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作業讓孩子從天使變惡魔,到底是誰控制了父母的情緒按鈕?

2021-01-10 養兒雜貨鋪

情緒和理智是一對相對的範疇,情緒佔了上風,理智就很難運作。

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因為自己情緒沒有處理好就對孩子或者伴侶發脾氣,本來可以很輕鬆解決的事情變得擴大化。

而大多數家庭會出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3歲之前是天使,可愛的面孔,奶聲奶氣的言語,家裡每個人見到他都會由衷地歡喜和愉悅。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稚氣慢慢退去,上了小學,學習任務加重,小天使突然變成了小魔鬼,每天變著法子氣家長,找麻煩。

我們慢慢開始被孩子的行為牽著鼻子走,他懂事努力了我們開心,他懶惰散漫了我們糟心。

但是,仍然是這樣一個孩子,幾年前我們還覺得他像天使一樣可愛,像天才一樣優秀,像精靈一樣機敏快樂。

原來我們不是被孩子所控制,而是被社會帶來的巨大焦慮所操控。

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甚至由衷地愛上學習;

考試成績單上總希望自己的孩子遙遙領先,或者有所進步;

不要偷懶不要鬆散不要三心二意丟三落四。

當孩子做不到時,無名的怒火就會油然而生,糟糕的情緒越積越多,往往點火就著。

我們卻忘記了,寒窗苦讀數十年本身就是違背人的天性的。

人天生就是趨利避害, 懶惰且安逸的,而學習和上學是一件需要自律並艱辛的過程,在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目標和願望的前提下,盲目學習過程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不妨想想自己小時候對學習的感受,也同樣很難做到真正熱愛。

同時情緒是一種令人就範的手段,它並不能給人以滋養和動力,一個家裡父母總是用情緒的方式教孩子,即使是正確的教導也會給孩子不好的感受,使得孩子對教育的內容難以接受。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孩子的保護。

情緒按鈕是一個人情緒的操控臺。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會有特別不安全的區域,這就是我們的情緒按鈕。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按鈕越來越少了。

小時候,當媽媽說我不如「鄰居家」孩子的時候,當別人調侃我愛生氣的時候,當其他不喜歡的同學明裡暗裡跟我搶好朋友的時候,都會觸碰到我的情緒按鈕。

如今,我仍然會有幾件事情是不能被人觸及的,比如工作或生活中能力被否定,不被重視的時候;在被人說我沒有毅力三分鐘熱情的時候;在買衣服時被說眼光不好的時候。

所謂的情緒按鈕往往就是我們最在意或者最敏感的點,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和他的原生家庭的生活經歷有很大關係。

對於我們情緒的敏感點我們需要注意,有時候因為過度敏感會對某些信息產生一些誤解讀,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增強覺察力和反思檢驗能力。

父母對孩子發火,往往會有幾個原因:

1、 自己內心積壓了很多的情緒,通過孩子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如今生活壓力大,很多家長每天工作非常辛苦,回家還要照顧孩子,還要關照老人,常常感到筋疲力盡,情緒同樣會非常低落。

或者有些家長因為家庭中的某些矛盾,長期積壓導致情緒抑鬱焦慮。

當不好的情緒積壓太多時,往往會在弱勢群體上釋放出來,而孩子往往就成為很多家長宣洩情緒的出口。

2、孩子的行為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

比如孩子不聽話,發洩情緒,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做錯事情,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

孩子學習方面,上課、寫作業、考試等等,引起家長擔憂;

青春期叛逆,家長對未來焦慮恐慌。

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同時在社會現實的壓力下,往往會表現的比較極端,而當你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另一個人時,勢必會出現差池,從而導致情緒的產生。

3、 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習慣

原生家庭的追溯總能引起我們很多回憶.

比如我的原生家庭父母恩愛,對我也非常疼愛。

但是母親性格急躁,愛發脾氣,總是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打翻水壺)就大發雷霆;

50、60年代的父母信奉的是挫折教育,我在母親眼裡永遠是一個做事不利,毫不堅持,不愛講話、沒有主見的孩子。

她不高興且不滿意時,在我的身上貼的「壞標籤」一直到成年後,仍然時不時地挫傷我一下。

原生家庭帶來的這些不好的經歷,有時就會不經意間重現在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中。

這些情緒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關鍵是需要父母好的覺察力,能夠在自己有情緒時及時覺察。

如果自己內心有一些積壓的情緒,父母需要有所覺察並且做適度的宣洩,不要將自己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

如果是自己內心有一些標準和要求或者因為自己的性格特質導致的情緒,這些往往要通過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才能解決。

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情緒遷怒了孩子並且自己已經意識到,那麼最好是和孩子做個道歉和約定,這其實並不損傷父母的權威。

所有這些背後,其實很大程度都是家長情緒上的某種失落,無能和恐懼所引起的。

我們需要科學面對孩子的成長,勇敢坦誠地面對恐懼、失望、沮喪、內疚等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

學會接納調節這些負面情緒,不斷壯大自身的內心能量,才能更好地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幫助他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成長。

相關焦點

  • 父母和孩子「相看兩相厭」?除了發脾氣和爭吵,還要懂得控制情緒
    這個超長假期,很多父母和孩子彼此都厭煩透了,父母的煩大多用言語和行為表現,孩子多用哭鬧和不滿表達。在父母眼中,不管孩子幾歲,他們永遠搞不懂這種生物,為什麼一會是天使,一會是惡魔,就像孩子們永遠搞不懂,為什么爸爸媽媽這麼大了,還像孩子一樣,臉說變就變。
  •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難以控制暴躁情緒咋辦?3個方法教你「洩火」
    孩子在上了一年級之後,就有了家庭作業,而此時父母們肩上的擔子顯而易見了。在學校老師會去檢查孩子的作業對錯,而到了家裡,這個任務無形中就交給了爸媽。大家有沒有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憤悶發火,甚至是口不擇言的時刻呢?這種現象在有學生的家庭中那是很常見的。
  • 當金牛座從天使變惡魔!別懷疑金牛座的壞,他真的變惡魔了!
    金牛座平時一直都是天使一枚,雖然這個天使的外表有點冷,內心卻是比誰都火熱,一旦對一個人好,一定是發自內心,和金牛座越熟悉的人越知道,金牛座一旦好起來就沒底線,好到你常常會疑惑,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金牛座可以有天使的一面,當然也會有惡魔的一面,要是你只看過金牛座天使的一面,就誤以為金牛座壞不起來,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要知道金牛座,可以多好就可以多壞,可以多天使就可以多惡魔,壞起來一樣沒底線。
  • 孩子叛逆?是因為父母總是習慣表達第二情緒,這才逼的孩子叛逆!
    可是當情緒消失後,又感覺到了愧疚,明明是擔心的,為什麼最後朝女兒發火了呢?想到這裡,不由的想到前段時間孩子走失的事情。青島街頭上人們看到了一個孩子哭,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和爸爸媽媽走散了。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父母。然而接下來的一幕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看到孩子,父親竟然是踢了他一腳。面對這行為,旁邊的人十分的不滿意,紛紛指責著。
  • 那是因為你沒掌控好彼此的「情緒按鈕」
    梅梅說自己一樣焦慮,承擔的壓力不比職場媽媽少:起的最早,睡的最晚,每天刷鍋、洗碗、買菜、做飯、擦地板、陪寫作業;24小時繃緊神經,生怕孩子出一點意外;兩邊父母的生活身體也要時刻操心;自己沒有收入,總是手心向上,伸手要錢。一有分歧還要看老公的臉色…反觀老公,保持進步,專注事業,步步高升。
  • 惡魔到天使的轉換期?輕鬆應對terrible 2的娃!
    為什麼寶貝總在惡魔和天使之間來回切換呢?今天佩魯就請大坪社長為大家帶來如何幫寶貝度過Terrible 2的乾貨~Q:家有2歲的寶寶,情緒很極端,一不順心就哭鬧,從以前聽話的寶寶,變成了一個不聽話、喜歡說不、造反的惡魔寶寶,這該如何改變呢?
  • 寶寶出了月子照樣「夜夜笙歌」,惡魔變天使需要過百天,原因有四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作為新手爸媽,每當聽見寶寶的大哭,是不是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面對不會說話,只會大哭的孩子,無數父母都在「瘋魔」的邊緣游離。很多人會說等孩子過了月子就會好帶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惡魔寶寶「夜夜笙歌」筱筱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幾乎是沒睡過一天好覺,寶寶每天晚上肯定都要夜醒然後哭鬧,面對自家的夜哭郎筱筱也是無奈了。
  • 天使、惡魔,如何招架?通過4個方法與嬰兒和平相處
    嬰兒自我顧名思義,就如同嬰兒一樣,當嬰兒感到滿足與舒適就會呈現小天使般的狀態,但如果這個小天使感到不舒服、有壓力、不愉快時,就會立馬翻臉變成小惡魔,一邊是天使,一邊是惡魔,嬰兒自我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樣貌。
  • 2歲|天使和惡魔並存之團團
    相信·陪伴是父母與孩子間最好的禮物這個年終歲尾讓我真正體會了和團團相互陪伴的日子天還是,我為什麼要生孩子?她感冒了,我為什麼只是按照常規買藥?我又何嘗不是親親的時候是天使暴走的時候是惡魔這個局該如何破?
  • 父母情緒失控VS孩子情緒失控,輸贏一目了然,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孩子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作為父母,我們每天遇到的最多的是哪個方面呢?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說,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是父母也不好控制。什麼是溝通呢?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情感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得思想達成一致和情感的通暢。
  • 14歲初中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不懂情緒管理的父母,毀掉孩子的...
    去年2月份,深圳市某個小區一名13歲男生小金在家墜樓身亡,原因是寒假作業沒有寫完,被父母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 今年3月3日,石家莊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因為在上網課的途中玩遊戲,正好被家長看到,家長對孩子立即大聲訓斥:「在家不好好學習,天天就知道打遊戲......」孩子一氣之下跳樓身亡。
  • 那個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心底的惡魔越來越大,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
    那個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心底的惡魔越來越大所有無處發洩出來的負面情緒,都被餵給了這個惡魔。於是他伴著孩子長大,影響孩子的性格,導致孩子變得暴躁,甚至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去傷害其他人。孩子或許可以壓制住這個惡魔,但總有一天,這個惡魔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出來。
  • 勞榮枝拒不認罪,表示自己被性侵和脅迫,她到底是天使還是惡魔?
    天使和惡魔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很難讓人分辨。備受關注的勞榮枝一案今天商務再江西省南昌中院審理,審理過程中勞容枝對檢方指控的在南昌、溫州、常州、合肥四起犯罪並不認可,她表示自己並沒有與法子英合謀,以上所有的犯罪行為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自己也是被法子英性侵和脅迫的受害者。
  • 天使與惡魔只在一念之間!
    雙面的老師我們班的老師是雙面的:一面是善良的天使,一面是獰笑的惡魔 。「嗯,小王,你考的可真棒,這次又考全班第一,「一百分」!還有這次全班同學考的也很好獎勵作業不用寫了。此時的老師在我們心中就是一位天使。脾氣再好的天使也有發火的時候,假如惹毛了她,天使立刻變惡魔,不信,你接著往下看!沉重的大門突然被用力地推開,一點光照進了這陰暗的教室裡,老師走了進來,把試卷「咚--」的一扔!這聲音蓋過了剛才的雷聲。前幾天還溫柔的老師現在卻怒氣衝衝。「小王又考了第一,但是這次第一考了85分!」
  • 《素媛》:是誰折斷了天使的翅膀,只因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就在那個12年前的夏天,一個很平常的雨天,一個美麗的小天使,她被惡魔砍斷了雙翼,她的淚水划過雨後的晴天,從此,雨後再沒有了七彩的霓虹。小小的素媛是一個年僅8歲的女孩,她在上學的路上,因為雨天,就好心地給一個男子撐傘,沒有想到,她遇到了來到人間的撒旦,他用罪惡的雙手把天使蹂躪成了碎片。
  • 學會做父母,解碼情緒,掌握批評孩子「三部曲」
    ,我們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是誰錯了,特別要站孩子的角度去想,為什麼孩子要反抗?想清楚了不管是誰的錯,都得改,是自己錯了,那就要放下架子,給孩子道歉。是孩子錯了,就要在孩子情緒平復後再開導,緩和一下氣氛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有很多家長孩子一出問題,就火冒三仗,這種情緒是最不利於教育孩子,最容易出事的。
  • 驚喜變驚嚇,寶媽給孩子準備的「生日蛋糕」,孩子看後情緒失控
    文|美育兒那些事不知道為什麼每個小朋友都喜歡「過生日」,只要是過生日孩子都會無比的開心,對於小朋友來說過生日不僅意味著孩子又長大了一歲,而且還能吃到香甜可口的蛋糕收到各種喜歡的生日禮物,更能在吹蠟燭的時候許下美麗的願望
  • 《好兆頭》天使與惡魔,簡直太有愛了
    天使和惡魔在人間呆的很開心,他們每天都可以享受人間的美酒佳餚,而有一天惡魔2號從地底爬出,還帶著邪惡的惡魔之子,他們要求惡魔男主將孩子放在反基督教的家庭中長大,等到他生日的時候
  • 天使與惡魔,只隔著一個背影的距離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請來一位通曉人間生死大事的女鄰居,女鄰居說:「這是一位天使,肯定是為了孩子來的,但是這個可憐的人實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很快,大家都知道貝拉約家抓住一個活生生的天使。天使是為了拯救孩子而來,也就是意味著用外力來改變加勒比現狀的希望,但遺憾的是當地的民眾非但沒有珍惜,反而戲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以致天使飛走,同時也帶走希望。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用無聲的語言——文字,來對當時社會現狀極度不滿進行描述和控訴。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1、無法合理控制情緒控制不了情緒其實是你在被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通過情緒說出來。比如《獅子王》中的木法沙,再這樣生氣害怕的情緒下,他都沒有讓自己的這種情緒轉化成衝動,沒有發怒、批評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