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豫園蛇年燈會亮燈 九曲橋邊演繹白蛇傳奇 新民網陳東達製作
圖說:豫園燈會2月4日正式亮燈。 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現場拍攝
圖說:蛇年新春,九曲橋邊點亮了巨型「蛇燈」。 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現場拍攝
【新民網·獨家報導】作為上海春節期間最具影響力的民俗文化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3豫園蛇年燈會於2月4日正式亮燈,在新春佳節為海內外遊客帶來老城廂濃濃的中國年味。新民網記者了解到,本次燈會從2月4日至2月27日(正月十八)亮相豫園商城(除夕夜除外),2月4日至2月8日的亮燈時間為18時至20時,2月10日至27日的亮燈時間為18時至22時。
玄武靈蛇輝映 打破蛇年無巨型花燈歷史
據上海豫園商城市場部張豔副總經理介紹,蛇的元素相對另外的11生肖來說,比較難以具象化地以燈組的形式體現。為此,豫園商城從龍年燈會一結束就開始了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結合豫園的傳統文化以及生肖蛇的特徵,尋找到了道家文化中四方神獸之一的「玄武」作為素材之一。
據悉,「玄武」在道家文化中代表北方之神,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具有闢邪、祈豐、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平安長壽等多種神力。這一造型的挖掘,打破了往屆蛇年燈會沒有巨型蛇呈現的歷史。
張豔告訴記者,豫園商城中心廣場的八卦基座之上,無數元寶金幣閃閃耀人,巨型玄武臥於其中,前爪開財路,背殼馱康壽,龜首仰天長嘯,口吐陣陣仙氣,雙目怒睜,望向纏繞於上的靈蛇。靈蛇身披金色錢幣,矯首昂視,口吐紅信,與龜首相互襯託,相互輝映。
據了解,這組生肖主題燈組「玄武獻瑞」靈蛇身長60米、高10米、重達3噸,成為整個燈會最大的亮點。而中心廣場四周牆面上的福祿壽三星等眾神人物形象也非常高大,身高皆有6米以上,綾羅似錦,形態各異。
超大型燈組可達40餘組 色彩更鮮亮豐富
2013年豫園燈會可謂是燈會舉辦至今,燈組角色最為豐盈、色澤最為靚麗、體量最為龐大的一屆。整個豫園商城共有超大型燈組40餘組,其所呈現的人物角色近100個,動植物形象更是不計其數。各路神將仙人、珍禽稀獸紛紛現身於此,姿態萬千。
據悉,今年的燈組整體設計和顏色搭配相比往年更為鮮亮豐富,其呈現的文化韻味和節日氣氛更為濃烈。不論是單體燈組間各種元素的相互映襯,還是燈組與燈組之間的有機聯動,都把握得恰到好處,讓賞燈的市民和遊客不論走到哪裡,都目不暇接、驚喜連連。
此外,三大入口的巨型門頭以及近千隻特色各異的氣氛燈也是奪人眼球,龐大的燈組群將整個豫園商城裝扮得喜氣洋洋,充分體現出非遺項目的獨特文化魅力以及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
九曲橋演繹愛情神話 上演白蛇傳奇
九曲橋湖面歷來作為燈會的主場景之一,本次結合蛇年生肖主題,將國家級非遺項目——《白蛇傳》這一經典的民間故事以超大體量傳統燈組的形式作了生動的演繹。整座九曲橋上呈現一派桃紅柳綠的新春美景,由南向北的湖面之中,為人們所熟知的《篷船借傘》、《端午驚魂》、《盜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重逢》以及《士林救母》等七個著名橋段悉數為賞燈的遊客將那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
走在九曲橋上,左右相望,充滿濃鬱江南格調的亭臺樓閣、石橋木船、迤秀庭園讓人仿佛置身於煙雨濛濛的水鄉之中;水面上落英芬芳、鴛鴦成雙,和故事場景的主人公交匯映襯、動靜相宜。遊客們紛紛放慢腳步,細數湖中一幅幅閃閃發光的連環畫,驚嘆聲和讚美聲此起彼伏,表達了對偉大愛情的崇敬之情的同時,也讓這十八彎的景色成為了一幅精美絕倫的天然畫卷。
南方手工藝所體現的細膩、精巧和惟妙惟肖,加上豐富多彩的文化連結,2013豫園燈會所體現出的精彩程度和內涵深度可謂歷屆燈會中最為顯著的,其精彩程度也不言而喻,這也正是豫園燈會相比其他地區燈會的與眾不同。
今年的九曲橋兩側,呈現一派桃紅柳綠的江南初春美景,令遊客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呼吸。翠綠的柳樹垂下條條絲絛,期間夾帶的流星雨燈帶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感;芬芳盛開的桃花以鮮豔的色澤蔚為迷人,朵朵桃花以LED內透光的現代光源演繹得愈加飽滿,桃樹、柳樹縱橫交錯,紅中有綠,綠中透紅,為整座九曲橋增添了盛春的氣息。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九曲橋現場所採用的柳樹葉多達100萬枚,由10名手工藝人耗時20天、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製作並組合而成,成片的綠蔭柳葉將九曲橋畔的迷人風情盡情渲染,為新春佳節增添濃濃的春意。(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