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僅剩數據亮眼!臺媒體人曝民進黨執政致命傷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賴清德今年4月底受訪表示,臺灣勞工平均薪資4.8萬元(新臺幣,下同),創下空前新高,昨日受訪時再度表示,勞工可對老闆說「你給的薪水太低」,再被民眾怒轟不知百姓疾苦。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節目上指出,民進黨為了奪權搞選舉,得到權力後卻沒有目標去經營,這樣怎能搞好經濟?

面對臺灣低薪困境,賴清德曾經說出「臺灣勞工平均薪資4.8萬元」一句話再度被提起討論。政論節目《年代向錢看》主持人陳凝觀指出,臺大會計系的學生畢業,進入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在上海所得8千元人民幣,大約4萬臺幣,還在持續上升,臺灣則是20年前跟現在都是只有3.2萬元新臺幣。

吳子嘉指出,臺灣政壇上就臺北市長柯文哲、「行政院長」賴清德最為誠實,所以賴清德不是說錯話,而是講出他的真心話,依照上述的例子,講出這樣的話會讓人覺得感受落差很大。他說,整個民進黨內的財經專業是先天缺陷,但是蔡英文本身卻是財經法的專家,身邊圍繞著財界人士,「財政部」、「經濟部」也都是小英人馬,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完全沒有戰略目標。

吳子嘉與陳凝觀都指出,民進黨為了奪權搞選舉,得到權力後卻沒有目標去經營,現在的年輕人不怕賦予政治人物權力,只怕你不把事情做好,民進黨當局只是把原本的餅重新分配,沒有把餅做大,若你要有本事做出來,就要好好的規劃未來市場如何發展,戰略該怎麼布局,才能搞好經濟。(娟子)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僅剩數據亮眼!臺媒體人曝綠營「執政」致命傷
    華夏經緯網8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年4月底受訪表示,臺灣島內勞工平均薪資4.8萬元(新臺幣,下同),創下空前新高。昨日受訪時再度表示,勞工可對老闆說「你給的薪水太低」,再被民眾怒轟不知百姓疾苦。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節目上指出,民進黨為了奪權搞選舉,得到權力後卻沒有目標去經營,這樣怎能搞好經濟?
  • 臺媒體人:民意轉向 看見蔡英文「執政」的倒數計時器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與領導人蔡英文的民調大幅下跌(圖片來源:《中國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上任至今,所有跡象都顯示,施政節奏如今進入一場「緩慢失焦且不知所云」。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王尚志16日在臺灣《中國時報》上撰文表示,從萬民歡騰勝選的那一天開始,就註定正式邁向某一個最終被懷疑、批判、甚至唾棄下臺那一天。有臺灣網友製作了一個2020蔡英文下臺倒數計時器,正分分秒秒的減少著,眼下來到1370日這個數字。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楊澤軍:數據顯示臺灣的經濟出路在大陸
    2016年重新執政後,大肆推動「臺獨」,瘋狂進行「脫中國化」,竭力設法阻撓兩岸關係、包括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民進黨當局視「新南向政策」為助臺突破外交困境之鑰,卻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臺「邦交」數量卻越固越少,僅剩15個,創下歷史新低,涉外空間不斷萎縮。「新南向政策」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的目標也毫無頭緒,近年來,臺對東協的出口不僅沒有提升,相反有所下降,其中2018年下降0.7%,2019年下降7.2%,2020年上半年(1至6月)再下降4.8%,出口佔比下降至15.7%,創下十年來新低。
  • 質問民進黨當局對金門做過什麼 臺媒體人:金門高粱早晚變大陸品牌
    【環球網綜合報導】為就臺中東亞青運停辦一事表達對大陸的不滿,臺當局日前以「時機不宜」為由,要求金門縣府推遲金門廈門引水項目的通水典禮。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為金門做了什麼,持續這樣的話,早晚有一天金門高梁會是大陸品牌。
  • 臺專家:優秀學生不願留臺灣 民進黨執政讓很多人不願回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前「監察委員」葛永光9月27日表示,臺灣高教環境讓很多年輕人失望,臺灣將來的發展令人憂慮。他認為,如果臺灣還是民進黨當局執政的大環境,恐怕很多留學生不會回臺灣。葛永光參加「第七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圖片來源:中評社)據香港中評社9月28日報導,臺灣「第七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27日舉行,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會上提到,臺灣赴大陸就學人數大增,據大陸統計,今年有1500人,較去年增加40%。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民進黨能在臺灣永續執政?
    憑藉「防疫有功」,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接近55%,比兩年前暴增3倍。這兩年間,臺灣發生很多事,包括民進黨當局對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進行追殺,國民黨面臨生存危機;包括農會、水利會等持續遭「綠化」,綠營政客把持基層組織;民進黨逐步掌控島內媒體,不太「聽話」的中天新聞臺前幾天已吹起熄燈號。此外,蔡當局變本加厲,暗示將實行網絡管制。
  • 「秋鬥」萬人怒吼 臺媒體人批「討厭民進黨」再成臺灣最大黨
    臺媒資料圖 據臺灣中時報導,一年一度「秋鬥大遊行」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盛大展開,現場逾萬人集結,許多資深媒體人也來到現場,痛批蔡英文挾著817
  • 桃園藍黨鞭林正峰:民進黨把臺灣搞窮有利自己「執政」
    ,更有利於執政,更方便「統治」臺灣。國臺辦2月28日公布31項惠臺措施,給予臺商、臺生乃至臺胞各領域同等大陸國民待遇,怎樣看大陸惠臺政策對臺灣的影響?扁執政時期,林正峰擔任國民黨「立委」,他說,扁執政就這樣搞臺灣,好比「金融改革」,美其名透過銀行整並強化國際競爭力,但最後把臺灣弄窮了,金融大老闆還要求民進黨,民進黨真正知道如何「統治」臺灣,用的方法絕對不是國民黨及其他政黨可以理解。
  • 「雙十慶典」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
    「雙十慶典」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 2016-10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很好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1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的首次「雙十慶典」,雖然她在演說中要大陸方面正視所謂「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但講稿中多以「臺灣」取代「中華民國」,連「行政院長」林全都沉著臉,看不出到底有沒有唱「國歌」。
  • 惡化兩岸關係 傷臺灣激民怨——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之二
    臺東縣鹿野鄉的劉姓果農告訴記者,臺灣鳳梨過去九成銷往大陸,現在因為兩岸關係不好,銷量大減,滯銷的鳳梨價格從過去每斤十七八元(新臺幣,下同)慘跌了一半。他感嘆說,民進黨當局不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讓臺灣農民深受其害,「執政者不知道我們的辛苦」。兩年來,兩岸關係冰凍重創臺灣觀光業。數據顯示,2015年來臺大陸遊客有418萬人次,去年已降至273萬人次。
  • 臺媒體人曝蔡英文馬英九當局面對天災差別 連用7個「該死」總結!
    中國臺灣網8月29日訊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823暴雨重擊南臺灣,多處水淹成災,災民忙著清理的同時,蔡當局的許多行徑及言論都讓人直搖頭。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鄭師誠連續用7個「該死」諷刺蔡當局與馬英九執政時面臨天災最大差別,「年底再把票投給他們那是自己找?...」臺灣南部連日豪雨成災,蔡當局在這幾天也引發許多爭議。蔡英文搭雲豹裝甲車到淹水地區勘災,更被災民嗆聲「下來走」。
  • 蔡英文日本漫畫形象逆齡到18歲 臺網友:去韓國修過吧
    臺媒曝蔡英文形象被某日本漫畫收入,漫畫版的蔡英文簡直逆齡到18歲,讓網友驚呼連連。據臺灣「中天必POTV」消息,近日有網友把漫畫截圖放至臉書「爆廢公社」上,只見她留著一頭烏黑短髮,戴著眼鏡,身上還穿印有「中山女高」的制服在打麻將。劇情描述蔡英文的高中時期,不少網友吃驚,漫畫版蔡英文18歲模樣顏值爆表。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臺「財政部」8日發布「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數據,2020年臺灣對中國大陸、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增加14%、951億美元。攤開數據來看,臺灣在經濟上似乎更仰賴中國大陸,也讓臺灣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議題再次掀起爭端,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就直接炮轟蔡當局是無知,「集合愚、蠢、呆、笨、傻、鈍、痴之大全,丟盡『經濟部』等部會的臉…請別把政治汙染該是講求專業的『經濟部』吧!」
  • 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批評民進黨執政無能 籲當局儘速承認「九二共識」
    新華社臺北5月18日電(記者查文曄 章利新)臺灣社區發展協會聯合總會18日在苗慄縣舉行記者會。多位與會的臺灣鄉鎮市民代表表示,民進黨執政一年來施政無方,大搞「口號式」的「轉型正義」,將執政重點放在政治鬥爭而非經濟民生上,如果繼續下去,必將被人民拋棄。他們呼籲,民進黨當局應儘快承認「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切實增進臺灣百姓福祉。
  • 蔡英文執政1年中間選民跑光光 媒體人:她只剩兩條路
    趙少康表示,從最新民調看來,蔡英文的支持者只剩下綠營基本盤;圖為2011年,蔡以民進黨主席身份,接受趙的電臺節目訪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23日訊 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許多政策未見預期成效,還引來許多批評,其中兩岸關係更是大走回頭路,近來民進黨籍臺南市長賴清德的「親中愛臺」說,以及和綠營友好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說法,更被視為對蔡的夾擊。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認為,已失去中間選民支持的蔡英文,現在只剩兩條路可走。
  • 臺灣年底選舉日近 資深媒體人曝三個選後看點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執政不佳,支持度降低,許多綠營縣市在年底選戰中打得辛苦!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黃創夏在臉書表示,現在不只要看11月24日投票當天結果,11月25日的變化更有趣,他點出三件事要大家關注。
  • 民進黨「執政」,陸資入島風險增大
    隨著島內政局的重大變化以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影響到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經貿合作,預計民進黨執政後「陸資入島」障礙增多,風險增大。  民進黨不是將「陸資」視為一種重要的資本與經濟資源,而是視為對臺灣經濟政治的一種「危險」。在全球都積極爭取中國大陸投資與開展經貿合作的同時,臺灣內部對陸資在臺投資一直存有較大爭議,儘管馬當局在「法律」政策上採取適度開放,但在綠營勢力反對下限制很多,開放有限,導致大陸企業對臺投資六年多時間累計只有14億美元。臺灣對大陸企業對臺投資處處設限,從不考慮雙贏。
  • 妙語|臺資深媒體人董智森:臺灣社會錯亂偏頗多
    民進黨的言行,頻現錯亂。「仇中、反中」,助民進黨取得政權。但民眾剛拜完大甲媽祖,又歡欣迎端午,準備吃粽子。媽祖,是中國神。端午,也是中國人的習俗。尤其,每年過春節,全世界兩百個國家和地區,也只有中國島灣和大陸人,在春節有長假,歡欣迎新年。島灣人的祖先,大多在四百年前,由唐山過島灣,因此保有中國傳統習俗。但民進黨人一碰到中國,就聲嘶力竭要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