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之戰 5支徠卡M超大光圈神標頭對比

2020-12-13 蜂鳥網

編者按:海外攝影師Kristian Dowling導演的這部《諸神之戰》,主角不是奧林匹斯山的眾神,而是5支徠卡M口超大光圈標頭。f/1.4的在這部戲了已經不夠格了,入門標準是f/1.2,平時很難見到這些超大光圈標頭鏡頭湊到一起進行同場景對比,所以我們翻譯轉載了Kristian Dowling的這篇文章,在此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正文開篇之前,譯者先把Kristian Dowling的結束語貼出來與影友們共勉:

  「即使你有幸得到了這些不可思議的鏡頭,相機後面那顆頭也一樣重要,熟練運用各種攝影技法,才能獲得好的照片。世界上沒有拍不出好照片的鏡頭----不管它銳不銳、背景虛化驚不驚人。」----Kristian Dowling

作者:Kristian Dowling    翻譯:蜂鳥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希臘人創造了諸神的神話,德國人則把相機和汽車的品質做成了神話;而那些日本武士,也總能在競爭中獲得存在感。高速鏡頭(譯者:指可以使用高快門速度的大口徑鏡頭)就像跑車一樣,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能夠找到很多一樣的形容詞----與眾不同的、誘人的、頂級的、驚人的、迷人的、非凡的、獨特的、不尋常的……跑車和高速鏡頭都可以為使用者榨取更多的速度、操控感和威力。

    攝影師如果想通過淺景深來表達自己的視角,那麼高速鏡頭無疑是一件利器,它可以通過極淺的景深來凸顯畫面中的主體。但是高速鏡頭並不只是景深淺而已,不同的高速鏡頭在焦外和焦內都會展示出不同的風格,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這些風格的差異。

    對於徠卡M口來說,第一集團的鏡頭包括徠卡、柯尼卡、佳能、尼康、Zunow、富士和福倫達等牌子。高速鏡頭比最大光圈f/1.4-f/2.8的鏡頭更大更重,而且表現並不是很全面,所以重點應該在於全開光圈的素質。由於超大光圈鏡頭很昂貴,也使買家和用戶經常會對其表現產生一些誤解。讓一支鏡頭的每級光圈都完美,是設計師的終極願望,但高速鏡頭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所以需要作出一些取捨。高速鏡頭一般不會太去校正場曲和畸變,而且場曲反而可以讓焦外更朦朧,反而被高速鏡頭的用戶所喜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徠卡NOCTILUX-M 50/1.0,由於夢幻般的漩渦狀背景虛化,它經常被人稱為夢幻鏡頭。

    還有一個要留神的問題:如果拍攝的主體不在畫面中央,就可能會導致對焦困難。特別是旁軸測距相機,你需要用中央的黃斑對焦,然後再重新構圖拍攝,這樣往往會導致脫焦和廢片。我相信很多使用旁軸高速鏡頭的攝影師,大都會認同這一點。

    我很幸運,在泰國清邁湊齊了這些頂尖的鏡頭,所以決定橫向比比看。

以下是M口最受追捧的5支標頭

徠卡 NOCTILUX-M 50mm f/0.95 (測試的這支是愛馬仕版)

·標準版於2008年發布,目前的零售價黑色普通版本為10,450美元(譯者:國內行貨約8萬元人民幣)。

·它是5支鏡頭裡最大的一支,做工和手感極好,有一個一體式遮光罩,對焦也很容易。

    這支鏡頭是現代鏡頭的設計,所以能同時具備柔和的焦外和犀利的焦內。這個鏡頭我有,從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作為一支超大光圈鏡頭,它的校正做的非常好,除了逆光全開有紫邊外,沒有什麼明顯缺陷。

徠卡 NOCTILUX-M 50mm f/1.2

·1976年發布(譯者:這裡應該是原作者筆誤了,此頭應該是1966-1975年間銷售),產量只有1700支(譯者:另一個常見的產量數據是500支),所以目前的零售價超過了20,000美元(譯者:蜂鳥二手價格約18-20萬元人民幣)。

·徠卡的第一支NOCTILUX鏡頭很小,與後來的NOCTILUX f/1.0相比,f/1.2的尺寸更接近SUMMILUX鏡頭。

    這款徠卡第一支NOCTILUX鏡頭我以前沒用過,我估計它的反差會比較低,銳度則是平均水平,但是有可能比更容易生產的f/1.0版本好,焦外則應該會比較亂。

徠卡 NOCTILUX-M 50mm f/1.0


·1976-2008年銷售,設計一直沒變但是賣過幾種版本,目前的零售價為5,000美元(譯者:蜂鳥二手價格約3.5-5萬元人民幣)。

·這個頭實在不算小,明顯大於NOCTILUX f/1.2,只比Noctilux f/0.95略小,手感屬於平均水平,對焦稍微有點費勁。

    這支頭的成像比較軟,但是焦外很夢幻,我一直覺得這個鏡頭就是焦外這一招鮮。這個頭的像場彎曲很大,所以儘量把主體放在畫面中央吧。

柯尼卡 Hexanon 60m f/1.2老款

·1956年作為限量版發布,產量不詳,但是非常罕見,目前的零售價在13,000美元以上。(譯者:蜂鳥二手價格約10萬元人民幣)

·這個鏡頭很小,有著很不錯的手感和非常順滑的光圈環。這是一個螺口鏡頭,需要一個M口接環,取景時最好使用50mm線框。

    我以前從來沒用過這個鏡頭,但是考慮到它的這把年紀,估計全開反差應該很低,解像力上有多大能耐我就不得而知了。

柯尼卡 HEXANON 60mm f/1.2新款


·1998年發布,產量只有800支,目前的零售價12,000美元(譯者:蜂鳥二手價格約2萬元人民幣)

·體積不大,類似於NOCTILUX 50/1.2

·和原始版一樣,這也是一個螺口鏡頭,需要M口接環,最好使用50mm框架取景。

    和它的哥哥不同,新款60/1.2採用了現代鏡頭的設計,大光圈下有卓越的解像力和反差。我總是說「作品讓鏡頭升值」,這支頭就是靠著名街拍攝影師Yanick Delafoge而出名,由於Yanick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拍攝了驚人的街頭時尚照片,這個鏡頭曾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從3000美元漲到7000美元。Yanick認為這個鏡頭縮到f/1.4最清晰,從我自己使用這個頭的經驗來說,我很同意他的看法。

測試說明:

·測試使用的相機是徠卡M9,少量用徠卡M黑白拍攝。全部手動曝光,以保持拍攝的一致性,曝光值會隨光線變化調整。照片沒用三腳架,這是一個實拍對比測試,不是MTF或解析度測試。

·整個測試歷時三個小時

·所有曝光值都用紙筆記錄

·所有照片都是鏡頭最大光圈拍攝,包括f/0.95-f/1.2。

測試的局限性:

·測試是在室外進行,所以光線的強度和色溫會經常變化。

·沒有測試數碼傳感器的色散、紫邊問題。

·沒有對比相同的光圈,比如都用f/1.2拍攝。對比圖都是全開光圈的,目的是展示每支鏡頭自己的特點。

·這些鏡頭在暗光下拍照,可以使用更低的ISO或更高的快門速度,但我不測這個。

·沒有進行逆光測試,比如對著太陽拍。公正的說,新鏡頭有更好的設計和鍍膜,因而會有更好的表現。

·沒有進行失真測試。這些鏡頭基本都有平均或平均水平以下的失真控制,像場彎曲則都很明顯,在超大光圈鏡頭的設計上,這是必須要妥協的。

·鏡頭存在個體差異,所以不見得能100%代表每一支該款鏡頭的表現。

單鏡頭測試結果(點擊查看原尺寸照片)

徠卡 NOCTILUX-M 50mm f/0.95

    我真的很喜歡這個鏡頭,雖然個頭大,但手感處理得很好,對焦環極其順滑。它就像它的小兄弟SUMMILUX 50/1.4 ASPH一樣,有一個滑動式的一體化遮光罩。

    這個鏡頭可以忠實的還原一個場景,這意味著它具有最小的畸變和場曲,尤其是f/0.95這樣的超大光圈下,焦外乾淨並沒有太多的失真。對於需要超大光圈鏡頭的用戶來說,這支鏡頭是我最推薦的。而看重焦外表現的人,應該把目光移向其它校正不那麼完美的鏡頭,比如像畫一樣的柯尼卡 HEXANON 60mm f/1.2新款。

    這個鏡頭的顏色明顯偏暖,全開光圈的解像力則堪稱典範,反差也非常高,與解像力的匹配恰到好處。我可以說這支頭在f/0.95時的表現,和SUMMILUX 50/1.4 ASPH在f/1.4時一樣好。

徠卡NOCTILUX-M 50mm f/1.2

    我真的很喜歡這個鏡頭的尺寸,它是這組鏡頭中最小的一支,總體表現中規中矩,有一些50/1.0的風格。

    這支鏡頭在這一組裡最貴,我的期望值很高,所以當我看到比NOCTILUX-M 50/1.0和SUMMILUX f/1.4都軟的全開表現時,還是有點失望的。總體來說,它的成像很軟,綜合表現介於NOCTILUX-M f/1.0和f/0.95之間,鑑於它的價格,我本來是希望能看多更多驚喜的。

    這個頭的顏色稍微有點偏暖,這並不是壞事。對於這樣一支老鏡頭來說,反差算是足夠高了,這也讓這支很軟的鏡頭,很上去能夠銳一些。

徠卡 NOCTILUX-M 50mm f/1.0

    這支鏡頭我的使用經驗比較多,由於它是「一招鮮」鏡頭,所以數次買了又賣,賣了又買。我的意思是這支頭收縮光圈以後並不是那麼出色,讓它出名的,是全開光圈下的「夢幻」效果,其焦外有HEXANON 60/1.2老款這種陳年老鏡頭一樣夢幻的光暈。

    由於它的場曲很高而且缺乏校正,所以焦外顯得非常柔和,並且有漩渦效果,主體在畫面中心並且背景對稱時尤其明顯。它的焦內並不能用銳來形容,解像力只能算及格,但還是比又老又軟的f/1.2強的。

    NOCTILUX-M f/1.0的對焦環不像f/0.95那麼柔順,對焦行程有點長,我覺得對焦不算快。這支頭又大又重,但是看起來很現代。它具有不暖不冷的色彩,全開時反差中等,使焦外的效果很好。總的來說,這支取代NOCTILUX-M f/1.2的鏡頭得到了很好的改進。

柯尼卡 HEXANON 60mm f/1.2老款

    我是懷著超級興奮的心情測試這個鏡頭的,我只見過兩次有人賣這個頭,這支是其中之一,是Bellamy從日本的「相機獵人」買到的。除了低對比度,這支頭的成像實在沒法估計,因為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樣片,甚至是膠片的樣片。讓我吃驚的是這個鏡頭的大小,它非常小的,而且做工非常好​,這符合對柯尼卡的期望。

    在這次的所有鏡頭中,我最喜歡這支,它有獨特的光暈,但是在光暈之下,又有出色的解像力。它的反差很低,這讓它在徠卡M單色這樣的相機上有非常奇妙的效果,但在M9上沒那麼明顯。它拍的照片需要做一點點處理,以便使反差看起來符合現代的眼光,尤其是彩色照片。較低的反差帶來了更多的暗部細節,在徠卡M單色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柯尼卡 HEXANON 60mm f/1.2新款

    我不得不說,在這次的所有鏡頭中,這是最受那些想要與眾不同、並且表現出色的鏡頭的徠卡M用戶追捧的一支。我也擁有過這支鏡頭,並且一直是我綜合表現最好的一支標頭。雖然不是一個小鏡頭,但是它的手感很好,對焦環非常順滑。它也明顯輕於徠卡NOCTILUX-M 50mm f/1.0和f/0.95。

    這支頭的解像力和反差在中上水平,焦外也非常漂亮,一般認為收到f/1.4會比較銳。我最喜歡的是這個頭的焦外,非常柔和,但是漩渦又比那幾個NOCTILUX-M鏡頭輕,邊緣成像也更清晰。和老款相比,新版已經很不一樣了,現代鏡頭的設計讓它的表現很全面。我喜歡這個頭的色彩還原,和非常偏暖的NOCTILUX-M 50mm f/0.95相比,這個頭的色彩更像我眼睛所看到的。

M9對比測試結果:
 
HEXANON 60/1.2老款與新款:
 
老款

新款

所有鏡頭一起對比:
 
60老款

60新款

徠卡50/0.95

50/1.0

50/1.2

100%截圖對比

用徠卡M黑白對比所有鏡頭:
 
    我很幸運,能夠拍攝到巴當的長脖子克倫族人,他們為慶祝新年而訪問了Manadarin Oriental Dhara酒店。他們此前從沒離開過村莊,能拍到他們,實在是一個特殊的榮幸。
 
NOCTILUX-M 50/0.95

NOCTILUX-M 50/1.0

NOCTILUX-M 50/1.2

HEXANON 60/1.2老款

HEXANON 60/1.2新款

對於鏡頭及應用的結論和想法:
 
    想確定這次諸神之戰中的贏家是不可能的。NOCTILUX-M f/0.95毫無疑問是鏡頭眾神中的宙斯,它不僅代表一個鏡頭,更代表完美的技術。HEXANON鏡頭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這讓它們的表現超過了其定位。NOCTILUX-M f/1.0、f/1.2鏡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長處和能力,這將非常引起攝影師的注意。
 
最好的總結方式,是下面表格的排名: 

    在實際使用中,這些鏡頭的對焦很困難,尤其是對剛上手旁軸測距相機的用戶來說。這樣淺的景深和狹窄的焦平面,在重新構圖或者從對焦完成到曝光結束的這段時間裡,都會造成問題。我的建議是攝影師使用對焦點包圍曝光的方式,拍攝3-5張,每張都通過稍微調焦或者稍微前後移動相機的方式,略微調整焦點位置。

    越是重要的照片,你就越應該多拍一些。在一般情況下,焦點寧可往前偏也別往後偏,很多徠卡攝影師都遭遇過重新構圖後焦點往後偏移的問題,所以在重新構圖之後,相機需要稍稍往後移動一點,讓焦點回到前面,這樣有助於提高成功率。此外,在我看來,就算跑焦了,焦點往前跑的照片也比往後跑的看起來舒服點。

    作為一個攝影講師,我一直對我的學生強調:使用這些高速鏡頭的時候,攝影師應該特別注意一個要點----背景虛化的照片不一定就是好照片!漂亮的背景虛化很容易讓人得意忘形,然後就只關注焦外的表現了。其實,背景對於主體也很重要,你可能需要一些景深來表達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係。以歷史上的好照片為例,我不敢想像要是全用淺景深拍攝會是什麼樣。背景對於攝影師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創作照片的時候應該好好注意。

    我發現高速鏡頭和用魚眼鏡頭的使用很相似。用高速鏡頭的最大光圈拍攝是一個很新奇的技術,但是用起來要小心,而且也不要過於頻繁----除非是拍肖像的時候背景與主體沒有太多關聯。與其讓跑焦毀了照片,我寧願稍微縮點光圈來提高成功率。高速鏡頭也是有f/16的小光圈的。因此,我的建議是:你盡可以全開光圈拍攝,但對於重要的照片,也需要縮個1-2擋光圈多拍幾張。

    最後,讓我們不要忘記,即使你有幸得到了這些不可思議的鏡頭,相機後面那顆頭也一樣重要,熟練運用各種攝影技法,才能獲得好的照片。世界上沒有拍不出好照片的鏡頭----不管它銳不銳、背景虛化驚人不驚人。

測試設備支持:Khun Suchet

模特:清邁的Tukta、緬甸巴當部落的克倫族人

測試地點:泰國,清邁,courtesy of Mandarin Oriental Dhara Dhevi酒店

作者:Kristian Dowling

蜂鳥網翻譯分享,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諸神之戰》:美杜莎斷頭之謎,人神之戰
    《諸神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是一部2010年的奇幻冒險電影,由 路易斯·萊特裡爾執導,薩姆·沃辛頓、連姆·尼森、拉爾夫·費因斯、傑瑪·阿特登主演。該片是翻拍1981年版《諸神之戰》的同名新作,影片講述了眾神之首宙斯之子落入人間後遭遇的種種事端,奧林匹亞山上的神仙都因此騷動起來,一場神與人、神與神之間的拯救與被拯救行動就此拉開。一場權利之爭在人類與國王、國王與諸神之間展開。然而僅僅諸神之間的戰爭就足以摧毀整個人類世界。
  • 「諸神之戰」開打
    好萊塢3D神話巨製《諸神之戰》,昨日登陸奧斯卡院線所屬影院大上海、影都、大世界、新建文,「阿凡達」薩姆·沃辛頓飾演的男主角珀爾修斯身著「諸神」的盔甲戰衣來到中國,又向影迷收錢來了。昨日在大上海影城看了《諸神之戰》的觀眾們稱:仿佛進入一個充滿恢弘戰爭場面的神話世界。
  • 聖山大殺四方 《神之天堂》諸神之戰開啟[多圖]
    聖山各大勢力暗湧,隱藏多年的戰鬥即將打響,諸神是正義的化身,還是已經墮落成魔?99719《神之天堂》開啟諸神之戰,平靜百年的聖山掀起戰火,持起你手中正義之劍,攜手你心中正義之神一同對抗神族黑暗勢力。聖山即將爆發史上最慘烈的諸神大戰,而你能否在聖山大殺四方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寂然的復仇之戰,虎牙舉辦第二季諸神之戰,再次撞上宿敵可傑
    相信經常關注虎牙直播平臺的王者榮耀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在三個月之前虎牙舉辦了一場名為諸神之戰的活動,這場活動當時也是吸引了眾多頂尖主播參加,陣容相當豪華,而除了陣容之外,這場遊戲的賽制也是非常有趣,都是根據皮膚來敲定陣容,當時這場活動也是獲得了很大的反響,最終由龍虎雙邊之一的呂德華獲得了此次諸神之戰的冠軍
  • 諸神之戰第二季落幕!賴神證明了自己,五周年戰隊成最大黑馬!
    而就在最近,以系列皮膚為主的諸神之戰第二季終於是落下了帷幕,最終是由賴傑率領的五神獸戰隊拔得了此次賽事的頭籌。很多喜歡觀看賽事的朋友們都知道,早在今年八月份的時間,諸神之戰賽事第一季便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當中。
  • 諸神之戰第二季,四位隊長正式官宣!賴神這次估計很難拿總冠軍!
    2020年8月底,第一季《諸神之戰》大結局!當時別出新穎的「皮膚大戰」讓觀眾眼前一亮。經過長達一個月的鏖戰,呂德華領銜的黑暗深淵隊戰勝了哈迪斯領銜的團戰精神戰隊,榮獲第一季大賽的總冠軍。本次活動,讓觀眾深刻認識到賴神和呂德華的組合名不虛傳,龍虎雙邊果然不是泛泛之輩。
  • 夜神之戰 中一光學50mm f/0.95挑戰徠卡
    中一光學,近幾年國內最早出現的鏡頭廠商之一,如今已經開始逐步生產高端定焦鏡頭,這篇文章我們要對比的正是中一光學的看門力作,索尼E卡口的50mm f/0.95,說到50mm f/0.95,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徠卡的夜神之鏡,也就是Noctilux-M 1:0.95/50mm ASPH。
  • 諸神之戰2跌宕起伏,童子自閉,五神獸奪冠,它成最大黑馬
    相信王者榮耀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的王者榮耀並不是十分的平靜,除了王者榮耀官方舉辦的KPL聯賽之外,國內的各大平臺也都紛紛舉辦了各種關於王者榮耀的自製賽事,在這些自製賽事當中說到最吸引玩家的應該就是由虎牙推出的第二季諸神之戰了,了解這場賽事的玩家們應該都知道,參與此次賽事的
  • 虎牙「諸神之戰」可傑惜敗,龍虎雙邊聯手晉級決賽,比賽一觸即發
    在如今直播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各大直播平臺為了熱度想盡了各種的辦法,經常會舉辦各種比賽來吸引網友,就拿目前國內排名前三的虎牙直播平臺,虎牙平臺經常會舉辦各種類型的大型比賽,每一場比賽虎牙都煞費苦心,將最好的比賽呈現在網友面前,比如最近虎牙舉辦的王者榮耀「諸神之戰」,這場「諸神之戰
  • 賴神搞小動作,呂德華被踢出諸神之戰!可傑VS韓涵將上演最強對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今官方似乎非常捧賴神、呂德華。從此前的拳賽來看,兩位主播都被邀請參賽,人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另外,呂德華景慧的事情,也讓他得到了很多曝光。而此前第一季的諸神之戰,雖然賴神呂德華之間的配合很默契,但到後期卻反目成仇,這也一直讓網友們都非常期待兩人最終會有怎樣的結局。
  • 簡明史詩+偽3D 《諸神之戰》成為大片的5個理由
    有人說:「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那麼此話放在電影上,也許就是:大片非但指大場面大卡司大投資之謂也,大票房之謂也。挾著《阿凡達》的3D大片餘威而來,但當下客觀現實而言,「簡明史詩+偽3D」的《諸神之戰》也許更容易成為當下的大片成功參照。
  • 希臘神話巨製《諸神之戰》三大看點詳解(圖)
    你可以說新版《地球停轉日》(The Day theEarthStood Still)比不過老版,《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在09年也沒有搞出什麼新花樣,並且你也不看好今年的《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但《諸神之戰》很難不超過原版,原因很簡單,動作+冒險+幻想約等於特效,而原版的《諸神之戰》公映於1980年,而且只是一部用原始技術製作的B級片
  • 諸神之戰五神獸兩連勝,賴神放棄德華,和可傑組隊,目標奪冠
    虎牙之前就組織過諸神之戰的比賽,邀請比較有代表性的主播用指定的皮膚打比賽,這次的諸神之戰第二季同樣如此,在首個比賽日當中,賴神,可傑的五神獸代表隊就拿到了兩連勝。 一開始是賴神帶領的五神獸對陣寂然帶領額五嶽隊,第一局的時候五嶽隊碾壓獲勝,大家都以為五神獸沒什麼機會了,但在賴神和可傑的帶領下打得風生水起,決勝局第一波賴神就打出了貂蟬的閃現
  • 賴神、呂德華事件即將迎來揭幕!孰是孰非,盡在諸神之戰第二季
    特別是在八月份開始諸神之戰第一季的賽事,不論是從賽事賽程還是從參賽人員熱度來說都絲毫不輸官方賽事。這其中當屬賴神和呂德華兩人的組合最為的亮眼,在第一季前期兩人默契配合同仇敵愾,更是在第一季中贏得冠軍的殊榮,也向所有觀眾們證明了兩人的實力,而然就在贏了比賽之後卻反目成仇。
  • 《諸神之戰》奧林匹斯手冊之泰坦篇(圖)
    希臘神話巨製《諸神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將於4月16日登陸內地影院,以下為影片的一些入門級背景材料,供感興趣的觀眾豐富下影片的世界觀。註:希臘神話版本眾多,以下的內容可能和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有所不同  1.關於泰坦(影片英文原名應為「泰坦之戰」):  泰坦(Titans)是希臘神話中的第二代神明,他們曾在黃金時代統治世界,泰坦是天穹之神烏拉諾斯和大地女神該亞的後代。
  • 誰說賴神只能躺贏?諸神之戰第二季開啟,他將用實力證明自己
    王者榮耀可謂是當下最熱門的手機遊戲,隨著遊戲熱度不斷提高,也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主播,賴神就是其中一位。對於這位主播,網友的評價卻二極分化。有人認為:賴神的技術非常好,否則怎麼可能成為巔峰榜第三的存在。但也有人認為:賴神只會拆塔,很多時候就靠躺贏,最後KDA都是負數。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還得看在諸神之戰第二季中,他能否證明自己。在諸神之戰第一季中,賴神和德華這對好基友在比賽的時候還同仇敵愾,那種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的氣勢,感染了多少觀眾?
  • 終極之戰,天神的自我救贖——影片《諸神之戰》的希臘故事
    該片是翻拍1981年版《諸神之戰》的同名新作,影片講述了眾神之首宙斯之子落入人間後遭遇的種種事端,奧林匹亞山上的神仙都因此騷動起來,一場神與人、神與神之間的拯救與被拯救行動就此拉開。珀爾修斯(Perseus),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是宙斯之子。阿爾戈斯王阿克裡西奧斯從神示得知將被女兒達那厄(Danae)所生之子殺死,便把女兒囚禁在銅塔中。宙斯化成金雨和達那厄相會,生下珀爾修斯。
  • 諸神之戰要開打了!
    畢竟這是一季霹靂的完結,並且這一季的完結也帶來了一個轟動性的消息:霹靂世界裡的諸神之戰即將開啟了!這是霹靂有史以來的最大型事件!毀滅之神棄天帝其實此事早有徵兆,在上一年的劇集《破邪傳》的片尾曲「神話」當中便聚集了一波曾經在霹靂歷史中呼風喚雨的大能角色
  • 《諸神之戰》曝光新劇照 已經確定拍攝3D版
    《諸神之戰》曝光新劇照 已經確定拍攝3D版 《諸神之戰》曝光新劇照 。《諸神之戰》拍攝現場。  日前,由華納兄弟出品,匯聚了連姆·尼森、薩姆·沃辛頓、拉爾夫·費因斯等眾星的神話史詩巨作《諸神之戰》再次曝光全新劇照和工作照。
  • 「賴傑」組合驚豔亮相第二季諸神之戰,無AP陣容驚呆對手!
    王者榮耀作為當下最火爆的一款MOBA手機遊戲,無論是官方還是國內各大直播平臺也是舉辦了很多和王者榮耀有關的職業賽事,在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官方舉辦的KPL職業聯賽之外,大部分的王者榮耀的玩家應該還關注了虎牙直播平臺自製的王者榮耀賽事諸神之戰了,想必一直關注虎牙的王者榮耀的玩家們對於諸神之戰肯定都非常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