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熱門軍事訊息,點擊右上角↗,你值得關注!
日本「旭日旗」是帶有紅日和旭日光芒圖案旗幟的統稱,這種旗幟曾被「已經不存在的日本皇軍使用」,現在相關設計用於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的旗幟中。
近日外媒刊文稱,「旭日旗」沒有政治含義,在當今的日本不再代表軍國主義,要求日本政府不能「屈服」,將這一信息廣泛傳播。二戰期間,日軍舉著「旭日旗」在亞太戰場燒殺擄掠;當日軍「神風」突擊隊衝向美軍軍艦時,也掛著「旭日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旭日旗」曾被禁用。但上世紀50年代,日本自衛隊又開始沿用「旭日旗」。
追根溯源,「旭日旗」與日本國旗「日章旗」均產生於19世紀下半葉明治維新時期。「旭日旗」在日本傳統文化中曾有過好運之意。隨著1870年6月13日,明治政府頒布《明治3年太政官布告第355號》文件,「旭日旗」正式成為日本陸軍軍旗。1889年,「旭日旗」又成為日本海軍軍旗。
實際上,日本民眾的反戰情緒還是比較高的,一些自衛隊員對於在街頭穿軍裝都非常小心,若在街頭舉著「旭日旗」就更刺眼了。但是對於那些日本右翼團體來說,情況又不同。日本右翼在舉辦活動時,「旭日旗」常常成為他們「造勢」的工具。每年8月15日「終戰紀念日」,會有一小撮右翼分子舉著「旭日旗」去靖國神社。還有一些政客利用「旭日旗」譁眾取寵。
「旭日旗」很可能與《教育敕語》、刺槍術等一樣,成為日本右翼勢力的又一個「招魂鈴鐺」。最後,來看看德國如何對待納粹萬字符——這個與「旭日旗」齊名的侵略標誌。據稱與納粹萬字符相似的符號在歐洲也曾寓意好運,但二戰改變了它的含義。戰後,德國一直嚴禁使用與納粹有關的標誌。根據德國刑法典第86條,在德國境內展示納粹標誌的人將面臨最高3年徒刑或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