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畫說|藝外討論
本期導讀:齊白石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巨匠,李苦禪也是近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他們都曾畫過很多鷹圖。齊白石的鷹圖近年有3幅在拍賣市場引人關注,一幅為嘉德2011春拍上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創紀錄的4.255億元,一幅為2013年上海春拍的《高立千年》以8050萬成交,最近的為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松鷹圖》以1035萬元成交。李苦禪的鷹作較多,2010至2012年分別拍出多幅,最高價為2012上拍的會英圖以4851萬成交,而在2015年榮寶齋(濟南)春拍上的一幅《松鷹圖》以575萬成交。而齊白石與李苦禪的鷹,卻都不及一個人畫的鳥兒。
為避免歧義,特別說明今天我們欣賞的作品分別是齊白石2017保利秋拍以1035萬成交的《松鷹圖》以及2015榮寶齋575萬成交的李苦禪《松鷹圖》,外加一幅價值6272萬的小鳥圖。因此,在這裡首先要承認齊白石拍出4.255億的《松柏高立圖》當然是最貴作品,但該作並不在今天的欣賞範圍之內。
齊白石在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他先後畫過很多不同尺幅的松鷹圖,他的鷹取法八大山人,又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追求形神生動,為了將鷹畫好,他甚至從朋友出借來老鷹用於仔細觀察。上面這幅拍出1035萬的松鷹圖作於1946年8月,齊白石此時為86歲高齡,畫作中的松為馬尾松,鷹落於松枝上眺望遠方,上款「甘棠」指陝西名人杜衡。此作是齊白石的精品之作,2017年以1035萬拍賣成交並不算高。
李苦禪同樣是畫鷹名家,2015年榮寶齋拍出的這件松鷹圖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也是李苦禪的代表性作品,畫中四隻老鷹立於石上歇息張望。李苦禪作畫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人的技法,鷹的眼睛稜角分明,洋溢著一種逼人的英武之氣,自成大家氣象。近年來李苦禪的鷹圖也多次拍出非常好的成交記錄,而這幅僅拍出575萬屬於較低的價位。
上圖為朱耷《孤禽圖》。朱耷即是齊白石和李苦禪共同學習和尊崇的對象八大山人,他的這幅《孤禽圖》,僅僅只畫了一隻鳥,2010年瀚海秋拍以6272萬元成交,畫中這隻獨立的小鳥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一隻鳥」。八大山人的這幅作品其實已經成為了藝術史上的一個永不磨滅的符號,其價值遠非金錢所能衡量,是八大繪畫藝術的經典詮釋。因此說,齊白石畫一隻鷹,李苦禪畫四隻鷹,也比不過八大山人畫的一隻鳥,不光是從其作品在當今藝術品市場的價值衡量,更多的是指其內在的藝術價值,相信即使齊白石李苦禪在世也不得不承認。
八大山人一生可謂歷經坎坷波折,是一位亦僧亦道、亦畫亦詩的人物,被譽為於梵谷齊名的東方藝術大師。當然,很多人對此並不認同,但八大山人於梵谷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藝術史上的符號性偉人,他們都曾被社會所排斥,他們都對後世的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還同病相憐都曾患有精神病。從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就可以體會到那種孤獨和痛苦,而梵谷的作品如火般的激情中也隱藏著深深的苦痛掙扎。
八大山人當然也是畫鷹高手,他留下很多幅畫鷹之作,從齊白石李苦禪的鷹作中也依稀能看到八大山人的痕跡。作為皇親國戚,八大山人在年僅20歲是遭遇國破家亡的重大打擊,獨剩他一人苟活於世以賣畫為生,他的畫中既有亡國流離之傷,也有仇恨憤怒和孤寂,經歷過家仇國恨和與社會格格不入受盡排斥的八大山人精神時好時壞,正是這樣離奇悲慘的際遇,造就了這樣一位將所有天賦就集中體現在藝術上的繪畫天才。八大山人的鷹也將這樣的情緒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傳達了出來:鷹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冷漠的傲視之氣。
如果你了解了八大山人一生的故事和他創作的藝術奇蹟,相信你也會認同,無論是齊白石,還是李苦禪,他們畫的鷹,都的的確確不及八大山人的一隻鳥,而且一點也不怨。
(文:路過)
有畫說|不止有畫還有藝術想說話......
朱耷(1626—約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一生從事繪畫,結合詩、書、篆刻,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對後世影響極大。鄭板橋、吳昌碩、傅抱石、齊白石、李苦禪、張大千等對其推崇備至。文字創作:有畫說 路過 原創(註:文字內容不代表畫家個人觀點)作品來源:網絡公開信息或藏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朱耷像為畫家鄭金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