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卷
Getting back was only the beginning...Do You Remember The Future...It's About Time!—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影評人對《回到未來》的真實評價。
數千年來,人類對於未來的暢想沒有一刻停止過腳步,如今這部堪稱史上最成功的」意淫「電影,其中半數以上的科技已經實現。今年,正是這部偉大的電影誕生第30個年頭。
如果說《007》成就了阿斯頓·馬丁,那《回到未來》就是把一眾科技提前30年呈現給觀眾,感覺無論什麼樣的評價都不覺得過分,而這一切都來源於一部名為「DMC-12"的機器。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車,被一個短命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公司製造,這個公司只生產過這一個型號的汽車,1981年—1983年短暫的生涯裡,總產量不超過9000輛,現如今在世DMC-12不超過6000輛,極為稀有,但對於一款車廠倒閉且停產30年的車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作為一個在業界混跡多年的「大腕兒」,1976年10月,德勞寧先是挖來了龐蒂亞克的首席工程師威廉·柯林斯作為DMC-12樣車的首席工程師兼設計師。然後找到了義大利人喬吉·喬治亞羅設計新車的造型。從它近乎科幻的外形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石油危機來臨前美國汽車天馬行空的設計風格。
1976年,第一臺樣車完成,採用了一臺Comotor(雪鐵龍和NSU合資的轉子發動機公司)的轉子發動機。但由於Comotor的停產,最終選定PRV(Peugeot-Renault-Volvo,標緻·雷諾·沃爾沃)V6發動機作為量產車的動力配置,動力布局也從MR改為RR。威廉·柯林斯也希望使用一種新的底盤技術,使汽車造價更低的同時也使車體更輕。之後的日子裡,他們的設計師試圖設計出更加輕量化的底盤來改善油耗問題,但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漸發現他們剛剛買下的生產線不適合生產汽車(他們買下的莫非是造拖拉機的生產線?)。
種種設計上的變化使新車開發陷入僵局,DeLorean不得不求助蓮花汽車的創始人與首席工程師——機械天才柯林·查普曼。查普曼幾乎改變了整輛車的底盤結構,去掉了大多數未經驗證的設計和材料,使得新車的底盤看起來與同時代的蓮花EspritS2十分相似。而喬治亞羅為新車增添了兩項獨特的外形設計——全不鏽鋼車殼和鷗翼車門。
DMC-12
Lotus Esprit S2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迎來了自1930年以來最大的汽車工業衰退,僅有一款產品的德勞寧汽車公司成為了這次大衰退中的犧牲品,1982年10月,約翰· 德勞寧因涉嫌販毒而被捕,隨即公司轟然破產。雖然他隨後被證實是清白的,但這一切都太晚了。公司沒有能力恢復DMC-12的生產了。1983年公司引以為傲的DMC-12正式停產,結束了它短暫的生涯。
時光軸來到1985年,1989年和1990年,美國科幻電影《回到未來》徹底讓DMC-12復活,也讓德勞寧汽車公司被當時的人們所熟知。正是當初製片方不計成本的大膽使用創意和天馬行空般的成功改造,才讓它名噪一時,以至於被30年後的我們所津津樂道。
為了迎合影片使用,片方對這臺DMC-12進行了一次大手術,頂部這個名為MR.FUSION的東西其實是這臺車的燃料入口,在片中,只要向垃圾淨化系統的燃料口投放垃圾,返還給你的則是充沛的動力。
影片中的DMC-12尾部車頂有兩個碩大的噴氣裝置,這是影片特意為達成汽車飛行的目的改造的(別激動,它並不是真的能飛)。
或許是太過於強調科幻與前衛,我們只在排氣管上方看到了與他生產廠商有關的字眼,無論如何DeLorean是個不該被遺忘的名字。
拋開各種五顏六色的按鈕和線束不看,這臺DMC-12的內飾設計十分平直規整,這可以讓他容納更多與「飛行」和「時空穿梭」有關的裝置。
相信85英裡\小時的表底應該是大家都會留意的一點,影片中想進入未來,就要把他開到88英裡\小時的爆錶速度。
中控臺最顯眼的位置被三塊銀色時鐘所佔據,這並不是什麼高科技儀表,這三塊表分別表示:目標時間、當前時間和上次目標時間,很顯然,他就是讓這臺車穿越時空的「黑匣子」。
總的來說,面對這麼一臺隨處都透露這科技與未來的「異形車」想給他下個結論不太現實,30年前他前衛、科幻,使人們想像中的「未來」,今天他依舊光鮮奪目,是人們記憶中抹不去的「回到未來號」,時空易變,不變的是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汽車與熒幕之間那份割不斷的緊密聯繫。
更有意思的是,在第二部《回到未來》中主角馬蒂和布朗博士穿越到未來的「那一天」正是今年的10月21日。
而如果來自1989年的他們真的穿越到了現在,作為一個觀察者你會發現,電影裡的那個2015年,竟然和我們的2015年相似度奇高!當然了,除了時空旅行我們還掌握不了以外...
那麼,電影裡馬蒂所來到的高科技的「2015年」,裡面的科技有什麼是我們真的實現了的呢?
·可穿戴設備
電影中博士手戴智能手錶,馬蒂頭戴智能眼鏡,可以觀看電視和接聽電話。Apple Watch和三星Gear 實現了智能手錶的功能,Google Glass在2013年推出,今年會已有新版本,可以說這兩款設備如今都已經實現。
·3D電影
啊哈!電影裡上映的電影《大白鯊》第19部是不是來搞笑的?不過3D電影這部分,現代科技表示我們毫無問題。全息影像如今也已實現。
·磁懸浮滑板
當馬蒂踩著磁力滑板在熒幕上飛行時,那看起來是世界上最酷的東西!在1989,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調皮地說,磁力滑板這東西是真的,只不過是有一群過度保護孩子的家長們……結果美泰公司的電話被打爆了——全是來自失望的孩子們的抱怨。
雷克薩斯在今年6月份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產品正是我們夢想的懸浮滑板。官方宣傳網站寫著「雷克薩斯創造了一個真實的、可行駛的懸浮滑板。
·指紋驗證
馬蒂用指紋驗證的方式付了車費,蘋果在iPhone 5s後就支持TouchID,能夠通過指紋驗證進行付款。三星Galaxy S5也已經支持這個技術。如果你把十年前的PDA和筆記本電腦算上,指紋驗證已經是古董技術。
我想,倘若真能回到過去,或者去往未來,我會做什麼?我不知道,不是因為沒有想改變的過去或未來,而是沒法擺脫蝴蝶效應的無奈,牽一髮而動全身,我敢改變什麼?事情的發生本來就是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的,某時某刻發生的事情必定與周圍的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回到未來》它告訴人們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部電影充滿喜劇性的同時也有很深的寓意,發人深省。
還是珍惜現在吧,把握好此刻,在時空網裡,每一個人都是渺小的,未來太遠,做好現在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文:花卷\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