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歌舞之西域天山天池、我們一起去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就有56種全國旅遊資源類型,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西域天山天池、我們一起去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餘處,居全國首位。這裡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於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洼地。
石門
天池石門,景名為「石門一線」,海拔1500米,位於大天池以北5.9公裡處,為一段被三工河古河道切割形成的石峽谷,這道山口是進入風景區的天然門戶;峽谷長約百餘米,最窄處僅十來米寬,兩側直立的巖壁高逾數十米,形勢峻險,仰視見一線天,側邊盤繞三工河水。
西小天池
西小天池,位於主湖(天池大海子)西北,在其腳下西北側約兩公裡處,五十盤公路第三盤的右下方,湖水由天池大壩西南滲漏,以瀑布形式注入潭中,並瀉入三工河;古稱玉女潭,相傳為西王母洗腳處,景名為「王母腳盆」,又稱小龍潭,因而也稱作「龍潭碧月」。
西小天池瀑布,景稱為「玉帶銀簾」飛掛在過西小天池不遠的路右側,凌空垂落數十米,下瀉即形成西小天池;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洗澡水,對面山巔上光緒年間建有六角、尖頂的「觀瀑亭。
醴泉洞,為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故景名為「醴泉隱乳」;泉水從地下湧出,清淨甘甜,河山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裡,日月所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
東小天池
東小天池,位於主湖東北出口處,在五十盤最後一盤左側半公裡,此池方圓數百米,入口和出口都有瀑布,瀑潭相連,古名黑龍潭,環境幽靜,水清透底,池水深幽莫測,池周松柏密匝,空間深奧,景色靜美.
天池大海子
天池大海子,或稱主湖、大天池,位於博格達山脈北麓的中山峽谷森林帶內,大天池酷似一個頭南身北的葫蘆,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蘆的把,湖面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名「天鏡」,故景稱為「天鏡浮空」。湖泊環抱在群峰峽谷之中,兩側峰巒峻峭林立,中央湖水清澈秀麗,森林、草被、繁花圍繞;湖水冰涼清澈,越崇嶺數層,始臻絕頂。
鎮海古榆(又名定海神針),一株生長在天池大海子北岸海拔1910米高處的古榆樹,在鱷魚壩上向湖邊看即可看到,是環池核心景區方圓幾公裡內中唯一的榆樹,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相傳為西王母的寶簪化成,插在此處鎮鎖水怪,實際上是後人或託為西王母紀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樹,而在池邊栽的適於該地水文土壤的榆樹的後代;這棵古榆獨生獨長,面海向南孤芳傲立,樹冠大如傘,鬱鬱蔥蔥,枝葉繁茂,特殊的自然環境更給其添神增奧,長期以來,古榆根部與湖水水面的距離變化恆定,即使豐水年湖水位再怎樣上漲,也始終漫不到樹的根部,宛如「定海神針。
大灣子,景名為「大灣倒影」,即大天池湖面西南部,該處風平浪靜,峰林映湖,在天池大海子西南側有大片坡度平緩的草地,是觀賞倒影的好地方,也是西岸到南岸步道中間的休息地;觀倒影一定要掌握時間,天池白天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換風時間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鐘,這時天池最為風平浪靜、倒影如畫。
燈杆山(禪燈山),海拔2718米,在距大天池西岸約4公裡處(一說三公裡),山體呈南北走向,長3公裡許,寬約2公裡,可遊面積0.2平方公裡,是天池西側群峰第二高峰,屬中山峽谷森林帶;山上有大片牧場,老君廟、東嶽廟均建於此,過去曾有道士在山頂立一上掛天燈的松杆,晝夜不滅預示世道太平,又稱太平燈;燈杆山是極佳的觀景地,上可遙望博格達雪峰、下可俯瞰天池全貌,「西山觀松」和觀看日落等也是絕佳的位置;由此西眺,烏魯木齊可盡收眼底,尤其在夜晚華燈初上之際,可遠觀烏魯木齊萬家燈火。相傳這座山上立得上掛「天燈」的松杆是人們為了紀念菩提達摩在對面的「達摩禪洞」裡思考和所傳的禪法。
馬牙山
馬牙山,海拔3056米,位於大天池西南4.5公裡處,與禪燈山南部相連,山體長約5公裡,可遊面積0.5平方公裡;它由成排的古冰川刨蝕而成,峰頂陡峭、直立,直插雲天,形似一排巨大的馬牙,因而得名,在山峰北側、森林邊緣有一片由柱狀噴發巖經風化、流水侵蝕而成的類柱狀石林,造型非常優美,是天池景區中因冰雕而成的最佳的山石;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區的一絕,那些巨石在風化剝蝕下,形成奇特的馬牙景觀,其形態各異,走進石林總讓人遐想聯翩;馬牙山以山地景觀為特徵,是環抱天池的十個山峰中最高的一座,站在山頂四顧,北望天池、禪燈山,東看博格達雪海三峰,西眺烏魯木齊皆歷歷在目。
鐵瓦寺遺址
鐵瓦寺遺址,位於天池西側距湖邊700米處,坐落在一塊四千多平方的臺地上,座西南、向東北,背靠山面天池;三面青松環繞,幽靜清雅,正前方平坦開闊,天然留出一道視野;海北堤壩、湖水,海東臥龍山景,以及遊人行色盡收眼底.
博格達峰北坡
從鱷魚壩上南望博格達峰,這是天池八景的最後一景「南山望雪」,另外七景依次是以上提及的「石門一線」、「龍潭碧月」、「懸泉飛瀑」、「定海神針」、「西山觀松」、「頂天三石」和「海峰晨曦」,以上有關此八景的《天池八景詩》由當代詩人謝玉康所作。從鱷魚壩可擺渡到天池南岸,到南岸後繼續向南行。
草甸草原,是博格達峰北坡遊覽區中在海拔2800-3500米之間的亞高山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景區山地呈波狀起伏的東西相連的平臺,是山地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漫時被流水等侵蝕形成的,學名為「夷平面」,俗稱「臺子」。6-8月為這裡的夏季,7月平均溫度3℃-4℃。這裡夏季降水充沛,是良好的夏牧場。景區內植物為多年生植物,很矮小。植物種類多,覆蓋面大,為綠油油的草甸草原景象。因海拔高度高,紫外線強烈,這裡植物的花有龍膽、紫宛、火絨草、老鸛草、珠芽蓼、金盛花等。景區內棲息著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體態優美的紅嘴山鴉,憨態可掬的小旱獺、肥胖笨拙的大棕熊;還有遠在雪山上的雪雞、雪豹;另外,過去還有北山羊和盤羊生活在這裡。草甸草自然景觀區的上段有一處巖雕刻畫。
博格達峰
山脈為東西走向,海拔5445米;在2800米以上為高山區,地勢高峻,基石裸露,石堆遍布,終年積雪,嚴寒險要,發育有眾多冰川,冰川面積達55.05平方公裡;冰儲量18.4億立方米,折合水量16.4億立方米,是天然的高山固體水庫,眾多河流的發源地。為冰川雪海自然景觀區的最上部分,山頂三峰並立,最東邊的主峰即為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峰頂冰川積雪終年不化,是天山山脈東段的著名高峰,號稱「東部天山第一峰」;中間為「靈峰」,海拔5287米;最西邊為「聖峰」,海拔5213米。博格達峰銀光閃爍,與山谷中的天池綠水相映成趣,構成了此地高山平湖的優美景色;亦被稱為準噶爾盆地的「守護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