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外賣小哥的身影無處不在的時代,即使是過去深藏閨中的百年老店,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招徠年輕消費者,適應電商時代的趨勢。
但舊日高貴的宮廷御膳,如今即使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價格也不低廉。做個外賣的界面容易,但要真正靠電商開拓年輕人的新市場,卻並非易事。
8月15日,百年老店全聚德就在半年報中公布,其控股的北京鴨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鴨哥科技)已於2017年4月停業。
2016年4月,全聚德宣布試水外賣業務。但負責全聚德外賣業務的鴨哥科技在運營期間一直虧損,甚至還造成全聚德商譽減值。全聚德不得不「揮淚斬馬謖」,百年老店首次「觸電」外賣也以失敗告終。
初嘗外賣業務,全聚德以失敗告終
8月15日,全聚德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份財報對全聚德旗下細分業務有著詳細總結,也首次披露了鴨哥科技停業的消息。
作為首旅集團旗下企業,全聚德是不折不扣的國企;而鴨哥科技則是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那隻達客信息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合夥)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全聚德持有鴨哥科技55%股權。
▲圖片來源:全聚德天貓旗艦店商品截圖
在半年報中,全聚德認為,鴨哥科技是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與民營企業合作進行創新的一種嘗試。可惜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未能達到經營預期,鴨哥科技公司董事會決定公司停止營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鴨哥科技淨利潤為-1344.4萬元,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43.7萬元。截至2017年4月停業,一年多的時間裡,鴨哥科技未能幫助全聚德提升利潤水平,反而拉低了上市公司利潤。
不僅僅是拉低全聚德利潤,截至2017年6月30日,收購鴨哥科技還造成商譽減值197.41萬元。
工商信息顯示,目前鴨哥科技仍處於開業狀態,董事長是徐佳。
年輕消費者不買帳
2014年,全聚德在北京和平門店宣布「擁抱網際網路,擁抱年輕人」,開展外賣業務就是內容之一。
時任全聚德總會計師的徐佳說,推廣外賣的原因之一,是為加盟店做增量,增加加盟店的利潤。而設計運營全聚德外賣的鴨哥科技CEO楊艾祥當時對記者直言,「希望為全聚德門店帶來10%的增量。」
全聚德在當日的發布會上,推出的「拳頭」產品是包製鴨卷外賣,定位針對中高端白領及家庭用戶。
2016年7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承載全聚德外賣業務的「全聚德小鴨哥」微信端看到,全聚德手作鴨卷共售出三百多份,價值288元的全聚德手作鴨卷套餐銷量為86份,其他菜品則均未過百。
當時在全聚德的這個外賣平臺上,很多菜品均推出小份,價格不過二三十,這與其傳統意義上的中高檔餐飲定位相比,顯得頗為「平民」。
如今,伴隨著鴨哥科技的停業,全聚德的外賣探索似乎也陷入停滯。
▲圖片來源:全聚德天貓旗艦店商品截圖
8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微信公眾號「全聚德智慧餐飲」的歡迎頁面上,並無「點外賣」選項,「商務團餐」頁面需要留下個人信息,以團餐方式訂購。
如今外賣業務探索未果,2017年上半年全聚德也決定不再將「網際網路+」列為重點內容。
「烤鴨這一品類對應的市場需求,與外賣的消費群體並不對接。」
在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烤鴨的消費場合多數是宴請,或者是遊客堂食;而外賣的受眾則是常住人口,兩邊的交集少之又少。此外,老字號的受眾普遍年齡偏高,並不是外賣的主流群體。
百年老字號能拉攏年輕人的心嗎?
除了全聚德,北京的老字號還有東來順、稻香村、張一元等。風雨百年經營至今,在電商衝擊下,其他老字號們也在拉攏年輕人的心。
與全聚德同屬首旅控股子公司的東來順,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O2O的嘗試。
▲圖片來源:東來順天貓旗艦店商品截圖
2012年6月,東來順在譁啦啦網絡餐廳上線,後者是一家將線下的餐廳置於網絡,為消費者提供網上訂座、點菜、支付等服務的餐飲O2O電商平臺。
2014年,東來順在京東商城和天貓上開設旗艦店,主要出售東來順各種牛羊肉片肉串、火鍋調料底料等老字號生鮮冷凍半成品及調味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瀏覽東來順的天貓旗艦店發現,200g的火鍋蘸料月銷量392份,而羊蠍子、筋頭巴腦濃湯,以及冷凍生鮮羊肉片等,月銷量均未過百。
此外,2014年東來順還曾在美團推出過團購套餐,希望通過年輕人的消費方式,擴展消費市場。
稻香村也曾進駐天貓商城和京東商城,去年決定與百度外賣和京東到家合作,張一元也進駐了天貓和京東。
由此看來,老字號們的電商之路,走得並不盡如人意。
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原因或許出在電商渠道和老字號消費者匹配度的問題上。很多老字號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遊客和中老年人,電商的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朱丹蓬認為全聚德的鴨卷套餐定價偏高,市場接受度預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