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攝於2010 年)
總統府——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標誌地,位於玄武區長江路292 號,佔地面積90000平方米。現存狀況完好,收費開放。
總統府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它經歷了明朝漢王府,清代江南總署、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天王府,以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國民政府等600 多年的歷史,見證了風雲變幻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從10 月起,上海、山東等地的學生紛紛來到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要求出兵抗日。幾千學生打著「喚起民眾共赴國難,督促政府出兵抗日」的橫幅,雲集國民政府大門前。在警衛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學生們一起擁入國民政府大門,聚集在國民政府大堂前的庭院中,要求蔣介石出來接見學生,答應出兵抗日。一直到下午4 點多鐘,國民政府出來了于右任、張治中等人,就是不見蔣介石的蹤影。學生們只好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度過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蔣介石才出來接見學生代表。當學生們問介石什麼時候能出兵時,蔣介石振振有詞地許諾:「三個月不收復東北,殺我蔣某之頭以謝天下。」但三個月過去了,不見蔣介石出一兵一卒。於是,學生們在12月再一次擁入南京。這一次,警衛防範嚴密,沒有讓一個學生進入國民政府的大門。僵持了幾天後,等在大門外的學生們總算拿到了蔣介石的一紙手諭:「餘誓以至誠出兵抗日。」下面籤有「中正」二字。深夜,學生們還在夢中,就被全副武裝的軍警押解上車,強行送至火車站。
1949 年人民解放軍佔領總統府
1948 年國民政府改稱總統府。1949 年4 月23 日夜,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攻入南京城。4 月24 日,幾十名戰士登上了總統府的門樓,將紅旗插上了總統府。南京的解放,標誌著國民黨22 年反動統治的崩潰。
4 月27 日,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渡江戰役總前委領導從安徽肥東趕到了南京,來到了總統府。5 月10 日,劉伯承、陳士榘等在總統府子超樓接見了以林遵為首的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起義人員併合影。
此後,總統府先後成為南京市和江蘇省機關辦公處。20 世紀90 年代,機關單位陸續遷出。1998 年在總統府舊址開始籌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2003 年3 月建成,對外開放。
劉伯承、陳士榘等在總統府子超樓接見以林遵為首的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起義人員併合影
目前,總統府共分3 個參觀區域。中區(中軸線)由大堂、二堂、禮堂、會客室、政務局大樓、總統府辦公樓等組成;西區即西花廳由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總統府圖書館、石舫、忘飛閣、夕佳樓、漪瀾閣(亦稱中山堂)等組成;東區主要是國民政府行政院、馬廄和東花園。在這些建築中,既有中式大屋頂建築和四合院,又有西式平房和樓房;既有中國傳統的中軸線主建築的格局,又有逶迤彎曲的西式長廊;在一幢幢建築的深處,還建有精緻典雅的江南式園林。
總統府——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1982 年2 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 年8 月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