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作古棗·貢瓜「哈密號」郵政專機落地廣東
9月13日凌晨1點,映襯著輕柔的月光,密作貢瓜、密作古棗「哈密號」郵政專機緩緩降落在廣東深圳機場。
中秋月圓之際, 5噸「密作」哈密古棗、10噸精品晚熟「密作」貢瓜通過專機運輸當天抵達廣東,進入郵政配送網絡,粵港澳消費者當天就可以吃到來自新疆最甜、最新鮮的哈密大棗、哈密瓜。哈密大棗、哈密瓜以往公路運輸,到深圳約需9天,為避免爛損,瓜果成熟度在7成熟左右就往外運輸,現在可保證把成熟度最高的哈密大棗、哈密瓜送進沿海市場。今年,哈密市首次與中國郵政航空公司、新疆郵政公司合作,開通農副產品航運專機,由此完整構建了「線上+線下、空中+地上」立體化的營銷模式。此舉開闢了新疆農副產品運銷「空中綠色通道」,為提升新疆鮮活農產品品牌價值和惠農增收能力開拓了新路。
哈密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條件造就了哈密瓜果獨一無二的品質。哈密地處北緯40度-45度之間,是新疆太陽輻射量和光合有效輻射量最大的地方,全年日照時數全國之最,乾燥少雨,5--9月日溫差在攝氏15度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種種條件都非常有利於瓜果的糖分和營養物質的積累,有至少兩千年的瓜果種植歷史,是世界公認的水果優生區域。哈密原產瓜果作為貢品的歷史幾與絲綢之路的繁盛等長。
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伊州伊吾郡(伊吾即今新疆哈密),土貢:香棗、陰牙角、胡桐律。」哈密大棗是唯一見於歷史文獻記載的新疆紅棗,距今最少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而早在漢代,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就是名播西域的瓜果之鄉。
「哈密號」專機運輸的5噸密作哈密古棗就產自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五堡是中國古棗樹留存最多的地方,現存50—100年棗樹12088株;100—150年棗樹1795株;150—200年棗樹113株;200—300年以上棗樹42株,哈密對大棗古樹進行建檔保持,既保護原生品種資源,也保護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哈密棗農千百年來傳承沿用傳統種植技藝,保證了哈密大棗的上乘品質。當地棗農常說,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棗農們施肥時,總是把農家肥深深的埋在根部2米以外,保證棗樹充分吸收土壤的營養和水肥。棗農每年都會對老棗樹的幹枝、枯枝進行修剪,保證棗樹的通風、透氣和採光,修剪過的老棗樹每年還會發出嫩綠的新枝,又有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東天山冰雪融水灌溉,老棗樹結出的大棗果肉密實、香氣醇厚,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更高。五堡鎮的棗農們不僅喜歡吃棗,還以棗為原料,做成美味的大棗餡餅、大棗饃饃、大棗花卷,大棗茶,甚至在喜愛的饢餅裡也添加了大棗。因常年食用百年棗樹的紅棗,五堡鎮90歲以上長壽老人有14個,原因就是生活中離不開人們叫做「長壽果」的哈密大棗,五堡也成為當地著名的長壽之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認為:在藥用價值方面,古代和近現代新疆地區的醫藥典籍中均有對大棗藥用功效的記載,現代研究證實哈密大棗富含多種維生素、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鐵、鋅、鈣、鈀、鎘、鉻等營養物質和稀有元素,以及桂酸、豆冠稀酸、油酸、花生酸、亞麻酸等成分,是一種具有高營養與高保健價值的果品。
新疆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授肖輝帶領團隊對哈密古棗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進行研究分析,確認哈密大棗維生素C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B1、B2,鮮棗VC含量比蘋果高70—80倍; 環磷酸腺苷是紅棗特有的活性物質,其中在哈密古棗中的含量為棗中之最,該物質對增強人體心肌、心血管疾病保健非常有益。豐富的大棗多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細胞的活性。大棗多糖是抗衰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綠色生物醫藥產品。哈密大棗富含有1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及鐵、鋅、鈣、鈀、鎘、鉻等營養物質和稀有元素。哈密古棗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丙氨酸等共6種及幼兒體內不能合成的組氨酸,是一種具有高營養與高保健價值的果品。原國家林業部認定:哈密大棗是中國棗業的「唯一上品」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哈密大棗先後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昆明世博會、全國紅棗交易會、中國棗業論壇金獎。2010年,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
在哈密,老百姓有諺語道: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門前一顆棗,紅顏直到老。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哈密大棗最常見的是鮮吃,幹嚼,再講究一點就是泡水、熬粥、煲湯,這還不叫會吃,哈密大棗全身都是寶,棗肉自不必說,棗核、樹皮、根、葉、木心、棗仁均可入藥。哈密大棗的棗花蜜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成份,味甘性溫歸脾胃,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當地人喜歡把哈密鮮棗裝在口袋當零食吃,茶餘飯後嚼幾顆,也喜歡把哈密大棗曬乾後做八寶飯、煮粥、蒸饃、煲湯,哈密人的餐桌上不可缺少各種以紅棗為原料的美味。如今「哈密百棗宴」又讓廣大市民和遊客盡情享受一場特色鮮明、獨具創意的美食文化盛會。
深圳庫爾班大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訂購了本次專機運輸的5噸密作哈密古棗,之後向沃爾瑪連鎖超市配送。每公斤哈密大棗鮮棗廣東配送價為30元以上,幹棗配送價為50元以上,農民畝收入可達4500元以上,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
哈密,這個絲綢之路上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以密作貢瓜、密作古棗品牌為依託,全力推動特色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創新澆灌著這片甜蜜的土地。
今年哈密共種植夏熟及晚熟精品哈密瓜7.4萬畝。本次專機運輸的10噸晚熟哈密瓜來自哈密瓜種植核心區——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作為原產地哈密瓜三大產區之一的伊吾縣淖毛湖鎮,是新疆最大的優質晚熟哈密瓜種植基地,這裡的晚熟哈密瓜外形飽滿、含糖量平均在15%以上,最高可達20%。本次專機上的哈密瓜主要是淖毛湖匯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質哈密瓜,這些瓜嚴格按照密作品牌有機食品標準種植,每個瓜成熟後含糖量達到17%以上。專機運輸的哈密瓜採摘前3天由哈密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開展無損傷測糖和硬度測定,聘請專家對檢測結果進行籤字把關,確保產品質量。10噸瓜全部被廣東省惠州市泰林貿易公司訂購,通過實體店和電商平臺兩種方式在廣東銷售,單瓜售價98元,瓜農平均每畝收入萬元以上,較往年收入翻一番。
「密作」就是哈密人最好的作品。瓜鄉哈密,人們鍥而不捨地傳承著哈密貢瓜、哈密古棗的深厚文化,創新並演繹著特產變品牌的歷史蝶變,用「工匠精神」鑄就「密作」品牌,「密作」品牌,是哈密人精耕細作的成果,更是瓜鄉哈密的信譽。「密作」貢瓜和「密作」古棗建立嚴格的品牌使用準入機制,統一栽培規程、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推行「環境有監測、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市場有監管、責任可追溯」的全程質量監控模式,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全產業鏈品牌經營的綠色產業。
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農業,發展新型業態,在鄭州設交易館,在淘寶、京東、蘇寧易購設立哈密特產館,並通過線上「私人訂製」,以數據化的可追溯服務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提高產品的溢價,每盒(兩公斤)私人定製鮮棗最高售價達118元。通過電子商務、直銷配送、農超對接等新型營銷模式,原產地哈密瓜、哈密大棗銷售網絡覆蓋1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經銷商1000餘家。如今,密作哈密貢瓜、哈密古棗專機實現了當天就可吃到來自新疆的果中臻品。
月是故鄉明,瓜棗哈密甜。2016年的中秋,有一盤密作哈密貢瓜、哈密古棗擺在月下,將是一幅「絲路共此時」的動人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