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版駐奧地利特約記者饒芳萌】1月22日晚,第十九屆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在擁有150年歷史的市政府慶典大廳隆重舉行。本屆音樂會以「千年敦煌古樂奏響音樂之都」為主題,融合了敦煌古譜解譯曲目、敦煌仿製樂器演奏、敦煌壁畫元素服飾等眾多中國傳統音樂與文化元素,向中奧觀眾呈現了一場恢弘的視聽盛宴。享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美譽的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壓軸演唱。
本屆音樂會由維也納市政府、敦煌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及奧中文化交流協會聯合舉辦。維也納市長辦公室外事主任郭思樂博士擔任晚會主持。
(音樂盛會現場)
維也納主管文化與科技的副市長Veronika Kaup-Hasler,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大使,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馬世林分别致辭。維也納市長路德維希、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李曉駟、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及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特別為本次音樂會題寫賀辭,共同慶祝中國豬年新春佳節的來臨,祝願中奧兩國人民幸福安康! 祝願世界和平安寧!
(維也納主管文化與科技副市長Veronika Kaup-Hasler致辭)
Veronika Kaup-Hasler在致辭中表示,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它能克服一切障礙,打動人心,成為我們心靈的載體。音樂是維也納的力量源泉。中國歷史文化悠久,其文化力量也同樣源自自己悠久的音樂和藝術史。今晚的音樂會將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一座文化互通的橋梁,這座橋梁將增進各民族和種族之間的相互了解,為兩國人民構建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大使致辭)
王群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春節逐漸成為維也納等世界許多地方共同歡慶的節日,這是中國持續發展進步、與各方分享發展機遇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廣結善緣、中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的結果。
王群說,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已連續舉辦18年,引領中外民眾共度新春佳節,是維也納獨樹一幟的中國文化品牌。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古今中外文明、東西方文化交融互通的典型代表。敦煌千年古樂奏響音樂之都,將為我們呈現一場東西方文化交相輝映的華美樂章,為絲路兩端的民眾架設起文化橋梁。
王群表示,維也納是歷史悠久的多邊外交舞臺。多邊外交與交響樂都是高超的藝術,重視多元共生、倡導合作共享、追求和諧共贏。新形勢下,中國期待與各方一道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積極推進維也納多邊議程,深入參與各領域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同行。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馬世林致辭)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馬世林在致辭中指出,敦煌,地處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絲綢之路的千年繁榮,東西文化的持續匯流,多元文明的碰撞融合,催生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為全人類留存了一座璀璨絢麗、舉世聞名的文化藝術寶庫。古老敦煌石窟生動定格的伎樂飛天、樂隊奏演等絲路樂舞場景,形象記錄的箜篌琵琶、橫笛排簫等中外樂器造型,真實地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繁榮、藝術的多姿並放。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今晚,我們把來自敦煌佛國的天籟之音,把敦煌古樂鳴奏的東方樂章帶給維也納的朋友、世界的聽眾。願朋友們與我們一起隨著美妙的音樂,走進東方國度,聆聽佛國妙音,領略絲綢之路的偉大,體驗多元文化交輝的燦爛。
最後,馬世林指出,敦煌與維也納雖相距萬裡,但都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都擁有開放包容的文化底蘊。他相信,千年敦煌古樂的奏響,將進一步激發我們心與心的共鳴,增進我們情與情的共通,願大家一道攜手共譜新時期中奧文化交流、開放合作的主旋律,讓藝術的光芒熠熠生輝,讓友誼的薪火生生不息!
敦煌古曲《品弄》以其典雅古樸的旋律揭開了此次音樂會的神秘面紗。一組從敦煌石窟壁畫中研究複製的古樂器,首次亮相維也納,再次奏響了敦煌塵封已久的古樂譜,向中奧觀眾展示了千年敦煌悠久而輝煌的音樂文化史。
敦煌古曲《水鼓子》是一首唐朝舞曲,氣勢恢宏,鼓聲激越,厚重的古風古樂如春風般撲面而來,無不令人心思神往。
敦煌古樂《品弄》《水鼓子》由陳應時譯譜、作曲家朱曉谷和李墨編配。它們改編自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的25首敦煌樂譜,原譜式為琵琶譜,素有「千年天書,百年解譯」之稱。陳應時獨樹一幟,首創「掣拍說」理論,享譽海內外。
在充滿西域風情的「絲綢之路」民樂合奏曲中,一群奧地利模特身著唐代服飾向觀眾席款款走來。這一走,令人魂牽夢縈;這一秀,仿若當年"絲綢之路"經貿通商和文化交流的盛世即在眼前。
此次新年音樂會節目精彩紛呈,推出了中國經典民樂《阿哩哩》、《歡樂的夜晚》等名曲。中國首屆藝術歌曲大賽金銀獎獲得者孫卓漢、劉丹娜分別演唱《祖國,慈祥的母親》、《幽蘭操》和《共築中國夢》等歌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方瓊演唱了中國傳統元素作品《關雎》和內蒙民歌《鴻雁》。
(中國首屆藝術歌曲大賽金銀獎獲得者孫卓漢、劉丹娜)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方瓊)
維也納舒伯特合唱團與維也納華人愛樂合唱團聯袂演唱了中德文名曲《維也納,我夢中的城市》和《教我如何不想她》。
(維也納舒伯特合唱團、維也納華人愛樂合唱團與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及著名指揮家陳曉棟合影留念)
李斯特鋼琴國際大賽冠軍孫穎迪演繹了《梅菲特斯圓舞曲》,No.1。梅紐因小提琴國際大賽冠軍得主何子毓演奏了《哈瓦涅拉舞曲》,作品83號。藝術家們精湛的演技令在場觀眾如痴如醉!
(李斯特鋼琴國際大賽冠軍獲得者孫穎迪)
(梅紐因小提琴國際大賽冠軍得主何子毓)
晚會最後由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壓軸獻唱《我和我的祖國》、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選段《快給大忙人讓路》,一中一西,交相輝映,驚豔全場!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廖昌永又加演了《鬥牛士之歌》,其令人叫絕的演唱技藝將晚會推向最高潮。
音樂盛會在樂團加演的民樂《花好月圓》中圓滿落幕。
音樂會總策劃之一奧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常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是我們舉辦的第十九屆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一場獨具中國特色的新年音樂會,在維也納堅持了十九年,我感到非常有意義!感謝中奧兩國政府、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敦煌研究院和上海音樂學院領導,在他們的積極策劃組織和運作下,音樂會得以以現在的形式完美呈現,大放異彩,受到各方高度評價,非常開心!我們心懷感恩繼續努力!」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在保護研究敦煌石窟壁畫藝術的同時,也對敦煌古樂器和古樂文獻資料進行研究複製,推陳出新,激活中國千年古樂的藝術魅力,讓令世人矚目的敦煌壁畫藝術全方位地走向世界。本屆音樂會得到了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和奧中友協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出席新年音樂會的嘉賓有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大使夫婦,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志宏,餘峰參贊,維也納市議會議長沃勒夫婦,維也納市副市長考普-哈斯勒夫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李勇夫婦,聯合國禁核組織執秘澤博,維也納聯合國新聞署主任馬丁.奈斯爾科,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奧中友協常務副主席卡明斯基教授夫婦,奧地利男子合唱協會主席曼德爾先生,奧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常愷,維也納普萊納音樂學院院長施密德教授,維也納舒伯特協會主席維爾納·施沃瑪先生以及俄羅斯、義大利、朝鮮、巴基斯坦、韓國,古巴等國駐奧地利和聯合國大使,聯合國國際機構及奧地利各界人士和華人華僑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