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繼2010年參與上海世界博覽會後首個在內地城市舉行的大型文化盛事,將於11月1至23日於上海舉行,以「文化創意」、「滬港連繫」、「年青活力」為重點,向內地觀眾展示香港的文化藝術精萃。
節目豐富多元,參與的藝術家及藝團陣容鼎盛。十九項精彩節目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展覽、電影系列及戶外音樂嘉年華,將在上海各文化地標及小區發生,展示不同領域藝術家的造詣與才華。這項大型活動亦為滬港兩地提供藝術交流的平臺,透過與上海的文化場地、博物館以及其他單位合作,傳達「滬港一家」的精神。
中國電影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蓬勃發展,上海成為摩登與繁盛的城巿象徵。三、四十年代政治、社會動蕩,大批影人包括幕前幕後暫居香港,不單帶來龐大資金、資源和人才,亦引進較成熟的電影文化、具規模的製作及發行方式,對當時的香港電影業帶來正面衝擊。
1997《半生緣》
為展示雙城深厚的電影歷史淵源,香港電影資料館與上海電影博物館及上海電影資料館合作,將多位五十至九十年代電影女星穿著過的旗袍戲服和以上海為背景的香港電影海報,帶到上海電影博物館展出,並舉辦一系列電影放映及座談會,細說滬港兩生花的故事。
《花外流鶯》
當中絕不可錯過的,當推由上海天一影片出品的《掙扎》(1933),此片不單是目前僅存於世的上海天一出品,也是中國最早的片上發聲電影之一,佚失多年,跨越半個多世紀,經數碼修復後首次回歸上海銀幕。
「香港插畫X 創意設計品牌展」以「IDNA」為主題,集「I– Illustration (插畫)」、「D – Design (設計)」、「N– New Form (新形式)」及「A – Art (藝術)」於一身,以平面、立體、動態、互動等不同形式相互配合,來展示香港插畫師及品牌設計師如何通過卓越的設計建立品牌,開拓無限創意和商機。
展覽分為「i - 香港」原創插畫展及「i - 創意」設計品牌展兩部分。第一部分的展品為一項大型裝置,展出十一個單位的優秀資深及新晉香港插畫師,為展覽所創作的數十幅新畫作,展現其以視覺說故事的高超能力和技藝。而第二部分展出來自不同年代的十三個單位的香港插畫師及品牌設計師,在不同領域包括插畫、繪本藝術、潮流玩具、動漫、授權設計等方面的設計內容和相關產品,展現他們的品牌發展及成就。
為期二十三天的展覽期間,每逢周末更有不同的參展香港插畫師及品牌設計師親臨展覽現場,舉行經驗分享會、籤名會,及主持工作坊。大會亦設有好玩的擴增實境遊戲,與參觀人士互動。
香港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於2017年公布,涵蓋二十項具有高文化價值和急需保存的項目,例如粵劇、南音、涼茶、戲棚搭建技藝、長洲太平清醮、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宗族春秋二祭等,為政府就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分配資源和採取保護措施時訂立緩急先後次序的重要參考。
展覽從生活民俗、表演藝術及相關技藝、民間節慶、信俗及宗族活動的角度,重點介紹二十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展覽亦特設具有香港特色的茶餐廳及長衫師傅工作間場景布置,讓觀眾加深對港式奶茶製作技藝及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的認識,體會香港獨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