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捕開始啦,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將走上市民餐桌

2020-12-12 瀟湘晨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劉濤 王晨

12月10日上午10點,日照水庫冬季捕魚正式開始,本次捕撈的主要品種為日照水庫野生花鰱(鱅魚)。當天下網,預計七天左右出魚。

日照市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深的情懷,但由於往年冬捕全部向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本地市民卻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從今年開始,將在市區設立直營點打造,「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品牌,讓正宗、生態、有機的日照庫魚遊上市民餐桌。

近幾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有限公司根據水位、庫容、水質等情況,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選擇投放的魚苗主要是鰱魚和鱅魚,俗稱「白鰱」、「花鰱」,為濾食性魚類,這兩種魚具有淨化水質能力強的特點,在天然水體中以藻類為主要餌料來源,素有水體「清道夫」之稱,兩種魚苗按比例投放,可以有效控制水庫中藻類生長,對補充和修復水庫漁業資源,保護水庫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改善水庫水域環境和生態條件,保護好水源地水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花鰱魚的投放更多的是為了清理水質,根據魚的生長特點,投放前三年清理水質能力最強,所以他們每年都會對魚進行更新,不斷投放新魚苗,然後捕撈生長三年以上的魚。網具也是根據科學測算,根據三年後魚大小而製作,防止將投放時間短的魚打撈上來,做到有目的捕撈。

日照市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深的情懷,但由於往年冬捕全部向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本地市民卻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桃花魚。

為回饋廣大市民,從今年開始日照市水務集團將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分散式常態化捕魚,對水庫魚進行了綠色、有機認證,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打造「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品牌,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讓正宗、生態、有機的日照庫魚遊上市民餐桌,讓市民吃上真真正正的日照水庫桃花魚。

據了解,截至目前,環日照水庫項目已完成投資10.2億元,流轉土地3.9萬畝,累計完成綠化3.7萬畝。環日照水庫項目實施以來,水庫開發運營公司緊緊圍繞「水源地生態保護和生態治理」這一主業,切實履行好水源地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和保護管理職責,先後完成了環湖綠道、淨水溼地植物群落帶、三莊河河口溼地、華夏瑞草園、百果園、北方杜鵑園、食用菌產業園、環庫隔離防護網(52公裡)工程建設;成功創建《日照西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項目、成功申報市級「花嶼香洲」田園綜合體項目;環日照水庫項目已入選山東省首批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

通過建設環庫隔離防護網,對核心保護區實行全封閉,有效減少了固廢汙染物汙染水源;通過造林綠化、還草、還溼等一系列生態恢復治理,大幅度減少了庫區面源汙染,據測算,環日照水庫項目已流轉土地3.9萬畝和綠化治理可減少使用化肥8500噸/年、農藥34噸/年,因耕種施肥、農藥造成的面源汙染大幅度減少,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觀,生態基礎得到根本改善。

在全力推進庫區水源保護、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的同時,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思路,依託庫區生態優勢,積極培育生態產業,發展了「綠茶、林果、水庫魚、中藥材、食用菌、花卉、生態旅遊」等產業,推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

【來源:齊魯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照人的美好生活》⑦:正宗日照水庫魚,首次遊上日照市民餐桌
    一望無際的水面上,專業的捕撈團隊正在實施下網作業,在噠噠的機器聲與白鷺的鳴叫聲中,日照水庫2020年度冬季捕魚作業正式開啟。  日照水庫冬捕作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今年的卻與眾不同:今年冬捕將不再打包出售給外地,而將採用分散式常態化捕撈方式,面向全體日照市民出售。再過大約一周時間,鮮美可口的水庫魚,就能被端上日照市民的餐桌。
  • 《日照人的美好生活》⑦:正宗日照水庫魚,首次遊上日照市民餐桌
    一望無際的水面上,專業的捕撈團隊正在實施下網作業,在噠噠的機器聲與白鷺的鳴叫聲中,日照水庫2020年度冬季捕魚作業正式開啟。日照水庫冬捕作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今年的卻與眾不同:今年冬捕將不再打包出售給外地,而將採用分散式常態化捕撈方式,面向全體日照市民出售。再過大約一周時間,鮮美可口的水庫魚,就能被端上日照市民的餐桌。
  • 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原標題: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12月10日上午10時,日照水庫冬季捕魚開始,三位漁民配合默契地在水庫裡把漁網固定住,預計7天後,收網出魚。
  • 日照水庫「桃花魚」價格出爐!明天上午來看現場直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出魚了,出魚啦!經過十天的圍捕,日照水庫今冬第一網將在19日上午正式出魚!備受關注的「桃花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日照人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往年冬捕的日照水庫魚全部往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日照市民也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甚至一部分魚被送到一些知名湖泊當了「洗澡魚」。
  • 日照水庫「桃花魚」價格出爐!明天上午來看現場直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出魚了,出魚啦!經過十天的圍捕,日照水庫今冬第一網將在19日上午正式出魚!備受關注的「桃花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日照人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往年冬捕的日照水庫魚全部往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日照市民也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甚至一部分魚被送到一些知名湖泊當了「洗澡魚」。
  • 日照水庫2020冬捕第一網出魚
    據了解,今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擬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常態化捕魚,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開展食品安全監測、綠色有機認證等工作,全力打造「日照水庫桃花魚」的品牌,為全市人民建立一個安全、放心、全程可追溯的淡水魚銷售渠道,讓正宗、生態的日照水庫魚「遊」上市民餐桌。迎著朝陽,乘著快艇,記者跟隨日照水庫的漁船來到出魚水面處。收網出漁時,兩邊各有一艘漁船相對而停。
  • 日照水庫魚來了!
    12月10日上午10時漁船從日照水庫碼頭出發駛進水庫深處伴隨著陣陣馬達聲漁業工作人員撒下漁網日照水庫冬季捕魚正式開始了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公司 呂江山今天是冬捕的第一天,第一道工序就是下攔網和順網,對魚形成一個驅趕、
  • 首屆「日照水庫桃花魚」雲烹飪大賽完美收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豔 隋忠偉  1月16日,首屆「日照水庫桃花魚」雲烹飪大賽暨定點經銷酒店發布活動在日照市世帆國際大酒店拉開帷幕。大賽邀請並選拔了12組省市餐飲行業專業廚師參賽,選手們現場打擂,以「日照水庫桃花魚」為指定食材,以魚為題、以賽為媒,各顯身手。
  • 日照水庫魚,這樣買!附價格
    冬捕開啟,庫魚來了!
  • 石頭口門水庫冬捕第一網 5萬公斤魚躍出冰湖
    」的指揮下,漁民們協同機械合作將漁網拖出,成千上萬條大魚一躍而起,數以千計的遊客和當地漁民一道,分享豐收「魚躍」,喜迎新年的到來。市民聚集冰面看冬捕冬捕是東北冬季特有的一項民俗活動,場面往往極其壯觀,鑿冰下網、打撈收網、品嘗鮮魚吸引了不少遊客扎堆來長春感受冬捕。當日一早,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冬捕收網工作沒有開始,但已有數百名市民聚集在冰面上,許多五六歲的小孩在一旁的冰面上嬉戲著。而一些有經濟頭腦的商販也早早地來到冰面上叫賣糖葫蘆。
  • 木蘭衛星水庫冬捕攪熱這個冬天
    1月21日,一大清早,木蘭縣大貴鎮向前村的衛星水庫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於此,爭先目睹冬捕第一網那壯觀而激動人心的場面。湖南遊客鄭女士激動地說,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冬捕,真是太壯觀、太震撼了,她用手機拍下這些珍貴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讓她的朋友們和她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 餘杭三白潭水庫冬捕開始,「浪裏白條」顯身手
    今天(12月29日),苕溪流域的餘杭三白潭水庫千畝水域開始冬捕。 1】鰱魚、鯽魚、白條,最肥美的屬鱖魚 水庫的魚,除了價格親民6-10元一斤花白鰱是人工放養的,其它都是純野生的
  • 膠州青年水庫開始「冬捕」 每天千斤淡水魚上岸(圖)
    記者前天從膠州青年水庫了解到,剛剛開始的冬捕每日上岸上千斤淡水魚,很快被當地魚販搶光,基本流放不到島城市區市場。那麼,進入冬季正值淡水魚銷售旺季,市場上的淡水魚都來自哪裡?記者調查發現,青島八成以上的淡水魚都來自南方,而最多的是江蘇省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
  • 查幹湖冬捕造假?為何野生魚那麼大!
    查幹湖冬捕造假?為何野生魚那麼大!大家都有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吧?那記不記得查幹湖冬捕那集呢?就在前幾日,查幹湖一年一度的冬捕開始了。在節目播出後這個冬捕野生魚的古老捕撈節被帶火了,並且有很多遊客不遠萬裡跑到大東北的查幹湖看人家冬捕,就是為了一看這樣的大型捕魚現場,感受那種氣氛。
  • 【拍客】冬捕到,飛劍潭水庫生態魚開始收穫!
    「收網嘍……」隨著一聲悠長的吆喝,一張一百多米長的巨型漁網在人力的拖動下,慢慢地向水庫岸邊靠攏,到最後,令人振奮的一幕終於出現:一大群鮮魚在魚網裡翻滾著、跳躍著,濺起高高的水花。飛劍潭水庫是位於宜春市袁州區飛劍潭鎮境內的一個集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庫。
  • 【文旅融合】第四十四期 生態鶴崗100篇(12)清源湖冬捕
    現在名氣最大的是吉林松原查幹湖冬捕,一次圍網捕上來的魚,可達幾十萬斤。 12年前,我經歷過一次清源湖上冬季捕魚。那時在報社工作,想寫篇與漁業有關的稿件,就應邀去清源湖實地感受冬捕過程。 積雪覆蓋的清源湖面白色茫茫,顯得空曠、寂靜,汽車在無痕的湖面輾過,留下兩道十分清晰的雪轍。記得冬捕地點是在湖的西南,距湖岸15米左右的地方。
  • 查幹湖冬捕的野生魚被質疑是洗澡魚?東北人:只是魚苗有點大
    在哈爾濱有冰雪世界,而吉林省最吸引外地遊客的應該就是查幹湖冬捕了。查幹湖冬捕採用的是最傳統的拉網捕魚的方式,在這很多地方已不多見。早在遼金時期,查幹湖冬捕就享有盛名,查幹湖冬捕奇觀不僅是吉林八景之一,而且已經被列入了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以每年都會吸引大量外地遊客來觀看查幹湖捕魚,一睹這盛況。
  • 今年起,「長江第一鮮」刀魚全面禁捕!野生「江刀」將告別餐桌
    當「禁捕」擺上日程,「特權」即不復存在,因此,自今年2月1日起,將停止發放長江刀魚、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取消特捕證,不僅對恢復長江水域的活力有著很大推動作用,更能讓長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和改善。」漁業社主任唐聖前表示。 與此同時,堪稱史上最嚴「禁捕令」的出臺,也在揚中153戶漁民中間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 大寒時節冬捕攪熱「衛星湖」
    伴隨著「魚把頭」響亮的收網號令,衛星水庫歡實的魚兒從網口躍出水面。  俗語說:「大寒小寒,冷成一團」。雖然冷空氣一波接著一波,冷到凍僵手足,卻阻擋不住關東人的冬捕熱情。1月21日一大清早,木蘭縣衛星水庫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爭相目睹冬捕第一網的壯觀場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幾個身強力壯的漁民用鋒利的「冰鑹子」鑿開冰面,簇簇「冰花」飛濺,捕魚的大網伴隨機器的轟鳴徐徐在冰面下展開……伴隨著「魚把頭」響亮的收網號令,歡實的魚兒從網口躍出水面。圍觀的人群歡呼雀躍,冰湖一片沸騰。
  • 查幹湖冬捕,為什麼野生魚越捕越多,什麼魚一年就能長這麼大?
    通過冬捕,當地的旅遊收入甚至要遠遠高過正常的漁獵,這也是當地人沒想到的。而這樣一來也就帶來了一個負面效果,原本的冬捕,隨著時間的流逝儀式感和神聖感要遠遠高於其實際的捕魚收穫。但現在,為了維持良好的旅遊收益,他們不得不增加冬捕的次數和規模,這樣一來,這裡的魚群數量自然無法與原來相比。但查幹湖冬捕,為什麼野生魚越捕越多,什麼魚一年就能長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