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豔玲:親愛的會員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關注今天的總編會客室,今天為大家請到的是小罐茶的CIO,大家覺得熟悉是因為牛小虎總之前在以嶺藥業、在IT領域有多年的IT負責人經歷。很多朋友也是牛總的朋友,牛總現在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兩年多的時間,一個從行業這個角度來講是跨行業,另外一個是從業態上來講,可能會跟之前的企業形態,包括在IT起到的價值和作用上可能也會有一些不同,今天非常榮幸能跟牛總在一個新的層面探討問題。
首先大家看到前面的茶具,剛開始的時候已經跟牛總探討過這個問題了,我現在作為小罐茶的偶爾消費者,對它的定義是不是(我)日常消費的品類,感覺更像一個禮品。
牛小虎:不是,我會講分幾個場景和人群。
程豔玲:在這背後,可能會涉及到企業的定位,產品的定位,是不是一個產品,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介紹的一些內容,我也想請牛總先介紹一下小罐茶,剛才提到的那些問題和疑問,從您來看是怎麼樣的。
牛小虎: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小罐茶的情況,希望通過今天的介紹能讓大家不單單認為小罐茶營銷做的好,小罐茶在其他地方也花了很多心思。
第一,小罐茶企業來歷、願景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或者說故鄉,是世界上的種植大國,但是坦率講茶這個行業品牌集中度非常低,或者叫沒有品牌。大家見面更多是你喝紅茶,你喝綠茶,或者你喝普洱茶、黑茶類似這樣的說法,很多人會這樣叫。這不叫品牌,叫茶的品類,中國現在有六大茶的品類。
西湖龍井、黃山毛峰類似這樣的,也不屬於企業品牌,這屬於地方共有品牌,沒有一個企業會為了這個品牌做工作、維護品牌質量各方面,到產地一看都叫西湖龍井,也有很多不是真正的西湖龍井,很多人質疑小罐茶創始人原來做消費電子不懂茶,他是喝茶的,做茶能不能做好?大家放心,我們有八位非遺傳承人大師,公司目前人數最多的部門是研發部門,後期還會在黃山工廠成立博士後工作站,也做茶葉研發。小罐茶的願景是做好中國茶,做中國好茶,讓中國茶重新走向世界。短期的使命,是開啟並引領中國茶的工業化時代,一提起採茶大家都會聯想到山上梯田等特別美的畫面,但採茶現在還是靠人工,梯田山上機械化沒法開展,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小罐茶也在做一些規劃。
小罐茶未來是要做現代派的茶企,提供產品也提供解決方案,茶具也一樣。小罐茶是有情懷、有夢想的,朝著百億級的企業去努力,還有很多功課要做,也有詳細的路要走,這是未來的方向。為什麼中國的茶企沒有品牌、集成度很低?如果大家去過核心產茶區,你會看到大多數茶企還是手工作坊式的做法,很多出名的茶企在當地做的很好,體量不過幾千萬,也有一些過億的規模茶企,這樣的企業,如果沒有夢想,做工業化研發、標準化研發,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投入。
小罐茶正是看到這些問題點,所以有自己的創新點。進行了標準化的動作,克重,小罐裝統一四克,一罐一泡,統一零售價格。小罐茶標準化的初衷,是想讓消費者很方便的買到高品質茶葉,這是品牌帶給大家的價值,這是第一個標準化動作。
小罐茶做工業化,在黃山計劃投資15個億,未來幾年,做一個智能工廠,做整個茶行業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廠,還投入研發挑茶機器人,在未來不久就會投入使用。跟IBM合作,研發了類似於AI智能算法去機械化的人工挑茶,這樣一來品質有保證,質量統一標準有保障,熟練工跟非熟練工不一樣,非熟練工挑完還要再挑。挑茶機器人項目模型已經出來了,跟 IBM合作顛覆性創新的搭建。這是小罐茶的定位和背後的思考邏輯。
喝茶的定位人群分三個人群和三個場景,一種人叫茶小白,不怎么喝茶、也不太願意喝茶,這跟社會節奏有關係。還有一部分人叫茶習慣。平常喜歡喝茶嗎?喝,特別懂嗎?也不太懂。還有一部分人叫茶領袖,茶領袖必定是很少的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很懂茶,但是人群太少。小罐茶定位是現代派的茶企,有百億千億的夢想,定位目標人群是茶習慣和茶小白。小罐茶的產品從整個顏值、標準,工業設計、出發理念上都是偏習慣和小白的人群,而不是偏的那部分人群,茶領袖人群講究特別多,必須要用什麼碗,什麼茶用什麼樣的茶器,有部分產品滿足那部分人群的需求,黑罐定位高端。這是小罐茶的三個人群定位。
從品牌角度做多品牌布局,小罐茶還有一個系列產品,推出多泡裝,整合了供應鏈以後,對品質有要求和保障,產品性價比是偏高的。小罐偏禮品化的問題是因為茶在中國本身就帶著禮品的屬性,中國文化是到一個朋友家裡做客,泡杯茶喝,代表禮貌、禮儀和禮節,越是高端茶葉,反而禮品屬性更濃。
小罐茶定位開始的時候也是偏高端,向禮品方向定位。想打造茅臺酒、中華煙這部分人群做切入點,定位偏高端。從品質上來講,絕對符合高端定位,小罐茶的茶葉可以跟任何人去比茶,品質上都過關,市場上反饋都沒問題,這是定位和目標人群。
三個場景,一個是朋友招待,辦公室裡放一套茶具,來了朋友方便品飲,這是行政套。還有自飲,在辦公室或者在家自己喝的長官杯。再一個是旅行途中喝,有旅行杯。喝茶有三類人群三個場景,結合這些人群和場景提供的是解決方案,不單是提供產品,配套有相應茶具、茶葉、小罐多泡,這是小罐茶背後的邏輯、定位及產品上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