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名篇,也有一些寫得很好但是少有人知道的佳作。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描寫中秋的悲歡離合,讓人眼前一亮。
第1首,《中秋夜坐有懷》:秋光動河漢,耿耿曙難分。墮露垂叢藥,殘星間薄雲。心懸赤城嶠,志向紫陽君。雁過海風起,蕭蕭時獨聞。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馬戴。馬戴是唐武宗時期的進士,詩歌以五律見長,詩風秀朗自然,贏得了當時的一片讚譽。嚴羽《滄浪詩話》說馬戴寫詩水平是在晚唐諸人之上,雖有溢美之嫌,卻也看出這個詩人的重要地位。
不過這首《中秋夜坐有懷》在現代來說就沒有什麼名氣了。詩歌開頭寫中秋的氣候現象,不管是秋光還是露水還是殘星,都可以顯示出中秋之夜與其他夜晚的不同。但是中秋之美,美則美矣,卻給人一種美景即將凋零的殘破感,這讓詩人顯得有些神遊物外,開始思考更深刻的哲理。
而後幾句顯示出馬戴的修道情懷,在中秋之夜反而更加明顯。他感受到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所以反而更加有超然之意,想要隱居山林,所以他才會明白海風那種撫平萬物的博大精深吧。
第2首,《送李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人言格調勝玄度,我愛篇章敵浪仙。晚渡去時衝細雨,夜灘何處宿寒煙。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衛莊。衛莊是晚唐五代人,詩詞創作皆有一番名聲。相比較而言,衛莊的詞多與愛情閨怨有關,而他的詩則更具有「以詩言志」的傳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心聲。
這首《送李秀才歸荊溪》從詩歌題目上看就知道是一首送別古詩。在中秋節的時候送別,自然讓人分外感慨。別人都是團圓的日子,這裡卻要離別,未免有些大煞風景,有些讓人心裡難受。
但是為了消除這種離別時候的愁緒,衛莊接下來就開始了誇獎之詞,說李秀才的詩歌言語寫得太棒了,衛莊對這些詩的喜愛都要超過對賈島詩歌的喜愛了。這當然是溢美之詞,但在送別的場合,這種漂亮話說出來,就能衝淡中秋別離的愁緒,也能夠讓李秀才開心得離去。
詩歌后面是假設李秀才在旅途中的遭遇,「晚渡去時衝細雨,夜灘何處宿寒煙」,對仗工整,用詞漂亮,寫得非常有詩意,讓人看到了衛莊的才華,同時也體現了衛莊對這個李秀才發自內心的關懷,可以說非常得體,也非常有水平,讓人忍不住背下來。
第3首,《中秋越臺看月》:海雨洗塵埃,月從空碧來。水光籠草樹,練影掛樓臺。皓曜迷鯨目,晶熒失蚌胎。宵分憑檻望,應合見蓬萊。
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唐詩人李群玉。這首詩主要是寫景詩,所以並沒有太多明顯情緒的東西在裡面。但是我們透過詩人對中秋景色的精細描寫,卻能夠感受到詩人對良辰美景的那一份喜愛愉悅之心。
開篇一句「洗塵埃」,瞬時將月亮的皎潔襯託出來。而「月從空碧來」這一句,則描寫了中秋月的空靈感。後面幾句詩寫月光下的景物,乃是以動襯靜,主要目的仍然是要寫出中秋月亮的種種狀態。詩歌最後說可以看見蓬萊仙島,更是令人浮想聯翩。
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和月亮的詩詞呢?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中秋月亮的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