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吳江召開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打造江南水鄉標杆工作會議上,震澤鎮齊心村作為代表進行交流發言,分享了該村實施「美村富民」工程的經驗心得。
齊心村位于震澤鎮東北部,距震澤鎮區約5公裡,東鄰平望鎮廟頭村,南與318國道頔塘河相接,西接眾安橋村,北靠長漾。近年來,齊心村深入實施「美村富民」工程,一方面圍繞特色鮮明的「蘇州形態」,紮實推進整村蘇式化改造提升工作,村莊面貌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堅持物業經濟、生態農業、資本運營「三駕馬車」一起發力,村級經濟實力進一步夯實。
「三駕馬車」齊發力 村級經濟穩增長
如何做到富民強村,讓村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齊心村兩委班子一直思考的問題。在發展村級經濟方面,齊心村始終堅持物業經濟、生態農業、資本運營三方面發力,努力形成穩定健康的持續增收機制。
資源集約,向效益要潛力。在抓好各類發包以及租賃收入的基礎上,齊心村積極發展物業經濟,通過挖掘陳量、資產回購、盤活存量,全面喚醒發展潛力。累計建成標準廠房、集宿樓等經營性物業3萬多平方米,單位租金達到100元/平方米,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持。
農業升級,向土地「掘金」。2009年,齊心村通過土地流轉,先後成立了齊心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和農地股份合作社。2012年,齊心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推出了「長漾」牌大米,依託長漾的天然優質水源,種植出的綠色健康大米獲得消費者一致好評,在吳江及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去年,「長漾」牌大米還獲蘇州地產優質大米金獎,為合作社每年創收約45萬元,成為撬動第一產業的一把「金色鑰匙」。
模式創新,向高質量邁進。齊心村以「變資源為資產,變資產為資本」為增收思路,一方面通過「三優三保」工作,淘汰落後產能,進一步優化發展格局;另一方面,投資了400多萬元入股震澤鎮農投公司,每年收入股息超過34萬元。
齊心村黨委書記魏建良表示,通過「三駕馬車」齊發力,村級經濟穩步增長,實現由2012年的250萬元跨越到2017年近800萬元。
水美景美人文美 齊心協力謀振興
碧水藍天、田園風光、富庶富足是江南水鄉自古以來的靚麗名片。在搞好村級經濟發展的同時,齊心村同步推進美村建設,著力提升村容村貌的魅力和「顏值」。
自2012年起,齊心村累計投入約2800萬元,先後對12個自然村開展村莊風貌改造,完成了6個二星級、6個整潔村的整治工作。2015年至2016年,齊心村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和蘇州市美麗村莊示範點。2017年,齊心村實現了康居特色村莊全覆蓋。
2014年,齊心村啟動並完成了全區域村莊建設規劃,堅持高標準、求實效、重特色,推動整村風貌提升。因村民住宅大多沿河而居,齊心村因地制宜,對村居住宅統一實施建築物外立面改造,修繕破舊房屋,整治屋前屋後亂堆放問題,形成白牆黛瓦的蘇式江南水鄉建築風格。
為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環境獲得感,齊心村還突出關鍵節點的建設,在莊聖港、香洞灣自然村實施蘇式化風貌改造。新建一座戲臺、一條仿古長廊、一個2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中心、一個20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並增設路燈,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通過種植綠化、河道清淤、建設生態護坡等,恢復水生態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齊心村推進了環繞半爿灘水系周邊5個自然村的綜合提升工程,通過配備環河木棧道、景觀吊橋、農家果園等特色景觀,打造了半爿灘生態園,建成了一條生態休閒的「綠色通道」,進一步做優村民的親水家園,喚起記憶中流水潺潺、稻香陣陣的田園鄉愁。
「美村富民是一項長期的奮鬥任務,齊心村雖然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其他兄弟單位先進村還存在著不小差距。」魏建良說,齊心村要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八大標杆」,著力打造江南水鄉標杆,下更大力氣優化生態環境,盡顯江南風貌。要進一步加強抱團發展的理念,圍繞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抓住吳江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重大機遇,與周邊村莊積極互動,結合自身特色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在建設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方面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