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小遊戲,適合5、6歲的孩子,越玩越聰明

2020-12-16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一切思考的基礎就是邏輯,邏輯同時也是諸多學科能力的基礎,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在注重能否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那麼,我們應該通過什麼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有什麼表現呢?

1、反應快、大腦靈活,處事不死板

《教父》中有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敏捷性是邏輯思維的重點之一,無論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與朋友或家長的遊戲過程中還是課堂的學習中,孩子如果都能很快地抓住問題的重點與實質,那麼就是說他的反應快,大腦靈活,處事不死板,相應的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強。

2、有獨立思想,有主見

在判斷問題或者是思考問題時,孩子需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不為人所動的主見,總之就是創造性與批判性兩者缺一不可,如對於日常事物和規律知識,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與看法,善於聯想、發散;又能辯證地分析問題、隨時可以及時察覺自身的問題與不足。

3、考慮問題更全面

我們經常會教導孩子考慮問題要全面。全面,就是所說的思維的深刻性,即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更加全面細緻地考慮問題,更善於追根溯源,看透事物的潛在規律與本質。

用什麼方法正確地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以下則是幫助孩子鍛鍊邏輯思維能力的4個遊戲。

1、 走迷宮

走迷宮是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用一支筆在迷宮圖上畫出從入口到出口的路徑圖。

家長在選擇迷宮圖時也要注意不要一下子就選用過難的迷宮圖,一開始可以用孩子喜歡的元素親手設計送給孩子的專屬迷宮,先培養起孩子對於搭建並解開迷宮的興趣,再選擇比較難的迷宮圖來讓孩子進一步培養自己的持續性專注力。

2、 數獨

數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根據9x9的格子上的已知數字,推理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的遊戲。在推理時則需要注意,0-9每個數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斜行內都只能出現一次。

對於剛開始接觸數獨的孩子來說9宮格的數獨比較難,可以和迷宮遊戲一樣,家長可以先選擇初級數獨遊戲,比如四宮格和六宮格。

如果是還沒學寫數字的孩子,可以用形狀代替,既可以滿足家長鍛鍊孩子大腦的需求,又能培養孩子尋找唯一解的能力,使大腦保持活力。

3、 數字連線

數字連線是讓孩子用筆按照紙上數字的順序逐一連線的用於鍛鍊孩子視覺廣度與視覺專注力的遊戲。在此類遊戲的過程中,要求孩子從點到位,在點和點之間連線。

這種看似沒有什麼規律性的遊戲,其實是希望孩子在繪畫時儘量不要抬筆,旨在用連線的方式增強孩子的邏輯連貫性,從而達到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目的。

4、 數字劃消

數字劃消就是讓孩子在家長畫在紙上的眾多數字中找到指定數字並將其划去。其要求孩子需要從第一行開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逐個逐行地找,中途絕對不能倒回去檢查。

所以在整個查找的過程中,既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又訓練了視覺控制能力,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改善孩子在閱讀或考試時出現「馬虎」的情況,比如跳字,漏字等。

這也幫助孩子們培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孩子更加專注於手中的工作與學習。

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現在很多小學的入學面試考的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鍛鍊思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遊戲,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

相關焦點

  • 適合3-6歲孩子的6個思維遊戲,每天10分鐘,孩子越玩越聰明
    專業的研究表明:孩子從1歲開始思維就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3歲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3-6歲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6歲以上進入抽象邏輯思維。 其中3-6歲這階段的思維訓練,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思維基礎。
  • 怎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所以我最推薦的方式是和孩子玩遊戲。遊戲對孩子的思維是個非常綜合的培養,以一會兒我們將提到的一款桌遊Laser Maze鐳射迷宮為例,孩子需要通過觀察去總結歸納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規律,然後做類比猜想,用這個角度的鏡子可以把光束反射到這裡,那換一個角度會怎樣呢?最後演繹推導要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步驟。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
  • 孩子有無邏輯思維,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 談透邏輯能力培養
    ,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衝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的發展頂峰早得令人髮指,居然是在10個月到4-5歲之間:另一個是蒙特梭利關於孩子能力培養「機會窗口」的報告,其中指出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這個時候孩子的特點是就是愛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會黑」、「為什麼會下雨」、「媽媽為什麼要上班「 、」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 1-3月齡寶寶的發育特點,在家就能做的早教內容,越玩越聰明
    0-1月齡寶寶這麼玩,越玩越聰明,寶寶晚上睡眠好>今天跟大家聊聊1-3月齡寶寶的發育特點,以及在家就能做的早教內容,讓寶寶越玩越聰明。3個月左右,有些寶寶可能會被逗笑出「咯咯」的笑聲。4、有些寶寶可能腸脹氣、腸絞痛的不舒服狀況比較多,表現為肚子脹,無緣由哭鬧沒有辦法安撫。5、睡眠時間減少了,需求更多了,哭鬧也多。
  • 適合2歲以上寶寶的親子桌遊推薦!邏輯能力、反應能力全搞定!
    沒關係,今天小E來給爸爸媽媽們種種草~嘿嘿,在家就能玩的小遊戲,能鍛鍊邏輯、反應力,還能讓全家度過一段溫馨高質量的親子時光!你猜到小E要推薦的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桌遊!小E今天推薦的這5款桌遊,2歲以上的寶貝都可以玩,好玩有趣的同時,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和反應力就自然被建立起來咯!
  • 美國研究:從小玩遊戲越多,孩子越聰明!3歲前花樣遊戲集合
    文|全文共205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鄰居馮太太帶著3歲的兒子嘟嘟到家裡做客。嘟嘟拿著他的新玩具航空母艦邀請哥哥妹妹一起玩。看著三個孩子一起研究玩具的畫面,馮太太吐槽道:「馮先生這個人,天天給孩子買玩具,一下班不幫忙做家務,先跟他兒子玩一個小時。
  • 12寸=2個6寸?邏輯思維差,被坑也不知道
    有兩個學生去吃披薩的時候遇到了這個問題,當他們確定店員沒有在跟他們開玩笑之後,就跟服務員說:「根據圓的面積公式來算,一張12寸的披薩等於4張6寸的披薩,2張顯然是我們賠了」。服務員聽完後一臉懵圈,估計沒想到兩個孩子能這麼快就算出來了。
  • 《最強大腦》張洗月:17歲引清北爭搶,超強邏輯思維從小就有體現
    蒙特梭利曾提出過數學敏感期的概念,出現在孩子5歲左右,這個時候讓孩子了解數學概念、提升有運算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切忌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公式、抽象的數字!用數學遊戲去激發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至關重要,然後在遊戲中習得數學知識。
  • 試試5個親子互動小遊戲,益智又健康
    其實,這段時間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相處時間。孩子一整天都在校園裡,回家了其實很渴望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家長不妨利用這段時間,試試用5個小遊戲,和孩子玩到「歡脫」。1.家長和孩子通過剪刀石頭布或者是手心手背的方式,決定誰能夠走;並且,在走的時候還要把卡片上的單詞都讀對,否則只能停留原地。這個小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反應能力。4.找數字家長準備一張白紙,在紙上寫出沒有規律的數字,記住順序一定要打亂。
  • 2-3歲的孩子適合玩哪些玩具?
    我們常說,孩子越玩越聰明。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購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的確,玩具和遊戲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過前提是,玩具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所以我們先來看看,2歲的孩子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等方面有什麼樣的特點,再來給大家推薦適齡的玩具。2歲孩子的能力發展特點2歲的孩子在運動能力上有明顯的發展。他們能夠跑、跳、攀爬,會自己上下樓梯,會踢球,還會騎三輪車。
  • 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選對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是關鍵
    小諾從2個多月我們就有意識的開始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興趣,到現在3歲半,已經形成了自主閱讀習慣和愛上了閱讀。諾媽認為,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需要了解兒童每個階段發展的規律,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挑選適合當下年齡階段的繪本。
  • 春節宅家、延期開學,3個陪娃小遊戲,培養4-6歲孩子的數學思維
    禁足在家不能出屋不說,還得面對著憋不住的熊娃,變著法地帶她玩。不少寶媽開始抱怨,在家閒的玩具也玩夠了、繪本也看夠了,不能全天看電視吧,已經無聊到玩瓜子皮了!這個春節我帶著維尼把一套36本的《數學繪本》反覆看了好幾次,數學啟蒙來源於生活,最終又要歸到生活中去,我從其中的幾本數學故事中找到了遊戲靈感,帶娃利用家裡先有的材料玩了幾個數學啟蒙小遊戲,希望讓孩子在假期依舊能夠玩中學,在遊戲中了解更多的數學概念。以下幾個小遊戲適合4-6歲學齡期前兒童。
  • 在家就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小遊戲,你確定不試試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款自製的小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動動手,還可以動動腦。一 找一個不要的快遞箱,裁成條狀,再剪成一個個的小正方形。(數量任意,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做適當的調整)二 在正方形小塊上畫不同種類的圖形,然後就可以帶孩子玩遊戲啦!
  • 0-6歲益智玩具這麼選?這樣玩越玩越聰明
    不過,這個玩具使用時間比較短,只適合小月齡寶寶,寶寶大了就不願只躺著玩了。在某寶上淘了個便宜的,大宥宥學步的時候喜歡推著玩,但是蠻輕的,不太適合學步,等走穩了可以跟寶寶玩採購類的遊戲,教寶寶認識不同類型的物品。
  • 李玫瑾教授:在孩子12歲前,教會他「4個能力」,將會受益終身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驕傲,爸爸媽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是自己人生的缺憾都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從小就能優秀,為他們「圓夢」,不要走他們的老路。而李玫瑾教授曾說過,12歲以前應該更注重孩子性格、品行方面的培養,並且教會他們4種能力,將會受益終身。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小學要考的「邏輯思維」,推薦經典遊戲書、繪本和益智燒...
    這套頭腦開發叢書,從2歲一直到6歲,分別從「數和計算訓練」、「思維智慧訓練」、「剪·貼·畫訓練」以及「英語訓練」幾個方面,通過不同種類的遊戲題,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觀察力、判斷力、思考力、推理力和社會生活能力。這套書設計的題目和遊戲類別豐富多樣,既有數學題,也有邏輯思維題,還有剪紙、貼紙、塗色、畫畫等藝術手工類的遊戲,這樣的設計也比較適合小一點的孩子來穿插做。
  • 這8個親子小遊戲,好玩有趣還能鍛鍊孩子各項能力!
    對於職場的爸爸媽媽來說, 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光, 主要是晚飯後的3個小時。 這裡推薦8個需要全身心投入, 能夠讓大人工作之餘放鬆, 還能鍛鍊孩子各項能力的親子遊戲,
  • 四種創意新玩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當孩子哭鬧時,毛絨玩具可以撫平他緊張焦慮的情緒。另外毛絨玩具外觀柔軟,抱著溫暖,還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所以,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更愛跟毛絨玩具一起玩。另外讓孩子多玩毛絨玩具不僅能提高安全感,當家長用以下幾種方式讓孩子玩,可以讓孩子越玩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