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臨洮要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2020-12-28 今日定西

戰國秦長城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遺址之一

公元前279—272年

秦國吞併義渠並設置隴西郡後

秦昭襄王始令修築,秦始皇時進行了整修加固。

戰國秦長城西起臨洮縣

甘肅境內途經定西渭源、隴西、通渭和

平涼靜寧以及慶陽鎮原、環縣、華池3市8縣

全長409公裡

臨洮戰國秦長城自新添鎮望兒咀起,途徑新添、峽口、八里舖、龍門、窯店5個鄉鎮15個行政村,在窯店鎮關門灣出境,全長43公裡,保存較好的遺址有56處14.3公裡。2006年6月,臨洮戰國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5月21日,國家文物局在《關於甘肅省長城認定的批覆》(文物保函〔2012〕941號)中正式確認戰國秦長城「西迄臨洮」

戰國秦長城自秦昭襄王始築迄今已逾2290年歷史,是秦「萬裡長城」之奠基。臨洮望兒咀長城為「戰國秦長城之源」,是長城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長城精神的關鍵標識地,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在中國長城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臨洮作為馬家窯文化的命名地及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建設戰國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關於「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打造長城、大運河、長徵三個主題文化公園的現實舉措,也是推動黃河上遊洮河流域華夏史前文明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既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身份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對促進文化交流、延伸文旅產業鏈、提升甘肅文化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工程項目24個

涉及5個鄉鎮

估計投資20億元

四大分區

一、管控保護區:管控保護區包括臨洮縣現存戰國秦長城42千米的保護範圍,其中可見牆體26段、壕塹6段、烽燧12座、關堡1 座、相關遺存3處,各類可見遺存約14.3 千米。

二、主題展示區:5個特色展示點:水泉灣特色展示點、農盟村特色展示點、新永村特色展示點、古樹灣特色展示點、池灣特色展示點。2個集中展示帶:洮河長城史詩集中展示帶、縣城至窯店長城沿線展示帶。

三、文旅融合區:以縣城為中心的臨洮古今文旅融合區。

四、傳統利用區:7處傳統利用區:南坪村傳統利用區、宿鄭家坪傳統利用區、農盟村傳統利用區、新永村傳統利用區、馬家坪村傳統利用區、古樹灣傳統利用區、麻花溝村傳統利用區。

五大工程項目庫

一、保護傳承工程5個,臨洮戰國秦長城重點保護修繕工程、臨洮戰國秦長城文物資源補充普查工程、臨洮戰國秦長城全線檢測預警工程、臨洮長城數字展示館工程、新永村關遺址展示工程。約2.72億元

二、研究發掘工程4個,戰國秦長城主題文藝作品、長城文化旅遊節、長城文化傳播活動、常態化臨洮縣長城文化研究。約0.12億元

三、環境配套工程5個,戰秦長城風景道工程(含服務設施)、洮河生態景觀修復工程、長城沿線生態修復工程、戰國秦長城社區風貌優化工程、洮河露營公園。約5.15億元

四、文旅融合工程6個,戰國秦長城西起首核心展示園、臨洮縣長城闡釋體系系統提升、臨洮縣城古今傳承主題遊線、長城主題村落民宿、長城遺址系列微公園工程。約11.4億元

五、數字再現工程4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官方網站和數字運營平臺建設工程、文物和文化資源數字內容建設工程、文物和文化資源數位化管理平臺建設工程。

監審:張笑倩 責編 :張利東

編輯:王彥海 來源 :看臨洮

投稿郵箱:cndingxi@163.com

好文!看後記得要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齊聚臨洮挖掘歷史文化
    、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是秦長城西部起首地、藏傳佛教傳入漢地的中轉站,孕育了彩陶文化、絲綢之路文化、洮河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長城文化等眾多文化,這些都是臨洮極為豐厚、極為燦爛的文化。省政府文史館館員、文史專家張克復在作以「發掘臨洮歷史文化助推旅遊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學術報告時坦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相輔相成。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要在堅守和保護中傳承和弘揚,只有保護昔日的光彩才能重現今日的光彩!」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年底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那麼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是什麼?為實現相關目標,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具體到各省(市)有何進展?
  • 重新審視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時代價值
    要加快國家層面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單項立法,並形成與之配套的政策體系,特別是打通部門之間的利益藩籬和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用,信息互通,權責互聯。在國家統籌和統一規劃的框架下,鼓勵和保障地方創新和社會參與,緊扣主旋律,唱好「地方戲」。加快制定「負面清單」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總體規劃首先要明確禁止性規定和限制性規定,尤其要明確哪些東西不能搞。
  • 「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每日甘肅網11月1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10日,「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及「『敦煌畫派』研究與創作中心」在西北師範大學揭牌成立。
  • 剛剛:中國要建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包括戰國、秦、漢長城,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金界壕,明長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區市。
  • 我國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1日電(記者餘俊傑、高博)記者11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形成示範、帶動作用,文化和旅遊部會同河北省已初步形成45個項目、預計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省級項目庫。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探索長城文化保護新模式
    把長城文化資源轉化為有形的、可體驗的文化項目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其中,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文旅融合區建設提出要求,「由主題展示區及其周邊就近就便和可看可覽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現代文旅優質資源組成,重點利用文物和文化資源外溢輻射效應,建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決策,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長城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代表國家水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靚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臨洮:彩陶之都,山水人文名城
    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南屏生態旅遊區馬家窯遺址臨洮紅旗丹霞嶽麓山馬家窯彩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甘肅臨洮體育訓練基地等重大項目落地臨洮,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落實建設,臨洮發展大旅遊產業的前景將愈加廣闊。馬家窯彩陶小鎮:小鎮位於縣城洮河以西,規劃總面積53平方公裡,是甘肅省2016年確定的首批18個特色小鎮之一。
  • 長城文化帶有望「擴編」 北京將出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護規劃
    據北京日報8月9日消息,北京建築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於近日舉辦「北京傳承長城紅色文化,弘揚長城文化精神」研討會,專家學者紛紛獻計長城保護及紅色文化傳承。據介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的規劃範圍共計4929.29平方公裡。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啟動和推進,河北段長城的保護修繕、文化挖掘、活化傳承等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堅持科學編制規劃,突出優勢特色,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內涵,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了前列。以「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抓好規劃設計。
  • 喜峰口潘家口長城遺扯國家文化公園
    喜峰口潘家口長城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為這種探索帶來了契機。     項目區域資源全面,天生麗質,國字頭,規格高。喜峰口潘家口長城是一個大長城體系,宏偉巨製,歷史悠久,座落於國家級水利名勝風景區之中,灤河文化豐富多彩,周邊是國家板慄公園,地理環境獨特,景區內喜峰口和緊鄰的龍井關是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各種文化交織,可說可道可塑性極強。
  • 專家學者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專家學者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每日甘肅網嘉峪關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11月3日至11月6日,由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承辦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甘肅論壇暨嘉峪關長城峰會」在嘉峪關召開。
  • 臨洮:彩陶之都,山水人文名城
    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南屏生態旅遊區是名譽隴上的特色文化大縣,是隴右重鎮,是華夏文明和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享譽隴上的特色文化大縣和「彩陶之都」。臨洮是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命名地,戰國秦長城西起首、隴西李氏祖籍地、老子飛升地和貂蟬故裡。生態環境良好。
  • 臨洮:彩陶之都 蘭州「後花園」
    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甘肅臨洮體育訓練基地等重大項目落地臨洮,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落實建設,臨洮發展大旅遊產業的前景將愈加廣闊。已經實施的項目有國家甘肅臨洮體育訓練基地、馬家窯彩陶文化小鎮、臥龍灣洮硯水鎮、馬家窯文化傳承展示中心、車劉家美麗鄉村、馬家窯文化商業步行街、臨洮縣旅遊集散中心等7個子項目。
  • 【文化】2020中國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暨八達嶺長城峰會——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此次峰會論壇的召開,繼續推動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管理機制建設,促進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頂層規劃、統籌協調、工作協同與信息共享,推動地區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造福長城沿線億萬人民。」,「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論壇」在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下,聚集長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長城文旅融合、長城數位化保護、長城歷史文化、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長城保護利用的DIBO思路六大主題,緊緊圍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決策,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長城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代表國家水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專家雲集 為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把脈
    中國甘肅網11月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俊勇)11月3日至6日,由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承辦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甘肅論壇暨嘉峪關長城峰會」在嘉峪關召開
  • 築長城時代之魂 守華夏民族精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長城...
    他指出長城修繕應堅持三個原則:最大程度保護長城的本體存量、最大限度地保留長城承載的歷史信息、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這三個原則是必須遵守、不容違背的。」董耀會強調。 「建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長城一如既往地人頭攢動,僅八達嶺長城就吸引幾十萬名遊客前來「打卡」。
  • 今年甘肅將推動長城、長徵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這些地方被「點名」了!
    統籌考慮保護利用,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榜羅鎮會議舊址、東灰山遺址、果園—新城墓群、雷臺漢墓、崆峒山古建築群等5處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審批並完成修改後已報省政府審定公布;哈達鋪會議舊址、長城烽燧遺址等1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