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賨人谷風景區以奇山、秀水、幽洞、麗峽、飛瀑、湖泊、湧泉、怪石、古棧、茂林著稱,被譽為川東「小九寨」。賨人,又稱寅人,雖沒有列入當今的56個少數民族之中,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比的輝煌,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是古代川東地區影響深遠、強悍尚武的一支少數民族,也是渠縣最古老的土著民族。
穴居部落介紹:穴居部落,是賨人在先秦時期,因避戰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因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裡的穴居部落。整個崖居群上下相通,左右相連;室與室之間有石梯、甬道及棧道相連。崖居建造有防禦野獸和外族侵略的山寨大門。洞穴內,在巖石上鑿成的神龕、石灶、石床等一應俱全。它是川東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洞窟部落遺址。
賨王洞介紹:洞景主要集中在渠縣龍潭鄉老龍村境內,初步調查有大小溶洞60多個,呈現於地表的多為落水洞形式。老龍洞,是溶洞群中規模最大、最奇的,在老龍村境內。該洞高20m,寬約30m,長在1000m以上。洞中有暗河和地下湖,可以划船蕩舟。洞頂懸吊形狀各異的鐘乳石,欲墜未墜。洞中有一高達500餘米的「通天洞」,逐級盤旋而上可達山頂。
陳列館介紹:賨人(又稱板楯蠻、寅人),一個生活在渠江流域的古老民族,早在春秋戰國之前(公元前520年)就在渠縣土溪城壩建立了賨國,《巴渝舞》和《竹枝歌》是賨人文化的代表作,這種瑰麗的藝術形式在千年宕渠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至今影響著賨人谷地區的人們。
賨人文化介紹:賨人谷文化陳列館展示了賨人文化生活原始實物複製品、浮雕、雕塑、繪畫及賨人文化歷史文獻資料等,並輔以現代燈光和投影技術,重現了遠古賨人的生活場景。
龍華寺介紹:2012年11月 26日,龍華寺一期竣工並對外開放,龍華寺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清嘉慶綏定府宕渠縣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