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人氣回升
6月份以來,伴隨氣溫回升,多地的旅遊景點、圖書館、博物館等陸續恢復開放。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可以出去浪了。
記得線上實名制預約購票、持健康綠碼,並且帶好口罩哦。
△6月2日,中國國家大劇院展廳內,觀眾在參觀展覽。
中新社發 杜建坡 攝
△6月2日,中國國家大劇院入口處,觀眾在驗證健康碼,體溫超過37.3℃將謝絕入院。中新社發 杜建坡 攝
△2020年5月18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日是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人們在南京博物院參觀恐龍化石。中新社發 姚俊 攝
△2020年5月18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日是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人們在南京博物院參觀銀縷玉衣。中新社發 姚俊 攝
△2020年5月18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日是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很多市民來到南京博物院參觀,感受歷史文化魅力。中新社發 姚俊 攝
△6月3日,福建福州,一名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體驗「同自己握手」。當日,福建省科技館恢復開放。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6月3日,福建福州,小朋友們在福建省科技館體驗人體導電。當日,福建省科技館恢復開放。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6月3日,福建福州,一對雙胞胎姐妹在福建省科技館學習製作免洗洗手液。當日,福建省科技館恢復開放。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6月2日,多名遊客在靈隱寺大雄寶殿前參觀。當日,浙江杭州靈隱寺有序恢復開放。中新社記者 張茵 攝
△6月2日,中國科技館東門外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睽違數月的中國科技館當天起正式恢復開館。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6月2日,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參觀中國科技館展出的科幻主題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展。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6月2日,觀眾參觀中國科技館「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周年科學家精神展。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6月1日,武漢黃鶴樓景區恢復常態開放。圖為老人帶著小朋友在黃鶴樓景區遊玩。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