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0年風雨洗禮,12月26日,深圳皇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迎來了它30歲「生日」。
從橄欖綠警服到藏藍色警服,從現役制邊防武警到職業制人民警察,30年來,皇崗邊檢站不斷發展壯大:管轄範圍從最初的單一口岸到現在的皇崗、福田2個特大型現代化綜合口岸及多個執勤點;隊伍規模從最初的兩個貨檢科隊到現在的涵蓋貨檢、旅檢、小(客)車、警戒、調研、技術保障等多項功能的25個副處級基層隊;業務類型從單一貨檢到貨、客、小車等多項通關方式並存、各類檢查業務全面發展...
據皇崗邊檢站統計,1989年至2019年,該站執勤民警共查驗經皇崗、福田口岸出入境人員近15億人次,各類出入境機動車輛近3億輛次。
30載風風雨雨,皇崗邊檢站又經歷了哪些變遷?
服務深港的「全天候通道」
30年前,當時皇崗口岸的所在地仍是一片魚塘,據資料顯示,這片魚塘面積約有3200畝。1985年5月,皇崗口岸破土動工,按照設計方案,口岸設計每日通關能力為車輛5萬輛次、人員5萬人次,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客貨運綜合性公路口岸。
歷經4年多時間,1989年12月29日,皇崗口岸正式開通,皇崗邊檢站也迎來了悠長歲月。為服務於日漸頻繁的深港貿易和人員往來,皇崗邊檢站不斷提高邊檢服務水平,逐步延長通關時間。從1989年僅開通皇崗口岸貨運檢查功能,到1991年全面開放旅客檢查功能,再到1994年貨檢實行24小時通關,2003年,皇崗邊檢站更是實行旅檢24小時通關,服務深港的「全天候通道」,讓香港和深圳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雙子城」。
除服務時間延長外,皇崗邊檢站的服務區域也在不斷延伸。1998年7月27日,福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正式成立,由皇崗邊檢站負責管轄。2007年,隨著福田口岸的落成啟用,皇崗邊檢站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與新型軌道交通有了直接聯繫。
「科技強警」先行一步
為方便旅客過境、推進貿易便利化,皇崗邊檢站開始「科技強警」的嶄新嘗試:首批安裝VAX小型計算機邊防信息查驗系統、皇崗邊檢站民警參與研發邊檢出入境車輛自動檢查系統...
1999年,這個由該站民警參與研發的首個邊檢出入境車輛自動檢查系統(簡稱「快捷通」)投入試驗運行,實現了檢查通道無人駐守的邊防檢查方式。隨後,皇崗口岸貨檢也實行這一系統查驗出入境車輛。
據悉,截止2019年,皇崗、福田保稅區口岸出入境共安裝「快捷通」通道36條、皇崗、福田口岸旅客自助通道共166條。經測算,一輛貨車經過電子通道的查驗時間,由原來每輛車20秒縮短為10秒,檢查速度提高100%,最快甚至只需5至6秒。
而旅客經自助通道過境,閘口驗放只需8秒左右。這些高科技手段的引入,極大地提升了口岸通關的效率。
推出「一站式」便民措施
作為深圳邊檢總站日均查驗跨境學童通關人次最高的口岸,皇崗邊檢站每日承擔著逾2.1萬跨境學童的查驗任務,其中經皇崗口岸赴港上學學童1500多人,經福田口岸赴港上學學童9000多人。
面對這一壓力,2012年,繼在皇崗口岸實施了「免下車」查驗措施後,皇崗邊檢站又實施了跨境學童電子標籤查驗模式,每查驗1名學童僅需2-3秒鐘,較傳統查驗模式節省了一半時間以上。
每逢春節等傳統節日,遇到客流高峰期,皇崗邊檢站為跨境巴士「量身定製」,專門劃出大巴專用道,優先讓行大巴,進一步提高大巴在口岸內的循環速度,緩解口岸疏導壓力。同時,該站還自發研製啟用,為通行皇崗口岸與香港落馬洲管制站的跨境巴士提供「車輛及司機的入、出境查驗手續一次性辦結」的創新通關服務。
近年來,皇崗邊檢站仍在為社會經濟發展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目前,皇崗口岸重建項目已正式啟動,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進入封閉施工階段,皇崗邊檢站正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工作。
此外,在「自助口岸」的建設上,該站在福田口岸新建22條自助通道,升級改造17條舊式自助通道,實行皇崗、福田口岸出入境雙方向中國公民自助備案採集...目前,口岸日均自助採集量約630人次,皇崗口岸自助通關比例達76%,福田口岸自助通關比例達84%。
【見習記者】彭緣
【通訊員】黃俊生
【圖片】由皇崗邊檢站提供
【作者】 彭緣
【來源】 深圳邊檢南方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