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為什麼慈禧要向八國聯軍宣戰?是愚蠢還是瘋狂?

2020-12-14 奕天讀歷史

慈禧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權勢。她從1861年鹹豐去世,到1908年去世,統治大清長達47年之久,遠遠超過歷史上大部分皇帝的在位時間。一個「愚蠢」的慈禧是無法做到的。她在1900年對八國聯軍宣戰,確切的說是對十一國宣戰,完全是慈禧為了保住個人權勢的瘋狂舉動。

慈禧在鹹豐還在世時,就已經表現出了極強的權力欲。鹹豐讓她代批奏章,慈禧則是「漸思盜柄」,想趁機幹預政事,掌控大權。鹹豐曾對皇后鈕祜祿氏說,懿貴妃,即慈禧,為人「機詐」,要當心。

鹹豐死後,慈禧的親生兒子,年僅六歲的載淳繼位,即同治帝。慈禧說服了慈安,聯合奕發動了「辛酉政變」,處死了顧命八大臣中的肅順、端華、載垣,其他人則被革職。奕受封議政王,而慈禧和慈安也垂簾聽政。

原本,同治18歲大婚後,兩宮太后還政,但在慈禧的高壓之下,同治開始叛逆,很快病逝。同治無後,慈禧為了繼續掌控權力,捨棄了成年的宗室子弟,選了年僅3歲的光緒繼承大統。兩宮皇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在慈安去世後,慈禧更是獨攬大權。

慈安病故後,慈禧為了獨攬大權,更是在中法戰爭中,以「因循萎靡,絕難振作」為由,免去了奕的一切職務,任用了附庸於她的奕劻等人。

慈禧為了掌控權力,遲遲不肯為光緒舉行大婚。最後在眾大臣的要求下,慈禧將自己的侄女塞給了光緒做皇后,即後來的隆裕太后,實際上是時刻監視光緒。婚後,光緒只是名譽上親政,但實際上政令皆出自慈禧,美其名曰訓政。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慘敗後,光緒開始尋求革新。1898年,在慈禧的默許下,光緒下詔開始戊戌變法。因為怕變法失敗,光緒聽從了康有為的建議,提拔了訓練新式陸軍的袁世凱,準備讓袁世凱帶領新軍殺掉慈禧的親信,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並包圍慈禧居住的頤和園,迫使慈禧不再幹涉朝政。

可惜,事不機密,貪戀權力的慈禧在得知消息後,先發制人,發動了「戊戌政變」。她將光緒拘禁瀛臺,處死了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廢除了一切新政。慈禧以訓政為名,重新掌控了大清的最高權力。

慈禧瘋狂的迷戀權勢,因為她知道,如果失去了權力,她將一無是處。1900年,慈禧之所以向八國聯軍宣戰,正是因為列強威脅到了她對大清最高權力的掌控。

一、列強反對廢掉光緒,導致慈禧不滿。

光緒被囚瀛臺之後,慈禧原本打算直接廢掉光緒,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帝。後來怕外國幹涉,就改為將溥儁立為大阿哥,為同治後嗣。光緒被徵求意見,自然只能同意。於是,慈禧下懿旨,正式冊立溥儁為大阿哥。

當時,清朝已經是「弱國」,很多事情還要看列強的眼色。慈禧就以邀請各國駐京使節參加立大阿哥的慶典為由,試探列強的態度。結果,各國使節全部拒絕出席。也就是說,列強不同意廢掉光緒,乙亥建儲失敗,這讓慈禧開始心懷恨意。

二、載漪等人蠱惑慈禧對列強開戰。

當時,義和團正轟轟烈烈地在民間進行。載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四處運作。他收買了部分義和團的高級成員,將「興中滅洋」的口號改為了「扶清滅洋」。然後,又帶著義和團成員,在慈禧面前表演刀槍不入的把戲。

慈禧到底信不信義和團可以刀槍不入,不好下定論,但是她一定覺得可以利用義和團打擊一下列強,並趁機實現廢立皇帝的目標。

三、載漪編造謊言欺騙慈禧。

清廷開始縱容義和團包圍教堂,攻打使館,殺害洋人之時,慈禧還未向列強宣戰。

載漪為了實現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的最終目標,捏造了一個假消息,並且告訴了慈禧。載漪說,列強要求恢復皇帝的權力。這相當於讓慈禧放棄大清的最高權力,對於慈禧而言,這是不可接受的。

四、大沽和天津的戰報誤導了慈禧。

聯軍在15日向守衛大沽炮臺的天津鎮總兵羅榮光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17日凌晨2時交出大沽炮臺。17日凌晨,聯軍開始攻擊炮臺。18日,慈禧拿到了直隸總督裕祿送來的最後通牒。慈禧誤認為清軍守住了大沽炮臺,實際上炮臺守軍僅僅堅持了6個小時即失守。

到了21日,慈禧又受到了裕祿送來的奏摺,但是奏摺中沒有說炮臺失守的事情,只是說聯軍已經開始進攻大沽和天津。這讓慈禧覺得清軍是完全有能力阻擋住八國聯軍的。畢竟最後通牒期限已經過去4天了,聯軍也沒拿下大沽炮臺,完全是紙老虎麼。

實際上,是裕祿的語焉不詳,故意避重就輕,隱瞞清軍作戰不利的情況,給慈禧造成了誤導,讓慈禧信心倍增。既然清軍佔優勢,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必須向列強開戰。於是,已經近乎瘋狂的慈禧發布了《對萬國宣戰詔書》,送給了包括八國聯軍諸國在內的十一個國家。

數天之後,慈禧就後悔了,下旨停止進攻使館,並派榮祿去跟列強談判。只是,為時已晚,聯軍到達北京,慈禧被揍了一頓,只能帶著光緒西逃而去。曾經顯赫的慈禧,不但丟了京城,連皇宮都丟了。

相關焦點

  •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為何成了八國聯軍侵華,哪三國在坐享其成?
    在公元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等11國同時宣戰,並將宣戰詔書頒布全國。慈禧倒是硬氣了一把,不過沒多久,也就是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被迫接受列強提名官員處死和嚴懲的要求,其中處死了12名重要大臣,並嚴懲142名地方官員。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409,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其實,當登陸大沽口的八國聯軍,一路朝著北京殺來時,牛氣哄哄宣戰的慈禧,比今天某些疾呼「派軍艦逼中國道歉」的「外國精英」還自信。她這麼自信,大清各級官員當然不敢惹她生氣,雖然前線的清軍一路敗,可慈禧手邊的戰報,永遠都是捷報頻傳。特別是八國聯軍迫近北京的1900年8月12日,慈禧還興高採烈下旨,嘉獎幾位「奏摺裡打勝仗」的清軍將領,接著就被八國聯軍的炮彈打了臉。
  • 為什麼會有人說清朝亡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而非亡於1912年?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不到300年。以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溥儀頒布的《退位詔書》為標誌,清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就此滅亡。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說清朝滅亡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而非亡於1912年呢?
  • 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八國聯軍在北京城都幹了啥?
    自1840年開始,中國進入近代百年國恥時期,西方列強在我們的土地上恣意妄為,跑馬圈地。尤其是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更是中華千古未見的大災難。這些人無惡不作,喪心病狂,令人髮指。而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到底幹了什麼呢?
  • 慈禧請來一個五臺山高僧,大戰八國聯軍,後來怎麼樣了
    然而在庚子之變後的光緒二十七年,啟秀卻被慈禧下令處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啟秀到底做錯什麼,觸怒了慈禧? 即使是畏洋人如虎的慈禧,也深刻意識到,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進行反擊,聽任局面進一步惡化,大清朝只怕要毀在她手裡。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很多人在提到圓明園的時候,都會不經意中說出這樣的一句話:當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那會兒如何如何……但是,圓明園是八國聯軍燒毀的?關於圓明園和八國聯軍的恩怨,要從圓明園的建立說起。道光二十年(西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道光帝雖然很無奈的向大英帝國支付了賠款,並且割讓了香港島給英國,不過,道光帝對於鴉片戰爭的勝敗並沒有在意。因為道光朝廷認為,洋人也就是武器厲害,既然也就是武器厲害,那就不必太過畏懼,理由很簡單: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不只是武器問題。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別的地方不能去嗎
    不過,放在「庚子國難」時,慈禧還真沒想這麼深,甚至就連北京城淪陷前,她一度都沒想到自己要跑。之所以往西安跑,就因跑得太突然。有多突然?其實,當登陸大沽口的八國聯軍,一路朝著北京殺來時,牛氣哄哄宣戰的慈禧,比今天某些疾呼「派軍艦逼中國道歉」的「外國精英」還自信。
  • 老照片:八國聯軍佔領下的紫禁城和頤和園,慈禧太后看了都生氣
    本文選取的老照片,來自山本誠陽編輯、1901年出版的《北清事變寫真貼》,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日本攝影師拍攝的影像。這些照片呈現了紫禁城、西苑、頤和園等皇家禁地最為恥辱的時刻。
  • 為何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卻向11國賠款,問題出在慈禧的這份詔書
    但是這個條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都知道在《辛丑條約》籤訂之前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八個強盜國家聯合起來發動侵略戰爭,那為什麼要向11個國家賠償?首先還得回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發生的問題上。在6月21號,慈禧突然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布《宣戰詔書》,竟然號召全國軍民抵抗英國,美利堅,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十一國。也就等於同時向11個國家同時宣戰,既全面樹敵,也給了侵略國家以口實。
  •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理由是什麼?理由有以下三點
    1900年6月16日,慈禧鑑於當前形勢,緊急召開御前會議,到底是戰是和,牽涉甚廣,影響巨大,自然不能輕易拍板。尤其是在彼時各方力量複雜爭鬥的漩渦中,戰或和意味著太多的內容。當時反戰派主要是榮祿、王文韶、李鴻章等人,他們認為八國聯軍之所以侵華,根源在於義和團盲目仇外所致,列強不過是「情急而圖自衛」,幫清廷代剿拳匪而已。
  • 八國聯軍侵華,各地督撫抗旨不遵拒絕北上勤王,慈禧:該賞!
    今年又是一個庚子年,俗話說「庚子年必有難」,今年的疫情,似乎已經算是在某種程度上應驗了。再往前的1960年,1900年以 及1840年,中國也都遭遇過大難。其中1900年的那次,就是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 慈禧因此敢對11國宣戰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因此慈禧太后對義和團的好感大大增加,轉剿為撫。北京的義和團人數很快就發展到超過十萬,他們破壞鐵路和電線桿、殺洋人、燒教堂,破壞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物,並多次進攻聚居在北京東交民巷的十一國使館區。
  • 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路上有多狼狽?上廁所時蒼蠅順著臉爬
    1900年8月15日凌晨,在一陣秋風秋雨的籠罩中,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的車隊緩緩離開北京,往西邊而去。名義上,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此行是去「狩獵」;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他們就是逃難的。因為,八國聯軍已經打進了北京城。
  • 最怕洋人的慈禧為何敢向11國宣戰?原來是被一份假情報嚇破了膽
    1900年6月,義和團在慈禧太后和清朝高官端王載漪、榮祿、剛毅、徐桐等人的縱容下,大舉進入北京。當時進入北京城的義和團有十萬人之多。他們把鎮壓的對象,分為「十毛」:老毛子、大毛子是遍體黃毛的洋人,殺無赦;二毛子是教民,允許退教,不退教亦殺無赦;三毛以下則是用洋貨,行洋禮,崇洋,讓洋這類人。
  • 鏡頭下八國聯軍侵華,耀武揚威在皇城閱兵,見證清末衰落下的恥辱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八國聯軍侵華時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1900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奧匈組成聯合遠徵軍, 以保護駐華外交機構為藉口,強行入侵北京城。
  • 武器先進,卻只會送人頭,八國聯軍稱:清軍不會打近代戰爭
    1900年,以德、日、英、俄等八國組成的八國聯軍,隨便找了個藉口開始侵略中國。而在清末,中國被外侵始於鴉片戰爭,結束於「庚子之變」。也就是這次八國聯軍的侵略。而當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時,慈禧和光緒就已經逃走了。清軍的表現因此也一直為後人所詬病。北京是清朝的首都。它地理位置重要,食物豐富。然而,10萬軍隊在一天之內就被打敗了!可能本來打算死傷慘遭的侵略者本身,也覺得太「神奇」了。而談到為什麼一日被破城這方面,大家很多都說是武器的差別,而這一種的爭論也一直是主流的。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哪個國家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最大
    一九○○年,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名義,對北京城發動進攻。由於眼見為實,慈禧太后趕在八國聯軍進城前,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往西安。很快,北京城就被攻破了。八國聯軍闖入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京城的人民遭到了一場劫難。這一事件被歷史稱為「庚子事變」。
  • 李鴻章寧死不敢翻譯,八國聯軍在慈禧床角刻了一行什麼英文呢?
    在1901年9月7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看形勢不妙,便攜光緒皇帝逃亡到西安。在北京城內,八國聯軍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之後慈禧太后便命李鴻章執筆與列強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從此,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看條約籤訂便撤出北京。
  • 清朝秘聞: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逃跑還不忘處死珍妃,為何?
    清朝秘聞: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逃跑還不忘處死珍妃,為何?20世紀初因為慈禧太后放任義和團不管不問,對洋人利益造成威脅,結果導致八國聯軍攻打紫禁城。慈禧太后無法守住京城,只能一路西逃。而這是為什麼呢?這件事情就得從光緒成婚開始說起了,光緒雖然當時是明面上的皇帝,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實權,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就算是他的終身大事上也沒有任何做主的權利,全憑慈禧一人做主。他的皇后以及妃子都是慈禧幫他選定的,而光緒皇帝的正牌皇后隆裕皇后是慈禧的外甥女。
  • 慈禧曾向十一國宣戰?帶你走進真實的歷史,那不過是阿Q附體罷了
    你給慈禧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向列強宣戰,但是問題中所謂的「宣戰詔書」確實存在,只是發出去的時候是僅限於清廷內部傳閱,並未公開於世,所以說,沒有公開的「宣戰」算什麼宣戰呢?既然要宣戰,首先要有宣戰的對象吧,可這詔書隻字未提啊,光說自己挨欺負的事情了,挨完揍要反抗這沒問題,可是總要有個反抗的目標吧,所謂向11國宣戰,這11國都是誰也沒說啊,我們愛國沒毛病,但是絕不能瞎愛,清廷軟弱這是鐵定的,不要斷章取義說清廷宣戰的事情了,真的是太丟人,太上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