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中如何協調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20-08-27 創行合一規劃院湯俊

「創行合一·美鄉營成長計劃」 調查問卷

邀請有眼光的您參與

回答完畢後,您可以獲得以下福利:

1、隨機抽取十名,我院湯俊院長一對一免費項目指導。

2、免費贈送由我院湯俊院長親筆籤名,價值198元的《特色休閒農業經典規劃案例》和《田園綜合體》(精裝版)一本(郵費自理)

調查問卷點擊下面連結進入:



1、以遊為主,打造旅遊品牌


在村域範圍內選取具有鄉土特性且具有資源異質性的特色資源,打造特色項目,確定旅遊主題,並且圍繞該主題進行深入挖掘與廣度擴張,做大做強該主題,形成「一村一品」,促進景區IP經濟的形成。



選取特色資源,打造特色項目

特色資源因村落的地理區位、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而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鄉土性,在現今物慾橫流的年代,難得可貴的純真鄉土氣息才是吸引城市客源與資金的關鍵所在。特色項目是圍繞特色資源深入挖掘開發而來,各村落景區可根據實際情況發展一個或多個特色項目,但需確保其對遊客的吸引力充足。特色項目以異質性為基礎,強調項目發展的可持續性與互補性。



立足特色項目,打造旅遊品牌

品牌包含產品的名稱、符號、標記、聲譽等多方面內容,旅遊地及其內含的旅遊產品品牌是其樹立口碑,吸引客源的制勝法寶,如靈山勝景成為佛文化旅遊的代名詞、迪士尼成為兒童家庭主題樂園的代名詞等。當前制約我國鄉村旅遊實現質的跨越就是品牌意識的淡漠。村落景區需立足於特色項目,並提出相應的引爆點,做大做強該項目。


2、聯動發展,構建產業體系


村落景區在建設過程中將以旅遊業為核心產業,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產業,以鄉村文創業為延伸產業,橫縱聯合完善鄉村旅遊產業生態體系,促進規劃區域內一二三產的結構轉型。



產業體系圍繞旅遊業「行、遊、住、食、購、遊」出發,將以上旅遊元素縱向拓展至一產、二產乃至三產,使鄉村產業具有強有力的凝聚內核,構建鄉村特色產業體系,提高村落景區的核心競爭力,以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在配套相關產業定位的基礎上,可根據村域現狀資源分布情況、村域建設空間、相關產業所需建設條件等進行各配套產業的合理規劃布局,實現區域內產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由創行合一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部分圖文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公眾平臺,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麗江市2021年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大比武」暨華坪縣芒果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園建設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5月25日,麗江市2021年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大比武」暨華坪縣芒果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園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華坪舉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木崇根出席活動並致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和波濤,市政協副主席張波,縣長和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周貴翔,縣政協主席唐元德及麗江市其他縣(區)政府領導,市、縣相關部門負責人、項目企業主等參加開工儀式。
  • 「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於12月2日上午9時在煙臺美術博物館正式開幕,400多名書畫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儀式。
  • 鄉村旅遊+現代農業:如何實現融合發展?
    二、新農村建設與鄉土風情的融合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的結合發展,要實現人的新農村和物的新農村齊頭並進,通過旅遊帶來的資金流、信息流促進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幫助農民向職業農民和服務業轉換。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2020-12-0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淄皇城鎮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 加快培育新「六產」
    齊魯網淄博3月20日訊(臨淄電視臺 鄭曉偉) 臨淄區皇城鎮立足農業產業化優勢,依託玫瑰產業,加快發展鄉村旅遊,通過「接二連三」、「隔二連三」,拉長產業鏈條,加快培育新「
  • 重點項目觀摩|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漁業+光伏+旅遊」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項目佔地面積2.82平方公裡,布局智慧漁業、光伏發電、休閒觀光三個板塊,實現「漁業+光伏+旅遊」有機結合,提高土地複合效益,拉長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 張繼良:以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深刻認識到,鄉村地區常住人口還超過5億人,如果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就特別強調:「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 踐行初心使命 善卷村黨總支立足村情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村前建工業園、村中建家園、村後建果園、全村建成大公園,如今的宜興市張渚鎮善卷村,成了鄉村旅遊的「網紅」景點。從過去遠近聞名的「逃荒村」「貧困村」,到現在的「全國文明村」「無錫市農村現代化示範村」,這麼多年良性發展的奧秘是什麼?
  • 小漢鎮 一二三產共融鄉村振興提速 - 德陽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來,廣漢市小漢鎮積極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徑,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堅持產業為先,激活沉睡資源。該鎮著力建好育種示範基地。繼續抓好新興村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做好試驗和示範研究等工作,發展種養循環農業。創建「莓力公社」公共品牌。
  • 「三線三區」系列報導之三 |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景美果香
    一條鄉村公路,全長29.02公裡,南起文渠鎮S103線,北至十林鎮規劃S331線,道路寬度7.5米,設計速度40km/小時,主基調以「四好農村路」省內標杆為目標,秉承「經濟、觀賞、可持續」的原則,利用本土植物,面、線、點結合,全段涵蓋多個風景主題,配套遊憩棧道、服務驛站點、公交站點等設施,在保證道路景觀功能性的同時加入遊憩活動、慢行系統,增強參與體驗感,著力打造集觀賞性、低維護性於一體的鄉村風景道
  • 保亭農旅融合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農家樂興樂農家
    如何讓農家樂吸引到更多的遊客?保亭當地政府不斷發力,提供資金扶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道路鋪到了農莊門前。各農莊也不斷推陳出新,結合農莊自身特色,通過「農業+旅遊」模式,探索出一條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山莊內,紅毛丹掛滿枝頭,波羅蜜散發出陣陣果香,檳榔樹迎風「譁譁」作響,沉甸甸的,不僅僅是枝頭,更是口袋。「你看,這邊是紅毛丹林,佔地20多畝。
  • 新農村新文化新徵程新發展|鄉村旅遊+三產融合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誰來建設鄉村?當然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形成推動和促進鄉村建設的合力。  鄉村建設是一項具有很強綜合性的行動,需要農林水利、建築、國土、規劃、科技、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旅遊、信息、生態、環境、交通、民政等政府各個部門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各自作用。同時,培育社會力量也不可忽視。
  • 小銀杏撬動大產業,邳州一二三產跨界融合亮點紛呈
    那麼,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方面邳州有何亮點,邳州的產業如何融、融到什麼程度、老百姓從中得到什麼收益?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作為邳州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的核心區、主陣地的鐵富鎮進行了實地探訪。   依託優越的銀杏資源,鐵富鎮大力實施「銀杏旅遊+」,推動銀杏一二三產融合貫通發展。精心打造「時光隧道」、「銀杏林海」等特色旅遊景點,與艾山景區相結合,在全市形成點線面結合的旅遊線路,滿足了遊客吃住行、旅遊購物需求。
  • 重慶彭水: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以文旅融合為著力點,將鄉村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鄉村旅遊資源作用,促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增強鄉村旅遊產業競爭力。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
  • 福州金魚「遊」出一二三產融合新天地
    福州金魚從業者並不滿足於眼前的榮譽,他們開始逐步探索金魚小鎮發展模式,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金魚養殖為依託,創造更多、更有內涵的商業價值。養殖模式不斷升級金魚品質邁向高端化「養魚重在養水。」在金魚業界流傳這麼一句俗語,可見水質對提升金魚品質的重要性。
  • 促進鄉村旅遊產業化發展
    ■ 張樂佳 李傳兵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的三大戰略行動之一。11月23日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正式摘帽,這是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促進鄉村旅遊產業化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
  • 鄉村旅遊拓寬富民路 鄉村振興呼喚大旅遊
    在活動啟動儀式上,省旅遊局負責人表示,我省鄉村旅遊發展水平已經從粗放複製走進優質提升的新階段,呈現出品質化、特色化、集聚化、融合化發展的趨勢。旅遊部門提供了一組最新統計的數據:2017年,我省全年鄉村旅遊實現營業總收入近9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接待遊客總人數2.87億人次,同比增長16%,全省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總數已達42萬人左右。
  • 河北定州產業融合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
    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定州在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的改革嘗試中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主動作為當好改革實驗田 農業是基礎,文化是品牌,產業是支撐。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環保產業和新型清潔產業,突破了傳統產業「三高」的局限性,有力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定州市重點發展的九大產業集群之一。
  • 臨安推動「兩進兩回」 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如今太湖源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為臨安推進「兩進兩回」的重要載體。12月8日,在「兩進兩回」與鄉村振興臨安交流大會上,現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課題成果發布。 鄉村人才問題一直是制約鄉村振興的短板。如何打通束縛創新創業創造的堵點,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人才振興?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總結臨安村莊經營好做法,發揮市場化機制,更好推動「兩進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