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建市前稱海康縣,廣東省湛江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雷州半島中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雷州市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相望、西瀕北部灣、北接湛江城區。雷州市境內交通有粵海鐵路、國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貫通全境。
雷州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雷州市戶籍人口170萬,雷州市總面積3532平方公裡。轄街道辦有(雷城、西湖、新城)等,18個鄉鎮,全市常住人口148.28萬人(2016年)。全市耕地面積162萬畝,海岸線長達406公裡。
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城鎮群經濟圈,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雷州遠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裡,百越雜處,各有種姓」。[5]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國二年(1913年),2000多年裡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 天南重地」。
縣內地形平緩,海拔低,地型分布以臺地為主,低丘為輔,河海衝積小平原相間。地勢南高北低。在南部,按東西走向兀立著仕禮嶺、石茆嶺、鷹峰嶺、大牛嶺、嘉山嶺等,其中石茆嶺高達259米,是海康制高點;北部地區坡度較為平緩,均在5°以下,海拔高度在32~47米。縣東西兩面臨海,海岸線蜿蜒曲折,連綿406公裡,灘涂面積近150萬畝。
雷州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日照年平均2003.6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08~117卡/CM2,年平均氣溫22℃,年溫差明顯,為12.9℃左右。年積溫約8382.3℃。無霜期達364天。雨量充沛。乾濕明顯,年平均降雨日135天,平均年降雨量為1711.6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乾濕季。
雷州市內水網交織,河渠縱橫。集雨面積100平方公裡的河流有南渡河、土貢河、英利河、雷高河、通明河、調風河等,支流如葉脈分布。
雷州市海域寬廣,港灣眾多,有通明港、芙蓉港、北家港、河北港、雙溪港、後郎港、雷州港、三吉港、煙樓港、月嶺港、流沙港、那沃港、三教港、烏丸港、龍鬥港、海康港、芙樓港、企水港等大小18個港口。其中烏石、企水、流沙三大漁港是廣東的重點漁港之一。有兩大天然漁場,即雷州灣漁場、北部灣漁場,總面積1990平方海裡。
三元塔公園位於雷城鎮曲街4號(原雷城「南門頭)東側,佔地約三萬多平方米。因園內有聞名遐邇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元塔,故名。此園分前後區兩部分,前區為體育、娛樂活動場所;後區為文物古蹟風景區。一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幾棵四季常青的參天古榕。據專家鑑定這些古榕的樹齡均在二三百年以上,屬林業部門列為保護的古樹木。
鷹峰嶺,又稱尖山嶺,位於廣東省現雷州市英利鎮東北側的青桐洋旁,,行政歸屬新村村,也稱之為新村鷹峰嶺。鷹峰嶺海撥247米,系雷州半島第二高峰。嶺高峻,頂有古榕樹、古巖洞,是歷史上著名的「徐陽八景」之一,雅號「鷹峰啄月」。
雷州西湖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雷州市,雷州西湖公園是一座風景秀麗,人文薈萃,集自然風光、賢蹤聖跡和各種遊樂項目於一體的園林式綜合性公園,人們遊罷,不僅目睹獨具南天一格的風貌,而且頃耳聆聽一曲情節起伏的雷州史話。
烏石港成港於明朝洪武年間,因海邊布滿巨石,烏黑髮亮,形狀各異,故得「烏石」之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歷史悠久,人文環境獨特,民風淳樸,物產富饒。
雷祖祠位於雷州城西南五裡之英傍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稱「雷崗聳異」,為雷陽八景之一。[1]也是廣東省的地方民間信仰之一。雷祖祠始建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雷祖〕的祠堂。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廟始建於明代,因廟臨大海,而奉祀的又是被譽為「海峽和平女神」的媽祖林默娘,故取名「靖海宮」。現為雷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靖海宮」建築古樸典雅,宮裡除神像外,還供奉著一塊黑色的大石。這塊石頭相傳以前有一位漁民海裡拖網捉魚,一天起網時,網裡沒有一條魚只有一塊大石。
十賢祠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城鎮雷州西湖公園內。宋鹹淳十年創建。宋朝自乾興至紹興150年間,有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巖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銓等十位名相賢臣先後謫居或路過雷州。他們體恤民情,倡辦教育,對傳播中原文化,促進雷州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深受人民的愛戴。
雷州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為古雷州府所在地,自古有「嶺南古郡,海北奇觀」的美稱。文物古蹟中久負盛名的有:雷祖祠、三元塔、十賢祠、天寧寺、西湖公園等。[1] 雷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歷代南來的文人騷客、謫官貶臣多會於此,其中口碑甚好、有功於百姓的十位名賢有: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佰雨、王巖叟。
廣東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坐落在雷州市調風鎮,於2009年獲國家林業局批准,是中國首個以紅樹林命名的國家溼地公園。公園面積1270.8公頃,其中溼地佔了90.5%,這裡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美麗、文化積澱深厚。
雷州半島火山依其地域分布,可分為雷北火山群、雷南火山群和火山島嶼三大塊。74座火山,3136平方公裡的火山熔巖覆蓋面積,雷州半島火山在經歷了多期大的噴發後,雖然至今已退燒熄滅,但是經過天長日久、滄海桑田的變化,現已形成了四級火山巖臺地。千姿百態的火山碎屑巖、熔巖層、火山口湖以及柱狀節理、巖石洞穴等等奇特的地質地貌蘊含著火山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