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燕昌:發展鄉村旅遊 帶領鄉親致富
賀燕昌:發展鄉村旅遊 帶領鄉親致富 2020-12-08 11:12:54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捐資建「立國橋」打通「致富路」 立國集團助力尚志市鄉村振興發展
捐資建「立國橋」打通「致富路」 立國集團助力尚志市鄉村振興發展 時間:2020-12-11 15:08 來源:東北網這次能看到橋梁通車,我感到很欣慰,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能為家鄉、能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能為弱勢群體、能為貧困的縣區做點貢獻,也是我的榮幸。希望通過這座橋,架起村裡百姓的致富路。
-
香港企業家李伯榮先後捐資逾億元幫助家鄉發展
新華網廣州8月17日電(記者魏蒙)繼已捐資逾億港元在廣東省江門市所轄臺山市發展了50餘個教育、衛生等項目後,旅港企業家李伯榮在8月中旬又捐資1120萬港元幫助家鄉的兩所學校完善教學設施。 8月11日下午,李伯榮先生為敬修職業技術學校捐資420萬港幣,用於學校實訓樓的建設。此前,他已為該校建設捐資逾千萬港元。
-
捐資修路報桑梓 義舉感動眾鄉鄰——記宣漢縣峰城鎮外出創業人士...
一位企業老闆慷慨解囊,為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社道公路建設捐款25萬餘元,扶持家鄉村民致富,在當地幹部群眾中傳為美談。 那位企業老闆名叫瞿剛宏,是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的村民。30多年前,他在困難時受到了鄉親們的幫助,如今在外打拼當上了大老闆,為了回報鄉親們的恩澤,捐資25萬餘元修建了一條長1.5公裡的社道公路,惠及仁義、牙石村2個村的群眾400餘人。
-
「姜蔥大王」:為鄉親蹚出致富路
鄉親們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天到晚掙不了仨核桃倆棗。那個春節,黃永喜怎麼也歡喜不起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責任為鄉親們蹚出一條致富路!」黃永喜想。此時,村上一些老黨員找到他:「永喜回來吧,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帶頭人!」鎮裡領導、村裡幹部也找到他:「我們認為,你一定能把村裡領導好!」當年春節過後,通過黨員選舉,組織考核任命,黃永喜當上了杜莊村黨支部書記。
-
灤縣農民企業家武鐵友:捐資1000餘萬元造福家鄉
2月1日清晨,灤縣九百戶村的農民企業家武鐵友趕去看望村裡103歲的侯鳳芝老人,並給她帶去了年貨。侯鳳芝老人說:「這幾年鐵友一直惦記著我,他還幫助過很多村民。」2009年,他捐資300萬元為九百戶村硬化街道10萬平方米,幫村裡安裝路燈110盞,在道路兩旁綠化植樹近千株,使九百戶村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初,他又出資21萬元,購置了一臺90馬力的大型農機具,免費供群眾耕種使用。在他的幫助下,一些村民興辦起了養殖場、小選礦等企業,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十幾年來,他陸續為家鄉捐資1000餘萬元。
-
莆田仙遊蓋尾芹林村企業家創新方式幫扶貧困戶
原標題:蓋尾芹林村企業家創新方式幫扶貧困戶 筆者昨日從仙遊縣蓋尾鎮芹林村教育發展促進會獲悉,今年新春座談會上,該村在外經商的近百鄉親齊聚一堂,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慷慨解囊。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林文斌等10位鄉賢還首度捐獻加油站的企業股份120萬元,助推精準扶貧和教育發展。
-
唐縣企業家楊慶昌捐資500萬元助教
該基金會由唐縣籍企業家、大同蘭園綠色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慶昌及家人捐資500萬元成立。 該教育基金會旨在弘揚尊師重教優良傳統,獎勵優秀,幫助貧困,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唐縣教育事業發展。 今年51歲的楊慶昌是唐縣在外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其父親楊玉泉是唐縣一名退休教師。飲水思源,楊慶昌捐資500萬元設立教育基金,並以父母的名字命名,以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發展。 這是唐縣由愛心人士捐資設立的第二個教育基金,也是目前該縣捐資數目最大的教育基金。第一個是歌唱家王昆在該縣設立的教育基金。
-
農技達人帶鄉親共奔致富路
他們兢兢業業紮根基層,服務鄉村,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排頭兵;他們心懷夢想,勇於創新,是新時代傑出農民的典範;他們心系鄉親,帶貧致富,助力廣東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他們是「2020年廣東十大傑出高素質農民」。
-
馬宏:帶動鄉親種花走致富路 圓自己的花卉夢
10月,馬宏從珠海回到家鄉探親,看到鄉親們還是靠種田維持生計,生活很清苦。對家鄉有深厚感情的馬宏想了很多,她想自己是家鄉唯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有責任為貧困的家鄉添磚增瓦,為鄉親們的致富盡則盡力。經過一番考察,她了解到花卉在哈薩克斯坦市場很走俏,毅然辭掉珠海的工作,決定在家鄉搞花卉產業。
-
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他帶領鄉親踏上致富路
脫下戎裝,任紅偉選擇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立志成為家鄉致富帶頭人。他經營的安居爾家庭農場,年出欄商品羊300多頭,蛋雞5000羽,種植無花果10餘畝。目前,可以實現場區孵化、飼料加工、生產、銷售於一體。退伍後,他曾被評為安徽省最美退役軍人、安徽省好人、全省青年致富帶頭人等。
-
東石蕭下村:愛心企業家捐資50萬元關愛村民
往期熱點新聞回顧緊急停電通知,東石6月15日--25日這些地方可能停電晉江東石,這裡有一古廟,還先後挖出三口千年古井(晉江電視臺 發布時間:2020-06-12)昨天上午,東石鎮蕭下村企業家蕭文千捐贈50多萬元,為村裡1200多名老人和貧困群眾置辦愛心禮物,這也是蕭文千連續六年捐資為村裡群眾獻愛心。
-
石馬這個屋人才輩出,由這兩兄弟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建起
兄弟同心,滴水匯成河,終於積聚一筆資金,於1911年建起了紹慶圍。南秀、鳳秀兄弟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建起大屋。折射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客家精神,更是石馬人頑強拼博事業興的一個縮影。國家要和平,社會要和諧,鄰裡要和氣,兄弟要和睦,南秀、鳳秀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他們教育子孫行善積德、敦睦鄉鄰、詩書傳家。後輩沒有辜負期望,人才輩出。
-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2020-12-08 16:59:35 在沒當選村書記之前,吳祥便是村裡的致富能手,為人「仗義」是村民對他的至高評價。村民王金成二女兒考上了大學,家中拿不出學費想放棄,吳祥手裡沒有現金,便帶著王金成去銀行取了一萬元,讓孩子順利邁入大學校門。吳祥在花海勞動。受訪者供圖 吳祥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要從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加寬主巷路是第一步。這意味著,部分村民家的圍欄、倉房、院牆都要退後。
-
永靖企業家捐資建村廣場
據悉,該廣場是由該村蒲如鵬、馬璽涵、唐佔麟、馬永東4位駐蘭企業家慷慨捐資70餘萬元實施的一項愛心工程。文化廣場總投資76萬元,佔地面積2.1畝,修建戲臺1座、籃球場1處,還配套健身器材、看臺等附屬設施。文化廣場的開工建設將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樹立健康文明新風尚發揮重要作用。
-
湛江市鄉賢企業家傑出代表主要業績
龍觀生26年來從不間斷地為家鄉捐資捐物,累計捐資9000多萬元支持公益事業。如成立因公犧牲的遺屬助學基金,每年支持對象1萬元,從小學至大學畢業。2008年捐資3000多萬元建成山瑤學校、文化廣場等;2009年斥巨資收購和興中學,建 威學校;他又帶頭捐贈扶貧資金45萬元,幫扶樟鋪大路、振文山圩等村的貧困戶,引進外資在家鄉建起兩個聖誕節燈飾廠,使兩市三縣七鎮近6000人有工可做。
-
發揮好帶頭人作用 帶領鄉親一起致富
「養殖肉兔『不費神』,市場前景也不錯,只要鄉親們願意養,願意加入合作社,我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幫助大家銷售。」範富榮說,和鄉親們一起致富,是他一直以來的願望。新的一年裡,他希望能發揮好帶頭人作用,和鄉親們一起努力,走上致富奔康路。
-
旅港雲南鄉親捐資30萬修繕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旅港雲南鄉親捐資30萬修繕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中新網昆明3月11日電 日前,旅港雲南同鄉會名譽會長張之龍向騰衝第一中學捐資30萬元,修繕該校園內的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
捐資1000餘萬元造福家鄉
□通訊員 王豔君 記者 劉禹彤 2月1日清晨,灤縣九百戶村的農民企業家武鐵友趕去看望村裡103歲的侯鳳芝老人,並給她帶去了年貨。侯鳳芝老人說:「這幾年鐵友一直惦記著我,他還幫助過很多村民。」
-
斯那定珠:8年來帶鄉親修路致富 千萬富豪無悔變「負翁」
為兌現承諾,斯那定珠歷時8年,為家鄉修出一條「天路」,建起4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為鄉親們打開生活之路、致富之路,讓貧困山村變成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富裕村」,被譽為講誠信的「康巴漢子」。 [詳細] 【模範心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