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京召開招商突破年動員大會定下2020年破萬億的招商目標。目前進展如何?一季度南京GDP逆勢上揚,在全國GDP過萬億元城市中名列前茅。1-4月份,省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13.5億元,145個新開工項目開工97個。為進一步做好投資促進、招商引資工作。6月9日上午,《南京產業投資地圖》發布!
《南京產業投資地圖》是什麼?
集「產業發展現狀、產業規劃願景、項目投資環境、板塊發展優勢、科技支撐服務、資源匹配展示、扶持鼓勵政策」等於一體的綜合信息化平臺。
這「張」地圖,是一張產業集聚的「活力圖」。地圖為南京主導產業的活力度和地標產業的熱力度準確描繪了一幅畫像,為每個產業精準匹配板塊和園區,引導產業向主導區域集聚,不斷壯大產業集群。
這「張」地圖,是一張投資資源的「寶藏圖」。地圖從政府視角梳理了投資者、創業者與企業家關心的全市可釋放的地塊、樓宇和項目等各類投資資源,將過去分散零碎的供需信息集中呈現。
這「張」地圖,是一張投資落地的「引導圖」。地圖通過智能化檢索匹配,從客商的角度為項目的考察比選提供足夠豐富的候選項,同時,每個地塊、每個項目都有專屬熱線和聯繫人,隨時提供諮詢服務。
這「張」地圖,是一張科技創新的「能量圖」。地圖圍繞南京「4+4+1」主導產業發展方向,聚焦五大產業地標,精準匹配每個產業發展的研究中心、服務平臺和人才高校資源,充分展示了的南京科技創新資源的優勢和能力。
有什麼特點?
找項目、找政策、找資源、找園區可以在地圖上快速定位。地圖依託政務雲平臺,集成產業園區信息、集聚企業信息、地塊資源、樓宇資源、重點項目以及招商政策等投資發展全鏈條要素,為用戶提供多重選擇。投資者使用《南京產業投資地圖》就像「網絡百科」平臺一樣,可以自己挑選,也能輕鬆接收系統和各板塊推送並進行比選考量。
整個產業投資地圖,首期發布資源包括30+園區功能平臺、160+全景地塊載體、390+高端商務樓宇、380+特色招商政策、480+明星落戶企業、360+產業配套、70+產業發展規劃等。
南京產業投資地圖。南報融媒體記者 胡睿 攝
《南京產業投資地圖》整合了全市各板塊各區招商引資服務資源,統籌了全市招商力量,有利於各級聯動招商,實現效益最大化,並加快推進全市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怎麼用?
Web端,通過訪問南京市投資促進局官方網站,點擊投資地圖欄目即可查看;
手機端,通過搜索微信小程序「南京產業投資地圖」點擊使用,或者關注「投資南京」微信公眾號,訪問投資服務、投資地圖欄目。
特別說明
地圖重點圍繞企業對投資前期考察城市最關心的兩個初始維度,搭建了「兩條」搜索渠道——「選擇板塊」和「選擇產業」,為投資者「按圖索驥」提供精準指引。
投資地圖還著重標註和展現了南京的產業地標。
先來補個課:
南京市著力將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軟體信息和服務業、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等5個產業打造成為「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近兩年,我市先後出臺了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地標行動計劃,繪製清晰的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年,我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繼續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規模位列全省第二;新能源汽車產業位居全省第一,產業綜合競爭力全國前五;集成電路同比增長40%,增幅全省第一;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同比增長33%,綜合實力全國前十。
產業集聚不斷增強
在全市產業規劃的布局、引領下,五大產業地標集聚度不斷增強: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重點布局的「軟體谷、南京軟體園、江蘇軟體園」產業規模合計佔全市比重70%以上,軟體谷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全國第二個由部省市共建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生物醫藥重點布局的「一谷一鎮三園」產業業務收入佔全市的90%以上;新能源汽車明確了江北新區、溧水、江寧、新港四大產業基地;集成電路重點打造江北新區「晶片之城」和江寧開發區、南京經開區「一核兩翼」空間布局;人工智慧正在構建棲霞區中國(南京)智谷為引領的紫東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產業集聚帶,以及江北新區、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為支撐的「一帶引領、兩極支撐」發展格局。
龍頭企業不斷湧現
我市匯聚了微軟、IBM、HP、甲骨文等30家世界500強軟體企業和中興、華為、東軟、中軟等37家中國軟體百強企業,南汽、開沃、LG新能源、欣旺達等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先聲藥業、綠葉製藥、江蘇奧賽康等全國百強醫藥企業,臺積電、55所、長晶等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以及億嘉和機器人、天數智芯、小視科技等一批人工智慧領域優質企業,較好的帶動、引領了產業鏈上下遊的融合發展。
產業地標的打造,也離不開創新的人才、優質的項目。到2025年,全市5大產業地標預計需要人才整體規模達7萬人以上,其中中高端人才約佔20%-30%。
產業投資離不開要素保障。為更好地推動重大產業招商項目及時落地,南京不斷拿出實招。投資地圖還加載了豐富的可用於招商的地塊資源和全景圖
「質量比總量更重要」
「落地比籤約更重要」
一、不斷完善規劃資源要素保障工作
積極參加地區政府、平臺的招商推介活動,介紹、宣傳土地規劃的有關要求,加強前期的對接協調工作力度,引導項目合理選址。另一方面集成優化工程審批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壓縮項目審批辦理時限、提高辦理靈活度。通過改革創新,工程規劃許可的辦理時間約可提前2-6個月;通過推行工業項目用地「標準地」出讓,縮短工業項目從洽談到落地的時間,實現工業用地出讓後即可開工建設。
二、積極推進土地招商工作
緊扣全市第二個「招商突破年」要求,專門研究制定了《2020年南京市土地招商推介方案》,積極開展線上招商、線下推介活動,打造良好土地市場營商環境,推介優質土地資源。主動配合各區政府、平臺組織召開土地招商推介會8場,發布土地出讓預公告2批24幅地塊,促進全年土地招商推介工作有序開展。
三、全力保障產業發展核心空間
目前在編的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步方案中,重點聚焦全市產業用地空間保障和布局優化,有力保障產業發展核心空間。一是明確產業用地總量規模,同時,劃定工業用地區塊線,作為全市工業發展核心保障空間。二是明確產業用地布局調整原則,工業用地實行「一控、兩退出、兩集中」——中心城區積極發展都市型工業;高耗能、高汙染工業全面退出;產業空間向省級以上開發區集中,特色主導產業向產業園區集中;研發用地實行「兩優先」——優先向高新園區、老城矽巷布局。三是明確工業用地布局調整路徑,以現狀工業用地為基礎,分類實施「增、留、轉、減」等路徑措施。
四、進一步優化工業用地供應管理政策
為進一步深化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中、土地集約」的總要求,通過創新工業用地供應模式,進一步強化工業項目用地靈活性、增加用地彈性、更好服務企業落地。在採取招拍掛方式供應工業用地時,優先採取長期租賃供地、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後讓供地三種供應方式,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時,強化對新增工業項目開發強度、土地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等指標的管控。根據工業用地分類準入標準和投入產出要求,合理選擇對象落實差別化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資源,促進產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