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加拿大主高等教育先進、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國家。稍微深入點的,可能還知道加拿大是一個石油、木材、農業大國,在全球石油、木材和農業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其實,很多人有所不知,真正讓加拿大在全球各產業中鶴立雞群的,並非高等教育、旅遊、石油、木材和農業,而是礦業。加拿大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標準完善、開採技術先進、上市公司數量龐大,在全球礦業市場上首屈一指。
加拿大礦業分布,圖片來源: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網站
五六年前,由於礦產需求旺盛,中國企業紛紛趕赴海外「淘礦」,加拿大便是目標之一。那個時候,礦產價格堅挺、外企爭相投資,加拿大礦業頗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國際市場供需失衡、礦產價格回落,加拿大礦業外來投資幾年後便迅速下滑,陷入了「寂寞開無主」的境地。直到今天,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資本,對加拿大礦業的投資仍然繼續下滑。加拿大礦業要想復甦,似乎仍有時日。
不過,在由能源和金屬驅動的現代經濟中,不可再生的礦石註定須臾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而中國作為一個金屬需求大國,非常有必要未雨綢繆,在全球礦業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為幫助國內業界了解加拿大礦業的國際地位、投資環境和投資誤區,2018年2月20日上午,界面新聞聯合加拿大灰熊研究院、加拿大樂活網、《高度》周刊和UBC大學UHUBOR信息平臺,邀請卑詩省礦業專家召開了「礦業專題沙龍」。本網將陸續發布根據沙龍討論內容撰寫的系列報導,此文第一部分。
名副其實的礦業大國
500年前,歐洲探險家來到加拿大,一是探索通向東方的航道,二是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可惜,這兩樣都沒找到,殖民者遂就地取材,做起了毛皮和漁業生意。現在看來,只能怪他們運氣不好,實際上加拿大不僅真的有黃金,而且數量極大。根據相關數據,在全球範圍內,非洲黃金儲量最高,佔全球總量28%;其次是北美,佔24%;接下來是澳洲、亞洲、南美和歐洲,分別佔19%、18%、9%和2%。具體到加拿大,黃金儲量在4200噸左右,居世界第7位。
豐富的黃金產量,早就了加拿大發達的黃金開採產業。從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加拿大黃金年產量始終保持在100噸以上,僅次於南非和蘇聯。此後二十餘年,加拿大黃金年產量在50—80噸之間徘徊,依然保持世界第三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拿大黃金年產量才從第3位逐漸滑落,位居全球第7位左右。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16年加拿大生產黃金170噸,排名又上升至第5位。
以國家年產量來論,加拿大的黃金位次或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如果按照企業年產量來看,加拿大就異常引人注目。據斯圖礦業董事長郭英廷介紹,2016年全球十大黃金生產商中,加拿大企業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排名第1、第4、第5和第9的生產商,皆來自加拿大。它們的採礦點分布於全球各地,對世界黃金價格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016年全球十大黃金生產商
其實,黃金只是加拿大眾多礦產資源中的一種,而且不算最突出的。根據2015年相關統計,加拿大有6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鉀鹼產量居世界第1位,鈾、鎳、鈮產量居世界第2位,原鋁、鈷、鉑族金屬、鑽石產量居世界第3位,鎢、鹽、硫居世界第4位。郭英廷先生表示,加拿大有14種礦產品在全球居於前5名。以3600多萬的人口,擁有如此豐富和高產的礦業,不能不說是加拿大的一大幸運。
經過多年積累,加拿大形成了數量龐大的礦產企業。郭英廷先生在沙龍中指出,目前全球上市礦業公司中,805家在溫哥華,300家在多倫多,56家在卡爾加裡,30家在蒙特婁,澳大利亞珀斯和雪梨分別為263家、96家,英國倫敦92家。可以說,加拿大佔據了全球上市礦業公司的絕大多數。如果算上相關公司,溫哥華礦業類公司總數大約在1500多家,是真正的礦業之都。就質量上而言,根據普華永道2017年公布的數據,加拿大在全球礦業公司40強中佔據6個席位。
全球礦業上市公司分布示意圖
加拿大多倫多是全球礦業融資的主要樞紐。2014年,多倫多證交所佔全球採礦業股本的62%,融資近90億加元。多倫多證交所(TSX)及多倫多證交所創業板(TSXV)匯聚了世界上57%的上市礦業公司,2015年總共有1480億多加元股本入場交易。按發行人市值排名,多倫多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證交所,其中礦業、石油及天然氣上市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另外,根據加拿大Fraser Institute最近發布的全球十大礦業投資目的地中,加拿大薩斯喀徹溫、魁北克和安大略名列其中,佔據了3個席位。
先進的礦業開採技術
郭英廷先生說,加拿大不僅是一個礦業大國,而且是一個礦業強國,採礦技術全球領先。這個領先,一個體現在惡劣環境採礦,另一個體現在深井採礦。就惡劣環境來說,加拿大很多金剛石礦位於北極圈內,周圍都是水或冰,但是礦業公司依靠先進技術,仍然可以進行露天或井下開採,這是大多數國家的礦企所做不到的。
就深井採礦而言,加拿大礦井深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郭英廷先生舉了一個例子,安大略省北部的Kidd Mine銅鋅礦,深達10000多尺、3100米,屬於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深井。世界上最深的礦井在南非。雖然加拿大的礦井不是最深的,但是1000米以上的深井數量,在世界各國中位居榜首。目前,加拿大擁有28座1000米以上的深井,南非有27座,中國有16座,澳大利亞有11座,美國有7座。郭英廷先生表示,加拿大採礦業在深井支護、通風、降溫、組織等技術上,絕對世界領先。
採深1000米以上金屬礦山國別分布,圖片來源:中國黃金網
中國礦井深度大多低於500米,最深的井1600米左右。但是,根據地質勘探,中國的鐵礦、金礦、鎳礦、銅礦資源等,大都蘊藏在深部,即地下2000-3000米左右。因此,如何提高深井開採技術,已成為中國礦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中加兩國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不過,與會專家同時指出,每個地區的地質條件不同,並非簡單地引進技術就能實現深井開採。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美洲市場總監和高級技術顧問江傳瑜指出,礦井深度每增加100米,溫度就上升1至3度,中國很多礦井都解決不了地下高溫問題;中國某銅礦剛剛建成時,大約不到1200米深,還沒開採,溫度就達到45-50度。原賽爾溫馳宏礦業公司CEO李世林指出,深井開採涉及地熱、支護、排水、提升、通風等問題,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術是不可能成功的。郭英廷先生說,中國東北的部分鐵礦也想嘗試1200—1500米的深井,但是目前還解決不了支護、通風等問題。
礦產出口主要對象國
加拿大國內需求有限,80%的以上礦產資源依賴出口。其中,美國和歐盟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對象國。根據加拿大自然資源部數據,從2012年到2016年,加拿大向美國、墨西哥出口的礦物和金屬產品總額,基本上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其中,2012年加拿大向美國出口礦物和金屬產品445.65億美元,2016年為523.40億美元,增加17.45%;2012年加拿大向墨西哥出口總值為9.76億美元,2016年為13.93億美元,增加42.76%。墨西哥是近年來加拿大礦物和金屬產品出口額增加最快的國家。
圖片來源:加拿大自然資源部
不過,從2012年到2016年,加拿大對其他國家的礦物和金屬產品出口額要麼停滯不前,要麼大幅下滑,情形不容樂觀。其中,歐盟、日本、中國由於需求減少,對加拿大礦物和金屬產品出口的影響最大。2012加拿大對歐盟出口礦物和金屬產品223.45億美元,2016年降至195.51億美元,減少12.5%;2012年加拿大向日本出口礦物和金屬產品36.54億美元,2016年降至32.32億美元,減少11.55%。
2008年金融危機後,加拿大積極開發中國市場,使得對華礦產品出口急劇上升。2012年,加拿大向中國出口礦產品總值49.65億美元,同比增加21%,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然而,此後,隨著中國產能過剩,加拿大對華礦產品出口出現了急劇下跌。2013年對華出口礦產品46.81億美元,同比減少6.1%;2014年對華出口礦產品29.26億美元,同比減少37.5%;2015年對華出口礦產品16.99億美元,同比減少44.3%。2016年加拿大對華礦產品出口才開始出現回升,2017年達到20.95億美元。
加拿大礦業高度依賴出口。歐盟、日本和中國進口量的減少,基本上抵消了美國和墨西哥進口的增長,使得2012-2016年間,加拿大礦業對外貿易順差,基本保持在155-160億美元之間。2013年一度升至166億美元,但是2014年又驟然降至135億美元。由於出口驟減,加拿大礦業在2015至2016年間一度陷入谷底,半數以上的上市企業淪為「殭屍」公司。
不過,進入2017年後,加拿大礦業已經明顯感覺到春天的氣息。根據最新統計,2017年加拿大礦產品出口出現大幅回升,總額達到929.6億美元,增幅高達33.7%,成為加拿大第一大出口產業。同時,根據2017年11月底召開的中國礦業全產業鏈大會信息,相關行業專家預測新的礦業周期已經到來,全球礦業回暖態勢漸穩。在這種形勢下,加拿大礦業很可能會在2017年復甦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界面特約撰稿人胡樂發自北美,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