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或許是將自己一生的愛都傾注給了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以至於在她死後,皇帝再也沒有享受過溫馨的夫妻生活,尤其是對他的第二位皇后烏喇那拉氏,乾隆可以說是相當冷漠無情的。
烏喇那拉氏在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是他的側福晉,乾隆繼承大統後,她與皇后富察氏同一天被冊封為嫻妃。論出身,烏喇那拉氏無法與高貴的富察氏相比較,就連同為側福晉的高佳氏也比她更好,但當富察氏早逝後不久,太后就開始催促乾隆儘快確立皇后位,以幫他分憂。當時,高佳氏早已於富察氏之前去世,這樣論資歷、輩分都是烏喇那拉氏最高,她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皇后的首選。
不過,當時乾隆還沉浸在富察氏病逝的悲痛中,根本就不願意這麼早就找人取代她,於是就將烏喇那拉氏由妃子升為皇貴妃,命她統攝六宮。直到富察氏死後3年,乾隆才在太后的不住催促下正式冊立烏喇那拉氏為皇后。
而此時,乾隆也意識到,自己之前因為心裡總是惦記著過世的皇后,而忽略了烏喇那拉氏,要想獲得如以前般幸福的生活應該從親近這位新皇后開始。於是,乾隆也儘量多與這位新皇后親近,正因此,烏喇那拉氏在這段時間為乾隆連生兩位皇子——十二皇子與十三皇子。
但是,這樣的幸福是極其短暫的,大概僅僅維持了5年。從此以後,乾隆與皇后僅是維持著表面的和諧,而他卻很少再主動接觸烏喇那拉氏了。這一方面是因為烏喇那拉氏的年紀也不小了,難免色衰而遲,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皇后的性格太過剛毅。
在乾隆的心中她與細心、體貼、溫柔的富察氏簡直是天壤之別,越是與烏喇那拉氏相處就越懷念過世的富察氏,這樣一比較,乾隆也就越來越不喜歡烏喇那拉氏了,在與她獨處時常表現出冷淡與嘲弄的神情。
後來,烏喇那拉氏在陪乾隆出巡的時候,又惹得乾隆極為不高興。她跑去找太后訴苦,結果剛毅的性子又害了她,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她竟然當著太后的面哭鬧著將頭髮剪去。這使乾隆大為震怒,提前派人將她送回北京。隨後,又廢除了她的皇后之位,並將她打入冷宮。
僅一年後烏喇那拉氏就悽慘離世了,死前身邊只有兩名宮女。而乾隆對她的葬禮也極為苛刻,僅按照皇貴妃的規格交給大臣辦理,自己並未理會。
同樣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與烏喇那拉氏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的境遇相差如此之大,大概正是印證了那句「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