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立足生態「高顏值」 激發茶業新活力

2020-12-18 醒獅看臺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的一大亮點是同期還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第二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加上前期武夷山市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大型綜合競演節目、「浪漫武夷風雅茶韻」茶旅文宣傳推介走進北京、第六屆中華禮樂大會、2018大武夷超級山徑賽以及武夷山水品牌發布大會、第二屆旅發大會等,可謂好戲連臺上演,品牌效應疊加,影響不斷擴大。

茶博會除了兩屆外,其餘各屆都在武夷山舉辦,是閩北地區唯一承辦的區域性大型綜合對外經貿活動。經歷十餘年發展,茶博會已成為展示福建茶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推動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特別是茶業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茶博會更加突出「茶、茶文化交流與茶產業發展」這一主題,積極打造「全國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文化經貿、投資盛會。參展企業實力更強、數量更多、範圍更廣,除固定的臺灣地區茶葉、茶具生產企業外,還有中國十大名茶代表企業、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茶企業及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斯裡蘭卡等國茶企。兩個展館1278個展位提前50天全面招滿,主展館特裝比例達到70%。邀請VIP採購商4000多家,比上屆茶博會新增1000家。品牌效益更加凸顯,通過提供平臺、創造商機、促成融合,形成優勢疊加、業態互補的效應,擴大產業經濟、商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成果。

第十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今年亮相武夷山,這是武夷山繼2008年承辦第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後再次承辦「國字號」行業協會年會。十年來,武夷山茶業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和茶文化推廣知曉率得到全面提升,開啟轉型升級新徵程:圍繞「控制面積、提升質量、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目標,著眼「三個轉變」,建好「三大平臺」,實現「三大跨越」「三個轉變」;成功申報武夷巖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獲批籌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武夷山大紅袍」2015-2017年連續三年榮獲區域品牌價值十強;武夷巖茶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完成武夷山肉桂、武夷山巖茶、武夷山水仙、武夷山奇種4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在德國設立首個海外「武夷茶館」;印象大紅袍成功掛牌新三板。

定位於「民族自豪」「品牌驕傲」「國民認可」,茶業經濟年會將召開「2018中國茶業品牌盛典」,展現中國茶葉品牌的發展成就,推動中國茶葉品牌的集體崛起。盛典將通過多種展現模式,全面呈現中國茶葉品牌在技術突破、產品創新、重大工程、社會責任、國際化發展等領域的成績。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表示:「作為中國茶界年度收官盛會,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茶界影響力大,業界參與度廣,具有權威性。」武夷山市茶業局局長鄧崇慧介紹,茶業經濟年會將以茶會沙龍的形式,組織茶產區介紹各地特色項目,達到溝通交流、互創商機的目的。

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也將進一步擴大南平市綠色食品影響力,全面提升「武夷山水」品牌知名度,促進產業提升和融合,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茶旅、文旅融合拓展旅遊新格局

11月15日至12月31日,全國「萬裡茶道」沿線八省市的文物將在武夷山市博物館展出。這是繼去年湖北博物館「萬裡茶道巡展」後的第二站。

武夷山市是「萬裡茶道」的起點城市。目前,中國茶旅小鎮、海絲文創園、下梅萬裡茶道旅遊綜合體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下梅、五夫、星村等地茶旅設施和服務不斷完善。同時,武夷山藉助每年一屆的茶博會平臺和今年的「萬裡茶道巡展」,合力打響「萬裡茶道」茶旅品牌。

茶旅讓武夷山的知名度更高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湧」進武夷山。夜幕降臨,武夷山市展現出另一種迥異於白天的風情和魅力。「印象大紅袍」「夜遊崇陽溪」「宋街夜遊」等旅遊產品相繼推出,讓曾經「白天登山遊九曲,夜晚蒙頭睡大覺」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今年旅發大會期間,武夷宮宋街夜遊正式對外開放。崇陽溪兩岸夜遊線路,將仿宋古街、武夷春秋館、珍稀植物園、崇溪漫步道、武夷水秀、酒吧一條街等景點串為一體,將度假區的旅遊休閒人群導入武夷宮。

「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修葺一新的武夷宮片區將本是雜草叢生的地塊變成了水榭漫遊的休閒場所。此條線路的夜景工程布置頗具心意,節約型、環保型、科技型的景觀照明工程,充滿了歷史感,最大限度地將武夷文化原汁原味呈現出來,深受文藝青年們的喜愛。

而10月27日正式啟航的夜遊崇陽溪項目,則將遊客帶入亦夢亦真的仙境之中。遊客乘著精雕細琢的仿古式遊船,從主景區旁的朱子渡碼頭開始,在山環水繞中重回碼頭。整場演出結合了茶文化、柳永文化、傳統民俗文化等元素,給遊客打造出行於雲端、遊於畫卷的意境,極具詩情畫意。文旅項目的融合,給遊客推薦的夜遊產品越來越豐富了。

2017年啟動的「朱子故裡·大美武夷」為主題的「五個一百」活動,也為武夷山吸引了眾多人氣。活動已創作出一批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紀錄片《朱熹》將在央視播出;蘊含「武夷元素」的《茶山情歌》《請茶歌》《採茶撲蝶》等茶歌茶舞相繼亮相;《武夷山水有神奇》《雲鋪霞染的茶路》《朱子故裡品五夫》等美文佳作相繼推出。武夷山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空氣借作家、藝術家的創作,發出時代聲音、敘寫時代故事,增強了武夷山的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旅遊和茶業、文化具有深層次的內在聯繫。做好茶業+旅遊、文化+旅遊這篇大文章,將推動武夷山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的轉型。(徐園園)

海峽情兩岸緣

第十二屆茶博會開幕前十天,已有臺商抵達武夷山準備會展事宜,趙亮吟便是其中之一。11月6日,參加過八屆茶博會的趙亮吟表示,「來茶博會,不只是為了銷售,更是為了打品牌。」他說,武夷山懂茶的人多,喝茶的人更多,參展效果事半功倍。

作為唯一一個由海峽兩岸共同主辦的茶博會,突出海峽兩岸交流一直是重點之一。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歡樂茶節等經典活動,每年都吸引大量臺商參加。

「提前50天,臺灣館104個展位訂購一空,參展臺商人數已超過200多人。」武夷山市臺辦主任吳帶生介紹,自從2007年首屆茶博會舉辦以來,武夷山和臺灣兩地在旅遊、經貿、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不斷加深,茶博會逐漸成為海峽西岸對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每屆茶博會,都是兩岸續緣的聚會,推動了祖國大陸對臺旅遊、經貿、文化交流合作。2013年,第七屆茶博會期間,臺灣凍頂烏龍茶始祖林鳳池第四代傳人林新添、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住持澤道法師,在天心永樂禪寺禪師茶園共同種下臺灣凍頂烏龍茶苗。150年前從武夷山移植臺灣的凍頂烏龍茶苗,時隔一個半世紀,回植祖庭——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隨著茶博會品牌效益的增強,臺商更加重視參展工作。」吳帶生說,最初臺灣參展商需上門邀請、提供優惠政策。2016年,茶博會臺灣館一改以往由政府買單模式,實行市場化運營,向每個展位收取1000元管理費。出人意料的是,109個展位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參展參會臺商規模均超過往屆。⊙李茜

綠色「密碼」解鎖升級之道

——武夷生態茶的新魅力

「茶樹喜歡漫射光。漫射光對提高茶葉的品質,特別是香氣有很大的幫助。」12日,在武夷山九龍山茶園1310畝的有機茶基地內,武夷星九龍山有機茶基地部經理馮衛虎說。

九龍山茶園開闢於2002年,是武夷山市龍頭茶企——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先行先試建設的生態茶園。近年來,武夷星公司在園內套種杉樹、桂花等樹木,實施小造林、大造景工程,並在幼齡茶園裡施加綠肥固定氮肥,使茶園林木覆蓋率上升至30%,構建起良好的生態循環體系。

去年夏天,武夷學院非洲鳥類專家現場調查表明,有不少於8000隻、超出300種的鳥類在九龍山茶園中繁衍棲息。茶園所產茶葉的制優率從2015年的51%上升至2018年的61%,即每1000斤成品好茶中,更優質的茶葉從510斤增加到610斤。

綠色,是閩北茶業的底色,武夷茶馳名中外的密碼。今年茶博會,武夷山持續深入開展「走百企、進百店、入百園」系列活動,以各種茶會和實地走訪等形式,邀請優質採購商、經銷商等共同見證閩北茶產業的綠色崛起,讓優質生態茶通過採購商走進千家萬戶。

茶博會「三百」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第十二屆茶博會「三百」活動,除繼續舉辦系列茶會、引導茶人茶企樹立優質平價茶消費導向外,還將向採購商開放茶山茶園,從武夷山市逐步擴大到閩北。

今年7月,以「共享武夷山水,實現點綠成金」為主題的中國南平「武夷品牌」建設發布會暨「武夷品牌」發布活動在武夷山市舉行,成為武夷山市茶業界的熱門話題,其影響即將波及到茶博會。作為茶業點綠成金的重要引擎——林茶共生、芬芳瀰漫的生態有機茶園,當然更受關注。

近年來,武夷山市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快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跨越趕超,圍繞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加快推進茶園標準化和有機化建設。「化肥減量增效、農藥使用零增長示範縣」創建和「茶園無藥無化肥質量興茶」工程,持續推進茶山整治,著力提品質、打品牌、增效益,培育做大一批茶業龍頭企業。

6月12日,武夷山市出臺了《加快茶產業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開展生態茶園建設。

7月24日,武夷山市召開了茶產業發展大會。會議提出,確保到2020年全市高標準生態茶園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武夷山市茶產業「綠顏值」發展正釋放更多生態「紅利」:香江、正山堂、欽品等龍頭企業推動茶園標準化建設,示範帶動了越來越多小企業投身綠色發展。武夷山市茶園建設的生態化、有機化大步邁進,茶業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茶葉附加價值不斷提升。目前,武夷山市共有註冊茶企3550家、規模茶企38家、茶葉合作社94家,14萬畝茶園無公害茶園覆蓋率達到100%,機械化修剪採摘比例達94%以上。2017年茶葉產量19200噸、茶業總產值21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260%和100%。

武夷星生態茶園累計植樹2萬多株,投入資金數千萬元。武夷星茶業董事長何一心說,正是因為知道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是種出好茶的根基,所以才花了很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財力。

綠色發展推動綠色優勢進入良性循環,發展與保護、當前與長遠、破與立的關係得到了正確引導。永生茶業有限公司十多年前就著手茶園的生態管理管控,採取生態病蟲害防控和有機化管理,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使1300多畝品種園益蟲增長量達到100多種,有機質和有益菌數量都有顯著增長。公司總經理遊玉瓊說:「我們的目標是生物類農藥都不噴施,既不增加投入,也不減少收益,給茶農輸送技術就順暢多了。」

相關焦點

  • 武夷山星村茶香茶業專業合作社獲市長點讚,「5G+智慧生態茶園...
    其中,武夷山星村茶香茶業專業合作社的5G+智慧生態茶園探訪之旅掀起一波觀看高潮,據悉該環節實時在線收看人數達646萬人次,5G+智慧生態茶園也受到直播壓軸嘉賓武夷山市政府副市長劉鎧維的點讚推薦。據武夷山星村茶香茶業專業合作社成員楊逢春介紹,該5G+智慧生態茶園已依託物聯網通用雲控制器實現雲管理,這在茶業發展領域及5G技術領域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也為武夷山星村茶香茶業專業合作社「茶香星村」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 元泰茶業在武夷山舉辦紅茶品牌推薦會
    上個世紀末的1999年12月,武夷山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時隔15年,幾番淘洗、探尋,時間又還原出武夷山歷史上作為海陸「萬裡茶道」起點的原貌。「緣聚武夷 茶和天下」正值第八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與第三屆「萬裡茶道」與城市綠色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舉辦前夕,一場以《那一年,我們一起……》為主題的【元泰微茶會】在沐荼•茶生活館中邂逅歷史長河裡的釅釅茶緣!此刻茶香氤氳,茶事紛呈。
  • 「茗川世府館」亮相武夷山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
    第11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武夷山開幕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福建省副省長黃琪玉,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國務院參事劉志仁,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張家坤,南平市委書記袁毅,市委副書記、市長許維澤,市政協主席黃健平,武夷山市委書記林旭陽,武夷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謝啟龍,市人大主任陳先珍等領導嘉賓先後蒞臨武夷山茗川世府館參觀、品茶。
  • 白沙:「體育+」激發山城新活力
    引進精品賽事與體育旅遊項目白沙:「體育+」激發山城新活力■ 本報記者 曾毓慧 於偉慧特約記者 吳峰8月22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文體中心遊泳場,學員楊娟與14歲的女兒陳思嵐從教練員手裡接過遊泳培訓結業證書後,母女倆開心地擊掌慶祝
  • 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開幕
    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 攝中國日報福州11月16日電(記者 胡美東) 11月16日上午,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武夷山隆重開幕。現場品茶。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 攝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雷春美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南平作為福建的生態和茶業大市,茶產業是南平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
  • 央視《新聞聯播》點讚山東汙染防治攻堅戰:好生態激發山東發展新活力
    央視《新聞聯播》點讚山東汙染防治攻堅戰:好生態激發山東發展新活力 2020-12-13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按照《建議》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 山東陽穀:改革創新 激發文旅新活力
    近年來,陽穀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以建設「國內外知名休閒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陽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以改革創新為手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激發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力。立足特色 激發文旅新活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為加快文化和旅遊市場經濟復甦,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質旅遊需求,陽穀整合全縣重點旅遊資源推出「探尋古韻英雄之旅一日遊」「徜徉陽穀二日遊」「水滸故裡二日遊」等精品線路,深受遊客歡迎。
  • 南平:高顏值換好錢景
    2017年以來,當地施政者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一條以高顏值換取綠色發展的產業鏈日益成形。 「水美經濟」是其中一張經典名片。南平有大小河流700多條,10個縣(市、區)至少都有一條以上河流穿城而過。
  • 深化茶產業合作 共創美好未來|茶文化|武夷山|茶業|名茶_網易新聞
    2020年11月16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美麗的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全國臺聯、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部分領導以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等多家單位出席大會開幕式。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 故宮與京華茶業共訴傳統文化活力
    作為《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的首席戰略合作夥伴,首農食品集團攜旗下老字號品牌與故宮再次合作,共譜文化新篇,展現新時代背景下的傳統文化活力。在最近一期節目中,首農食品集團旗下老字號品牌京華茶業與故宮珍藏的瓷器一起,掀開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面紗,讓觀眾品咂到了傳承與創新碰撞出的「活力「味道。
  • 福建工美攜善明茶業 武夷山開啟 「陳茶十年封壇大典」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當茶在武夷山這個文化積澱極為深厚的地方與哲學、旅遊緊緊相融時,便演化成獨具武夷特色的武夷茶道。產業經濟新聞報導:6月26日至28日,由福建工美創意設計有限公司聯合善明茶業有限公司舉辦的「善明陳茶十年封壇大典」活動將以最別具一格的形式,在世界級的旅遊景區--雙世遺之地武夷山弘揚中國茶文化,品悟武夷茶道,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與。
  • 郝鵬: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 武夷山仙逸香茶業有限公司——九八茶博會禮茶供應商
    武夷山仙逸香茶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具有合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SC)的廠家,嚴格執行武夷巖茶產品標準號:GB/T18745生產合格的產品
  •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按照《建議》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 引進精品賽事與體育旅遊項目 白沙:「體育+」激發山城新活力
    原標題:白沙:「體育+」激發山城新活力 8月22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文體中心遊泳場,學員楊娟與14歲的女兒陳思嵐從教練員手裡接過遊泳培訓結業證書後,母女倆開心地擊掌慶祝。 站在遊泳場邊,遠眺獅子嶺,山林疊翠,蜿蜒的南叉河宛如一條玉帶從北邊穿城而過,田徑運動場、網球館、籃球場等依次排開。
  • 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武夷山舉辦
    摘要:11月16日至18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將在武夷山舉辦,著力打造常年展示交易服務「雲平臺」,促進「展品」變「商品」,進一步提升茶博會的展會效應。
  • 老建築改出高顏值 老成都煥發新活力
    「通過改造,建築外觀具有了高顏值,使其『可觀』,適合被框進畫面,拍成照片,利於傳播。與此同時,不時舉行的豐富活動,多元業態的商鋪,讓其『可進入可參與』,形成與市民和遊客的互動。」 項目方負責人表示,目前這個城市更新項目還在進行後續的優化和打造。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舉行
    StartStopStartStop這是11月16日在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拍攝的陶瓷藝術品展位。當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11月16日,參展客人在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一家茶企的展位品嘗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11月16日,一位參展客人在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一家茶企的展位拍攝武夷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