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和黃龍,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地方,不用我再介紹了。很幸運這次是在地震之前去的,當時景區沒有受到任何破壞。九寨溝和黃龍各用了1天,中間1天去了中查溝和甘海子。真的是很美。下面就跟著這篇遊記,來逛一下這川西的人間天堂吧。
遊覽九寨有很多路線,我們選擇了先去最遠點再往回走的路線,從Y路線右支日則溝的最高點原始森林開始遊覽,遠處的背景是劍巖。
原始森林樹木參天,非常幽靜,空氣十分新鮮,如果照片也能記錄味道多好。
小松鼠偶爾出現,跳來跳去,這裡是他們的家。
我們從上到下遊覽,這是箭竹海。熊貓最愛吃箭竹,箭竹海湖岸四周長有好多箭竹,因而得名。
繼續往下走就到了熊貓海。據說九寨溝的大熊貓最喜歡來這裡遊蕩、喝水、覓食,因此這一片海子被叫做熊貓海。熊貓海海水澄澈,倒影清晰,加上風和日麗,藍天白雲,很是漂亮。
熊貓海清澈見底的海水中,群群魚兒,一天到晚歡快地遊來遊去。
這個地方還是熊貓海,貌似也有人把它叫做孔雀海,風吹海面,恰似孔雀開屏般美麗。
熊貓海群峰環繞,遠處雪山依稀可見。
繼續往下,九寨最美的景點——五花海到了。海水最藍最炫的就是五花海。
藍的如此醉人,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
死樹都如此美麗,真是死得其所。
五花海的最佳位置是在岸邊的盤山公路上往下看,只有從那裡才能看到一個真正五彩冰繽紛的世界。我們在下面看效果就差了好多,不過也挺美麗。
死樹託起小樹一枝,有點枯木逢春的意思。
水中的樹兒如同海裡的珊瑚一樣美麗,真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突然想下去這裡潛水,呵呵。
這些千姿百態的樹兒,是這童話裡的主角。
這裡的美麗是歷經千年萬年的鈣化沉積才形成的,希望這童話之溝能夠保持完好,繼續千年萬年的存續下去。
繼續往前走,忘記了這個地方叫啥名字了,好像叫金鈴海,因為海子的形狀如同兩個金鈴,落在九寨的眾海之中。白雲的倒影更顯海水的晶瑩剔透。
珍珠灘到了,水花飛濺,真如珍珠拋灑。
珍珠灘瀑布,很有氣勢的說。
這個場景據說是《西遊記》片尾唱「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時候的外景地,感覺還真挺像的。
日則溝的最後一個經典——鏡海。鏡海的倒影獨霸九寨。它就像是一面鏡子,將水上的景物毫不失真的複製到水下來。據說早上7、8點和下午5點左右最出片,其時波瀾不驚、水平如鏡,美不可言。
遊完鏡海,來到諾日朗中心站乘車上行,來到Y左邊則查窪溝的最高點長海。或許是光線的緣故,長海沒有想像的美麗。
五彩池,其實沒有五彩。估計秋天的時候彩葉倒影水中的時候會有五彩的顏色,可惜我們是9月來的,建議大家還是10月中旬去吧,那是最美的時候。
則查窪溝只有2個景點,下山途中可以遠觀上季節海和下季節海,顧名思義這兩個海子是季節性的。我們又回到諾日朗中心站,向下走不遠就是諾日朗瀑布,水勢也不小。
橫著看去,相比珍珠灘,諾日朗瀑布真有點柔美的風格。
諾日朗瀑布以下就是樹正溝景區了,這段裡老虎海比較美。老虎海深邃寧靜,關於它的得名有三種說法:一是它近旁的樹正瀑布水聲如雷,宛若虎嘯;二是每到深秋季節,湖岸山上層林盡染,奼紫嫣紅的林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斑駁陸離,猶如老虎身上斑斕的虎紋;三是山中的老虎最愛來這個海子喝水。
往下走是樹正瀑布,瀑布不大,水流卻很寬。
樹正群海,樹環繞著海,海映襯著樹。顏色好時,綠樹綠得青翠,藍海藍得濃稠。
我們經過的最後一個景點——盆景灘。看著藍綠相間的顏色,回想起一路所見的神奇;離開這藍藍綠綠的水兒,也離開了神奇的九寨溝。
第二天天氣陰,也不便遠走,來到中查溝看一看。其實如果有時間,去下諾爾蓋大草原看看花湖不錯的,我是非常喜歡溼地景觀的。
錯落有致的藏寨,既有原始風格又有現代質感。
非常羨慕當地居民,居住在神仙般的環境裡。
風景如畫的中查溝,翻過對面山,就是九寨溝。
黃色的小花遍地盛開,為青翠的山溝平添了幾分生動。
離開中查溝去黃龍的路上,經過甘海子,甘海子位於松潘縣和九寨溝縣交界處的弓槓嶺。我們去時正是夏末,還有一些小花兒在開著。
有些葉子已經泛黃,估計秋天來到時會很美麗。
青翠欲滴的小松樹,何時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溼地從來不缺水和草,所以叫「水草豐美」。
百度是這麼說甘海子的:「四周遠山層疊,森林茂密,海子中溪水蜿蜒,芳草萋萋,如天鵝絨地毯鋪滿大地,夏秋季野花點綴其間,牛羊騾馬成群,冬春時則一片深黃,與周圍的雪山紅葉相映成趣」。
不知道誰搭的「小路」。其實這不是路,是飄在水上的木頭,我試了一下,差點掉水裡。
這滿湖的水草是芨芨草,是馬的食物。周圍人很少很安靜,靜靜的坐著呆一會,很好。
第二天來到黃龍,黃龍海拔3000多米,從九寨到黃龍的路上最高點海拔4000多米,還是要注意下預防高原反應。我們到了九寨,先坐纜車上山,然後從最高點的「五彩池」開始往下遊覽。
五彩池海拔3900米,是黃龍景點最高處,是位於黃龍最上端的鈣化彩池群,共有693個鈣池,宛如五彩珍珠鑲嵌在原始森林中,是黃龍的精華景點,被譽為「人間瑤池」。
鈣化彩池是黃龍最主要的景觀,黃龍的彩池一共有8群2300多個,彩池層層相連,由高到低,呈梯田狀排列。這些彩池大的幾十平方米,小的只有幾平方米。池中的碳酸鈣在沉積過程中與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結成不同質的鈣華體。再加上光線照射的種種變化,便形成了池水的不同顏色。因此人們便稱黃龍的彩池為「五彩池」。
從最上面往下看,五彩池如同一塊塊從天而降的玉板。遠處是黃龍古寺,再往後看後面的山,外形是不是恰如一個睡美人?
拉近鏡頭看看水,如此通透動人。
黃龍古寺和它背後的雪山,那雪山是雪寶頂嗎?黃龍古寺屬道教觀宇,傳說中的「黃龍真人」就在這座古寺中修煉,並得道成仙。
黃龍位於岷山山脈南端,渾然天成的雪山峽谷風光,也是絕色之一。
漫山遍野森林環繞,更讓人覺得黃龍資源的得天獨厚。
繼續往下走,忘記了這個是玉翠彩池還是映月彩池了。可能是玉翠彩池吧。
同一池水,色彩隨人的位置不同而千變萬化,或淺藍、或墨綠、或黛藍…… 宛如一塊出露地面的翡翠,晶瑩剔透,閃爍著靈動的光芒,玉翠彩池因此而得名。
黃龍溝長3600米,是寬30-170米的黃色巨型地表鈣化坡谷,宛如一條金色的巨龍,蜿蜒於林海雪山之間,這也是黃龍名稱的由來。
走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九寨的珍珠灘,不過這裡更合適的詞彙應該是金瀑流銀。
貌似這個是爭豔彩池,水波蕩漾,如片片魚鱗飛舞。
婆羅映彩池,據說池邊姿蘿(一種杜鵑)花開時,彩池即被打扮得分外嬌豔,因而得名。
明鏡倒映池群,這裡幽雅寂靜,山色、樹影倒映水中,加上小亭一座點綴,很有些詩意
這裡應該是龍背鎏金瀑了,巨大的黃龍背上,水流如同金子般飛流而下。
這個小池也很美,忘記名字了,或許是盆景池。
不知不覺就快到景區入口了,這是洗身洞,是古代冰川的一個出水口。溶洞位於一堵40米寬的鈣華掛壁下部,洞內布滿了淺黃色、乳白色鐘乳石。洞口水霧瀰漫,飛瀑似幕,傳說是仙人淨身的地方,故名洗身洞。
繼續往下走,可以看到萬千瀑布衝破密林,順坡而下,如珍珠流滾落,銀光閃爍,分外輝煌奪目,號稱「飛瀑流輝」。
這是我們在黃龍經過的最後一個景點——迎賓池。如果從入口自下而上遊覽,這個應該是第一個景點了。一路走來,意猶未盡。
回來路上,我們停下車,看看雪寶頂。
雪寶頂海拔5588米,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是岷山的最高峰,為藏區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藏語為「夏旭冬日」,即東方的海螺山,是岷山山脈的主峰。遙望神山,不由心生景仰,有機會再去拜訪吧。
本期遊記就發到這裡了,九寨看海,黃龍看池,都太美了。大美川西,值得再來。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