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冬埃及深度遊遊記(4)——尼羅河上

2021-12-28 大兵綠草的旅行筆記

       尼羅河(Nile)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全長為6671公裡,流域涵蓋非洲的東部與北部,自南向北流經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肯亞、烏幹達、薩伊、蘇丹、衣索比亞和埃及等國,在埃及開羅附近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後,分成若干支流,注入地中海。

       尼羅河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發源於2621米熱帶中非山區的白尼羅河,它流經維多利亞湖、基奧加湖等龐大的湖區,穿過烏幹達的叢林,到達蘇丹境內;另一個是源於海拔2000米衣索比亞高地的青尼羅河,它穿過塔納湖,急轉直下,一瀉千裡穿過梯斯塞特瀑布,衝入蘇丹平原與白尼羅河匯合,合稱為尼羅河。

       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通常5月開始漲水,9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洪水到來時,河水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去,留下一層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早在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掌握了洪水規律,利用兩岸肥沃土地種植農作物,早就把尼羅河河谷變成沃野連綿、稻花飄香的富饒之鄉。

        我們2019年12月13日在亞斯文參觀完菲萊神廟後,登上由亞斯文開往盧克索的遊船,開始尼羅河水上之旅的行程,13日晚登岸參觀了康翁波神廟,14日上午參觀了埃德夫神廟,下午遊船穿過伊斯納水閘,15日上午遊船抵達盧克索,登岸結束了尼羅河上的三天兩夜的遊船生活。

       尼羅河遊輪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埃及旅遊的重要一環,遊輪一般是從亞斯文出發,盧克索結束,有三天兩晚的旅程,中間可以參觀康翁波神廟和埃德夫神廟。我們乘坐的遊輪為歐式的風格,底層是餐廳,一層為大堂、旋梯和酒吧,二層、三層是客房,頂層前部是泳池和放置躺椅的甲板,後部是遮陽露臺,遊輪上的餐食費用都包含在船票內,一日三餐都是自助餐,品種繁多,適合國人胃口的也不少。早晚的遊輪頂層露臺是遊客們喜愛的地方,這時霞光染紅了遼闊的天空,遠處的沙漠顯出金黃色的輪廓,近處的尼羅河岸邊綠洲充滿著生機,這一切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緩慢地向我們的後方漂移。

        康翁波神廟位於亞斯文以北50公裡的尼羅河東岸,建造於託勒密王朝。它是一座同時祭祀老鷹神荷魯斯(Haroeris)和鱷魚神索貝克(Sobek)的雙神廟。一條中軸線把廟宇分成互相對稱的兩部分,各供奉一個神,它有兩個大門,一個屬於鷹神荷魯斯,另一個是鱷魚神索貝克的,進大門就會發現左、右兩邊無論是建築還是雕刻都自成體系,處處都有關於鷹神與鱷魚神的壁畫。與埃及其他神廟一樣,這裡高大的石柱和殘缺的廟宇顯得蒼涼與悲愴。

       埃德夫神廟位於盧克索以南約140公裡的尼羅河西岸,據說這裡是埃及奧西裡斯神話中,伊希斯女神和奧西裡斯神的兒子荷魯斯與其叔叔塞特的決戰獲勝之地,因此這裡是鷹神荷魯斯的祭祀中心。今天看到的荷魯斯神廟(Temple of Horus)是密勒託王朝修建的,後被基督徒禁用廢置,並逐漸被淹埋在黃沙中,直到1798年,拿破崙的遠徵軍到來,神廟塔門的頂部才被發現,得以重現於世,它可以說是埃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神廟了。

       埃德夫神廟體量龐大,氣勢恢宏,神廟的塔門高37米,大門兩側雕刻的是荷魯斯神和妻子哈索爾女神,最邊上戴著雙王冠的是託勒密十二世,荷魯斯神正在賜予他力量。內庭院的柱廊,頗有氣勢。

        神廟正殿的多柱廳有6根雕刻精美蓮花和棕櫚葉的大立柱,牆壁上的壁畫描繪的是託勒密八世和諸神的故事。

      正殿中間是整個神廟核心「聖壇」,聖壇的中間有一個約4米、由整塊花崗巖雕成的神龕,神龕的前面是一艘聖船的複製品,是荷魯斯護駕死去的法老穿過陰界轉世時乘坐的。

       值得一提的是神廟大門入口兩旁的一對兩米多高的黑色花崗巖神鹰鵰像,左側的鷹神戴著上下埃及的王冠,右側鷹神底部還有託勒密三世的雕像,象徵得到鷹神的保護,據說這是埃及保存得最完好的荷魯斯雕像了,因為古埃及許多雕像在羅馬帝國時期因禁止神像崇拜而被損毀了。

       古埃及的託勒密王朝,實際從託勒密一世到最後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都是希臘人,但他們能自覺融入古埃及文明,稱自己為法老,統治埃及275年,期間修建了許多神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伊斯納閘是埃及為解決尼羅河下遊灌溉而興建的自流灌溉工程,它位於盧克索以南120公裡處,據介紹兩岸的引水渠全長達350公裡,灌溉著數十萬公頃的良田。當然為了保證尼羅河的航運,伊斯納閘設有船閘。

       之前看見有人說遊輪在通過船閘時,會有許多小船在遊輪周圍兜售埃及自產的披肩、桌布等織物,異常熱鬧,不過我們通過船閘時,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看見這樣景象。

————本節完————

相關焦點

  • 遊記——埃及尼羅河
    方尖碑是從山體上整個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石頭四周好辦,直接開鑿就行,但是問題在於如何把方尖碑與地面分離。古 埃及 人在石頭上鑿出小洞,然後塞進去木屑,然後每天灌熱水,木頭膨脹就會使石頭與地面分離了。然後等尼羅河泛濫期,把石頭運到目的地,通過在方尖碑底部鑿坑、頂部墊沙子,外加人力拉動,把方尖碑立起來。
  • 2019年埃及對尼羅河流域國家的出口增長1.4%,進口下降4.6%
    2019年埃及對尼羅河流域國家的出口增長1.4%,進口下降4.6% 埃及《今日埃及》網站11月22日消息:根據埃及中央動員和公共統計局(CAPMAS)發布的一份報告,埃及對尼羅河流域國家的出口額在2019年達到了12.2億美元,較2018年的12億美元增長1.4%;埃及從尼羅河流域國家的進口額為6.4億美元,較2018年的6.7億美元下降了4.6
  • 遊記——埃及尼羅河
    方尖碑是從山體上整個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石頭四周好辦,直接開鑿就行,但是問題在於如何把方尖碑與地面分離。古 埃及 人在石頭上鑿出小洞,然後塞進去木屑,然後每天灌熱水,木頭膨脹就會使石頭與地面分離了。然後等尼羅河泛濫期,把石頭運到目的地,通過在方尖碑底部鑿坑、頂部墊沙子,外加人力拉動,把方尖碑立起來。
  • 【埃及遊記】尼羅河畔的卡納克神廟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一句詩意的名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埃及人生生世世相依為命的母親河!在埃及人心目中她是培育世間萬物的恩澤之河,生命長河。埃及國土面積100.145萬平方公裡,百分之九十處於沙漠地帶,百分之十就是尼羅河兩岸狹長的沃土平原。在過去的數千年尼羅河每年夏季都兇猛地泛濫,浩渺的洪水浸灌著兩岸乾旱的土地。洪水過後沉積的泥沙和大量的礦物質腐殖質在兩岸形成狹長肥沃的黑土平原——這片蘊藏著生命寓言的河流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人和古老而璀璨的埃及文化。因此古埃及人把自己的國家稱之為「凱麥特(黑土地)」。
  • 趙振元 張小平 ┃ 埃及遊記之十六: 再見了,埃及
    編者按:趙振元先生和太太張小平先後於2018年國慶節、2019年7月中旬到埃及旅遊
  • 【埃及遊記】尼羅河畔的卡納克神廟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一句詩意的名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埃及人生生世世相依為命的母親河!在埃及人心目中她是培育世間萬物的恩澤之河,生命長河。埃及國土面積100.145萬平方公裡,百分之九十處於沙漠地帶,百分之十就是尼羅河兩岸狹長的沃土平原。在過去的數千年尼羅河每年夏季都兇猛地泛濫,浩渺的洪水浸灌著兩岸乾旱的土地。洪水過後沉積的泥沙和大量的礦物質腐殖質在兩岸形成狹長肥沃的黑土平原——這片蘊藏著生命寓言的河流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人和古老而璀璨的埃及文化。因此古埃及人把自己的國家稱之為「凱麥特(黑土地)」。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埃及——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蹟之國。空間上,它坐擁尼羅河的浩渺煙波,挾地中海、紅海的旖旎風光;時間上,雄偉的金字塔矗立在廣袤的沙漠中,連接著六千年的時空。在這個神秘的國度裡,駕車隨處遊走,則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它優美的風姿和令人震撼的歷史遺蹟。千塔之城:開羅行程:開羅市內遊。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尼羅河全長6670公裡,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流經非洲東部九個國家,但最大的贈禮給了埃及。尼羅河在埃及出海口形成了海岸線綿延23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肥沃的衝積平原,
  • 埃及2019年對尼羅河流域國家出口額達12.2億美元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埃及
  • 埃及遊記四:亞斯文
    亞斯文位於開羅以南900公裡的尼羅河東岸,是埃及的南大門和黑非洲的門戶,人口不足20萬,是埃及對蘇丹、衣索比亞等國的貿易要地。附近的尼羅河上建有著名的亞斯文水壩。沿河有數座世界著名神廟。面向尼羅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也叫阿布辛貝神廟),是眾多埃及神廟中富於想像力的一座。
  • 埃及的尼羅河和尼羅河三角洲
    埃及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全長6690公裡(4150英裡),排水面積約290萬平方公裡,約110萬平方英裡。我們世界上沒有其他地區如此依賴單一的水系統,特別是因為它位於我們世界上最廣闊,最嚴峻的沙漠之一。
  • 埃及:尼羅河大壩與女神廟
    這也難怪,對於埃及人來講,這個大壩可是生命之本啊,因為埃及有一億人口,絕大多數都生活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一天都離不開尼羅河水,而有了這座大壩,就可以控制全埃及的用水安全。站在壩堤,向南眺望,水面浩瀚,湛藍碧透,這就是大壩攔河形成的納賽爾湖,面積非常大,大約為三峽庫區的5倍,當風從浩淼的湖面上掠過來時,已經濾掉了炎熱,令人頓生涼意。
  • 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埃及的母親河
    今天,我們來聊聊自然之最的第十四篇——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尼羅河位於非洲東部和北部,發源於非洲東北部的蒲隆地高原,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比世界第二長河流亞馬孫河(全長6400千米)長270千米。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埃及——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蹟之國。空間上,它坐擁尼羅河的浩渺煙波,挾地中海、紅海的旖旎風光;時間上,雄偉的金字塔矗立在廣袤的沙漠中,連接著六千年的時空。在這個神秘的國度裡,駕車隨處遊走,則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它優美的風姿和令人震撼的歷史遺蹟。千塔之城:開羅行程:開羅市內遊。
  • 埃及:行駛尼羅河畔,探訪埃及神廟
    神廟在埃及最南端,距蘇丹邊境僅40公裡,從亞斯文過去,須在尼羅河畔穿越320公裡的沙漠,沿途幾乎是無人區。旅館已經備好早點,我們領了三份上車,大巴在夜色中出發,又在市區接上幾名歐美遊客,就這樣,我們的大巴拼湊了一個臨時團隊。過了亞斯文大壩,轉彎向南,便進入了沙漠,因為發生過襲擊遊客的恐怖事件,埃及政府嚴控進入沙漠的車輛,中途不可停歇,還設有軍警崗哨,以保證遊客的安全。
  • 吉薩金字塔,國王谷和尼羅河:埃及是2019年的每個人的心靈
    因為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2018年關於全球旅行和旅遊業的報告,他們在9月份發布了一份報告,埃及的旅遊業增長了55.1%,使其成為今年增長最快的旅遊目的地。這是一個巨大的交易。雖然幾乎不可能不注意從國王谷回到我們在尼羅河上的船隻的軍事護送,每個寺廟的安全檢查(袋子搜索和金屬探測器)和穿著他們的槍的便衣安全細節 - 當他們和我們一起穿過景點的時候,他們悄悄地向他們的臀部貼上了一些標記,這些額外的預防措施實際上並沒有讓我感到困擾。我意識到這些預防措施正是我所看到的。我只能想像在幕後會發生多少事情。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尼羅河全長6670公裡,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流經非洲東部九個國家,但最大的贈禮給了埃及。尼羅河在埃及出海口形成了海岸線綿延23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肥沃的衝積平原,(
  • 尼羅河遊記——亞斯文
    非洲的尼羅河下遊貫穿埃及南北,滋潤著沙漠中的綠洲,滋養著世世代代的埃及人,開啟了古埃及文明史,留下來難以計數的文物古蹟。如今沿河兩岸的亞斯文、盧克索、開羅、吉薩和尼羅河三角洲已成為以展示埃及歷史文化為主的旅遊觀光帶,每年吸引著上千萬的境外遊客。我們的旅遊團從北京啟程、經杜拜轉機來到埃及首都開羅。
  • 尼羅河畔的古老王國-埃及
    7000年的文明歷史,尼羅河畔的燦爛文明,地中海岸的古老王國,這些都是貼在埃及「身上」的標籤。近些年埃及某些地方的旅遊安全問題嚴峻(尤其是西奈半島地區、包括黑白沙漠在內的吉薩省巴哈利亞地區),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來了解這個國家。
  • 迷失在埃及神廟,太陽落下的地方 埃及遊記第五篇
    盧克索神廟 他們在死者葬禮上向死者承諾的是:「你並未死去,只是活著離開」。而死者去了哪裡?在埃及國度的西方——太陽落下的地方。所以,埃及人的墳墓往往坐落在尼羅河西岸。 島上就一座菲萊神廟,略顯孤單。據說也不是原址,1962年建設亞斯文大壩時,淹沒了菲萊島,1980年,埃及政府決定將島上的古蹟轉移到菲萊島以北500米的艾格裡卡島上,從重新建,還其原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