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冠新教授和他的德國妻子及兒子在一起
趙詠梅和她的韓國老公及女兒在一起
近10年,共有4000多
青島人與外國人喜結連理;去年島城
涉外婚姻共420對,「外男青女」仍佔大多數;去年,共有50名青島小夥娶回了外國媳婦,10年來,共有450名青島小夥娶到了外國媳婦……2月28日,記者從市婚姻登記處了解到,自進入2000年以後,涉外婚姻的數量開始大幅增多,而近些年一直維持在400對左右,去年一年涉外婚姻一共420對。市婚姻登記處的楊主任介紹說,現在涉外婚姻整體上呈增長趨勢,現在青島男人娶回的洋媳婦也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跨國戀
離婚率僅10% ,遠低於普通婚姻20% 的離婚率。
A 新聞數據 近十年4000青島人跨國結婚「青島從1988年開始辦理涉外婚姻,當時一年也就能登記 20多對,而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0年,平均每年登記的涉外婚姻都只有幾十對。」市婚姻登記處的楊主任跟記者說,從2000年開始,涉外婚姻開始大幅增長,平均每年登記的對數都在400對左右,而算下來過去十年間一共有4000多人與外國對象喜結連理,「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近幾年涉外婚姻登記的對數每年的變化不大,略有增長的趨勢。」
市婚姻登記處登記大廳的工作人員跟記者介紹說,去年一年全市涉外婚姻有420對,而目前主要還是青島姑娘嫁給外國人。不過,以往那種偏重功利性的「老夫少妻」是越來越少了。「以前經常會遇到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嫁給一個五六十歲的外國老頭,現在這種年齡差距過大的婚姻已經越來越少了,雖然還是有差距比較大的夫婦,但是絕大部分現在年齡差都在10歲以內。」該工作人員說,涉外婚姻中夫妻雙方的學歷、職業、社會地位等各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現在跨國的戀愛結婚越來越多的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功利色彩越來越淡了。」
去年青島小夥娶回50位洋媳婦楊主任還跟記者說,現在不僅青島姑娘嫁給外國男人的情況在增多,青島小夥娶回的洋媳婦也越來越多。「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認可度也在提高。而青島作為一個國際性旅遊城市,外國人過來旅遊居住的也逐年增多。」楊主任說,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涉外婚姻幾乎都是外國男人和青島姑娘的「外男青女」搭配模式,而現在「外女青男」搭配的也在增多。
市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統計了一下數據說,去年一年青島小夥就娶回了50位洋媳婦,這比前年增長了10位。而從2000年到2010年,青島小夥已經娶回了450多名洋媳婦。雖然看上去人數仍然不多,但是從1988年至2000年,青島娶進的洋媳婦不過100名,這樣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姑娘願意嫁入青島。
青島姑娘主要嫁到了哪些國家,而青島小夥又是娶哪國的媳婦呢?市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說,「聯姻」的國家有很多,亞洲、歐美等地區的國家都有,其中日韓的還是最多。
涉外婚姻的離婚率低一半該工作人員跟記者說,就拿去年娶的洋媳婦來說,日本、韓國、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烏克蘭等國家的都有。「現在不管是嫁的還是娶的,還是日韓的比較多,另外這幾年美國、澳大利亞的也有不少。」
現在涉外婚姻離婚的情況多嗎?工作人員跟記者介紹說,現在每年涉外婚姻平均在400多對,而離婚的在30對到40對之間,離婚率不超過10% 。而記者詢問了李滄區婚姻登記處的徐主任,他跟記者說,目前本市的離婚率在20%左右。這樣說來,涉外婚姻的離婚率要低一半左右。
至於離婚的原因,楊主任說,主要還是因為感情不和,而文化傳統、價值觀、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是導致感情不和的主要原因,另外兩地分居,長時間無法團聚也是導致離婚的原因之一。
B 記者調查 青大教授娶到德國媳婦在敬老育兒等方面基本沒矛盾青島大學漢語言學院的史冠新教授2004年的時候與自己的德國妻子吉娜喜結連理。談起自己的跨國戀情,史教授語氣中透露著甜蜜,雖然牽手已經七年的時間,可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有時候為了一些瑣事,也會發生一些爭吵,但在大的原則上沒有什麼衝突。」史教授說,兩個人的兒子現在都已經6歲了,一家人現在生活得很幸福。
談起自己的妻子,史教授說,吉娜從小就特別喜歡中國文化,而2002年,作為中德學術交流的留學生來到中國,研習漢語言文學,而自己就是她的導師。在學習過程中,吉娜嚴謹刻苦的學習精神讓史教授很感動,而吉娜也被史教授的博學所吸引,就這樣兩個人日久生情,談了一年多的戀愛,在2004年走入了婚姻殿堂。
結婚以後,史教授說,雖然雙方之間也有過爭吵,但是在信仰、對待父母、兒子教育等方面並沒有大的矛盾。「引發爭吵的一般都是生活的瑣事,像有一次,晚上八點我一個十年不見的同學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在青島要一塊出來聚聚。當時聽完電話很激動,接著就出去了。」
史教授說,老同學十年未見,迫不及待想見的心情在國人看來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但這事在吉娜看來就是不容易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是非常重視家庭的,晚上八點出去見同學這事在她看來是對家庭的一種不負責任。為這事,他們產生了一些爭執,不過總體上來說,由於都是高學歷,遇到問題會及時溝通,所以也不會有大的矛盾。
在處理婆媳關係、孝敬老人方面,史教授欣慰地說,吉娜做得也很不錯。「雖然在她的觀念裡,並沒有『孝』這個概念,但正是因為文化差異產生的一種距離,恰好成了一段安全距離,她和老人之間是那種很和諧的狀態,不會因為過分親密或者生疏引發一些問題。」史教授說,而在兒子的教育方面,他則完全放手給了妻子。
「德國人是非常嚴謹的,規定好了兒子的作息時間就絕不會更改。即使他在看很好看的動畫片或者家裡有客人玩得正開心,到時間睡覺肯定是要帶兒子去睡覺。」史教授說,吉娜每天都會用德語為兒子講故事,給孩子培養優秀的習慣。
嫁給韓國人,一起生活11年老公幹家務,婆婆會生氣趙詠梅現在是家庭主婦,雖然是高學歷,嫁給韓國老公李雄熙以後,就放棄了工作。「老公跟我一個親戚在同一個公司工作,我經常去這家公司,很快便熟悉了,逐漸建立了戀愛關係。2000年的時候,我們結婚了。實際上,我是不懂韓語的,但是老公是南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中文很好,所以不存在交流難的問題。」
「後來,我跟老公一起去韓國生活了4年,在蔚山。現在結婚11年了,還有了一個女兒,生活還是非常幸福的。在韓國的時候,婆婆對我很好。實際上在韓國,有了兒媳以後,婆婆就不下廚房了,但我婆婆很好。剛開始在韓國的時候,我也聽不懂韓語,後來逐漸才好了。處理婆媳關係,尤其是韓國老人,長輩說的話不管對錯,晚輩都得聽著,不能頂嘴,不能提出異議。處理婆媳關係,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互不幹預。由於文化、傳統習慣的不同,彼此可能都存在小毛病,只要互不幹預,還是相處得很好。」
「我周圍也有不少跟外國人結婚的,有幸福的也有很多經常吵架的。兩個人性格不同,有矛盾吵架多了就影響婚姻。就韓國人來說,韓國男人很大男子主義。韓國老人就說,在這個家庭裡,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媳婦應該照顧好他,做飯洗衣服做家務。另外,最重要的是得孝敬父母。韓國人也很在乎這些。」趙詠梅告訴記者。
「青島小嫚如果跟韓國人結婚,還得注意些細節。在韓國家庭裡,老公幹家務,婆婆見了會很生氣的,在她看來,這是媳婦的失職。」趙詠梅向記者介紹說。
2月28日下午,記者採訪到了另一對跨國組合,也是青島小嫚嫁給韓國人。安女士跟韓國老公結婚10年了,現在長期定居青島,但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去韓國婆家。「我是朝鮮族,跟老公沒有語言上的障礙,生活習慣也很類似,所以婚姻生活一直算不錯。」安女士告訴記者,「跨國婚姻得從交流開始,不能閃婚,得慢慢培養感情。彼此非常熟悉了,再談婚論嫁,這樣才不會出現婚後不合經常打架的情況。其實,外國人也有好人和壞人之分。有些人連對方的家庭情況都不了解就匆匆結婚了,婚後可能遇到很多麻煩。不過,我周圍的跨國戀還沒有離婚的例子,當然,吵架很正常。」(記者 李晨 尚青龍)(圖由當事人提供)
作者:李晨 尚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