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他6歲因故失去雙臂,高考以文科狀元考入中大,感動流淚!

2020-12-15 中國校園在線

今天,中山大學分享了一個《楊孟衡:四次一敗塗地,五次逆風翻盤》的故事,校園教育看後讓人感動不已,在這裡分享給各位考生和家長們,讓我們以楊孟衡為榜樣,不斷前行,追尋夢想!

楊孟衡,高中畢業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第一中學,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2010級本科生

1990年出生於雲南昆明的一個縣城。

6歲,因高壓電擊,失去雙臂。

10歲,成為田徑運動員,練習跑步,但因故止步。

14歲,成為遊泳運動員,練習遊泳。

17歲,因右腳受傷,錯失2008年北京帕運的機會。

19歲,以當地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

20歲,踏上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與馬雲同臺。

24歲,踏上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舞臺。

28歲,英國劍橋大學順利畢業。

目前,楊孟衡自主創業,與團隊一起創立了孟衡學習社。

如果失去雙臂是天災,那在之後的人生裡我經歷過4次一敗塗地;

如果失敗是成功之母,那4次失敗後,我曾5次逆風翻盤。

布滿荊棘的成長之路

六歲時,因為一次高壓電擊事故,楊孟衡意外失去了雙臂,好不容易學會了用腳顫顫抖抖地寫字、吃飯,卻因寫字太慢,跟不上,有時還會被不懂事的同學欺負,所以那時的楊孟衡對於學校談不上喜歡,甚至有些牴觸。

雖然失去雙臂,但楊孟衡卻十分熱愛體育,在他看來,奔跑的過程能讓他從自卑中解放出來。因此,楊孟衡從小便夢想成為一個運動員,「我想,這樣我就能比別人強大,也就不會讓人看不起。」10歲,他便成為了昆明市殘疾人田徑隊的運動員。14歲時,400米他就能跑56秒,也就在那年楊孟衡參加了省運會,但遺憾地以0.2秒不到的差距而錯失獎牌。但14歲的楊孟衡相信,只要以這樣的勢頭再練下去,用不了多久,全國冠軍一定是自己的。

而就在他對自己的未來看到大好希望的時候,國際上田徑規則突然更改,取消他這個級別的單獨立項(按照傷殘程度分級比賽),這一變動意味著從此楊孟衡將不能再參加比賽。

才看到希望,卻再也沒有去路。這是楊孟衡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失敗。

四年汗水,楊孟衡不想就此止步。「田徑不成,我想換一個項目,從頭再來。發現遊泳這個項目可以參加。」

於是楊孟衡開始廢寢忘食,天天泡在泳池,吃了不少水,曬蛻了幾層皮,藉助著四年訓練積累下來的體質,他進入了雲南省殘疾人遊泳隊。三年之後,他成為雲南代表團的一員,準備參加第七屆全國殘運會。

但在這個重要時刻,上天再一次和楊孟衡開了個玩笑。「那是2007年,決定08奧運的參賽資格,我志在必得。賽前訓練強度超強,我全力以赴。賽前一個月,我右腳受傷,傷勢嚴重無法訓練,最後帶傷參賽,最好項目獲全國第六,距離冠軍成績一秒不到的差距。」

這是楊孟衡人生中的第二次失敗。

「無臂狀元」在中大的「有翼生活」

因為有過兩次失敗,楊孟衡更加明白讀書的意義,「這於我來說,已是最後的出路,於是我開始發奮讀書,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

2010年,楊孟衡參加全國高考,裸分成為宜良縣「文科狀元」,高出全縣第二60餘分,位列雲南省57名,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山大學錄取。「以當地文科狀元的成績被中山大學錄取。這是當時的我十九年人生中取得的最大勝利。

「中大四年,是讓我人生轉折的四年。這裡的同學實在太優秀,四年來我始終在追趕。雖然以狀元身份進入中大,但來了才看清自己同身邊優秀同學的差距。」

「中大有的同學,為研究生該挑牛津還是劍橋而糾結。我想學習上可能始終趕不上這些同學,為了全面彌補自己,在保證學習不落下的情況下,我在大學階段從另一個方向突破。」楊孟衡最終憑藉演講為自己的人生再次贏得逆風翻盤的機會。

大學四年來,楊孟衡一個人走過150個城市,做過300餘場演講,直接受眾超過50萬。大二開始,他在家鄉帶著一個創業團隊創辦「夢想永恆學習社」,三年來送出600餘名學生。

2010年,受中央電視臺邀請,楊孟衡參加《開學第一課》首期錄製,與馬雲同臺,還得到馬雲的當眾鼓勵。2014年,他又踏上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舞臺,學會了演講,眾多名人為他點讚。

大四那年,楊孟衡獲得了保研資格,憑藉四年努力下來的學習成績和實踐經驗,他認為自己應該能追求更高的夢想了。因此,楊孟衡選擇了向升學北京大學發起衝刺。

但是這次的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最終她(北大)沒有選擇我。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失敗。」

不懼失敗,砥礪前行

保研北大失敗後,楊孟衡選擇回到雲南大學,邊讀書邊創業,待積累足夠之時,再靠自己出去求學。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公司發展也大有希望。可是,我很快就發現自己在同時做許多事情,時間常常捉襟見肘,事情頻繁出錯,我甚至無暇顧及研究生學業,更沒有精力去產出內容,最終什麼都沒有做好。」

在學業和事業的輪換拉鋸下,楊孟衡最終還是沒能找到一個平衡。「公司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困境後,團隊散了,公司癱瘓。我成了光杆司令,創業才開始,就幾乎夭折。這是我的第四次失敗。

第四次的失敗讓楊孟衡再次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於是,他暫時放下創業,再次將所有精力放在學業上。

2016年6月,在克服重重艱難之後,楊孟衡終於滿足了所有條件,被劍橋大學錄取,主修教育學碩士,2018年,順利畢業歸來,實現了他人生中第五次的逆風翻盤。

2019年暑假,楊孟衡與他的許多學霸好友共同舉辦了一場夏令營活動,8天7夜,幫助學生解鎖了「學習和成長」的新技能,也讓很多學生和年輕人發生了重大改變。在朋友和團隊的幫助下,楊孟衡決心要帶更多需要幫助的學子一起翻盤。

2020新年伊始,楊孟衡和團隊成立了「孟衡學習社」,希望利用他的優勢和他的所學幫助更多的學生和年輕人精準努力。

復盤自己五次逆風翻盤的經歷,楊孟衡為自己的逆襲總結出四點值得學習的方面。

第一,是學習力強。「雖然我失去雙臂,在求學和考試中,完全用腳寫字,再加上中間有7年的時間在練體育,但是並沒有阻礙我成為當地的高考狀元。我曾用半年時間,從年級倒數第3,成為年級第3名。傳統教學裡,老師總是強調好記憶不如爛筆頭,但是我總結了有力的高效學習法。」

第二是良好的英語水平。「高一時在學校遇見一位外國朋友,他很著急的向我跑來,問我廁所在什麼地方,我想了好半天,指著對面4樓的一角,說「one、two、three、four,go!」剛入學那會,我連「hello」都不會拼,英語成績靠全蒙得40分。而我用半年時間,英語從40分逆襲到140分,後來被中山大學翻譯學專業錄取、再後來雅思聽力閱讀滿分、成功考取劍橋大學、在英語母語國家留學3年、畢業後成為兼職大學英語老師。

我認為英語是最好突破的一門,只要掌握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輕鬆從英語學渣變學神的。」

第三是會演講。「2009年,我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首期《開學第一課》,與馬雲同臺,為全國中小學生分享夢想的力量。2014年,參加《我是演說家》,與張衛健老師、樂嘉老師、魯豫老師學習了很多演講技巧。

從大一開始,我一人去過全國150餘座城市,演講300多場,多次在萬人場的舞臺上演講。」

最後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好讀書。「喜歡讀書是因為讀書真的改變了我的命運,高一被迫進入學校後,我什麼都聽不懂,是曾經上課睡覺,晚上刷韓劇的問題少年。無意間讀了《活著》《平凡的世界》,給了我強大的震撼,從此下定決心讀書。

在中大和劍橋,博覽群書,我每年都會至少讀50本書,至今保持著每天讀書的習慣,也用雙腳寫下了2本書。我一直認為,讀書是年輕人成長最快,最值得投資的方式。」

總結過往的人生體驗,楊孟衡對於成敗有了更深的體悟。「我的人生體驗告訴我,失敗是常態,勝利是偶爾,而幸運是由許多失敗的代價碰出來的。試錯的機會越多,碰對一次的機率也就越大。失敗當中去調整方向,最終是能幸運地走上勝利的道路的。而幸運的是,在經歷這麼多次的失敗後,每一次,我都堅定自己,實現了逆風翻盤。」

高考加油

高三的同學們,我們今天用楊孟衡校友的故事為大家打氣!希望你們都能從他身上汲取到前進的力量!不懼失敗,逆風翻盤!

來源:中山大學 中大招生 部分文稿來源: 楊孟衡Jesse 整編:鄭其芳 排版:何旖晴 校稿:夏慧欣 初審:聶林 審核:陳淑芬 審核發布:羅晶

相關焦點

  •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考試,其中有幾場考試是很重要的,比如說高考,在中國,高考是比較公平的考試,能夠讓一個人從此改變人生軌跡,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為高考而努力,同樣也還要講究天分,有些人在高考的時候就考得很好,比如今年廣西的理科狀元楊晨煜,滿分750,他考了730,可以說是真正的學霸了,而學霸的想法往往是普通人捉摸不透的。
  • 楊洪彬:永遠的雙臂,幫助兒子勵志成才
    他和妻子一道,13年如一日,用有力的肩膀支撐起失去雙臂的兒子,他沒有讓孩子成為社會的負擔,沒有讓孩子失去做人的尊嚴和對未來的夢想,而是用人格的力量讓孩子學會了生活,把孩子培養成了國家的人才。1997年,楊洪彬6歲的兒子楊孟衡被10萬伏高壓電擊中,由於傷勢太重,截去了雙臂。
  • 她3歲失去雙臂,17歲憑《隱形的翅膀》走紅,今28歲成女老闆
    她3歲失去雙臂,17歲憑《隱形的翅膀》走紅,今28歲成女老闆說到雷慶瑤,相信大家都對她不陌生吧!因為為大家一定看過她的電影《隱形的翅膀》,這部電視劇觸動了無數人,戲劇中的女主角,沒有雙臂的女孩是雷慶瑤,她憑藉這部劇走紅,同時也感動千萬網友!
  • 北京文科狀元被香港中大錄取 將獲50萬獎學金
    核心提示:北京文科狀元劉庭梅7日被港中大正式錄取,她將獲得50萬港幣獎學金。香港中文大學表示,獲得獎學金的都是高考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如果考生不願意前往,將會安排退檔。  昨日,列入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提前批次的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開始錄取。北京文科狀元劉庭梅昨被港中大正式錄取,她將獲得50萬港幣獎學金。
  • 3歲失去雙臂,高考中用腳考出514分!學校為他改床鋪,他卻說不用
    而22歲的黃石小夥子朱鵬卻應付自如就是這個沒有雙臂的小夥子用腳考出514分的高考成績考上了武漢東湖學院金融專業日前他來到學校報名>3歲失去雙臂父親訓練他用腳吃飯寫字1999年,朱鵬剛剛3歲,在戶外活動時不慎觸及高壓電線,雙臂被截肢。
  • 2017海南高考狀元:文科930分 理科939分
    文科狀元李超富  6月23日晚,南海網記者從海南中學獲悉,該校高三(20)班李超富同學取得2017年海南文科930分的優異成績,其中會考成績為39分,是該校十七年來,第一個獲得文科優異成績的男生  高考數學有遺憾與老師溝通調整狀態  當天,南海網記者在海南中學見到了李超富,剛從班主任汪曉風口中知道這個消息的他表示感到很意外,他告訴記者,高考第一天,考完數學後因沒發揮好感到遺憾,情緒有些波動。  「曾兩次月考發揮失常,心情比較低落,但並沒有很大負擔,因為每月都要考一次,所以沒時間可以去調整。」
  • 72萬獎學金卻選擇退學,復讀再獲高考狀元考入北大,如今怎樣
    每年高考都會誕生一批高分考生,學霸成群,競爭激烈。而優異成績的取得一部分是依靠紮實的理論功底,另一部分也離不開較好的臨場發揮以及一定的運氣成分。所以,如果讓這些高分學子再參加一次高考,還真不一定能保證維持上次的優異成績。不過7年前就有一位女學霸,連續兩次參加高考,兩次均獲得省高考文科狀元,如此驚人的實力讓人震驚不已。
  • 妻子央視女神,丈夫報刊副總編,兩人都是高考狀元,還都考入復旦
    又到高考時,那麼可以說一說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勞春燕和她的丈夫裘正義之間的愛情故事了。每年的高考狀元還是非常受人關注的,而勞春燕曾經是紹興市的文科狀元,她的丈夫裘正義是1982年的浙江省狀元。但是對新聞行業更感興趣的她,還是放棄了被保送的機會,後來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復旦。而考入了這一所知名的高校之後,勞春燕的人生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改變。復旦大學是有自己的有線電臺和廣播電臺的,剛入學沒多久就進入了電臺裡面工作的勞春燕在上學的時候,其實已經開始在接觸比較專業的主持的工作了。
  • 2015廣西高考文科狀元:柳鐵一中凌志宇672分
    2015廣西高考文科狀元:柳鐵一中凌志宇672分 2015-06-22 19:45:46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 廣東理科狀元確定保送至清華 文科狀元將進北大
    其中,北大、清華等省外13所熱門高校繼續受到考生熱捧,清華大學以文科679分最低出檔分、理科678分最低出檔分再度蟬聯各校在廣東最高錄取出檔分,並確定錄取廣東省理科狀元劉若旖至金融系。而北大則確定錄取廣東省文科狀元陳俊任和選考化學總分狀元梁海傑。
  • 高考狀元陷入「八卦門」 否認情侶狀元說法 圖
    網絡截圖湖北高考文理狀元是情侶、武漢高考理科狀元自嘲得不到女神駐足……因高考一夜成名的湖北高考狀元們,在網絡上意外引來八卦話題。昨日,高考狀元們在闢謠的同時,也談及如何面對聚光燈下的各種褒貶議論。一條留言引發網友大圍觀武漢理科狀元黃翌青不久前在人人網上發了一條留言:「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得不到你的駐足。」
  • 高考史上最「淡定」狀元,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仍上了北大
    每年高考,咱們除了關注遠親近鄰的孩子高考成績,各省各市的高考狀元也是談論的焦點,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高考狀元們常常是以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分,在還沒有公布成績之前,就接到清華北大招生辦老師的電話了。其實關注教育的朋友們會發現,高考狀元們不僅成績好,綜合素質也很高,很多記者去採訪狀元們的時候,他們都是非常淡定自如的。
  • 戶籍鬧烏龍 縣文科狀元被中山大學錄取後遭退檔
    受訪者供圖當地媒體報導,在今年高考中,賈永玉以596分的成績,榮獲四川平昌縣文科狀元。網絡截圖  四川平昌縣2016年高考文科狀元賈永玉以為,上了大學後,自己就不再是「留守兒童」了。  在今年高考中,平昌中學高三應屆畢業生賈永玉,以總分596分的成績,成為平昌縣文科狀元。由於父母常年在廣州一帶打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她,在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  新京報記者查詢獲悉,今年中山大學在四川省的文科錄取線為606分,僅以裸分看,賈永玉並不能被順利錄取。
  • 書中自有黃金屋,高考狀元收名校通知書,還收房收錢,網友們酸了
    高考狀元「一分千金」 2018年高考,福建晉江市安海鎮增埭村出現了「最貴的狀元」,來自晉江養正中學的女生黃亦陳以總分687的高分奪得了當年福建省文科狀元,並被北京大學錄取。
  • 他是文科狀元,力壓武亦姝代表清華新生發言:開學一周便想退學
    不過因為學霸雲集,在清華大學學習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甚至有文科狀元調侃:到清華的前四天就備受打擊,想退學。邱瑞昆同學是2019年高考江西文科狀元,也是清華大學九字班新雅書院的新生。在每天的「殺威棒」中,他不得不思考考入清華大學的意義。經過思考,邱瑞昆同學發現,進入清華大學不是為了比一比誰更優秀,而是讓同學們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如何把自己更好地融入到這個優秀的集體中?然後在不斷地試錯中找到自己真正想成為又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後共同支撐起新雅、清華,甚至是中國更美好的明天。
  • 手握靈珠常奮筆--滁州高考文科狀元翁聯吉(圖)-高考-中安在線-安徽...
    中安在線6月25日訊 6月25日,夏季的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而這一天對於天長市天長中學高三(十一)班的女孩翁聯吉來說,卻是一個值得全家人、母校師生和天長人為之欣喜和自豪的日子。高考成績當天揭曉,出生於1989年3月,現年18歲的天長女孩翁聯吉以總分645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了滁州市高考文科狀元的桂冠,而這一優異成績的取得,也是小翁及其家人和母校十年寒窗,為之奮鬥、努力和拼搏的結果。6月25日下午,在得知滁州市高考文科狀元花落天長之後,筆者在第一時間採訪了翁聯吉及其家人。
  • 廣東最牛高中26人考上北大清華 140多人考上中大
    隨著一本錄取接近尾聲,東華中學的牛氣再度上升一個境界:有26名同學考入了清華北大(包括2名港澳臺籍考生),與此同時,還有2人被香港大學錄取,140多人考入中山大學。今日,記者再度深入此牛校探尋最牛文理班,深度揭秘,還原「高考狀元班」的故事。
  • 廣西文科高考狀元,以681分考入清華,這4個學習方法可借鑑
    高考被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高三也是很多學生挑燈夜戰、苦熬刷題的一年,每每回憶起來都覺得神經一緊。看漫畫、追劇這些事跟高三就不應該有半毛錢關係,如果有關係,那八成是學渣的高三。但總有人能打破這種固有的定勢。
  • 辱罵同胞高考狀元被除名 用「支蛆」一詞罵網友令人心寒
    「港中大事件」發酵至今,內地撕海報女生的英勇仍在口耳相傳,但另一名內地學生的所作所為卻讓人心寒不已。一名在港中大就讀的內地學生被曝用侮辱性的「支蛆」一詞辱罵網友,北大教授張頤武也感慨稱「無盡的悲哀」。這個人就是唐立培,被扒出曾是四川瀘州的高考狀元。
  • 立志成為戰地記者的文科狀元,如何成為高考「黑馬」的?
    2012年高考,四川成都的葉思雨取得634分好成績,位列全省文科第一,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已向葉思雨拋出了橄欖枝 。對於葉思雨取得文科狀元,是讓老師們和同學們感到很意外的。在班主任賴蓉輝眼中,葉思雨是一位非常陽光的女孩,為人十分謙和,很善良,人緣也很好。在同學們眼中,葉思雨平時的成績一般都在三四十名。