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日本送去大熊貓、朱䴉,日本送了中國什麼?

2020-12-14 百家號

安倍走了 日本人民交給他的特殊任務完成了嗎?

三天的時間過得真快!10月27日,結束了對華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搭乘飛機回國了。

這一次訪華,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來的首次正式訪華。在訪問備受關注的同時,安倍的一個「特殊任務」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那就是租大熊貓

此前已有日媒透露,安倍在訪問期間計劃向中國提出租借大熊貓的申請。

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在中日兩國外交關係的重要時刻,曾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本第一次收到中國贈送的大熊貓是在1972年。

那一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大熊貓康康(雄性,當時2歲)、蘭蘭(雌性,當時4歲)來到日本,落戶東京上野動物園。

當時,康康和蘭蘭的到來迅速引發了日本的「熊貓熱」。那個年代的一些文藝作品,也描寫過日本舉國上下對這兩隻可愛動物的喜愛。

比如,《櫻桃小丸子》中就曾畫過小丸子和爸爸看熊貓的故事↓↓

為了養好康康、蘭蘭這對寶貝,日本聘請中國專家指導,緊急成立了專業小組,悉心照料。

不過很可惜的是,熊貓在日本養得並不好。蘭蘭在1979年死於妊娠高血壓及腎功能不全的併發症。它死時只有10歲,年齡還不到人工飼養熊貓平均壽命的一半。

蘭蘭死後,因為擔心康康孤單,中國在1980年又送去一隻雌性大熊貓歡歡(當時7歲)。然而,也許是對蘭蘭的死過於悲傷,康康在蘭蘭去世後不到一年也死去了,死因是心臟功能不全。

198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之際,另一隻成年雄性大熊貓飛飛(當時15歲)飛抵日本,在上野動物園和歡歡結為夫婦。後來,歡歡和飛飛生下了一對兒女——悠悠和童童。

為避免近親繁殖,悠悠在媽媽身邊長到4歲後,被送回了中國,同時換回了另一隻雄性大熊貓陵陵。在上野動物園生活的16年裡,陵陵一直是這裡的明星。

2000年,大熊貓童童患急性腹膜炎去世,陵陵開始了孤獨的生活。8年後,22歲零7個月的陵陵因心臟病也去世了。它走時,許多日本人趕到上野動物園為它默哀

由於陵陵的去世,上野動物園不得不面對自1972年以來首次園內沒有大熊貓的情況。動物園負責養育大熊貓的杉本服治說:「沒有大熊貓,上野動物園就變味了希望新的大熊貓早點到來。」

其實早在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際,上野動物園就期望中國能再贈送一隻大熊貓。但受時任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因素影響,中日關係處於低潮,熊貓贈送事宜一直擱淺。直到2011年,上野動物園才迎來了新的熊貓真真(中國名仙女)和力力(中國名比力)。

去年7月5日,真真和力力的小寶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香香誕生時,日本再一次陷入「吸熊貓」的狂潮。

香香在出生6個月後首次與遊客見面,在日本引發轟動,使得上野動物園的年度入園人數超過了400萬。

園方為避免發生擁擠,還採用了抽籤參觀的方式。民眾想看個熊貓得先搖號,而且搖號比例一度高達46:1。

雖然在日本這麼火,其實真真、力力、香香熊貓一家的歸屬權依然屬於中國

從1984年開始,由於《華盛頓公約》中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規定,中國大熊貓的「出口」方式就從贈送改為租借了。

不過,要租借中國的熊貓可沒那麼簡單,不僅每隻熊貓的租金高達100萬美元,租滿10年之後就要還給中國,而且其幼崽在2歲後也要歸還給中國。

所以,眼看著香香明年2歲時要回到祖國,上野動物園就要失去小明星,租熊貓成了安倍此行的重要任務……

除了熊貓,日本人還對另一種中國動物倍加喜愛,那就是朱䴉

朱䴉的拉丁學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譯過來就是「日本的日本鳥」。

在日本,仙鶴是皇室的一大象徵,神似仙鶴的朱䴉,經常出現在有關皇室的記載中。在皇室某些重要儀式裡,朱䴉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日本的傳統歌曲中,也常見對朱䴉的讚頌。

日本曾經是朱䴉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明治維新(1868年)之後,日本禁獵的規定曾一度得到放寬,這導致日本朱䴉的數量在1868—1900年間急劇減少。

1952年,日本曾在全國進行大面積調查,結果僅在佐渡島和能登半島上發現了32隻朱䴉。

1967年,日本在佐渡島新穗村設立了保護中心,但捕捉來的朱䴉相繼因為不適應人工飼養而死亡,唯一存活的只有雌性朱䴉阿金。

1981年1月,日本將境內殘存的5隻野生朱䴉全部捕捉,帶到佐渡島保護中心飼養,可最終,這些朱䴉也相繼死去。

2003年,27歲的朱䴉「老太太」阿金死亡,日本血統的朱䴉全部滅絕。

就在日本對拯救朱䴉幾乎絕望時,中國卻於1981年在秦嶺南麓的陝西洋縣境內,奇蹟般地尋找到7隻朱䴉。

找到朱䴉後,中日兩國開始協商保護事宜。1985年,兩國籤訂了《中日共同保護朱䴉計劃》,各自為立法及教育推廣保護朱䴉而努力。

至今,中國前後共有一任國家主席和三任國家總理在訪日時將朱䴉贈予或提供給日本。

1998年,時值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向日本贈送一對朱䴉,名為「友友」和「洋洋」。

2000年10月,朱鎔基總理訪日又將朱䴉美美「借」給了日本進行朱䴉繁育。

2007年,溫家寶總理訪日,帶去了朱䴉「華陽」和「溢水」。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朱䴉再一次成為兩國的和平使者。

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日時,中國決定再次向日方提供一對朱䴉。

10月17日,這對朱䴉「樓樓」「關關」抵達日本新潟縣佐渡朱䴉保護中心。在為期一周左右的檢疫和觀察結束後,它們被送往朱䴉森林公園生活。

又是送熊貓,又是送朱䴉,那日本給過咱們什麼動物嗎?當然也有。

2003年,廣州市與日本福岡市締結友好城市25周年之際,福岡給廣州送了一頭河馬

這頭小河馬,名叫憨達。後來,它在廣州動物園安家,愉快地生活了下去……

作為和平的使者,「動物外交官」的選擇也有一定標準。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尊南說:「每個國家所特有的動物往往是這個國家的代表與象徵。國家通常會選擇在他國見不著的、稀罕的、珍貴的動物,以表示誠意。」

至於福岡市為何送河馬,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覺得比較萌萌噠吧……

作者:餘青(環球人物)

相關焦點

  • 中國舞劇《朱䴉》為什麼在日本受歡迎?
    「4000名觀眾看《朱䴉》,掌聲差點把樓頂給掀翻了。演員演完以後離開劇院,觀眾總是夾道歡送,一排兩排送他們上車,一直跟我們揮手。」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回憶道。作為上海大劇院「見戲如面」院慶周系列活動之一,8月27日,上海歌舞團將用「朱䴉」這隻「吉祥鳥」為22歲的大劇院慶生,拉開5場演出序幕。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這就要說到日本人對朱䴉的愛了,跟對大熊貓的愛不相上下。「日本的日本」朱䴉(huan,二聲),古稱朱鷺、紅朱鷺,是東亞地區的特有種,雄雌同形同色,成鳥全身羽色以白色為基調,但上下體的羽幹以及飛羽略沾淡淡的粉紅色,後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
  • 世界各國的國寶:中國是大熊貓,澳大利亞是樹袋熊,日本是什麼呢
    比如說到我國的國寶我們都會聯想到大熊貓,不過我國的國寶其實並不僅僅只有大熊貓,還有和氏璧、蘭亭序、后母戊鼎、清明上河圖以及瓷器等都被列為國寶。其實並不只有我國有自己的國寶,世界各國也都有自己的珍寶,比如澳大利亞的國寶是樹袋熊,那麼日本的國寶是什麼呢?
  • 日本血統朱䴉全部滅絕 中國先後向日贈送5隻朱䴉
    在胡錦濤主席對日本進行為期5天的暖春之旅訪問期間,有關部門表示,中國政府將再次向日方贈送一對大熊貓,不禁使人們回憶起中國政府先後3次向日本贈送5隻朱䴉的友好往事。  有人說朱䴉是日本的國鳥,其實是謬誤,日本的國鳥是綠雉,屬日本特有種。  雖然日本國民曾對朱䴉寄予厚望,希望將其定為國鳥,但遺憾的是這種鳥兒卻在日本滅絕了。日本民族濃鬱的朱䴉情結,最終萬般無奈地化作一聲悠長的嘆息。  1998年江澤民出訪日本,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人民贈送兩隻朱䴉「友友」和「洋洋」。
  • 李克強訪日送了一對朱䴉 你知道這種鳥對日本人意味著什麼嗎?
    原標題:李克強訪日送了一對朱䴉 你知道這種鳥對日本人意味著什麼嗎?  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宣布,此次訪問期間,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  這是中國時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  朱䴉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各地。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這種鳥它長得十分像仙鶴,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仙鶴就是日本皇室的最重要的象徵。有很多日本的天皇死後,都會葬在以朱䴉命名的墓地裡。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前,朱䴉在日本分布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但是革命過後,禁獵的標準就被打破了。很多獵人都開始大肆捕殺,那麼朱䴉的數量肯定是一再減少的。在日本二戰以後,對於朱䴉的數量進行了一次統計。
  •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朱䴉的拉丁文學名是Nipponia nippon,翻譯成中文是「日本·日本」。這種鳥曾經廣泛分布於日本、中國、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但如今,原產自日本的朱䴉已經全部滅絕,目前日本國內的朱䴉都是從中國大陸引入並繁殖的。其實朱䴉的滅絕是在遠東地區同步發生的,不僅僅是日本,原本分布有朱䴉的俄羅斯、朝鮮半島的朱䴉種群也絕跡了。就是在咱們中國,在80年代發現秦嶺裡那個7隻的小種群之前,我們也以為中國的朱䴉早在60年代就滅絕了。以日本朱䴉種群滅絕的個例來看的話,主要就是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 日本經典NHK紀錄片——只有中國人才是大熊貓的守護神!
    是是是,你們都是萬事通,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說是洗死就是洗死,說是取精死就是取精死,雖然現在網絡上已經闢謠了,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你們說得都好有道理,都像真事一樣。日本人認為吃飽是一種恥辱,只能吃八分飽,這個是我在非正式會談裡面的日本代表裡面看到的,所以日本有虐待我們國寶的行為,要吃就得付出代價,從回國的懶浜就可以看出來了,以前在日本可沒那麼懶的。
  • 友誼「使者」在日本繁衍:探訪中國朱䴉的第二故鄉
    為搶救朱䴉,日本在1981年將佐渡島僅存的五隻野生朱䴉捕獲,送至保護中心進行人工飼養,這宣告了日本野生朱䴉的絕跡。同樣是在這一年,中國陝西洋縣的野外發現了7隻朱䴉,標誌著中國和日本在朱䴉保護方面合作的開始。從日本東京搭乘兩小時新幹線北上至新潟縣的新潟市,接著乘坐1小時的汽船便可抵達佐渡島。
  •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雛鳥有望4月誕生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雛鳥有望4月誕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3-18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日媒:中國提供的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朱䴉。 張遠 攝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新潟縣17日發布消息稱,飼養於該縣佐渡市「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的3歲雌性朱䴉「關關」於16日產下一枚鳥蛋。「關關」與另一隻雄性朱䴉「樓樓」於2018年10月由中國提供。報導稱,保護中心職員於16日通過監控器觀察「關關」的飼養籠時,發現巢中有一顆鳥蛋。通過視頻確認為16日下午4時49分許產下。交配對象為此前一直飼養於該中心的3歲雄鳥。它們從2月中旬左右開始出現了互送小樹枝等求偶行為。這是中國新提供的朱䴉首次在日本國內產卵。
  •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首產卵,日本本地朱䴉2003年滅絕
    資料圖據日本媒體報導,位於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的佐渡朱䴉保護中心17日證實,去年10月抵日的中國雌性朱䴉「關關」已首次產卵。據報導,現年3歲的「關關」來到佐渡朱䴉保護中心後,與一隻在日本出生的朱䴉配對,今年2月起開始繁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3月16日發現「關關」產卵一枚。為增加繁殖成功率,工作人員將進行人工孵化。若孵化成功,雛鳥有望在4月中旬誕生。朱䴉素有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是全球瀕危鳥類,深受中日兩國人民喜愛。
  • 通訊: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探訪佐渡朱䴉森林公園
    新華社東京5月9日電  通訊: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探訪佐渡朱䴉森林公園  新華社記者胡俊凱 馬崢 沈紅輝  柳葉長羽,通體灰白,雙頰如染胭脂般緋紅……近日在日本佐渡島上的朱䴉森林公園裡,記者近距離領略了朱䴉的優雅和秀美。
  • 日媒:日本向中國歸還4隻朱䴉 落戶上海野生動物園
    日媒稱,將2014年和2015年在佐渡朱䴉保護中心(位於新潟縣佐渡市)出生的4隻朱䴉歸還中國的籤字儀式9日在新潟機場舉行。日中兩國約10名相關人士出席。  據日本共同社網站3月9日報導,根據日中交換的備忘錄,2000年和2007年中方向日本提供的朱䴉產下的幼鳥中半數要歸還中國。
  • 中國去年提供給日本的朱䴉首次孵出雛鳥
    朱䴉雛鳥(佐渡朱䴉保護中心)海外網4月15日電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新潟縣佐渡朱䴉保護中心15日表示,2018年秋天由中國提供的朱䴉「關關」產下的蛋首次孵出了雛鳥。「關關」和出生在日本佐渡島的雄性朱䴉是一對「夫妻」。3月16日,「關關」一共下了5枚蛋。
  • 日本人眼中的「朱䴉文化展」 「我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
    日本市民參觀朱䴉文化展6月29日是朱䴉文化展的第三天,大阪的天氣異常晴朗,前來觀看「友好之輪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的大阪市民絡繹不絕,快來聽聽他們怎麼說。「我上小學的時候看到過一本動物圖冊,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朱䴉,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一名日本大學生在參觀朱䴉文化展時如是說。這名大學生表示,他的母親日前路過大阪市政府的時候,收到了展覽的宣傳冊,他本人特別喜歡朱䴉,所以昨日專程來觀看展覽。
  • 在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朱䴉?
    11月24日,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的故事,探討動物與環境保護的現狀與未來。  《朱䴉的遺言》講述了日本本土朱䴉滅絕的故事,也是愛鳥人士努力拯救朱䴉的故事。 Nipponia nippon,朱䴉的拉丁學名象徵著日本。這種美麗的鳥,曾經遍布日本全境。
  • 日本小學生搶著抱朱䴉:希望能看到朱䴉在天空中飛翔的樣子
    在全息展示櫃前,朱䴉「龍龍」的標本和唯美的動畫吸引得孩子們駐足觀看。中國第一代朱䴉保護工作者路寶忠親自給孩子們講述了有關「龍龍」的故事。展覽通過現代的全息投影技術,將已經去世的「龍龍」「復活」。  VR實景體驗區更是讓日本小朋友興奮不已,禁不住喊道「我看到朱䴉啦,我看到朱䴉啦」。明信片蓋章臺前,小朋友們認真挑選著喜歡的明信片並小心翼翼蓋上郵戳。
  • 從中國到日本,跨越海洋的朱䴉,保護動物的成功案例
    近日,從陝西漢中的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好消息,該保護區今年出殼的朱䴉雛鳥已經滿月了,而耀州區也傳來喜訊:在沮河流域的柳林林場,到2020年繁殖季結束,沮河流域的野化放飛朱䴉當年共有9對18隻成功繁殖了20隻朱䴉幼鳥,這是自2013年7月在我區實施秦嶺以北首次朱䴉野化放飛以來
  • 日本民族為何崇拜朱䴉
    1998年江澤民出訪日本,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人民贈送兩隻朱䴉「友友」和「洋洋」。  2000年朱鎔基訪日,應日方要求又提供了另一隻朱䴉「美美」(給友友和洋洋當時惟一的兒子「優優」配對)。  2007年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決定代表中國政府再向日本贈送一對朱䴉。於是,作為友好使者的「華陽」和「溢水」於2007年11月18日抵達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