斯佯謬「。
  • 未來的某一天,宇宙中的氫被消耗太多,還會有新的恆星出現嗎?
    物質比例首先,我們要先搞懂宇宙中物質的比例,人類肉眼可見的普通物質可以被稱為「普通物質」,它們只佔宇宙總質量的5%,有90%以上的物質和能量是人類肉眼觀察不到的,並且因為這些不可見物質不會和電磁力產生作用,所以現代科技無法證明觀察到它們,只能用其他的證據間接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 最"冷"恆星僅為350度 創恆星溫度最低記錄
    顆恆星的表面溫度僅為攝氏350度,在已發現的恆星中溫度最低    據探索發現網站報導,近日來自加拿大和法國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在離地球僅40光年的宇宙空間發現一顆最「冷酷的」恆星,這顆恆星是迄今為止表面溫度最低的恆星
  • 宇宙中質量最大恆星和體積最大恆星大比拼,太陽和地球都靠邊站
    面對宇宙,朋友們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呢?宇宙給我感受就是一個字「大」。宇宙的大似乎是沒有邊際的。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家。地球有多大?咱們以前也聊過。對於人類來講地球已經是非常大了。但是如果認為太陽就是宇宙最大的恆星,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在宇宙中,太陽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比它大得多的恆星多的是。今天咱們就請出兩顆宇宙中「重量級」的恆星。一起來看看宇宙中的這兩個「龐然大物」大的有多嚇人。
  • 宇宙中最高的溫度是多少?最低溫度是多少度?
    宇宙中不會再有比它更低的溫度了,但也永遠達不到「絕對零度」,只能無限接近。2018年5月,NASA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Space X獵鷹號火箭將他們的冷原子實驗室(CAL)送上了國際空間站。憑藉空間站中零重力的優勢,CAL將把一團原子云的溫度降至前所未有的低點,甚至只比「絕對零度」高上100億分之一度而已。CAL這也是人類目前製造出來的最低的溫度,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宇宙中最低的溫度。
  • 宇宙最大恆星能有多大?太陽宛如一粒塵埃-太陽,恆星,宇宙 ——快...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能裝下130萬個地球,要知道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因而,太陽的個頭非常龐大,超乎我們的想像。然而,與宇宙中的眾多其他類型恆星和天體相比,太陽又是微不足道的。當然,我們的太陽並非個頭最小的恆星(這個頭銜屬於紅矮星),但它絕對遠非最大的恆星。那麼,恆星究竟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