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如果她用身體去踐行詩歌裡的欲望,就成了放蕩;讓欲望在貞潔意識的牢籠裡躁動,才愈加動人。
我看到的那段關於餘秀華的專訪,是在湖北省鍾祥市莫愁村進行的。
可是餘老師當時的境況和這個村子的名字格格不入,專訪視頻以餘老師的臥姿切入,滿足了人們對詩人頹廢的所有幻想。
看完那段專訪,我明白,這個姿勢,僅僅是一個被情所困的女人的情緒展示。
「餘秀華文學藝術館」就坐落在莫愁村,而且成了當地遊客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紀念館的設計風格古樸和現代結合,以餘秀華密密麻麻的詩文裝飾著牆壁。
這對於詩人來說,尤其是當代詩人,無疑是一項難得的榮譽和肯定。
一個在詩歌上有如此成就,作品被大眾高度肯定的女人,可在愛情面前,卻低入塵埃,無助得像個孩子。
一個農村殘疾女孩的宿命,要麼是找一個同樣殘疾的同齡男人,要麼就是找一個種種原因而娶不到老婆的大齡光棍。
高中輟學後的餘秀華,沒有例外,在母親的操持下,19歲便順理成章的嫁給了一個大自己13歲的男人。
我不認為母親的行為有什麼錯,可憐天下父母心,女兒出嫁的那一刻,她肯定為自己給女兒找了一個「依靠」而滿足過。
因為在她眼裡,不存在「才情,心智」這些虛無的字眼,更多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傳統觀念,何況當時餘秀華的詩情還沒有完全展露出來。
但是那個男人並沒有從內心裡真正接受這個不幸的女子,來疼惜她,愛護她,他甚至看到她走路歪歪扭扭的樣子,生出幾分厭棄的表情。
這種表現是不友善的,尤其是對自己的妻子,可是也無可厚非,符合一個沒有情懷,沒有境界的甚至連基本的善良都談不上的男人的現實。
於是餘秀華開始了婚內的孤獨之旅,一個有才情的靈魂,一旦觸及到讓才情生根的土壤和空氣,便會爆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詩歌,就成為餘秀華才情的使者,也成為她跌跌撞撞人生路上靈魂的拄杖。
在一段無愛的婚姻裡煎熬,是對生命的巨大消耗。
2015年,餘秀華結束了和前夫長達20年的婚姻,據說還補償對方一套15萬的房子作為分手費。在我看來,能夠獲取一個重新追求愛情的資格,也值了。
可是離婚後的餘秀華,因為自身的殘疾,也沒有在愛情路上一帆風順。
記 者:你覺得他是愛你的嗎?
餘秀華:喜歡
記 者:你沒有用愛這個詞
餘秀華:他是喜歡
記 者:但是夠不上愛
餘秀華:也許夠不上愛,是這樣的,我不懂
記 者:那麼你對他的痛苦到底是什麼呢?來自哪裡
餘秀華:愛,我愛他,他不愛我,愛而不得,可能是這樣。
直到現在提起這份感情,她仍然謹慎的用了「喜歡」二字,我們不妨大膽的猜測,對方會不會僅僅是對她的欣賞,當發現她的愛意,便抽身離去。
不管怎樣,這次愛情的挫傷,已經延伸到了她的生活,她開始潦草的應付自己:
喝酒買醉,不去感知失戀的疼痛。一日三次,喝了醉,醒了再喝,就在記者採訪前的傍晚,她還喝了5瓶啤酒;
「以包子下酒」,而且是那種速凍的包子,更讓你想不到的是「日曬」烹飪法,即把包子拿到太陽底下下,將冰曬化,就著它喝酒;
提不起寫作情緒,她追憶自己在老家橫店時,每天早起讀書寫作的情景,言辭間流露著驕傲和悵然。
記 者:你的作品,你的言論裡表現出來的是欲望豐盛的樣子,生活裡是這樣嗎?
餘秀華:生活裡我是非常檢點的一個人,不是檢點,呸!反正我也不知道怎麼講,反正我是很少去像別人一樣隨便去找一個人去睡,我從來沒有,我做不到
記 者:那你也會有需求啊,正常的
餘秀華:有需求也辦不到啊,這個很痛苦,對一個農村的離婚的婦女來講,你能咋辦?
記 者:你日常的表達欲望很多,所以大家覺得你內心的欲望是豐富的
餘秀華:啥啊——(她聲調拖得老長),我告訴你,他們表達的越多的人從來不約,如果約了,你說愛情咋放?身體的欲望太容易被滿足了,我自己就可以,如果你有愛的欲望的話,你身體的欲望是沒有辦法被滿足的
當然,現實中肯定不是很多人和她想得那樣,隨便去找個人睡。
之所以錄入餘秀華這段有失偏頗的原話,是告訴大家她的語言沒有經過我的主觀臆度修正,讓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餘秀華。
她不完美,她有需求,有欲望,有表達的膽識,同時她更是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女人。
尤其最後那句話讓我動容,如果一個人心有所愛,所有不和他一起的行為,都不能真正滿足身體的欲望。
只和欲望有關的感情肯定不是真愛,但是真正的愛情肯定和欲望有關。
於是,我又看到一個生理的合理需求,在愛而不得的荒原上,被放逐的無助與落寞的餘秀華。
餘秀華:我是一個很在意貞潔的女人
記 者:什麼叫貞潔
餘秀華:貞潔就是只和自己愛的人睡
記 者:這其實我挺意外的,因為這個跟大家從網上看到的餘秀華反差很大
餘秀華:詩歌裡的性跟生活裡的性是兩碼事
「貞潔就是只和自己愛的人睡」這是餘秀華給貞潔的定義,通過一個畫面來詮釋,很具詩歌風。
同時她也是一個在意貞潔的女人,而且非常在意。
我想,這種在意更多是源於一種期待吧,期待哪一天遇到自己真正喜歡,也真正喜歡自己的人,貞潔就是最珍貴的獻禮!
也許你不信,那是你沒有見到,那段專訪中,記者讀她的情詩的時候,她羞怯掩面,說自己只會寫,讀不出口。
引用餘老師專訪中關於對媒體解讀她的文章的看法:
記 者:你怎麼看待你的公眾形象
餘秀華:我其實覺得我是一個非常溫柔的女人,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記 者:你會看你網上關於你的文章嗎
餘秀華:看啊,滿足我的虛榮心(調侃的笑)
記 者:看後什麼感覺
餘秀華:沒感覺,真的沒什麼感覺,理解多了都不準確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尤其是對於自己無法設身處地的境況。
我還是要寫這些文字,以一個同齡者對愛情的體悟,表達對餘老師的支持和對她詩歌的熱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