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生僻字之歌走紅之後,生僻字創意又有新產品問世。近日,市民邢先生在朋友圈裡發出一張生僻字板,字板中央碩大的「懶」字被一群生僻字圍著。其實,這是市內某商家的創意廣告,市民可以在市內一些公交站臺看見。
26日,創意者朱思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獨家專訪時坦承,靈感來自輔導孩子做作業,創意有借鑑生僻字之歌。
部分公交站臺的生僻字板
用生僻字做廣告
有人點讚有人質疑
記者走訪發現,邢先生拍到的這個生僻字板,近期在市內一些公交站臺都能看到,它實際上是某商家推出的創意廣告。
26日,觀音橋愛爾眼科醫院門口的公交站臺,有市民被這塊生僻字板吸引。一位年輕時從事文字工作的七旬婆婆駐足看了十多分鐘也搖頭,「除了懶字,還有一些字也能讀,並知道意思,但認識的不超過10個字」。
隨機採訪中,大部分市民朋友對生僻字創意表示了認可。
一位家長看到孩子對公交站臺的這些字板感興趣,專門拍了下來,這名小男孩正在上一年級,他說自己一個字都不認識,但就是覺得好奇。「好多字我回家都要查字典,孩子感興趣,也順道可以教他認一些相對簡單的字。顯然就是利用噱頭吸引人,但如果你被吸引了,這種形式至少還可能多認幾個字。」對於商家這樣的創意,這位自稱姓廖的媽媽認為有點意思。
「其實商家應該更多凸顯字板,弱化與自己的相關信息,甚至不要都可以,被吸引了感興趣的市民反倒會來追問這是誰設置的?幹嘛的?」一位等車的小夥說,他一會兒要拍一段視頻,並將自己的建議也發上去。
「為什麼不把這些字的讀音也標註上去?現在節奏這麼快,主題既然也是懶,就應該幫著把讀音也標上啊!」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叔稱,字板選用的生僻字範圍還是太窄了一點,都是用「心」做偏旁部首。
創意者揭秘
靈感來自輔導孩子作業
幾經周折,記者聯繫上提供這則創意的某廣告創意總監朱思,他介紹,這個創意的靈感是來自妻子給孩子輔導做作業。
「妻子有一次給我叫苦,說讓我也去輔導一下孩子作業,要不然我們輪流起來,一人一天。」朱思介紹,自己高中時學的理科,妻子是文科,輔導語文時,一來就遇上了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字,就在自己用手機查讀音和意思的時候,電話響了,是甲方在催方案。
「一個生僻字都把我急成這樣,為何不就用生僻字?」朱思突然又想到了此前很火的生僻字歌,就一邊想一邊把創意口頭報給了甲方,甲方還覺得很有意思,讓他細化。
懶一定是貶義?
古意也有對生活的拷問
朱思回憶,對創意進行細化完善並形成產品的過程並不容易,一開始,想借用生僻字歌,顯然涉嫌侵權被否定,於是自己去找生僻字組合,希望和主題有關,結果也不是很好,後來就想到乾脆就用和心理活動相關的生僻字……
「其實這個創意也從另一個視角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家的認識裡懶字其實是貶義,但根據我們考證,懶在傳統意義中也有對生活的拷問。」朱思說,這和現代社會追求的慢生活內涵是相通的。「現在的人們每天這麼匆忙,需要閒下來思考人生,看空,放空。」朱思分析稱,體育場上用「思考人生」形象比喻思維短路或者思維的空間切換,生活中還真需要。
確定了方向,選字也下了功夫,第一次選的全是生僻字,內測發現能認得三五個的都不多,後來調整了一下,還是留一些和「懶」相關的相對容易理解和認識的。朱思通過朋友圈測試發現,現在的版本,大部分圈友能認識七八個,少數能認得超過20個,超過30個的就確實不多了。
對於走訪中市民朋友的建議,朱思稱,標註讀音的建議他們很快就可以考慮,但其它方面,因為已經定型了還不好修改,只能留下一些遺憾了。
他山之石
還記得這首熱門的生僻字歌嗎
生僻字歌是由陳柯宇填詞作曲,演唱也是他本人,回頭來看看這首歌是怎麼火的?一開始聽到只覺得旋律不錯但完全沒聽懂唱的是什麼,後來又有許多小夥伴不斷翻拍,有貼心的小夥伴在拍的時候把歌詞每個字的拼音都註上了,這才勉強會讀這個筆畫複雜的字。再後來,又有小夥伴把每個成語詞語的來歷從各大古辭典中翻出來。有統計顯示,生僻字歌還真讓不少生僻字變成了常見字,讓不少市民朋友會讀了,還有一部分市民朋友甚至為了理解歌詞去查字典,了解到這個字的意義。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 實習生 張夢蝶/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