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餘秀華(二)——將豐盛的欲望束縛在自我對貞潔的在意裡

2020-09-14 晚秋思語

題記——如果她用身體去踐行詩歌裡的欲望,就成了放蕩;讓欲望在貞潔意識的牢籠裡躁動,才愈加動人。

我看到的那段關於餘秀華的專訪,是在湖北省鍾祥市莫愁村進行的。

可是餘老師當時的境況和這個村子的名字格格不入,專訪視頻以餘老師的臥姿切入,滿足了人們對詩人頹廢的所有幻想。

看完那段專訪,我明白,這個姿勢,僅僅是一個被情所困的女人的情緒展示。

詩歌與愛情,一個高入雲端,一個低入塵埃

「餘秀華文學藝術館」就坐落在莫愁村,而且成了當地遊客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紀念館的設計風格古樸和現代結合,以餘秀華密密麻麻的詩文裝飾著牆壁。

這對於詩人來說,尤其是當代詩人,無疑是一項難得的榮譽和肯定。

一個在詩歌上有如此成就,作品被大眾高度肯定的女人,可在愛情面前,卻低入塵埃,無助得像個孩子。

十九歲的出嫁,與愛情無關

一個農村殘疾女孩的宿命,要麼是找一個同樣殘疾的同齡男人,要麼就是找一個種種原因而娶不到老婆的大齡光棍。

高中輟學後的餘秀華,沒有例外,在母親的操持下,19歲便順理成章的嫁給了一個大自己13歲的男人。

我不認為母親的行為有什麼錯,可憐天下父母心,女兒出嫁的那一刻,她肯定為自己給女兒找了一個「依靠」而滿足過。

因為在她眼裡,不存在「才情,心智」這些虛無的字眼,更多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傳統觀念,何況當時餘秀華的詩情還沒有完全展露出來。

但是那個男人並沒有從內心裡真正接受這個不幸的女子,來疼惜她,愛護她,他甚至看到她走路歪歪扭扭的樣子,生出幾分厭棄的表情。

這種表現是不友善的,尤其是對自己的妻子,可是也無可厚非,符合一個沒有情懷,沒有境界的甚至連基本的善良都談不上的男人的現實。

於是餘秀華開始了婚內的孤獨之旅,一個有才情的靈魂,一旦觸及到讓才情生根的土壤和空氣,便會爆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詩歌,就成為餘秀華才情的使者,也成為她跌跌撞撞人生路上靈魂的拄杖。

三十歲而已,她走出那段無愛婚姻

在一段無愛的婚姻裡煎熬,是對生命的巨大消耗。

2015年,餘秀華結束了和前夫長達20年的婚姻,據說還補償對方一套15萬的房子作為分手費。在我看來,能夠獲取一個重新追求愛情的資格,也值了。

可是離婚後的餘秀華,因為自身的殘疾,也沒有在愛情路上一帆風順。

一段維持了六年的感情被動結束

記 者:你覺得他是愛你的嗎?

餘秀華:喜歡

記 者:你沒有用愛這個詞

餘秀華:他是喜歡

記 者:但是夠不上愛

餘秀華:也許夠不上愛,是這樣的,我不懂

記 者:那麼你對他的痛苦到底是什麼呢?來自哪裡

餘秀華:愛,我愛他,他不愛我,愛而不得,可能是這樣。

直到現在提起這份感情,她仍然謹慎的用了「喜歡」二字,我們不妨大膽的猜測,對方會不會僅僅是對她的欣賞,當發現她的愛意,便抽身離去。

不管怎樣,這次愛情的挫傷,已經延伸到了她的生活,她開始潦草的應付自己:

喝酒買醉,不去感知失戀的疼痛。一日三次,喝了醉,醒了再喝,就在記者採訪前的傍晚,她還喝了5瓶啤酒;

「以包子下酒」,而且是那種速凍的包子,更讓你想不到的是「日曬」烹飪法,即把包子拿到太陽底下下,將冰曬化,就著它喝酒;

提不起寫作情緒,她追憶自己在老家橫店時,每天早起讀書寫作的情景,言辭間流露著驕傲和悵然。

當一個人有愛的欲望的時候,身體的欲望是沒辦法滿足的

記 者:你的作品,你的言論裡表現出來的是欲望豐盛的樣子,生活裡是這樣嗎?

餘秀華:生活裡我是非常檢點的一個人,不是檢點,呸!反正我也不知道怎麼講,反正我是很少去像別人一樣隨便去找一個人去睡,我從來沒有,我做不到

記 者:那你也會有需求啊,正常的

餘秀華:有需求也辦不到啊,這個很痛苦,對一個農村的離婚的婦女來講,你能咋辦?

記 者:你日常的表達欲望很多,所以大家覺得你內心的欲望是豐富的

餘秀華:啥啊——(她聲調拖得老長),我告訴你,他們表達的越多的人從來不約,如果約了,你說愛情咋放?身體的欲望太容易被滿足了,我自己就可以,如果你有愛的欲望的話,你身體的欲望是沒有辦法被滿足的

當然,現實中肯定不是很多人和她想得那樣,隨便去找個人睡。

之所以錄入餘秀華這段有失偏頗的原話,是告訴大家她的語言沒有經過我的主觀臆度修正,讓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餘秀華。

她不完美,她有需求,有欲望,有表達的膽識,同時她更是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女人。

尤其最後那句話讓我動容,如果一個人心有所愛,所有不和他一起的行為,都不能真正滿足身體的欲望。

只和欲望有關的感情肯定不是真愛,但是真正的愛情肯定和欲望有關。

於是,我又看到一個生理的合理需求,在愛而不得的荒原上,被放逐的無助與落寞的餘秀華。

她是一個在意貞潔的女人

餘秀華:我是一個很在意貞潔的女人

記 者:什麼叫貞潔

餘秀華:貞潔就是只和自己愛的人睡

記 者:這其實我挺意外的,因為這個跟大家從網上看到的餘秀華反差很大

餘秀華:詩歌裡的性跟生活裡的性是兩碼事

「貞潔就是只和自己愛的人睡」這是餘秀華給貞潔的定義,通過一個畫面來詮釋,很具詩歌風。

同時她也是一個在意貞潔的女人,而且非常在意。

我想,這種在意更多是源於一種期待吧,期待哪一天遇到自己真正喜歡,也真正喜歡自己的人,貞潔就是最珍貴的獻禮!

也許你不信,那是你沒有見到,那段專訪中,記者讀她的情詩的時候,她羞怯掩面,說自己只會寫,讀不出口。

最後

引用餘老師專訪中關於對媒體解讀她的文章的看法:

記 者:你怎麼看待你的公眾形象

餘秀華:我其實覺得我是一個非常溫柔的女人,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記 者:你會看你網上關於你的文章嗎

餘秀華:看啊,滿足我的虛榮心(調侃的笑)

記 者:看後什麼感覺

餘秀華:沒感覺,真的沒什麼感覺,理解多了都不準確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尤其是對於自己無法設身處地的境況。

我還是要寫這些文字,以一個同齡者對愛情的體悟,表達對餘老師的支持和對她詩歌的熱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近代英國文學為何以中國陶瓷指代女性貞潔,將欲望化於陶瓷之上?
    中國瓷器在英國中世紀至近代的文學中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18世紀後,詩歌中的陶瓷更是集合了男女的審美觀與個人慾望。男性將不斷將陶瓷女性化,女性成為男人審美與欲望的感知事物。女性在消費瓷器時,將自己的渴求化於精美的陶瓷中,賦予瓷器多種性別與形象,超越了男性觀念中男女的對立格局。
  • 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的餘秀華,雙重視角解讀她與她的詩
    ,是女性解放運動的先鋒,也有人認為餘秀華的詩不登大雅之堂,特別是解讀唐詩充滿色情、庸俗的內容。筆者「冒天下之大不韙」想試圖換一種態度、雙重視角解讀餘秀華與她的詩。 選擇在詩歌裡釋放自己。——主持人董卿 二、「正派」與「反派」的「對立」 提起詩人朱秀華,大家就會普遍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兩派,在此姑且成為「正派」與「反派」。
  • 詩人餘秀華:我只是粗俗的村婦
    狄金森是獨一無二的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研討會上專家說她是中國的艾米莉·迪金森)沒辦法,竇文濤說得對:都說出生後人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怎麼可能,哪有同一條起跑線這回事。有人生來有錢,有人生來善言,有人生來體健,也就有人如餘秀華一般,從一條天然會招致對個人形象獵奇打量的起跑線上開始奔跑。
  • 《地獄之花》:人只有正視欲望本身,才能不被其束縛
    最終,在縞子夫人的勾引下,膨脹到極點的欲望噴湧而出,不僅衝開了個人意志強加的鎖鏈,還將世俗道德的標準遠遠拋在了身後。而水澤校長也是如此。「然而,他的生性絕不企願擔當如此清苦的職務,一旦擺脫了這法定的束縛後,便立刻去找個對品行約束較少的其他工作,但是他的願望終究沒能實現。儘管不滿意,他還是不得不繼續永遠留在教育界裡。隨著地位的不斷升高,他的責任也越來越重了。」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餘秀華身上有天然的衝破框架的能力,獨立感受和獨立表達的能力,那種不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不在任何事物——親情、倫理、教條、掌聲、他人的目光以及愛情面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個「不怕疼的人」面前,世俗意義上的條條框框都土崩瓦解。她處於低微,依然強大。
  • 餘秀華:我寫的詩很人文情懷,看不起我的那些人,他們就是流氓
    關於餘秀華的詩,大家其實保持著不同的意見;對於餘秀華的人,大家也是連帶著她的詩歌想要多說幾句,對於她的輿論一直是沒有停過。甚至有人見不得餘秀華的好,靠寫一些「蕩體詩」賺錢的小學文化農村人,她是詩人嗎?這樣子罵餘秀華的人大有存在。
  • 《風吹》:餘秀華,三言兩語,觸動心靈的,是詩歌
    《風吹》:餘秀華,三言兩語,觸動心靈的,是詩歌我們為了生活,已經筋疲力盡,為何還要抽出時間來讀詩?這難道不是一種奢求嗎?前路漫漫,披荊斬棘,遍體鱗傷的時候,我們需要讀詩嗎?當然,不然用什麼來療傷,來撫慰我們的心靈,獲得片刻的安寧。
  • 餘秀華色解唐詩《登鸛雀樓》,是文化進步,還是文化淪喪
    可是,一個被稱呼為詩人的餘秀華,卻拿唐詩公開開涮,用明顯帶有「色」的侮辱詞彙、含義來色解唐詩,這種行為,不是在解讀唐詩,而是譁眾取寵、歪曲詩詞意境的惡意噱頭,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公開侮辱和褻瀆!一、餘秀華是誰。如果沒有看到餘秀華色解唐詩的事件,根本就沒有聽說話這個人,也沒有看到過她的任何作品,也許是本人的身份和層次沒有達到詩人的境界吧。
  • 餘秀華:請允許我做個糟糕的詩人,不再談愛情,寧願孤獨終老
    讀餘秀華的詩,首先你需要對她的本人足夠的了解,這樣才可以讀懂關於她對詩裡的情感。記得餘秀華曾說過「我的詩不是單一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種自我的宣洩,你看不懂,那不是我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餘秀華一個人太過於孤獨,她太累了,所以她表示不再談愛情,選擇孤獨終老!這種語氣,似乎有一種脫俗的佛學觀念,又可以理解成是一種自我的厭世存在感。可餘秀華近期的話語之中,又表達出了一種自我的解放感,她聲稱任何關係都是枷鎖,我要取下來!
  • 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柏林電影節將實現性別中立
    義大利版與英文版書封據美國vulture雜誌和英國衛報綜合報導,著名義大利匿名作家埃萊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最新小說《成人的謊言生活》(The Lying Life of Adults),將由Netflix聯合義大利影視製作公司Fandango改編為迷你劇。
  • 從成長角度解讀《成年孤兒》:不再童年的成年人,如何自我慰藉?
    3、自身興趣欲望的孤獨男主角到了五十三歲,雖然年近一個甲子,卻還是忍受不了興趣和欲望的折磨。難道自己身為一個成年人,一個有家室的成年人,就不能培養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嗎?3、自我的迷失名望就意味著孤獨。名望仿佛商店櫥窗裡陳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裡展覽,供人世間欣賞,馬路上所有的。——莫拉維亞從自身原因出發,成年人孤獨的原因也在於自我的心理原因。
  • 12 12 KATE x彭于晏 上色慾望 解綁靈魂
    紛紛拍照將自己封印在KATE cool&sharp的世界裡,敲擊著內心想探尋真實的欲望,一起解綁靈魂。  無論是掙脫束縛解鎖靈魂的[自我覺醒]RD-1,還是衝破壓抑使世界失重的[魔女真顏]RD-2,以及點燃欲望性感解綁的[色氣進擊]RD-3,代言人彭于晏親身以其對品牌no more rules的深刻理解做了全情演繹。
  • 食指與餘秀華的爭執是詩人爭吵時代的餘音
    正如詩人姜濤所言,「詩人們先是要和傳統爭吵,以確立自己合法的立足點,既而又要和庸俗的大眾爭吵,和陳腐的文化官僚和學院派爭吵;無人可吵的時候,詩人們就自我分裂成敵對的集團。」食指和餘秀華之爭雖然是詩人之間的爭吵,只能算是這個脈絡的遺緒。
  • 李白夜訪餘秀華,看身體如何升起月亮
    就連汪倫也沾著仙氣,眉眼兒裡儘是唐詩的意象。茶過幾盞,汪倫直奔主題,她問餘秀華:「閣下大作拜讀久矣。您的詩裡寫『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身體裡怎麼能升起月亮呢?這是病句吧?餘秀華看著李白說:「詩仙的詩歌清新俊秀,輕靈飄逸,晚輩非常鍾愛,會背誦的不下百首。您詩裡的月亮寫得極好,比如「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 精分羅馬人的黃暴汙往事:時刻惦記聖女的貞潔,卻把外族女人都丟去當失足
    羅馬人是冷兵器時代最成功的族群之一,他們的地盤在數百年內擴展了數千倍,除了土地,羅馬淫民的下半身欲望也是他們擴充的動力,很對得起拍攝它們往事的HBO(黃暴汙)。隨著羅馬人的徵服事業年年漲停,羅馬人貞潔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 餘秀華「黃詩」被文學界熱捧,有何高明之處?這一首詩便足以見證
    餘秀華講壇 渺小的人卻展現出耀眼的光彩,永遠比坐享其成的人更受人敬佩,從古至今,小人物做出大事件,一直是被人們所傳唱,餘秀華就是這樣的一位現代詩人
  • 餘秀華詩歌(12首)
    從這樣的遠到那樣的遠捂緊胸口的雷聲,把自己埋進泥土我不是麥子,不是玫瑰,不是從白菜裡升起的月亮含淚交換的風俗,我要還給你我將躲進一顆葡萄你要信我啊,信這晚秋的柔 哥,原諒我吧,遲遲不能順著你給出的路途前行原諒我貪婪在菊花的詞裡和一行雁鳴,一橫流水原諒我把你虛設的影子當成伴侶舉詩為杯,擊月而舞 我想以落葉的面容和你說一說已經收割的莊稼或者,愛情(這個詞懷著好意)相逢的日子在一個城堡的門後
  • 【為你讀書】餘秀華: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餘秀華詩歌《我愛你》| 第59期本欄目由醇色電臺出品「餘秀華詩歌《我愛你》」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詩人。2009年,餘秀華正式開始寫詩;2014年11月,《詩刊》發表其詩作;出版詩集有《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等。 2015年1月28日,餘秀華當選湖北省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 《渴望一場大雪》:餘秀華,呆在作協裡混吃等死,才是一種恥辱
    《渴望一場大雪》:餘秀華,呆在作協裡混吃等死,才是一種恥辱還沒有哪一個作家,能夠被開除作協之後,還活得風生水起,到處牽名售書,忙得不亦樂乎的,餘秀華就是這麼一個,被除名之後,她雲淡風輕,反而覺得很舒服自在,她說,呆在裡面混吃等死,才是一種恥辱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在近幾年的現代詩壇中,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詩人了。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