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傳統的英雄形象,鋼鐵俠充滿了性格缺陷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大眾眼中,技術一定會帶來「進步」。據說人類創新會帶來越來越好的機會,讓生活更輕鬆,壓力更小。無數的廣告將技術吹捧成引領美好生活的關鍵。但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是這樣嗎?

大多數現代人的生活都不是無憂無慮的,他們遭遇混亂、汙染、疏離和社會反常。事實上,正如社會學家埃米爾·杜爾海姆(Emile Durkheim,1848—1917)所注意到的,現代工業化國家極大地遭受著自殺、犯罪、離婚、破產和成癮這類弊病的煩擾。技術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愉,但也用現代神話的壓力詛咒了我們。

鋼鐵俠的另一自我託尼·史塔克十分清楚,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他為美國政府製造軍用技術,成了敵人的目標,由此被敵人綁架,胸部嚴重受傷。事實上,史塔克創造鋼鐵俠不只是為了尋求世界和平,而且是為了保護他受傷的心臟,維持他的性命。然而創造鋼鐵俠的結果也有兩面性,因為史塔克的盔甲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問題和依賴。不僅如此,史塔克自己也時常為個人和情感問題而嚴重受挫,還有酗酒和抑鬱的困擾。

電影《鋼鐵俠》劇照

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認為,存在本身的問題是如此之大,連簡單地相信技術進步或浪漫的過去都是不可能的。現存問題的解決辦法會製造新的問題,那些問題常常在意料之外,比起初的問題更嚴重,讓過去與現在和未來一樣充滿了掙扎與缺陷。叔本華嘲諷地抨擊自己那個時代流行的樂觀主義,為弗裡德裡希·尼採(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和索倫·阿拜·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這樣特立獨行的哲學家提供了靈感,他們同樣拒絕接受進步與倒退的哲學。(叔本華也深刻影響了杜爾海姆的社會學。)到了二十世紀,這種討論存在固有問題的哲學有了名字:存在主義。

接受缺陷

進步的概念有一個關鍵元素,就是人的可完美性。這在宗教中常常以「救贖」或「啟蒙」的形式展現。用世俗的話說,有時候完美是靠戰勝迷信和保持自我責任感來實現的。

十九世紀的悲觀主義者認為,不管通過上帝還是通過理智思考,人性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因為人類從根本上永久地存在缺陷。叔本華認為,世界是由一種盲目而不可避免、沒有目的的力量驅動的,他將這種力量稱為「意志」。同樣,人類一直為貪得無厭的欲望所困擾。轉瞬即逝的欲望一旦滿足,立刻就會有別的欲望代替,將所有人類置於一種永久的沮喪狀態中。因此,一種需求或問題只會被另一個所代替,沒有什麼得到解決,我們永遠困在無窮無盡的痛苦問題中。叔本華寫道:

一切欲求皆出於需要,所以也就是出於缺乏,所以也就是出於痛苦。這一欲求一經滿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個願望得到滿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個得不到滿足。再說,欲望是經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於無窮。而所得滿足卻是時間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緊。何況這種最後的滿足本身甚至也是假的,事實上這個滿足了的願望立即又讓位於一個新的願望;前者是一個已認識到了的錯誤,後者還是一個沒認識到的錯誤。在欲求已經獲得的對象中,沒有一個能夠提供持久的、不再衰退的滿足,而是這種獲得的對象永遠只是像丟給乞丐的施捨一樣,今天維繫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長他的痛苦。

對叔本華來說,唯一解放的人是那些苦行僧,他們意識到存在的虛無性,於是轉向內心,從而「否定意志」。通過單純簡樸的生活,這些智者認識到追求歡愉的空虛;通過抑制自己的欲望,他們也抑制了自己的苦難。而由於暫時滿足欲望只會製造更多欲望,叔本華相信比起徒然地追求歡愉,過一種相對而言沒有痛苦的生活更好。

正是由於如此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悲劇性,祁克果才認為我們能去除幻象,真正自由地活著。生活或許殘忍而不公,好人經常遭遇壞事,壞人身上也會發生好事。儘管如此,正是從這種不安全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培養一種目標感,不為在這不公的世界上徒勞地尋求正義所束縛。諷刺的是,只有意識到自己身陷束縛,你才能獲得自由。

尼採同樣認為人類的狀態有著悲劇性的缺陷。大多數人都是墨守成規的可悲傻瓜,註定碌碌無為。唯一的希望在那些敢於強盛和偉大的「超人」(Übermensch)身上。但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中,即便那樣鼓舞人心的英雄也是有缺陷的。超人的最終結局是死亡。對尼採——還有喬恩·邦·喬維(Jon Bon Jovi)——都認為最英勇的行為便是在「榮光中」逝去,面對世界和它恐怖的矛盾。

由此,對十九世紀的悲觀主義者來說,即便是英雄也值得同情。真正的英雄並不是一個通過遵從紀律克服了自身弱點的完美人類(因為這種壯舉是不可能實現的),而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古怪之人,勇敢地接受了自身與世界令人痛苦的缺陷。聽著很像託尼·史塔克吧?鋼鐵俠不像近乎完美的超人,或者畏懼自身邪魔、不斷鬥爭以克服它們(來達到完美)的蝙蝠俠,他是一個學會了在不完美狀態中生活的反英雄。

有缺陷的英雄

不同於更傳統的英雄,鋼鐵俠充滿了性格缺陷。比如他沉溺女色而且酗酒。他發家致富的方式很有爭議,因為他的財富很大一部分是銷售軍火給軍方而獲取的。即便在他想做好人的時候,他也遠遠比不上聖徒的高度,常常無意間傷害好人,有時還幫助了壞人。確實,機智善變的小羅伯特·唐尼在好萊塢電影中活靈活現地扮演了託尼·史塔克,這位演員本身也是一位康復的癮君子。

就像所有好的存在主義英雄一樣,史塔克堅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受傷的心。身穿鋼鐵俠盔甲的他看似無敵,然而在那令人生畏的金屬殼之下,他的身體和情感都飽經風霜。他的心臟受過重傷,不得不經常維修保養,讓知道他秘密的敵人很容易攻擊他。然而他的感情生涯也坎坷不平:他的戀愛關係常出故障,功能失調,比如他與貝瑟尼·凱布(Bethany Cabe)與滕川留美子動蕩的戀情;他的友誼也緊張不安,比如他與美國隊長和「羅迪」詹姆斯·羅德斯時斷時續的搭檔關係。就連他相對健康的長期關係也充滿了模稜兩可、懸而未決的焦慮,比如他與私人秘書「小辣椒」波茲和私人司機哈皮·霍根的關係。

事實上,史塔克企圖表現得戰無不勝,不過是對他弱點的過度補償罷了。他猖狂地玩弄女人,實際卻是想挽救自己的男子氣概,生怕自己在科學的壓力下失去發明家的角色,或是在大型企業的威脅下失去史塔克企業總裁的身份。玩弄女性也可以反映害怕去愛的受傷個性。他與許多超級英雄一樣,年幼的時候便父母雙亡(死於車禍),情感上習慣了孤獨。正如電影和漫畫都表現的那樣,他畏懼與「真愛」「小辣椒」波茲的親密關係,由此避免在任何關係中展現脆弱。

要是對史塔克脆弱的情感還有疑惑,只需在故事「瓶中魔鬼」中進一步觀察他與酗酒的痛苦鬥爭即可。他利用酒精逃避他父母的悲劇回憶,擺出一副魯莽自大的樣子掩飾自己的不安。斯坦頓·皮爾(Stanton Peele)強調,酗酒者和其他成癮者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治療創傷的受害者,錯誤地利用那些物質以避免面對痛苦。性、賭博、軟性毒品和酒精常常被「妖魔化」,被認為是成癮的罪魁禍首,然而實際上根源卻在於創傷性經歷沒有解決所帶來的痛苦。根本而言,魔鬼並不在酒瓶中,而在成癮者身上。

我們知道,鋼鐵俠的傳奇故事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劇。史塔克在他超級英雄角色的意義中掙扎。起初,他為自己武器開發商的身份而驕傲,認為自己保護了美國。後來,他甚至做了國防部長,想保證自己的武器合適地運用。然而其他時候,他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比如美國政府宣稱鋼鐵俠危害社會時。因此,他最初愛國的自豪感被許多問題複雜化了,比如美國的敵人獲取他的技術,面對越南戰爭和其他外國戰爭的複雜性,尤其是他對製造武器這種行為本身的懷疑。當他質疑用超級英雄來解決社會問題的邏輯的時候,甚至好幾次讓鋼鐵俠「退休」過。有一次,他的宿敵間諜大師(偷竊了史塔克的鋼鐵俠技術)企圖利用史塔克對鋼鐵俠的矛盾態度,讓整個超級英雄團體退休。

地獄之路

天哪,就連史塔克良好的意圖也常常造成悲劇性後果,就像漫威「內戰」過後的美國隊長之死。史塔克只能儘量利用這個混亂而難以預知的世界。叔本華曾經說過,每個自願行為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事實上,地獄之路正是由良好意圖鋪就的。

我們的意識形態和政策難免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我們的發明也一樣。根據叔本華、祁克果和尼採這樣的悲觀主義哲學家的觀點,當代理論家專門關注了技術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後果。當代社會評論家不注重生活的混亂與人性的缺陷,而是以存在主義的世界觀為出發點,評估科技的社會和道德影響。

到了二十世紀,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將十九世紀悲觀主義的傳統命名為「存在主義」,這種世界觀既表達了宇宙的固有混亂性,又肯定人們可以自覺地經營它。 雖然存在主義者否認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所提倡的「人的完美」,他們卻依舊視自己為文藝復興時期起「人文主義」傳統的繼承者。如果人們不可避免不完美,他們依然能夠充分利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事實上,薩特甚至用「謹慎樂觀」來宣揚存在主義,因為它宣稱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自身的環境和經歷。

正是通過這一視角,二十世紀諸如卡爾·雅思貝爾斯(Karl Jaspers)、馬丁·海德格爾、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沃爾特·甕(Walter Ong)和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這樣的學者提出了強調技術「雙刃劍」性質的理論。他們認為,每種技術都同時「給予和奪取」。不管我們的意圖有多好,一切技術都依舊有副作用;就算我們的意圖不良,即便最具破壞性的發明也能被改造成好技術。科技似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必然讓其變得乏味;科技把我們從過往的依賴中解放出來,卻創造了新的依賴。科技的這種「雙刃劍」性質一直以來都是《鋼鐵俠》的主題,我們接下來會討論。

鋼鐵俠盔甲是隱喻

鋼鐵俠盔甲隱喻了技術本身,它解決了問題,卻也創造了新問題。每當鋼鐵俠似乎「成功了」的時候,他就會被迫面對自己作為的意外後果。舉個例子,在1963年《懸疑故事》第39期鋼鐵俠的起源故事中,製造軍事武器讓史塔克富有而出名,得以享受無憂無慮的花花公子生活;然而他製造的武器卻落入了敵人之手,讓他受了致命傷害。

電影《鋼鐵俠》劇照

為敵人所捕獲和囚禁後,史塔克在獄友何寅森的幫助下發明了一塊磁力胸甲,吸附彈片遠離他受傷的心臟,從而救了自己。不幸的是,胸甲必須每年充電,這在他回到史塔克企業後,給他的職業生涯和愛情生活都造成了嚴重破壞。寅森是一位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他也秘密地幫助史塔克製造了鋼鐵俠盔甲,幫助他逃脫於捉拿者。但是,天哪,儘管史塔克企圖救他,寅森還是死了。而且如我們所知,那身盔甲必須反覆修改和重製,解決史塔克遇到的新問題。

這些技術問題又因為「神經機械」技術獨特的優勢和問題而變得更為複雜,那種技術以貌似天衣無縫,本質上卻很有問題的方式與人體組織連接在一起。史塔克不可避免地發現自己與自己的技術融為一體,他越來越依賴鋼鐵俠盔甲。他的軍事武器本質上已經「成為」他,讓他不得不全力對付自己身體內的技術,同時對付身外的技術和官僚結構。

這種「連線」的過程是會有大問題的。舉個例子,史塔克發現鋼鐵俠盔甲的電子界面正讓他的神經系統退化。不僅如此,他的一位不穩定的前情人傷到了他的脊柱,讓他癱瘓了。然後史塔克就用人工模擬重建了他的神經系統,而羅德斯則接手了鋼鐵俠的職責。即使在史塔克重新做起鋼鐵俠之後,他也得經常維護和修復他的人工神經系統。那麼盔甲感激他的努力嗎?不,先生。之後,鋼鐵俠盔甲還有了意識,想要控制史塔克,甚至殺了他。

像鋼鐵俠一樣,我們創新技術,把我們從體力勞動的問題中解放出來,但那些技術會不可避免地創造獨特的問題,比如技術社會裡充滿的汙染、心理壓力和官僚主義的冷漠。即便我們發覺新問題比舊問題更加糟糕,也為時已晚。潘多拉魔盒已打開,我們必須面對新的環境問題,別無他法。

許多次,史塔克都想重新開始,卻發現無法逃避自己的過去。他開始質疑軍事升級的邏輯,卻發現必須解決自己幫助創造的局面。我們上面也看到,他甚至好幾次想讓鋼鐵俠徹底退休。然而發現鋼鐵俠技術為敵人利用後,史塔克必須用他的盔甲與其抗衡,由此不得不找出那些靠鋼鐵俠技術發展起來的反派並摧毀他們。舉個例子,他的商業競爭對手賈斯丁·漢默就用鋼鐵俠技術來對付他,創造了鋼鐵系反派來攻擊他。不管史塔克多麼希望——技術社會中其餘的人也一樣——他都再也無法「回去」了。

弗蘭肯-史塔克

正如霍爾和麥克盧漢這樣的存在主義者和媒體理論家所言,我們成為自己的延伸,同時技術也成為我們的延伸。我們與我們使用的物品無縫地、控制性地聯繫在一起。我們使用工具,工具也使用我們,想想你和你手機的關係就能明白。在改造環境時,我們也不知不覺地改造了自己。因此,就像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中的悲劇怪物,我們被迫面對自己的發明無心造成的結果:不僅改變了環境,也改變了我們。

鋼鐵俠不像超人或蝙蝠俠,不是一位追求絕對完美和終極正義的理想化超級英雄,而是一位盡力利用不完美境況的悲劇性超級英雄。史塔克選擇成為鋼鐵俠不是出於為世界除惡的無私願望;相反,他最初創造盔甲只是為了逃脫囚禁者,保證自己的生存。之後他才決定利用盔甲造福人類。而當他隨後質疑美國政府和其他超級英雄時,情況更加混亂了。

史塔克這個花花公子酗酒者成為超級英雄,只是因為他擁有驚人的盔甲和超強的智力,但除此之外,無論好壞,他都是一個普通人。他有時無私,有時自大。有時候,他質疑自己的決定,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他大部分友誼和愛情都很不穩定,難以預料。除了波茲和霍根這兩位忠實的支持者,他誰也不完全信任;雖然他信任這兩人,波茲和霍根卻常常質疑他。連他的好夥伴羅德斯也常常讓他失望,與史塔克讓他失望一樣頻繁。他與凱布和留美子的戀情也是無可救藥地不正常。簡而言之,史塔克一團糟。

正如叔本華會注意到的,史塔克的每個欲望,一旦暫時滿足,就會創造一批亟待實現的新願望。他無法滿足的「意志」是持久痛苦的源泉,表現在酒癮和性癮上。正如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者所注意到的,技術本身完全不能讓我們對現在或將來持天真的樂觀態度。正如存在主義媒體理論家述說的,我們已經成了人類技術的延伸,我們必須面對它的後果,而下一代人也將面對未來技術設備的後果。

從這種意義上看,我們都是「弗蘭肯史塔克」,被迫面對自己技術造成的意想不到後果。我們的鋼鐵俠盔甲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隱形的,對我們的限制卻絲毫沒有減少。每次我們關掉鬧鐘,查看手錶,用手機接電話,聽iPod或(像我在寫這章時一樣)盯著我們的筆記本電腦,我們都不只在「使用工具」,也在窺探我們所成為的。而我們所成為的雖然常常很有意思,卻並不總是美麗的!

《<鋼鐵俠>與哲學:面對史塔克現實》,[美]馬克·D.懷特 主編,朱笑昀 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鋼鐵俠最愛給隊友起綽號,洛基竟也中過招,「小鹿斑比」太形象!
    漫威電影中的超級英雄都有著帥氣有響亮的稱號,不過鋼鐵俠卻不喜歡叫他們的稱號,而是瘋狂調侃,給他們取了一個個可愛的綽號,他不僅折騰隊友,就連反派也不放過,洛基竟也中過招,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鋼鐵俠給大家起的綽號吧。
  • 《鋼鐵俠》大篷車空降京城 全民體驗英雄科技
    繼太廟「中國之夜」曝光的獨家特輯令觀眾大呼過癮之後,4月21日,一輛滿載著頂尖裝備的高科技TCL鋼鐵俠大篷車空降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使《鋼鐵俠3》再度成為大眾追逐的焦點。  這座全球獨家的「TCL智能實驗室」還原了片中鋼鐵俠塑造傳奇的實景實驗室,讓觀眾身臨其境,觸摸電影裡遙不可及的奇妙科技。當日奧運冠軍李小雙親臨現場,帶領觀眾通過交互式電影體驗向「科技英雄」鋼鐵俠致敬。
  • 《蜘蛛俠:英雄遠徵》,對鋼鐵俠的無限致敬
    論片中「後彈指事件」的故事脈絡而言,《英雄遠徵》的確籠罩著《終局之戰》事件後的餘波,悼念逝去英雄、彈指後整頓世界的不平衡。 對本片的主人公彼得帕克而言,莫過於是失去恩師—託尼史塔克的傷痛,在這十一年、總共23部電影,「無限傳奇」一部分更像是屬於鋼鐵俠/託尼史塔克這個角色的紀元,而在《英雄遠徵》亦延續了《蜘蛛俠:英雄歸來》,主線故事仍與《鋼鐵俠》系列有所互文。
  • 「鋼鐵俠」的退役生活!騎著自行車上街買菜,花花公子的形象崩塌
    他主演的鋼鐵俠可謂是深入人心,在世界各地都席捲了無數粉絲。而且今年火熱的《復聯四》中,鋼鐵俠的傳奇也正式落下帷幕,小羅伯特唐尼算是退役了。很多粉絲都想知道鋼鐵俠的退役生活,但是消息很少。近期,終於粉絲外出的時候,拍到了唐尼外出買菜的照片。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鋼鐵俠退役之後是怎麼生活的,來看看和你想的一樣嗎?
  • 當漫威超級英雄換了畫風,鋼鐵俠變成御姐,蟻人的樣子好萌!
    當漫威超級英雄換了畫風,鋼鐵俠變成御姐,蟻人的樣子好萌!漫威電影如今可以說是席捲全球了,在全國各地都擁有無數的漫威粉,觀眾們喜歡漫威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電影中各種各樣的超級英雄給吸引了,幾乎每個超級英雄都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如今超級英雄的形象在漫威粉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那麼假如給漫威超級英雄換種畫風,大家還會喜歡他們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漫威:美國人最喜歡的5個超級英雄,鋼鐵俠僅第二,第一是信仰!
    而這些電影將漫威推向了全世界,在中國也有很高的名氣,中國人也會喜歡裡面的英雄。但是你知道美國人最喜歡的超級英雄都有誰嗎?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第五名 黑寡婦 但是比起鋼鐵俠他們還是差了一些,畢竟雷神在漫威中的誕生時間並沒有其他的英雄那麼長。比如美隊是在二戰時期就畫出來的! 第三名 綠巨人
  • 您的愛機交給鋼鐵俠——挑戰者H6鋼鐵俠版
    鋼鐵俠就是這樣一位英雄,他是漫威奇幻宇宙下塑造的最為經典的超級英雄之一,身著一身鋼鐵盔甲,以「義務警察」的身份,不惜犧牲自己來守護著這個星球,這個世界。經典再現,全方位為你的愛機保駕護航挑戰者H6鋼鐵俠定製版採用了通體經典鋼鐵俠紅的設計,機箱側邊鋼化玻璃上和前面板上均印有鋼鐵俠的經典臺詞「Iam ironman」,搭配在機箱前面板鋼鐵俠的形象
  • 迪士尼角色化身「漫威英雄」,安娜版寡姐,緋紅女巫艾莎誰更帥?
    黑寡婦安娜和蜘蛛俠安娜作為迪士尼近年來人氣最高的作品《冰雪奇緣》的女主安娜,在動畫中一直以美麗,善解人意的形象示人,不同於姐姐艾莎的強勢性格和冰雪魔法,身為普通人的安娜卻有著令人格外感覺親切的個性。將頭髮染成桃紅色,換上一身紅色長款夾克的艾莎看起來霸氣之餘,身上還充滿張狂的野性魅力,看來繼承萬磁王強大超能力的緋紅女巫,也只有艾莎女王這樣強勢的妹子才能完美演繹出來。鋼鐵俠弗林看完《冰雪奇緣》裡兩位女主化身的「漫威英雄」後,再來瞧瞧迪士尼《魔法奇緣》中的弗林王子扮演的鋼鐵俠。
  • 鋼鐵俠活著的時候,蜘蛛俠有堅強的後盾——《蜘蛛俠:英雄遠徵》
    但看過大多數漫威電影的玩家一定不會錯過鋼鐵俠和蜘蛛俠之間的友情。荷蘭人扮演的蜘蛛俠被鋼鐵俠發現並選中,16歲時成為復仇者聯盟的一員。鋼鐵俠還活著的時候,蜘蛛俠有堅強的後盾,他只需要做一個執行者,參與鋼鐵俠要求的行動,做一個好鄰居,幫助維護社區的安寧,從蜘蛛俠在劇中的表現來看,這是一個他滿意並願意接受的現狀。
  • 《鋼鐵俠》託尼·斯塔克的10年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10年製作,深刻地刻畫了MCU史上最出色的超級英雄之一「鋼鐵俠」的轉變歷程。斯塔克從一個有著沙文主義傾向的混蛋,逐漸成為了彼得帕克的父親形象。這期間,他不像其他富豪一樣泡妞奢淫,他在花時間試圖確定所有超級英雄的正確行動路線, 他不斷反思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並試圖彌補。
  • 《蜘蛛俠:英雄遠徵》超級預覽鋼鐵俠靈魂不朽蜘蛛俠踏上徵程
    超級預覽搖動來襲志承鋼鐵俠準備好了嗎在這個曝光超級預告中,開頭籠罩著一種悲傷的氣氛:剛剛經歷了《復聯4》最後的戰鬥蜘蛛俠仍然沉浸在鋼鐵俠的無限思念中。在大戰中的「導師」在他的生活中丟失了最重要,使他身心疲憊,他穿著「鋼鐵蜘蛛戰衣」,在鋼鐵俠畫之前,忍不住感到悲傷。面對最關心的問題「你會成為下一任鋼鐵俠嗎?」
  • 映射鋼鐵俠陰影?這部電影《蜘蛛俠:英雄遠徵》聚焦於愛情成長的
    截至,《蜘蛛俠:英雄遠徵》票房已突破7.68億,再加上9.1的高分,充分說明小蜘蛛已順利接手鋼鐵俠,並成為新的C位……之一無論票房、劇情還是收視率,《蜘蛛俠:英雄遠徵》都是一部優秀的漫威電影!也許是為了更好地把以前的作品聯繫起來,或者為以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情節上,多少有點分裂。
  • 一人之下:無根生形象反轉,與張楚嵐相似卻不同,神明靈存在缺陷
    也正是因為無根生這種反差形象,本來神秘且模糊的全性掌門,其形象一下子變得具有人味兒起來。通過無根生與董昌、許新的對話,你會發現無根生的形象慢慢地與張楚嵐重疊,兩人在行為舉止上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並且兩人因為神靈明有了很大的關聯。
  • 鋼鐵俠曾是最不受歡迎的漫威英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鋼鐵俠曾是最不受歡迎的漫威英雄?   我簡直不敢相信   鋼鐵俠、雷神、蟻人、奇異博士……   我們真的差一點就見不到這些英雄了!   鋼鐵俠、蟻人、鷹眼,這些都是生活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的角色,這個虛構的世界是讓很多粉絲心生嚮往並為之瘋狂的,我們也為了這些角色在電影院花了不少的錢,對吧?
  • 最具網紅相的毛毛蟲,似多種漫威英雄人物,鋼鐵俠蜘蛛俠死侍等!
    漫威的電影火爆全球,鋼鐵俠蜘蛛俠等等英雄人物。但在國內有一種毛毛蟲,卻似多種漫威英雄人物,鋼鐵俠蜘蛛俠死侍都在其中,可以稱得上最具網紅相的毛毛蟲——夾竹桃天蛾幼蟲!對於鋼鐵俠蜘蛛俠等英雄人物,網友們都非常熟悉,覺得夾竹桃天蛾幼蟲頭部酷不酷似?越看這種毛毛蟲,具備形象就越多,可以說像鋼鐵俠、蜘蛛俠、死侍、也像外星人形象等等。
  • 鋼鐵俠死了?!漫畫中鋼鐵俠的最終末路!
    復聯四即將上映,隨著鋼鐵俠即將退出漫威電影宇宙的消息逐漸被證實。大多數粉絲們也對鋼鐵俠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這段旅程感到好奇。而死亡無疑是最可靠的角色,那麼死亡又會如何展現呢?616主宇宙的鋼鐵俠之死興許能給你答案。下面就讓我們介紹一下鋼鐵俠,這位偉大英雄的最終末路吧!
  • 《Iron Man》為什麼翻譯成鋼鐵俠而不是鋼鐵人?
    懲惡揚善,拯救世界,勇於擔當,鋼鐵俠其實一直都擁有這把世界的責任抗在肩膀上的俠義之心。中國自古的俠客,總結一下就是懲惡揚善,見義勇為的俠義精神是他們存在的精髓。而鋼鐵俠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打敗壞蛋,克服困難,懲惡揚善,捍衛世界和平。
  • 漫威電影那麼多超級英雄,為什麼鋼鐵俠的人氣最高?
    漫威電影自2008年《鋼鐵俠》上映以來,幾乎每部漫威電影都能引爆電影院。到現在為止,漫威電影中出現的超級英雄已經不下幾十個,其中知名的有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國外一家媒體曾經做過調查:漫威電影裡的超級英雄,誰最受歡迎?鋼鐵俠以第一名領先。
  • 《鋼鐵俠2》黑寡婦接近鋼鐵俠為了什麼?關鍵在於神盾局局長!
    鋼鐵俠是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估計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英雄取代他的地位,同時作為漫威電影中第一個出現的角色,鋼鐵俠也是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獨立電影。《鋼鐵俠》上映於2008年,當時上映後讓漫威賺得盆滿缽滿,拯救了即將倒閉的公司,後來乘勝追擊,接連拍攝了《鋼鐵俠2》,同時引入了一些新的漫威漫畫中的英雄,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復聯元老之一——黑寡婦娜塔莎。
  • 鋼鐵俠為什麼對蜘蛛俠那麼好?
    無論是蜘蛛俠還是鋼鐵俠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都有著超高的的人氣,鋼鐵俠作為最早的復仇者成員之一,在電影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蜘蛛俠即使後來才上線漫威電影宇宙的但是這也並不影響他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受粉絲們喜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