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石碼鎮新華社區英河巷經常性斷水,解決方案遲遲無著落
痛快洗個自來水澡 都成了奢望
早上9點,宋大爺擰開水龍頭最大的出水量
閩南網8月28日訊 早在2008年,龍海石碼鎮新華社區英河巷子裡的居民們,就開始為用不上自來水發愁——水量少,經常性斷水,還水壓不足。對於這裡的15戶老街坊們,洗一次酣暢淋漓的自來水澡都成了難事。
龍海石碼鎮新華社區書記就此問題,曾多次協助居民向龍海自來水公司反映。不過,因管道改造費用協調不妥,缺水問題至今尚未解決。龍海市自來水公司黃副總表示,可承擔管道改造的部分費用,主要費用還得由住戶自行承擔。
但漳州水務集團售水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除非該管道尚未移交給自來水公司,否則一旦移交給自來水公司,出現故障自來水公司應該承擔維修產生的所有費用。
住戶:
水管老化出水小 洗個熱水澡都難
龍海石碼鎮新華社區,英河巷是一條長約60米,寬不過3米的老巷子。巷子裡原有30餘戶住戶,如今搬離的搬離,外出務工的務工,僅剩下15戶左右,而且大半還是年過半百的老人。每天,這裡的老人都要忙活一件事,就是拿起家中的鍋碗瓢盆,以及一切儘可能多蓄水的容器,等候來水時蓄些,以備一天所用。
因自來水供應不上,時常斷水,水量小,原巷子裡的老住戶葉老先生,前年搬走了。居民周大爺捨不得離開這個他們家五代人居住的地方,今年已77歲的他,患有較為嚴重的關節炎,得用熱水洗澡。但現如今水量小,水壓不足以供應熱水器的使用,老人生活變得不便。
據巷子裡的老住戶宋老先生介紹,英河巷底下的自來水管道是20世紀70年代左右埋下的鐵質管道,至今有30多年了,水管出水口直徑不過5釐米,老化生鏽已滿足不了住戶的用水需求。宋老先生提到,白天大家用水緊張的時候,流到他們管道的水就更少了,得一滴兩滴地接著。晚上6點過後,他們才能比較正常地用水。
龍海自來水公司:
水管屬居民自建 不願全部承擔費用
龍海市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王振興表示,此問題公司上層領導都已知曉,已經多次派工作人員前去了解。
經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人員檢查反饋,英河巷自來水供應不上、出水小的原因在於,早期鋪設的是鍍鋅鐵管,口徑小,而且時間久了老化生鏽,堵塞了出水口。王振興稱,這類管道問題在龍海市石碼鎮不在少數,一般做法是破路改換水管解決。
談及英河巷老化管道改造的費用問題,龍海市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黃秋鳴承認,英河巷道路的支管道是龍海自來水公司在管理。不過,該支管是從自來水公司的總管引接的,非自來水公司鋪設的主幹管,屬於後來居民自建管道,不能像主管道一樣全部保修維護。
但龍海石碼鎮新華社區居委會胡家法書記認為,英河巷路面底下的自來水管道屬於公共設施部分,自來水公司要求住戶承擔改造費用,自來水公司負責安裝部分的提議並不合理。他提到,巷子裡現在大都是留守的老人,讓他們去支付這筆費用,不切合實際。
漳州水務集團:
管道一旦移交 自來水公司應擔責
海都記者問及該管道是否移交,龍海市自來水公司副總黃秋鳴直言,不清楚是否移交,不過,是他們在管理沒錯,但管道產權是居民的,他們只負責管理。他表示,他們能提供的是安裝管道所需工人的費用,破路和路面恢復以及改造的管道和零部件等材料費,還需要用戶自己承擔。
但漳州水務集團售水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水管的產權責任劃分是以水錶作為劃分節點,水錶前的管道和水錶是自來水公司負責維護管理,該部分管道出現故障產生的費用由自來水公司承擔。除非該管道尚未移交給自來水公司,否則一旦移交給自來水公司,且管道屬於表前部分,出現故障自來水公司應該承擔維修產生的所有費用。(海都見習記者 吳芳 實習生 宋斐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